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马红霞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 糖尿病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 治疗进展, 严重危害, 死亡原因, 身体健康, 工作者, 综述, 人民, 临床
摘要:糖尿病肾病(Dx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us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临床工作者进行了广泛探索,在中西医治疗DN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兹就近年来中西医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用丹葛止痛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9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葛止痛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入选病例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9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葛止痛方,对照组39例只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经过1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次数、程度)及心电图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62%,对照组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76.92%,对照组61.54%,P<0.05).结论 丹葛止痛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黄修解;黄金龙;牛豫洁;刘叶芳;高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施护体会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施护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施护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26例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总有效率100%.结论 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实施中西医结合的辨病治疗同时,配合辨证施护,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周晓影;童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见习课教学环节设置与备课准备

    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见习示教课的教学环节与教学准备,从见习课前培训、准备合格的示教病例、创建“看”与“问”的教学情景、示教演示与讲解、课后总结与撰写见习报告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见习示教课教学具有示范效应.

    作者:沈晓峰;周光;尚佩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骨伤科学理论及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能力较强的中医临床学科,其教学目的是为社会输送理论基础扎实且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见习教学为辅的方式培养中医骨伤方面的人才,经实践检验,此种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骨伤临床的需要,为此我院骨伤教研室从培养教师素质,拓宽教学形式,注重基本功训练,重视医患沟通人手,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成份,在实践教学中穿插课堂教学的内容,始终使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终指导实践,服务实践.

    作者:程国杰;吕发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聪耳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聪耳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主要药材川芎、山茱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聪耳片中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色谱柱:shimadzu ODS柱(15cm×4.6mm,粒径5um);流动相甲醇:水(55:4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柱温20℃;理论塔板数按淫羊藿苷计应不低于2 000.检测结果:淫羊藿苷含量在0.083 ~0.194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9%,RSD1.47%.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作者:郭伟;沈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维吾尔药材紫茉莉子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目的 比较维吾尔药材紫茉莉子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分别制备紫茉莉子水提取物和95%乙醇提取物,采用试管二倍稀释与琼脂平板法,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测定其低抑菌浓度与低杀菌浓度.结果 紫茉莉子95%乙醇提取物对除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外其余4种菌株均有抑菌作用,而紫茉莉子的水提取物均无抑制作用.结论 紫茉莉子95%乙醇提取物比水提取物抑菌作用强.

    作者:张明君;苏来曼·哈力克;热娜·卡斯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荨麻疹探讨

    荨麻疹[1]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病因复杂,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患者心身症状突出加之无特异性有效防治措施,常迁延不愈,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有效,停药后多易复发,因长期服用药物副作用较大,故不宜长期口服,临床有报道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总有效率为97.1%,治疗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显效率及安全性指标、复发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该疗法通过扶正祛邪、调理阴阳,弥补了中西药物治疗本病的不足.

    作者:姚尚萍;韩晓冰;刘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疆地产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不寐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新疆地产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不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制新疆地产中药穴位贴敷实验组72例进行穴位贴敷治疗,麸皮贴敷空白组64例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舒乐安定西药组66例进行口服治疗,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医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自身前后PSQI积分比较,实验组与西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在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比较,实验组、西药组与空白组治疗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与西医组在睡眠质量、人睡时间及治疗总分之治疗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障碍治疗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西药组自身前后比较各中医症状积分值均有所下降,空白组自身前后比较在多梦易醒、总积分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分别与西药组、空白组相比,在晨起困倦、心悸易惊、烦躁、汗出、口苦咽干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西药组分别与空白组相比,在四肢困倦、健忘、汗出和总积分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空白组比较在改善注意力不集中方面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产中药穴位贴敷能有效缩短患者入睡时间,改善患者日间功能障碍,提高睡眠效率及睡眠质量,改善伴随症状,尤在改善晨起困倦、心悸易惊、烦躁、汗出、口苦咽干等中医临床症状上优于西药组.

    作者:胡金霞;张磊;魏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FNA结合中医骨伤协定方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PFNA结合中医骨伤协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2012年,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3例,其中男22例,女41例;年龄60~ 83岁,平均70.5岁.均在伤后1周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后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 4例早期出现髋关节疼痛,4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其余患者皆获满意疗效.术后均随访6~36个月,平均19.5个月.参照Harri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得分为(90.5±3.3)分.结论 PFNA结合中医治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利于骨折愈合,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闫涛;乔为民;王广东;王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耳穴贴压法结合中药方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8例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非化脓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耳胀、耳痛、耳鸣、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病变[1],其病理变化主要因为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引起的中耳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而产生.该病属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局部用粘膜血管收缩剂滴鼻、或骨膜穿刺抽液等方法,短期有一定效果,但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副作用多,而中医治疗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的优点.

    作者:刘柳;王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略论中医内科神经病学教学特点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神经疾病患病率逐渐升高.因此,有必要在中医内科教学中,重视神经系统疾病的讲授.

    作者:帕丽丹·吾术尔;刘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改进

    在我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创伤患者的急剧增多,使骨伤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专科层次的中医骨伤专业培养发展迅速.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文章探讨了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改进,为进一步提高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一种思路.

    作者:李建江;张斌;董振宇;杨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试论中医教学方法与内容的与时俱进

    目的 中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能够运用中医理论与方法为现代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的专门人才.作为教学主体,教师要不断拓展中医教学思路,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使中医教学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

    作者:韩轶;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3例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并发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23例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3例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采取碳酸氢钠漱口、雾化吸入、抗真菌药物局部涂抹等方法,观察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23例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中16例患者痊愈,3例停药1周后,口腔内再次出现了白斑、白点,重复治疗有效;4例口腔白斑、白点消失,但痰涂片仍有真菌孢子及菌丝.结论 认真细致的口腔护理工作能有效控制口腔真菌感染,有效减少了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杨;于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石室秘录》对不孕症的十大治法及临床思路

    《石室秘录》对不孕症有“胎胞冷者温之”等十大治法,通过文献研究,辨证分析各种治法的实质内涵,结合现代医学的相关认识及临床实际掌控相应的适应范围,有利于对不孕症中医传统治法的继承发展,并开拓相应的临床诊疗思路.

    作者:易望丰;杨爱萍;曾斌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的应用

    在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温习巩固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并结合基础知识巧妙设计课堂内容,以问题为切入点启发学生对眼科疾病自我发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眼科学习事半功倍,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研思维.

    作者:李蓉;李婧;李强;王欢;李全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复方双黄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双黄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方法对处方中的黄芪、白芥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索、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在TLC色谱中检出黄芪、白芥子;大黄素、大黄酚分别在0.4 ~ 4.0μg/mL和0.848~8.480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0.999 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8 %(RSD=0.43%)和95.48%(RSD=0.44%).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方法能可靠、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焦小晶;赵月芬;席秋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药特色的肛肠科临床教学创新探究

    临床医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能力的培养的是临床医学生培养的关键,临床实习课教学是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当前,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模式多种多样,教学效果各不相同.众所周知,中医外科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外科学自身经历了经验的积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临床治疗方法的建立与完善等过程,并受到所处时代科学技术水平、中医学整体发展及西医外科学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其学科体系逐渐成熟,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学肛肠科的临床带教老师,探究中医药特色的肛肠科临床教学创新,促使教学方式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开发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方面改变,是今后临床教学发展的趋势.

    作者:潘芳杰;王军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辨证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所引起的晕车、脑后发闷、乳癌术后上肢肿胀、舌歪、腰痛、口眼歪斜等多种疾病的经验.方法 遵循“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补阳还五汤辨证加减,治疗上述病证.结果 本方治疗气虚血瘀引起的上述病证疗效满意.结论 本方具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益气补血,散寒祛湿止痛之功效,故临床可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作者:李娜;李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院药学教学体会与思考

    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为适应我国医院药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文浅谈将循证药学(Evidence-based pharmacy,EBP)方法引入医院药学教学的意义,探索引入循证药学理念,培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和自学能力,为真正实现药学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药学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王萍;聂继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