学术投稿

比色法测定儿童尿液中D-木糖排泄率

张琦;张海英;邱永辉;于伯清

关键词:脾失健运证, D-木糖排泄率, 比色法
摘要:目的:对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进行D-木糖排泄率的测定.方法:将中医辨证属脾失健运证患儿纳入实验,空腹口服D-木糖,留2h全部尿,用比色法测定D-木糖排泄率.结果: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的D-木糖排泄率为(14.11±4.07)%,明显低于正常值.结论:D-木糖排泄率可用于诊断和评价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是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的一个实验指标.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近十年来针灸治疗高脂血症概况

    近十年来,国内同仁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成绩,兹就这一情况作一综述.1临床研究

    作者:李月红;尹改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型中的分布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阴阳两虚证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2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阴阳两虚型患者,再按照是否兼湿证和兼瘀证而分为单纯型、兼湿型、兼瘀型、兼湿兼瘀型4组,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阴阳两虚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阴阳两虚兼湿、阴阳两虚兼瘀、阴阳两虚兼湿兼瘀证型组.阴阳两虚兼瘀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兼湿、兼湿兼瘀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兼湿与兼湿兼瘀两组比较.尿酸检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单纯阴阳两虚(既不兼湿证、又不兼瘀证)证,可能是阴阳两虚证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瘀有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型中.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一个因素;湿有可能不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原因.

    作者:王红;刘顺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治疗不寐症36例

    目的: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治疗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不寐患者采用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结果:治愈20例(55%),显效11例(30%),好转3例(8%),无效2例(5%).结论: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治疗不寐疗效显著.

    作者:张瑞春;彭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观察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4年3月到2007年5月对3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取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又克氏针同定.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所有骨折患儿均在6周后愈合良好,术后8周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无肘关节内翻及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发生.结论:此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肯定,可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艾克巴尔;王磊;赵先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结合口服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7月至2008年1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例(87个椎体).62例(87个稚体)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其中46椎行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结果:6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问为1~24个月,甲均13个月.本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率为93%,有效率为100%.参考术前:7例患者评为8分、11例患者评为7分、44例患者评为7分;术后:27例患者评为15分、13例患者评为14分、9例患者评为13分、4例患者评为12分.相比较术后评分有明显提高.结论:该治疗方法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加亨;李建江;吴彦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口服鼻腔填塞治疗萎缩性鼻炎32例

    目的:研究内服及外用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2例均采用中药口服鼻腔填塞,运用中药百合固金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口服,中药纱条充分填塞鼻腔,1h后取出,10天为1疗程.结果:观察32例,痊愈率56.76%,好转率35.14%,无效率8.10%,总有效率达91.90%.结论:内外标本兼治,中药内服以滋养肺肾,生津润燥,滋养鼻窍;鼻腔填塞直接作用于鼻黏膜部位,改善鼻黏膜细胞的新陈代谢,使鼻黏膜萎缩减轻,功能逐渐恢复.中药口服与鼻腔填塞法联合治疗萎缩性鼻炎有效.

    作者:亚生江·托乎提;刁晓洁;安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中医临床医师在中医药教学中的作用

    从中医药学的发展史来看,中医临床医师占全体中医药工作者的大多数,在临床工作中不但吸收了历代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的科技成果,而且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今天的中医教学,在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突出中医特色,按照本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去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发扬,使中医药学已跨进20世纪科技的先进行列.这-早已无异议的结论之所以重新提及,目的是在于唤起广大中医临床医师要认清自己在中医药教学队伍中的地位和使命.

    作者:帕丽丹;沙地克·沙吾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灸临床中常见的经络疲劳现象及应对措施

    笔者在针灸临床过程中,常遇到经络疲劳现象,现总结如下.1经络疲劳现象经络疲劳现象是指在针灸临床过程中由于过多重复使用同一穴位、同一经络、同一部位的穴位或者反复使用过重的手法、过强的电针等致经络疲惫而出现针感迟钝、得气困难甚至出现气逆、病情加重等异常反应,或多种因素引起的经络气血过度耗伤,经络气血不足,导致经络腧穴功能减弱.

    作者:吾买尔江·玉脯;刘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药促进腹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应用进展

    腹部手术后大多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恢复延迟,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般认为是手术刺激引起的肠道神经系统的反应,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并有体液调节以及电解质和代谢失衡的参与[1].

    作者:尹双红;杜业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护理人员的形象、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可能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护理效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礼仪修养.护士是医院里人数多、与病人接触密切、接触时间长的群体,护士礼仪在工作中尤为重要.

    作者:郑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欧荚蒾果的生药学研究

    忍冬科植物欧荚蒾Viburnum opulus L.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以及黑龙江、吉林、陕西等省区有分布;印度东部、欧洲,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北非等亦有分布.

    作者:刘伟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碳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碳(NO)的影响.方法: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合西药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64例(治疗组),与单用西药治疗30例作比较(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ET-1、NO的交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组ET-1、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经治疗后两组ET-1、NO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临床疗效以治疗组为佳.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合西药治疗对脑梗塞急性期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其作用机制与改善ET-1、NO平衡失调有关,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房江山;刘远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石榴皮中鞣花酸的测定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18色谱柱,以乙腈-1.2%磷酸(20:80)为流动相洗脱.以254nm波长检测.结果:鞣花酸的回归方程为Y=1.0887×107X-3.4546×10-3(γ=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2%.重复性RSD为0.3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石榴皮中鞣花酸的检测方法.

    作者:李鸿飞;陈蕾;李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彩超评价草红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评价草红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临床诊断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草红胶囊治疗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使用超声对盆腔的超声声像图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超声诊断54例有显著疗效,14例有疗效,2例无效.与临床治疗标准对照,诊断符合95%.结论:草红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有确切的疗效,超声可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定提供一个客观指标.

    作者:翟虹;李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优化煎服中药述要

    本文针对目前中药汤剂多由病家自制,因缺乏煎服知识,普遍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的现状,从中药选料、浸泡、煎服等方面进行介绍,对普及中药煎服知识,优化煎服中药方法,提高中药煎服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杰良;张黎;李菊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乐德行主任医师诊治乳痈案

    乐德行中医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之一,其中医根底扎实,学术造诣、临床经验俱丰,擅长治疗中医内外杂病,临床疗效极高.现将他诊治妇女乳痈医案介绍如下.

    作者:乐永红;王晓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西医治疗进展概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血管,特别是弹力型动脉的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AS的形成主要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受到各种损伤有关.近几年AS发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

    作者:李春丽;张杜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脂肪肝中医病名的文献研究

    目的:通过对现代文献中脂肪肝的中医称谓进行统计,确立脂肪肝的中医病名归属,为脂肪肝的中医基础与理论研究提供可行依据.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获得1998~2007年有明确脂肪肝中医称谓的文献121篇,并对每一个中医名称进行记录并建立频数分布表以分析其构成比.结果:常见的脂肪肝中医病名有3个,分别是积聚、瘢瘕、肥气.结论:积聚、癥瘕、肥气是现代医家普遍认同的中医病名,将为今后脂肪肝的中医文献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可行的借鉴.

    作者:程华焱;曾斌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脉诊实验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显而易见,实践性很强.脉诊是中医学的瑰宝,脉诊一直都是中医学对各种疾病有效、基本的检查手段之一.因此,中医诊断学教学必须进行脉诊实验教学,主要就是要重视诊脉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脉诊实验教学实践证明,在见习基地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脉诊实验课教学,使抽象玄奥的脉象通过学生相互练习诊脉和具体可触的模拟脉象装置,为学生理解脉诊理论、掌握脉象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不仅能亲自动手,而且还可以反复练习,加深对常见脉象指感特征的体会.此外,进行脉诊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与能力,对提高学生中医诊断能力,特别是脉诊水平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此在本校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脉诊实验课程,为学生理解脉诊理论,掌握诊脉技能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现将实验应用和体会加以认真总结分析,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作者:巴哈尔·哈德尔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草药的包装应当附有说明书

    1发展中草药的紧迫性1.1中草药的使用每况愈下中草药包装简陋,多以塑料袋封口包装,标签上只列明产地、加工厂址、炮制日期及使用期限等过于简单的几个项目,对其作用机理、主要化学成份、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症等项目都未阐明,只有中医药专业人士拿着某中草药时可知道些许知识,大多数人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才知晓某些内容.

    作者:常文化;郭秀珍;常翠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