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火罐治疗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刘艳芳;刘江红

关键词:腹部, 火罐治疗, 脑卒中, 卧床患者, 便秘, 脑循环障碍, 卒中病人, 生存质量, 人类健康, 功能缺损, 弥漫性, 局限性, 并发症, 威胁, 疾病, 比例
摘要:脑卒中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1].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是便秘,长期卧床的脑卒中病人,发生便秘的比例高达90%以上[2].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比色法测定儿童尿液中D-木糖排泄率

    目的:对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进行D-木糖排泄率的测定.方法:将中医辨证属脾失健运证患儿纳入实验,空腹口服D-木糖,留2h全部尿,用比色法测定D-木糖排泄率.结果: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的D-木糖排泄率为(14.11±4.07)%,明显低于正常值.结论:D-木糖排泄率可用于诊断和评价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是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的一个实验指标.

    作者:张琦;张海英;邱永辉;于伯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芦荟大黄素含量测定方法概况

    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又称芦荟泻素.橙色针状结晶(由甲苯中).熔点223℃~224℃.易溶于热乙醇,在苯及乙醚中呈黄色,在氨水和硫酸中呈绯红色,属蒽醌类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则生成葸酚及其互变异构体的蒽酮[1].

    作者:谢玲;潘苇芩;李学强;李晓惠;王琴;敬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问题式教学法讲授小儿腹泻

    我们近年相继承担了新疆医科大学中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等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临床专业课教学工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用问题式教学法设计了部分教案并进行了一定的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们主动思维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学青;何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养阴益气化瘀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亦属疑难病.气阴两虚证是慢性肾炎的常见证型,且有逐年增多趋势.

    作者:王宁;黄嘉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部火罐治疗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1].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是便秘,长期卧床的脑卒中病人,发生便秘的比例高达90%以上[2].

    作者:刘艳芳;刘江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玉屏风散临床应用录

    本院中西医结合主任张永疆,在临床应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兹录病例以供览阅.1慢性咽炎周某,女,48岁,昌吉公交公司.初诊:2004年10月8日.患者有慢性咽炎史,近1周咳嗽,痰粘稠,咽痒,舌淡、苔薄黄,脉略沉.

    作者:吴斌;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优化煎服中药述要

    本文针对目前中药汤剂多由病家自制,因缺乏煎服知识,普遍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的现状,从中药选料、浸泡、煎服等方面进行介绍,对普及中药煎服知识,优化煎服中药方法,提高中药煎服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杰良;张黎;李菊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程慧莲治疗月经过少经验

    月经过少是妇科临床常见病证,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经行血量明显减少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2天,经量亦少[1],严重者可引起闭经及不孕.导师程慧莲主任医师据20余年临床经验,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总结出一套以肾为本中药周期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并且临床疗效颇佳.现将老师治疗经验浅析如下.

    作者:何慧;程慧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穴位敷贴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探讨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就目前对此类疾病的多种治疗方法或药物对儿童来说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小儿的依从性差、发病机理仍然不十分清楚.怎样预防或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哮喘反复发作已成为世界医学界的难题.

    作者:周盈;许凌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三衣汤加味治疗银屑病

    笔者根据中医学基础理论及近几年临床实践,总结拟用三衣汤加味辨治银屑病,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1方药组成

    作者:狄帮圣;纪福茂;张建宏;曹君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脉诊实验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显而易见,实践性很强.脉诊是中医学的瑰宝,脉诊一直都是中医学对各种疾病有效、基本的检查手段之一.因此,中医诊断学教学必须进行脉诊实验教学,主要就是要重视诊脉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脉诊实验教学实践证明,在见习基地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脉诊实验课教学,使抽象玄奥的脉象通过学生相互练习诊脉和具体可触的模拟脉象装置,为学生理解脉诊理论、掌握脉象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不仅能亲自动手,而且还可以反复练习,加深对常见脉象指感特征的体会.此外,进行脉诊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与能力,对提高学生中医诊断能力,特别是脉诊水平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此在本校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脉诊实验课程,为学生理解脉诊理论,掌握诊脉技能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现将实验应用和体会加以认真总结分析,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作者:巴哈尔·哈德尔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药促进腹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应用进展

    腹部手术后大多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恢复延迟,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般认为是手术刺激引起的肠道神经系统的反应,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并有体液调节以及电解质和代谢失衡的参与[1].

    作者:尹双红;杜业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疆9所中医医疗机构经济收入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我区县级以上9所中医医院2003~2007年收入、年门诊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人次、患者均次医疗费用等数据的分析,调查了解新疆地区中医院经营发展现状,从定量的角度对影响中医院收入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和工作量及均次医疗费用对医院总收入的影响.确定适合新疆地区中医院良性发展的模式,从而控制人均费用和提高服务效率,为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医院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经济学依据,并为卫生行政部门考核中医医疗机构提供有效依据,保证新疆地区中医医院今后的经营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作者:李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型中的分布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阴阳两虚证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2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阴阳两虚型患者,再按照是否兼湿证和兼瘀证而分为单纯型、兼湿型、兼瘀型、兼湿兼瘀型4组,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阴阳两虚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阴阳两虚兼湿、阴阳两虚兼瘀、阴阳两虚兼湿兼瘀证型组.阴阳两虚兼瘀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兼湿、兼湿兼瘀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兼湿与兼湿兼瘀两组比较.尿酸检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单纯阴阳两虚(既不兼湿证、又不兼瘀证)证,可能是阴阳两虚证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瘀有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型中.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一个因素;湿有可能不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原因.

    作者:王红;刘顺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特殊教学方法在《金匮要略》本科教学中应用研究体会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者的必读之书和必修课.但文字古奥,理深言简,易致后学者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常用、普通、单一教学方法不能完成此任.针对<金匮要略>课程特点,开展了特殊、不同于一般教学方法的研究,如层层分析式的方法,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较为全面的掌握仲景的治略思想;图表推演式的教学方法,把脉象、病名、病因、病证、病机、病位、预后等内容一线贯通;病案问题式教学法等,有助于本科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王存芬;安莉平;杨舒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草药的包装应当附有说明书

    1发展中草药的紧迫性1.1中草药的使用每况愈下中草药包装简陋,多以塑料袋封口包装,标签上只列明产地、加工厂址、炮制日期及使用期限等过于简单的几个项目,对其作用机理、主要化学成份、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症等项目都未阐明,只有中医药专业人士拿着某中草药时可知道些许知识,大多数人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才知晓某些内容.

    作者:常文化;郭秀珍;常翠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观察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4年3月到2007年5月对3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取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又克氏针同定.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所有骨折患儿均在6周后愈合良好,术后8周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无肘关节内翻及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发生.结论:此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肯定,可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艾克巴尔;王磊;赵先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眼科学》的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中医眼科学>是中医教学中的一门专业临床课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目前,<中医眼科学>的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重复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现状.对此,应采取深化教学内容应用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多媒体技术、增加示教与互动等改革策略.

    作者:银丽;黄海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中医临床医师在中医药教学中的作用

    从中医药学的发展史来看,中医临床医师占全体中医药工作者的大多数,在临床工作中不但吸收了历代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的科技成果,而且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今天的中医教学,在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突出中医特色,按照本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去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发扬,使中医药学已跨进20世纪科技的先进行列.这-早已无异议的结论之所以重新提及,目的是在于唤起广大中医临床医师要认清自己在中医药教学队伍中的地位和使命.

    作者:帕丽丹;沙地克·沙吾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彩超评价草红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评价草红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临床诊断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草红胶囊治疗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使用超声对盆腔的超声声像图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超声诊断54例有显著疗效,14例有疗效,2例无效.与临床治疗标准对照,诊断符合95%.结论:草红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有确切的疗效,超声可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定提供一个客观指标.

    作者:翟虹;李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