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型钢板或螺钉内固定治疗Ⅲ型桡骨头骨折18 例分析

赵爱军;孙宏辉;胡思斌;刘道阔

关键词: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内, 人类
摘要:桡骨头骨折是肘部损伤中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发生于成人.损伤机制往往是平地跌倒,肩外展并在肘关节伸直位时手掌着地,肘关节过度外翻应力导致桡骨头猛烈撞击肱骨头而致其骨折[1].按照损伤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根据Mason[2]分型法:对Ⅰ型及Ⅱ型骨折.我们以往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尚好;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0例分析

    对我院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9~38(平均27)岁.均从事野外作业,以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收入病房.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T 38.5~40℃)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作者:史子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随机用双盲法分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按照常规用大环内酯类治疗处理基础上,对照组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和异丙托溴胺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用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5 d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7%、70.7%,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庞学问;廖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静息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术中并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水肿1例分析

    对静息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术中并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水肿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2岁.因左腰腹部不适感7 a,加重0.5 a人院.否认病后有心悸、气短和多汗,无腹泻、尿频和排尿疼痛.当地医院腹部CT检查示左肾少量积水,左输尿管扩张,左侧腹腔内囊性肿物,为进一步手术治疗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史.查体:BP 120/70mm Hg,HR 76次/min,左侧腹部饱满,压痛(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Glu正常.入院第2天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肿物位于腹膜后腹主动脉与左肾动脉夹角处.约10 cm×8 cm×6 cm.分离瘤体时患者血压升至180/120 mm Hg,HR 130次/min,伴有频发室早二联律,给予利多卡因、硝酸甘油静脉滴注.

    作者:鲁珅;陈尔东;李胜利;杨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胎儿肢体局部畸形超声表现1例

    1病历摘要女,40岁.现妊娠29周.产前常规检查.彩超所见:单胎,臀位,双顶径7.4 cm,肱骨长约4.0 cm,胎心搏动规律,胎心率约133次/mim,羊水厚约6.0 cm,脐动脉S/D值:2.3,胎盘厚度约3.7 cm,颅骨光环光整,于一侧侧脑室可见厚约1.4 cm不规则液性暗区,头、脊柱连续完整,心、肝、胃泡及膀胱存在,位置正常.右肾肾盏分离约1.4 cm,肾皮质变薄.双侧上臂、前臂及内的肱骨、尺、桡骨可见,双手呈握拳状,双侧股骨及一侧胫、腓骨末显示,另一侧小腿及内的胫、腓骨可见,双足可见,内翻.

    作者:马艳敏;尹莉;马珍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6例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瘘发生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2007年直肠癌保肛手术165例,并发吻合口瘘6例.结果:通过有效的处理得到满意效果.结论:吻合口瘘是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并发症之一,认识吻合口瘘常见的发生原因,从而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作者:李生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血站物资、设备、采购三位一体化管理

    血站物资是血站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是完成各项科研、医疗、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们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指标之一.血站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物资管理,可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

    作者:温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Van-Neck病误诊8例分析

    1924年Van-Neck报道本病并对本病实施病理检查,临床医生开始认识到本病特点.国内周永德[1]教授也曾经报道10例.Van-Neck病主要表现为患侧下肢跛行或大腿根部疼痛,由于症状与一些疾病容易混淆,故容易误诊.本文对2000/2008年本院误诊的8例Van-Neck病分析如下.

    作者:任辉;孙殿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急性创伤患者热休克蛋白72不同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创伤患者应激早期各时段热休克蛋白72(HSP72)编码基因的表达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收入ICU的A-PACHEI11评分≥18分的患者38例,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离创伤后O~1 d、2~6 d、7~14 d的中性粒细胞,RT-PCR方法检测HSP72m RNA含量,比较各组间的变化,记录患者2个月存活率,研究HSP72增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HSP72在急性应激后表达明显增强,表达高峰在2~6 d,非糖尿病患者组较糖尿病组,HSP7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存活率较高.结论:HSP72的基因水平检测可以作为判断重症患者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王波;胡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分析

    对我院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51岁.于3个月前开始出现进食后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腹痛及厌油,3个月内体重下降约10 kg,化验检查发现Hb 48 g/L,ESR 140 mm/h,尿常规示:蛋白150 mg/dl 150/ul,肌酐359.7 mmol/L,BUN 15.22 mmol/L,在当地按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BP 120/70mm Hg,贫血貌结膜苍白,心肺腹诊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全身骨骼无压痛.

    作者:王素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病案复印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我国2002-09-01开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第十条明确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这为患者复印病案资料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为医院加强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作者:梁粤珩;李庆锡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头颈外伤1例分析

    我们在治疗1例头颈外伤患者时,由于检查设备不足等原因,没能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错过了佳治疗时机,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5岁.于1998-05-21因翻车致头颈部外伤,当时意识丧失约2~3 min,醒后头晕,颈项部疼痛,无抽搐,无尿便失禁,无恶心、呕吐.查体:神清语明,左额见约6.0 cm×2.5cm红肿,左肘擦皮伤.

    作者:侯云;郑孝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血糖升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血糖异常升高的发生情况及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病情分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但肌钙蛋白I阳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肌钙蛋白I阴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3组分别测发病时晨起空腹血糖,观察其血糖平均值及异常血糖的发生率.结果:3组中,无论是异常血糖的发生率还是空腹平均血糖水平,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均高,肌钙蛋白I阴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对较低,非ST段抬高但肌钙蛋白I阳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居中.结论: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及程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程度相关.

    作者:刘亚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牙隐裂80例分析

    目的:观察牙隐裂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并发牙髓病或根尖病的隐裂进行治疗,包括对患牙调整,消除颌创伤.为防止患牙折裂,对其进行结扎丝环扎或粘带环,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并进行全冠修复.结果:本组中成功72例,有效6例,无效2例.结论:对牙隐裂患者及时恰当的综合治疗,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穿透性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15例分析

    目的:探讨穿透性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确诊为穿透性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结论:有多孕多产史、人流史、剖宫产史等高危因素,孕期突发件持续性腹痛,由局限性腹痛延及全腹,B超提示腹腔积液,子宫肌层低回声带变薄或消失,应考虑穿透性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可能,尽早手术治疗,视术中情况行全宫切除术或子宫肌层部分切除术.

    作者:吴书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结直肠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应用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经根治手术治疗后,Dukes A、B和C期的5 a生存率分别约为80%、65%和30%[1],D期预后差,因此对结直肠癌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实现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徐德魁;郑长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室性早搏与心肌电生理异质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与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的关系.方法:应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482例室性早搏患者,计算各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结果:右心室流出道早搏发生率高,为34.02%;左心室流出道早搏发生率为9.13%;右心室各部位早搏总发生率62.86%;左心室各部位早搏总发生率37.14%;右心室早搏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心室.结论: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发生率与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件相一致.

    作者:吕聪敏;潘运萍;杨丽红;李世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巨大十二指肠憩室误诊1例分析

    十二指肠憩室是十二指肠常见病,但巨大十二指肠憩室(直径超过10 cm)比较少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巨大十二指肠憩室患者,术前诊断为腹膜后肿物,经剖腹探查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林;唐晓龙;包铁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肠内营养在糖尿病高渗昏迷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经肠内营养在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48例高渗性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两种治疗方法,肠内营养组30例,常规组18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在24 h及72 h内血钠、血糖、血浆渗透压等生化指标.结果:肠内营养组治疗24 h血钠、血糖、血浆渗透压等指标明显下降,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组疗效优于常规组,能较快的改善血浆有效渗透压,提高治愈率.

    作者:程春艳;赵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控制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对策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狭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是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1·3].近几年我院加强了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了自我护理,能有效地控制气道的高反应性,保持了佳的生活状态,提高了生活质量,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燕;裴育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脂蛋白a在糖尿病肾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8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分别检测各组血清LP(a)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LP(a)水平SDM组、EDN组、CDN组显著高于NC组,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a)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85).结论:EDN组、CDN组患者血清LP(a)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作者:李海新;杨建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