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强;阿提卡·吾布力哈斯木;李风森
目的:探讨石膏靴外固定、宽胶布外固定及维吾尔医学特色外固定治疗踝部扭伤的疗效比较.方法:将踝部扭伤的480例,分维吾尔医学特色外固定、靴形石膏外固定、宽胶布外固定3组,观察肿胀消除时间.疼痛减轻程度,固定肢体末稍血液循环.皮肤颜色及感觉和足趾运动作为踝部扭伤外固定治疗效果比较标准.结果:维吾尔医学特色外固定肿胀消除时问短、疼痛减轻程度好,固定肢体末梢血运循环、皮肤颜色及感觉和足趾运动恢复快.结论:维吾尔医学特色固定治疗踝部扭伤的治疗效果优于石膏靴、宽胶布外固定组.
作者:张富强;塔伊尔·努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运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等情况的变化,研究中药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影响,据此探讨中药对高尿酸血症患者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76例高尿酸血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汤剂(泄浊通痹方).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5.37%较对照组的65.36%为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显效率(39.02%)则高于对照组(11.43%),P<0.05.结论:泄浊通痹方对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有显著疗效.
作者:庞菲;王先敏;马俊;王晓峰;姚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采用柔筋补脾法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肌电图的变化.方法:随机将83例腰肌劳损患者分为加味芍药甘草汤组(治疗组)41例和鲁南贝特组(对照组)42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肌电图的变化,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及肌电图情况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及肌电图情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腰肌劳损有良好效果,肌电图对腰肌劳损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赵先彬;吕发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梁世绍(1911~1995)是已故南宁市著名老中医,行医60余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他自小随父行医,熟读经典,解放后在多家大医院工作过.不论经方时方,均能信手拈来,运用得心应手,颇具匠心.
作者:李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六神丸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成药.它是由麝香、牛黄、冰片、珍珠、蟾酥、雄黄等名贵中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能,广泛用于咽喉肿痛、乳蛾、痈疽疔疮等病.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又发现六神丸有许多新用途,故深受人们青睐.
作者:章传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用中医辨证分型对肝硬化不同证型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辨证分型方法治疗肝硬化36例,其中气滞湿阻型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湿热蕴结型以茵陈五苓散加减,脾肾阳虚型以真武汤加减,肝肾阴虚型以六味地黄丸加减.结果:气滞湿阻型2例,显效2例;湿热蕴结型3例,显效3例;脾肾阳虚型11例,显效8例,有效3例;肝肾阴虚型20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总显效率达75%,总有效率100%.
作者:韩小平;王守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简称肾综)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作者:张冰;张秀华;高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进行新疆医科大学维、汉医学生五态性格的比较及维、汉学生五态性格与全国同年龄组常模的比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本科二年级学生230人,汉族二年级学生240人进行五态性格问卷调查.结果:(1)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汉族医学生在五态性格上阴阳平和得分高于全国同年龄组常模而其余各项均低于全国同年龄常模(P<0.05).(2)我校维吾尔族医学生在少阴型性格上得分高于汉族,而其他各项差别不明显(P<0.05).
作者:郭泽军;张永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纵观医学、药学两大学科发展的历史,经历了结合-分离-结合的发展轨迹.医药结合是临床医学的核心,而临床药师则是实现这一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医药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付丽红;朱卫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测定不同时期采集的新疆大花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510nm处测定新疆地产不同时期采集的大花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6月份采集的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为8.41%,7月份采集的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为9.30%,8月份采集的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为6.67%,以七月份采集的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高.结论: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作为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刘伟新;高玉娟;杨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民间常用偏方苍耳子、血竭、乳香、没药、醋、白矾、蒜等材料混合制成糊剂,用于治疗风湿、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颈椎疼痛等,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李新芳;赵彦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脑肿消方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TNF-α、ET的表达.结果:脑肿消方大、小剂量组和维脑路通组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脑组织TNF-α、ET的表达,以脑肿消方大剂量组作用优.结论:脑肿消方对脑缺血大鼠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ET的表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减少其引发的一系列病理损害有关.
作者:刘汉玉;王光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与颅脑CT的相关性,重点研究急性脑出血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与颅内血肿部位、量化问的关系,为维吾尔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纳入符合条件的脑出血患者166例,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放射科医生填写CT征象(颅内血肿部位、大小等),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与年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出血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急性脑出血患者异常体液分型呈异常黑胆质型多,异常粘液质型次之,异常血液质型再次的分布规律;急性脑出血维医分型异常黑胆质型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出血量的增加在分布中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提示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可以作为急性脑出血患者评估预后的一种有效的指标.
作者:王华强;阿提卡·吾布力哈斯木;李风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诊断标准,筛选出60例MCI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益气活血汤;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连续服药3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中医临床症状及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MMSE量表分值、中医证候积分值、β-淀粉样蛋白浓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DL量表分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在MMSE和ADL量表结果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β-淀粉样蛋白浓度上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方益气活血汤在治疗气虚血瘀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方面有一定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中医临床症状及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的代谢.
作者:郑卫莉;张杜平;刘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痛汤配合针灸和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给予活血祛痛汤口服配合针灸和推拿,在治疗前后对症状积分,治疗2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定标准).结果:(1)治疗2周后疾病疗效评价:治疗前后自身症状、体征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祛痛汤配合针灸和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志斌;艾克拜尔;徐金;黄异飞;王继先;李建江;吴彦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病例介绍女,26岁,于2004年8月9日7pm入院,代诉:入院前约2h因与家人争吵服非那根100片.
作者:玛丽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蒜氨酸熔点测定中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瑞士BUCHI熔点仪B-545对蒜氨酸熔点进行测定.结果:通过试验得出结论,起始温度和升温速度直接影响到熔点测定的准确性.结论:蒜氨酸熔点测定的佳条件:起始温度低于蒜氨酸标示温度3~4℃,升温速度1℃/min.
作者:朱瑾;李新霞;王艳;陈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以清肝宁神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清肝宁神汤和睡前服用舒乐安定,对照组单纯睡前服用舒乐安定,在治疗结束后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用药物副作用量表评定副作用.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清肝宁神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是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优选治疗方案;清肝宁神汤对痰热内扰型失眠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马勇;刘远新;周海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药汤剂是应用普遍,且认为易吸收、易显效的剂型.中药汤剂多年来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服用方法.即:将头煎与二煎药液合并混匀分早晚两次服.笔者认为这种服法是一种传统的不科学的服药方法.
作者:刘玉琴;徐雪荣;徐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配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液中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膝骨性关节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加味芍药甘草汤配合关节镜下清理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4%,(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自身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征评分差值进行组间比较,在对膝周压痛和关节肿胀两体征的比较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体征评分差值经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后IL-1β水平变化自身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IL-1β水平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因药物引起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配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尤其对膝周压痛和关节肿胀改善明显,能有效降低膝关节液中IL-1β水平.但其作用机制及远期疗效尚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来验证和阐明.
作者:王筠;吕发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