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芬;安莉平;杨舒淳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亦属疑难病.气阴两虚证是慢性肾炎的常见证型,且有逐年增多趋势.
作者:王宁;黄嘉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梅尼埃病是耳科的常见急症之一,由于发作时严重的眩晕,患者常由家属搀扶而来.其发病急,病人较痛苦,易反复发作,可导致听力不断下降,给患者工作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本文对此类患者进行分期分型的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忠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7月至2008年1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例(87个椎体).62例(87个稚体)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其中46椎行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结果:6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问为1~24个月,甲均13个月.本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率为93%,有效率为100%.参考术前:7例患者评为8分、11例患者评为7分、44例患者评为7分;术后:27例患者评为15分、13例患者评为14分、9例患者评为13分、4例患者评为12分.相比较术后评分有明显提高.结论:该治疗方法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加亨;李建江;吴彦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从中医药学的发展史来看,中医临床医师占全体中医药工作者的大多数,在临床工作中不但吸收了历代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的科技成果,而且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今天的中医教学,在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突出中医特色,按照本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去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发扬,使中医药学已跨进20世纪科技的先进行列.这-早已无异议的结论之所以重新提及,目的是在于唤起广大中医临床医师要认清自己在中医药教学队伍中的地位和使命.
作者:帕丽丹;沙地克·沙吾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四物汤加味配合中药熏蒸疗法.结果:治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有效率90.48%.结论:四物汤加味配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老年性瘙痒症安全、有效.
作者:李伟;刘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18色谱柱,以乙腈-1.2%磷酸(20:80)为流动相洗脱.以254nm波长检测.结果:鞣花酸的回归方程为Y=1.0887×107X-3.4546×10-3(γ=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2%.重复性RSD为0.3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石榴皮中鞣花酸的检测方法.
作者:李鸿飞;陈蕾;李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碳(NO)的影响.方法: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合西药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64例(治疗组),与单用西药治疗30例作比较(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ET-1、NO的交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组ET-1、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经治疗后两组ET-1、NO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临床疗效以治疗组为佳.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合西药治疗对脑梗塞急性期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其作用机制与改善ET-1、NO平衡失调有关,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房江山;刘远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和医药事业的发展,在校硕士研究生数量增加,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形成规模,成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研究生培养中素质教育在其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是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之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医德医风养成、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等的具体实现,因此,素质教育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
作者:刘红霞;姚尚萍;顾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在针灸临床过程中,常遇到经络疲劳现象,现总结如下.1经络疲劳现象经络疲劳现象是指在针灸临床过程中由于过多重复使用同一穴位、同一经络、同一部位的穴位或者反复使用过重的手法、过强的电针等致经络疲惫而出现针感迟钝、得气困难甚至出现气逆、病情加重等异常反应,或多种因素引起的经络气血过度耗伤,经络气血不足,导致经络腧穴功能减弱.
作者:吾买尔江·玉脯;刘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现代文献中脂肪肝的中医称谓进行统计,确立脂肪肝的中医病名归属,为脂肪肝的中医基础与理论研究提供可行依据.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获得1998~2007年有明确脂肪肝中医称谓的文献121篇,并对每一个中医名称进行记录并建立频数分布表以分析其构成比.结果:常见的脂肪肝中医病名有3个,分别是积聚、瘢瘕、肥气.结论:积聚、癥瘕、肥气是现代医家普遍认同的中医病名,将为今后脂肪肝的中医文献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可行的借鉴.
作者:程华焱;曾斌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治疗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不寐患者采用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结果:治愈20例(55%),显效11例(30%),好转3例(8%),无效2例(5%).结论:头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治疗不寐疗效显著.
作者:张瑞春;彭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乐德行中医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之一,其中医根底扎实,学术造诣、临床经验俱丰,擅长治疗中医内外杂病,临床疗效极高.现将他诊治妇女乳痈医案介绍如下.
作者:乐永红;王晓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就目前对此类疾病的多种治疗方法或药物对儿童来说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小儿的依从性差、发病机理仍然不十分清楚.怎样预防或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哮喘反复发作已成为世界医学界的难题.
作者:周盈;许凌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内服及外用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2例均采用中药口服鼻腔填塞,运用中药百合固金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口服,中药纱条充分填塞鼻腔,1h后取出,10天为1疗程.结果:观察32例,痊愈率56.76%,好转率35.14%,无效率8.10%,总有效率达91.90%.结论:内外标本兼治,中药内服以滋养肺肾,生津润燥,滋养鼻窍;鼻腔填塞直接作用于鼻黏膜部位,改善鼻黏膜细胞的新陈代谢,使鼻黏膜萎缩减轻,功能逐渐恢复.中药口服与鼻腔填塞法联合治疗萎缩性鼻炎有效.
作者:亚生江·托乎提;刁晓洁;安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又称芦荟泻素.橙色针状结晶(由甲苯中).熔点223℃~224℃.易溶于热乙醇,在苯及乙醚中呈黄色,在氨水和硫酸中呈绯红色,属蒽醌类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则生成葸酚及其互变异构体的蒽酮[1].
作者:谢玲;潘苇芩;李学强;李晓惠;王琴;敬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院中西医结合主任张永疆,在临床应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兹录病例以供览阅.1慢性咽炎周某,女,48岁,昌吉公交公司.初诊:2004年10月8日.患者有慢性咽炎史,近1周咳嗽,痰粘稠,咽痒,舌淡、苔薄黄,脉略沉.
作者:吴斌;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脑卒中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1].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是便秘,长期卧床的脑卒中病人,发生便秘的比例高达90%以上[2].
作者:刘艳芳;刘江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根据中医学基础理论及近几年临床实践,总结拟用三衣汤加味辨治银屑病,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1方药组成
作者:狄帮圣;纪福茂;张建宏;曹君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对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进行D-木糖排泄率的测定.方法:将中医辨证属脾失健运证患儿纳入实验,空腹口服D-木糖,留2h全部尿,用比色法测定D-木糖排泄率.结果: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的D-木糖排泄率为(14.11±4.07)%,明显低于正常值.结论:D-木糖排泄率可用于诊断和评价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是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的一个实验指标.
作者:张琦;张海英;邱永辉;于伯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统计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结论:甲钉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永凯;王裕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