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郭国兴运用调气法治疗胃脘痛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初探

郑国华;王义珍

关键词:运用, 调气法, 治疗, 胃脘痛, 学术思想, 中医临床, 名老中医, 临床经验, 学说, 精研
摘要:已故全国名老中医郭国兴老师从事中医临床7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深的学术造诣.他博采各家之长,尤精研于李果、叶桂之学说.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艾灸配合换药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压疮是因患者长期卧床,由于局部组织受压,血运受阻,发生的一种并发症.据资料分析,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在临床上没有特效药物能使2期压疮的水泡快速吸收,特别是3度压疮疮面迅速结痂.

    作者:何俐;李慧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针刺结合功能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140例

    近3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结合功能训炼治疗中风恢复期病人140例,疗效确切,患者及家属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丰良;薛春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证论》与当代血液病血证药物功效的比较研究

    <血证论>是清·唐宗海所著的关于血证的专著,对后世医家血证的治疗影响颇多,结合到具体现代医学病种,血液系统疾病多与血证相关,本文选择了<血证论>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专著,运用中医方剂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药物功效与当代血液病专著及文献中血证的药物功效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在药物功效方面的异同,客观评价<血证论>对当代血液病血证中医方药的影响,继承理论精华,挖掘有效方药,为血液病中医治疗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作者:刘伟;周铭心;吕光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气阴两虚乃糖尿病发病之本

    本文通过论述气和阴在人体中的功能与作用,揭示了脏腑病变基础为气血阴阳的失调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气亏虚则水谷精微无以化生,全身组织失去濡养.气失化生之源,加之阴精本虚,故脾肾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发生之根本.

    作者:王洪霞;胡晓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妇科杂病治验

    例1,脏躁某女,48岁,头晕冒,乏力1年,就诊时喜欠伸,常精神不集中,不思饮食,非伤欲哭,疑心家人、朋友欲害之,手足心热,心中悸动,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浮大无力.

    作者:蒲威典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复方芦荟软膏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复方芦荟软膏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水包油乳膏基质配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芦荟苷、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芦荟苷、维生素E含量测定中,吸收度与芦荟苷、维生素E的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制剂配伍合理,对皮肤无刺激性,质量可控,适合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王国团;程立华;袁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L为指征,为疾病、药物、放疗、化疗等因素引起的,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又以继发较为多见,病人有疲劳纳差,全身乏力、头晕,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或反复感染等表现.

    作者:宋国平;陆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洗浴法治疗便秘32例

    1 一般资料32例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小23岁,大82岁;症状均满足诊断与疗效标准;在过去12个月内存在至少12周(不一定连续)以下2条或2条以上标准:(1)>1/4的排便费力;(2)>1/4的排便为块状或硬便;(3)>1/4的排便有排便不净感;(4)>1/4的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5)>1/4的排便需手法帮助(例如用于指抠出大便,支撑盆底);(6)每周排便少于3次,没有稀便,且达不到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作者:龚志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火针点刺治疗带状疱疹10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好发于胸胁部及腰部,但周围神经均有被侵犯的可能,大多数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作者:徐世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9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法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组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作者:郭红梅;曾斌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医专业中药学实验课教改体会

    2004年开始进行了中药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编写了中药学实验指导教材,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开辟第二教学课堂,改进了考核方式,通过3年来的教学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表明:实验教学改革后,学生识别中药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作者:部守琴;沙塔娜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150例疗效观察

    自2002年2月~2007年6月,我科对住院治疗银屑病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结果显示,不但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而且明显减轻了毒副作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复方雪莲滴丸中独活羌活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羌活、独活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和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羌活独活的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55%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罗玉琴;徐建国;杜娟娟;何承辉;刘桂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体针治疗中风临床研究进展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以错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脑血管病范围[1].我国近年统计表明,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肯定,主要治疗方法以体针为主,现就1996年以来体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汶阳;刘智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芩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银芩胶囊中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C18(4.6×200mm,5μm);检测波长:327nm;流动相: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1.00mL/min;柱温:35℃.结果:绿原酸在20.8μg/mL~104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8.87%(n=9),RSD为0.43%(n=9),稳定性RSD为1.08%(n=5),精密度RSD为0.86%(N=5),重复性RsD为1.20%(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银芩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双全;何承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咳宁方加减治疗外感咳嗽

    随师著名老中医沈宝藩教授临证学习,获益非浅.现将其自拟的咳宁方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省格丽;胡晓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天灸血清对过敏性哮喘大鼠外周血和肺支气管中EOS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天灸血清对过敏性哮喘大鼠外周血和肺支气管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SO)计数的影响,探讨天灸血清抗哮喘作用.方法:用天灸后制备出的大鼠血清,经尾静脉注射于哮喘模型大鼠体内,连续注射5次,干末次注射12h后处死,观察5组大鼠外周血和肺支气管组织中EOS数量的变化.结果:天灸血清与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相比EOS数量减少(P<0.05),与天灸组无显著差别.结论:天灸血清可明显降低哮喘大鼠外周血和肺支气管组织中EOS的数量,具有与天灸疗法相类似的抗哮喘作用.

    作者:郑茜;周钰;宋晓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关继华主任医师治疗心力衰竭体会

    关继华老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运用中药治疗,潜心研制了温心汤,在临床治疗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燕;虞红新;关继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维药寒喘祖帕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寒喘祖帕颗粒中各维药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小茴香、葫芦巴、甘草、芹菜子、玫瑰花.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专属、重现性好的特点,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帕丽达·阿不力孜;米日古丽·木沙;丛媛媛;王晓文;热娜·卡斯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灯盏花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灯盏花注射液近年来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广泛,我们自2005年来至今运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宁俊英;杨琳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