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在葡萄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秦佳乐;王双燕;吕卫国

关键词: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葡萄胎
摘要:葡萄胎是一种罕见的胎盘滋养细胞异常分化的良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对葡萄胎的早期特别是孕早期准确诊断和处理能有效降低葡萄胎并发症的发生率,超声是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的革新和超声在葡萄胎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从疾病的早期诊断拓展到随访监测及恶变预测等方面.本文就超声在葡萄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卓越医师培养中超声诊断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卓越医师培养是二十一世纪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部分,如何在卓越医师人才培养教育中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超声医学教学,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在卓越医师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采取不同的超声诊断学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及精力下掌握重点内容,以不断提高超声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海燕;刘蜻蜻;成家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经皮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局部疗效观察

    甲状腺良性结节通常无需处理,但随着结节增大可能影响美观或有压迫不适感,此时多需要治疗.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目前临床已广泛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1]. 本组旨在对行超声引导经皮双极RFA治疗的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局部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刘鹰鹏;唐曼;刘林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引导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单纯ASD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适宜行经胸微创封堵术.术中先应用TEE测量ASD大直径和房间隔长度,观察ASD形态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的关系,确定合适的Amplatzer ASD封堵器号数,再经TEE引导下监测封堵,即刻观察手术效果.术后24 h和出院前经胸超声复查确定疗效.结果 83例患者ASD大直径4~26 mm,平均(16.76±1.21)mm;ASD大直径与封堵器大小相关性良好(r=0.936,P<0.01).TEE引导房间隔穿刺、输送鞘管放置及封堵器输送释放,83例患者中除4例封堵失败改为体外循环下外科手术治疗外,余79例均成功完成经胸微创封堵术,手术成功率95.18%.出院前经胸超声复查仅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结论 TEE能准确评估ASD形态及大小并选择合适封堵器,引导房间隔穿刺、封堵器输送及成功释放,即刻评价封堵器位置和残余分流,该手术方法创伤小、无辐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袁彬彬;张本;张雪花;薛楚卿;王晓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检测妊娠中晚期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产前超声诊断为动脉导管提前收缩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另选与其胎龄匹配的正常胎儿37例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其预后.结果 动脉导管提前收缩胎儿均出现右心比例进行性增大,肺动脉增宽,动脉导管内径变细,与同期正常胎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彩色多普勒示动脉导管提前收缩胎儿三尖瓣反流均为中重度,导管收缩期峰值流速增高.37例动脉导管提前收缩胎儿中,紧急剖宫产8例,其中4例于产后24 h内动脉导管闭合,1例产后第12天死亡,1例胎儿产后出现水肿心力衰竭经临床治愈,2例产后3个月动脉导管闭合;19例胎儿足月生产后随访均未见明显异常;1例终止妊娠引产;9例失访.结论 妊娠中晚期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可导致其右心负荷加重及心脏功能损害;胎儿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对于评估胎儿宫内状况及选择分娩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欢;蒋演;唐琪;饶荣生;高云华;徐亚丽;夏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胎儿右位主动脉弓的应用价值

    右位主动脉弓(right aortic arch,RAA)是指主动脉弓位于气管与食管的右侧,跨越右主支气管,并向下行走与降主动脉相连,其发生率为0.1%[1]. RAA可孤立存在,也可伴有其他心内、心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对胎儿生长有一定影响. 本组通过分析33例胎儿RAA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 旨在探讨超声对胎儿RAA的诊断价值.

    作者:石琳;张军连;耿银萍;聂志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两种弹性定量方法评估良恶性乳腺实性肿块硬度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声触诊组织成像(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两种弹性定量方法在鉴别诊断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8例乳腺肿瘤患者(108个乳腺实性肿块),应用VTQ获得代表肿块中央局部硬度的剪切波速度(VS),同时应用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技术计算VTI弹性图中病灶整体灰度平均值,代表乳腺肿块整体硬度.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比较良恶性乳腺肿块中央局部硬度和整体硬度的差异,获得佳截断值,比较两个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和良性乳腺肿块的局部硬度VS值分别为(6.96±2.50)m/s和(2.62±1.8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获得佳截断值为2.78 m/s,以肿块中央局部硬度VS>2.78 m/s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1.18%、88.64%及89.74%,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校正χ2=0.125,P=0.724;Kappa=0.793,P=0.000).恶性和良性乳腺肿块整体硬度灰度平均值分别为39.21±16.60和63.94±1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获得佳截断值为50.75,以肿块整体硬度灰度平均值<50.75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9.41%、77.27%及78.21%,与病理结果中度一致(校正χ2=0.235,P=0.628;Kappa=0.561,P=0.000).结论 VTQ诊断效能高于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技术,但二者均有助于鉴别乳腺实性肿块性质.

    作者:江丽;朱建平;罗晓莉;李慧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骨骼系统畸形的应用进展

    胎儿先天性骨骼系统畸形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表现多样的疾病,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甚至直接导致新生儿死亡.产前超声是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首选检查方式,本文就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骨骼系统畸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庆红;石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产前超声筛查不同年龄段孕妇胎儿畸形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孕妇产前超声筛查出的胎儿畸形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6119例,按年龄分成≤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及≥40岁6组,将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与产前诊断中心检查、引产后尸体检查或产后新生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计算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准确率;分析各组胎儿六大类严重畸形的检出率、 畸形数目及畸形类型情况.结果 6119例孕妇共有胎儿畸形204例,超声准确诊断186例(91.18%).其中,≤19岁组六大类严重畸形检出率高(53.33%),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0岁组多发畸形发生率高(60.00%),但仅与25~29岁组(25.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例胎儿畸形类型以先天性心脏畸形检出数高,神经系统畸形和颜面部畸形次之.结论 孕妇年龄过小容易发生胎儿严重畸形;年龄过大容易发生胎儿多发畸形,且神经系统和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发生几率增高.

    作者:唐敏;宋建琼;刘梅川;牛亚玲;胡张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孕期胎儿胸外心脏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胎儿胸外心脏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心脏异位的发生部位对10例早孕期胎儿进行分型,分析其胸外心脏的超声表现,总结声像图特征.结果 10例心脏异位胎儿中,3例胸型心脏异位胎儿超声表现均为胸骨缺失,心脏部分或全部位于胸腔外;3例胸腹联合型心脏异位胎儿均伴膈肌缺损、胸骨缺如及前腹壁缺损,超声表现为心脏部分位于胸腔,部分与腹部脏器突出于腹壁;1例腹腔型心脏异位胎儿超声表现为膈肌及前腹壁缺损,心脏与部分腹部脏器突出腹壁;余3例分型不详,超声均表现为胸腹壁缺损,心脏与部分胸、腹腔脏器突出于胸腹腔外.10例心脏异位胎儿中,1例单纯性胸外心脏,余9例均合并心外畸形.结论 早孕期胎儿胸外心脏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管雪;颜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正常人舌的声像图特征分析

    超声经舌骨上区扫查舌下腺时可以显示部分舌底浅层图像,但因探测深度受限,无法显示舌内部结构[1]. 使用低频腹部超声探头检查舌探测深度足够,但舌周气体干扰明显,图像不清晰. 本组应用低频腹部超声和高频浅表超声联合检查56例正常人舌部,旨在分析正常人舌的声像图特征.

    作者:吴宗美;卢先美;欧全红;黄嘉;汪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隐筋膜间隙肿胀液麻醉在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隐筋膜间隙肿胀液麻醉在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分段穿刺隐筋膜间隙注入肿胀麻醉液配合芬太尼静脉清醒镇痛,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腰麻,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阻滞起始时间和阻滞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5 min阻滞感觉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5 min、25 min及30 min两组阻滞感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开始即刻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5 min及术后30 min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麻醉恢复即刻与术后2h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4h、6h及8h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 h视觉模拟评分均高,8 h后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隐筋膜间隙肿胀液麻醉应用于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加散在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术中,安全、可靠、方便,尤其适合于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磊;缪冬镠;朱志刚;吕昌光;沈利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胎盘绒毛膜下血肿1例

    孕妇,29岁,孕1产0,孕23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顶径58 mm,头围205 mm,腹围173 mm,股骨36 mm,肱骨34 mm,羊水指数165 mm,内见细点状回声.胎盘位于前壁,厚度约35 mm,附着面较小,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长度>70 mm.胎盘胎儿面脐带插入口处见一大小为87 mm×62 mm×82 mm的混合回声(图1),向羊膜腔内突出;CDFI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胎盘胎儿面脐带入口处混合性占位(考虑血肿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后行MRI检查:胎盘脐带入口处血肿可能性大.孕妇于孕30周和孕33周行超声检查均未见血肿大小变化,胎儿生长略小于孕周. 孕37周超声检查:双顶径90 mm,头围321 mm,腹围298 mm,股骨60 mm,肱骨53 mm. 胎盘脐带入口处血肿大小约95 mm×42 mm×75 mm,胎盘分级Ⅱ~Ⅱ+,胎盘附着面较小,呈球形改变.遂行剖宫产娩出一男婴,体质量2400 g,新生儿Apgar评分9分,胎盘呈球拍状,脐带较细,胎盘脐带入口处见陈旧性血块约200 ml(图2),压迫脐带根部,羊水量600 ml,呈淡血性. 胎盘病理结果为胎盘绒毛膜下血肿,脐带直径1 cm,内含一根脐静脉和两根脐动脉. 病理检查:绒毛膜板下血肿形成,绒毛间小血肿形成,局部绒毛充血(图3).

    作者:蒋玉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的应用进展

    斑点追踪技术因其不受声束方向与室壁运动方向间夹角的影响,无角度依赖性,能更准确、全面地评价心肌运动,在心功能评价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斑点追踪技术在法洛四联症、胎儿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阳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在葡萄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葡萄胎是一种罕见的胎盘滋养细胞异常分化的良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对葡萄胎的早期特别是孕早期准确诊断和处理能有效降低葡萄胎并发症的发生率,超声是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的革新和超声在葡萄胎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从疾病的早期诊断拓展到随访监测及恶变预测等方面.本文就超声在葡萄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秦佳乐;王双燕;吕卫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冠状面图像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冠状面图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53例(157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ABVS冠状面图像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在ABVS冠状面上显示的边界、微钙化及间接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钙化在Luminal B型和Her-2过表达型中所占比例较多(69.4%、77.3%),汇聚征在Luminal A型常见(43.7%),三阴型更容易出现清晰的边界(27.8%).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边缘轮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ABVS冠状面图像特征各自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为乳腺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张一丹;徐超丽;张丽娟;刘春蕊;黄丽;宫锦霞;谢迎东;杨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环磷酰胺致卵巢早衰大鼠卵巢GDF9和BMP15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通过调节卵母细胞自分泌因子即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的表达在预防环磷酰胺致大鼠卵巢早衰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63只雌性SD大鼠,其中13只为空白组,其余50只连续5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kg,建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3只大鼠分为实验对照组(n=21)和治疗组(n=22),治疗组给予低强度脉冲超声辐照,空白组和实验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方法治疗,但仪器无功率输出.Western blotting检测GDF9和BMP15的表达情况.结果 终共纳入大鼠48只,其中空白组11只,实验对照组17只,治疗组20只.实验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食欲下降,毛发无光泽,活动差;治疗组大鼠超声辐照后较实验对照组一般情况明显好转,毛色恢复光泽,反应较为灵敏.与空白组比较,实验对照组超声辐照后GDF9和BMP15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0);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超声辐照后GDF9和BMP15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0.00).结论 低强度脉冲超声能促进大鼠卵巢GDF9和BMP15的表达,从而修复卵巢功能,促进卵泡的发育.

    作者:唐华均;杨欢;范艺巾;李成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胸骨旁右侧声窗在成人右心增大性房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目前超声对其的诊断切面主要是胸骨左侧和剑突下切面, 但均存在一定不足. 本组通过应用胸骨旁右侧声窗及常规切面联合扫查ASD,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光美;景红霞;胡培;付定虎;陈然;李琳;陈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胸超声诊断纵隔淋巴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检查在纵隔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55例纵隔淋巴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观察肿块位置、内部回声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分析超声对纵隔淋巴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55例纵隔淋巴瘤患者声像图特征均表现为前上纵隔实性包块,47例包块内部可见结节状低回声和/或网状稍强回声,43例肿块周围或全身其他部位可见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纵隔淋巴瘤的敏感性为85.45%,特异性为83.72%,约登指数为0.79;不同医师间诊断一致率为80.61%,Kappa值为0.612.结论 纵隔淋巴瘤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经胸超声可作为诊断纵隔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瑞静;李菁华;史翔宙;闵斌英;杨一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监测子宫瘢痕缺陷对再妊娠风险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子宫瘢痕缺陷对再妊娠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138例子宫瘢痕再妊娠患者,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瘢痕进行分级(Ⅰ级组82例,Ⅱ级组30例,Ⅲ级组21例,Ⅳ级组5例),比较各级患者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分娩出血量、分娩中缩宫素用量、分娩方式,以及子宫破裂发生率、严重感染发生率、分娩后子宫出血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138例患者中,子宫瘢痕缺陷发生率为40.58%(56/138);子宫前壁下段厚度由大到小依次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及Ⅳ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出血量、缩宫素用量、子宫破裂发生率、严重感染发生率及分娩后子宫出血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及Ⅳ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道分娩率由高到低依次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及Ⅳ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监测子宫瘢痕缺陷有助于瘢痕子宫再妊娠风险的评估,为科学选择分娩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周平;宋佳;李柳娇;赖东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孕期胎儿严重心脏畸形的产前筛查与咨询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和诊断水平的提高,早孕期超声可直接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孕11~13+6周进行胎儿严重心脏畸形的筛查成为可能.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于四腔心切面和三血管气管切面可以较好地筛查早孕期胎儿严重心脏结构畸形,若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也能提高心脏畸形的检出率.对于早孕期发现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建议2~3周后再次复查胎儿超声心动图,并综合评估胎儿的预后以提供更好的产前咨询.

    作者:李胜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