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娥;陈红霞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酮替芬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8%优于对照组79.41%(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养血祛风止咳方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杨立春;韩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抢救幸存者或多或少会遗留有运动、感觉、语言等障碍,恰当的调养方法,连续的治疗及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及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据报道90%以上患者留有后遗症,因此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金梅城;王占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雪莲通脉丸配合基础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对血清干扰素(TNF-α)白介素-1(IL-1β)的影响.方法:口服雪莲通脉丸配合西药阿托伐他汀钙及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中风76例,并设对照组6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TNF-α、IL-1β较对照组均有意义(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配合基础西药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上,可以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作者:陈红霞;赵肖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观察.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温胆汤水煎分早晚温服;对照组72例,思诺思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依加曼·阿布拉;热汗古丽·米吉提;阿米娜·伊干拜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徐占英教授学术经验——针刺调阴阳的介绍,即以“神阙为中心十字取穴法”为基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此法起到了协调阴阳、调和气血,平衡脏腑的功能,并介绍验案.
作者:米勇;骆芳;马骏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顽症痼疾,田正鉴教授对其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介绍其对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经验总结.
作者:吴霞;夏露;孙昉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阴阳气血变化规律,分期施治,使整个月经周期冲任通调,气血调和,未痛先治,标本兼治,本文就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周期治疗作初步探讨.
作者:顾仁艳;宋占营;周文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千金黄连丸及其拆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糖代谢的影响,阐明千金黄连丸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52只SD大鼠高脂喂养3周后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千金黄连丸组、生地组、黄连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在干预第16天以葡萄糖溶液灌胃法进行糖耐量实验,第21天以L-丙氨酸腹腔注射法进行糖异生实验.结果:黄连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的糖耐量异常,其疗效优越于千金黄连丸组、生地组.生地组对大鼠的糖异生能力有明显的抑制,千金黄连丸组与黄连组对大鼠糖异生的抑制作用不如生地组显著.结论:千金黄连丸能改善2型糖尿病IR大鼠的糖耐量及糖异生;拆方中,黄连见长于改善糖耐量异常,生地则对糖异生有优越性.
作者:杜樱洁;冶岱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加,研究广度和深度显著加强,已成为当前中药制剂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现就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制剂的类型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思路,为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杨远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以现代医家对脂肪肝的共识病名为基础,对明清医籍中脂肪肝的防治方药进行系统整理,寻找其用药规律,为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借鉴,并丰富中医治疗思路.方法:以现代医家对脂肪肝的中医共识病名“积聚”为检索词对明清主要医籍进行检索,收录其防治方药,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明清医家在防治脂肪肝上以理气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温里药和泻下药为主,共计占60.29%.其中补虚药以健脾益气药居多,占补虚药的48%.结论:明清医家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虚实夹杂,虚主要是阳虚、气虚,实为气滞、血瘀、腹实.在治疗上注重祛邪兼顾扶正,祛邪偏重于理气活血兼顾通腑,扶正偏重于益气健脾温阳为主.
作者:张国;程华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复方芪丹颗粒的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以颗粒的成型率、吸湿率和溶化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种类、配比及佳的成型工艺条件.结果:确定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药粉和乳糖1∶1.5配比,用5%PVP的90%乙醇液为粘合剂制软材,14目筛制粒,50℃干燥,整粒.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李小强;潘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全国名老中医黄吉赓教授对哮喘的诊治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哮喘的诊治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诊疗思路与方法;临床用药具有规律性;所选用方药临床验证确为有效;具有可学习性、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跟师数载将黄老对支气管哮喘的经验加以整理、总结,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更好地运用黄老经验提供借鉴.
作者:王兵;杜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拟归元散口服配合如意金黄散外敷及抗菌药物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附睾炎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用头孢类抗生素或喹诺酮类治疗配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归元散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归元散配合如意金黄散外敷及抗菌药物治疗急性附睾炎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利军;张涛;李杰;德力木拉提;阿不都赛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对870例行高压氧舱治疗的患者所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进行总结,提出入舱前的床前访视及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告知,治疗中的相互沟通交流,治疗后的关心可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连续治疗的信心.
作者:热白;马红;康俊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76例患者分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6.1%,显效率分别为62.5%和38.9%,两组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
作者:贺智昌;石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治疗中老年久卧型便秘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94)诊断依据,并结合中老年久卧型便秘的特点,随机选择60例中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随证化裁,对照组给予西沙必利(西安杨森产),2周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50%.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中老年久卧型便秘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江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为契机,加强《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王东;吕全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用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6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与单独应用别嘌呤醇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满意.
作者: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支架术后,无明显血管狭窄仍有心绞痛发作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冠心病术后无明显冠脉狭窄者仍有心绞痛发作的60例患者,在标准西医治疗基础上(B阻滞剂,他汀药,双联抗血小板及硝酸酯类药物),予以中医辨证分型,口服中药汤剂和静滴疏血通针剂,治疗15天.经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平板负荷运动心电图试验进行评价.结果:气虚型总有效率是82.8%,气滞型总有效率是82.14%,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U=0.1753,P=0.8609).结论:冠心病支架术后,无明显血管狭窄仍有心绞痛发作,西医治疗不理想患者,结合中医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赵肖华;孙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微波热疗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癌症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热疗前、热疗中及热疗后的不同表现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7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做好热疗的不同阶段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热疗的依从性,减少热疗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