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室性早搏与心肌电生理异质性关系的研究

吕聪敏;潘运萍;杨丽红;李世锋

关键词:室性早搏复合征/病理生理学, 心电描记术, 人类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与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的关系.方法:应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482例室性早搏患者,计算各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结果:右心室流出道早搏发生率高,为34.02%;左心室流出道早搏发生率为9.13%;右心室各部位早搏总发生率62.86%;左心室各部位早搏总发生率37.14%;右心室早搏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心室.结论: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与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件相一致.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MPP患儿(MP组)155例,细菌性肺炎患儿(nMP组)165例,进行急性期心肌酶值测定,观察其心肌损害情况.结果:肺炎急性期MP组心肌酶(LDH、HDBH、CK、CK-MB)均高于nMP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有明显的心肌损害且程度重于细菌性肺炎患儿.

    作者:杨皓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扩张型心肌病误诊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

    对扩张型心肌病误诊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0岁.因咳嗽、胸闷气短20 d,加重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0 h入院.近20 d来因受凉后出现咳嗽,伴有活动后气短,于10 h前夜间睡眠时突感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既往自诉体健.

    作者:许宝义;刘秀清;李武强;郑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2004/2007年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感染调查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调查法.结果:2004/2007年医院住院患者17025例.发生医院感染634例,感染率为3.72%.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学宁;崔红艳;纪娜;任静;李婷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随机用双盲法分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按照常规用大环内酯类治疗处理基础上,对照组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和异丙托溴胺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用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5 d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7%、70.7%,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庞学问;廖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1例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经病理检查所证实的1例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超声检查声像图与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病变,并有胎儿羊水过多.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忠魁;高红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微型钢板或螺钉内固定治疗Ⅲ型桡骨头骨折18 例分析

    桡骨头骨折是肘部损伤中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发生于成人.损伤机制往往是平地跌倒,肩外展并在肘关节伸直位时手掌着地,肘关节过度外翻应力导致桡骨头猛烈撞击肱骨头而致其骨折[1].按照损伤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根据Mason[2]分型法:对Ⅰ型及Ⅱ型骨折.我们以往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尚好;

    作者:赵爱军;孙宏辉;胡思斌;刘道阔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膀胱冲洗致血尿1例分析

    对膀胱冲洗致血尿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77岁.因突发性昏迷晕倒1 h入院.查体:T 36.3 C,P84次/min,BP150/90 mm Hg.神志处于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眼球无自主活动,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动脉搏动良好,颈静脉无怒张,胸阔对称,双肺呼吸运动自如,听诊清音,心界正常大小,心音纯,律整,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无自主活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刘玉荣;董成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巨大十二指肠憩室误诊1例分析

    十二指肠憩室是十二指肠常见病,但巨大十二指肠憩室(直径超过10 cm)比较少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巨大十二指肠憩室患者,术前诊断为腹膜后肿物,经剖腹探查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林;唐晓龙;包铁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髓母细胞瘤31例影像学分析

    目的:通过对髓母细胞瘤(MB)的CT及MRI表现分析,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经CT和(或)MRI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的31例MB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B好发于儿童,常见于小脑蚓部;成人MB少见,多见于小脑半球.结论:MB有特定的发生部位、年龄及影像学特征性;仔细分析CT和MRI表现,可做出准确的术前诊断.

    作者:曲圣涛;魏翔泰;陈铎;关俊宏;刘云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88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胃食管反流病有增高趋势,我院近2 a来使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0例,女38例,年龄35~75(平均46)岁.本组治疗前均行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所有病例治疗前常规检查肝功、心电图检查,除外肝脏、心脏病变及其他食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作者:徐连春;教富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途径选择及相关问题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方式、适应证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07-02 128例胆总管探查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期缝合组64例,术后胆漏2例、胰腺炎1例,结石全部取出;T管引流组52例,术后胆漏4例、胆道出血1例,结石残留3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组12例,无并发症及结石残留.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个月,均未发现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结论:把握好三种术式各自适应证,更能发挥微创外科优势.

    作者:杨大勇;吴浩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32例分析

    现将近3 a来我院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误诊3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均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诊断.男12例,女20例,年龄14~68岁,平均36岁,误诊时间2~25个月.发病季节:春季16例,夏季3例,秋季8例,冬季5例.其中有过敏史15例,吸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诱发8例,感染诱发13例,剧烈运动诱发18例.

    作者:常瑞玲;王立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多巴胺、呋塞米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0例分析

    目的:观察多巴胺、呋塞米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观察时间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后患者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结论:多巴胺、呋塞米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顽固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病死率降低.

    作者:张远卓;王英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慢型克山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

    对慢型克山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9岁.2008-04-12因心前区疼痛2 d,晕厥1次入院.既往:其兄年幼时曾死于克山病,尸检发现合并心肌梗死.抽烟20a,每日1包.入院查体:BP 90/60 mm Hg,一般情况稍差、颈静脉无怒张,双肺闻及湿啰音,心界向左右明显扩大,HR 56次/min,律不齐,心尖区闻及Ⅲ级杂音,S1,P2>P2,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ECG:(1)窦性心动过缓;(2)完全性右夹支传导阻滞;(3)窦性早搏伴窦性停搏;(4)下壁异常Q波伴ST段抬高、T波倒置.

    作者:赵燕;张云梅;张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舒利迭治疗4周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根据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COPD)>,Ⅲ~Ⅳ级COPD患者有应用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指征.本人以临床症状评分及肺功能为疗效判断的指标,应用舒利迭(250/50 μg)吸入治疗COPDⅢ~Ⅳ级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2例分析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1].我们报告2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作者:李强;王洋;赵林林;李亚林;李春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布托啡诺静脉给药与臂丛给药术后镇痛的对比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持续全身静脉给药和持续臂从浸润给药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及布托啡诺臂丛输注组.布托啡诺剂量为3.3 mg/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评分法(VAS).结果:两组VAS评分术后6 h无区别.术后9~24 h A组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B组.结论:连续臂丛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优于连续静脉结药.

    作者:朱云章;赵平;刘文东;王文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剧烈腹痛32例分析

    目的:探讨剧烈腹痛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32例剧烈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都能确诊,他们存在的共同特点是严重的症状与轻微的体征不相称.结论:剧烈腹痛的病因很复杂,但只要我们熟悉各种可引起剧烈腹痛的疾病,同时做到耐心询问,细心体查,配合适当辅助检查就能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立春;韩军;赵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病10例分析

    我院1975-05/1983-08共出院肺结核患者1700例,全部病例均以肺结核病诊断入院.其中确诊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0例,占同期出院患者的0.59%.肺癌同时合并肺结核病5例.现对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贵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PCT联合HsCRP对不明原因发热早期诊断价值

    如何早期诊断、鉴别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是每个医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联合检测PCT,hsCRP等指标,探讨其在发热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冯少丹;郭平清;程祖建;江勇;蔺佩鸿;张志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