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苗苗;赵明芬;耿冲;洪军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等整体治疗优势.本文从多元醇途径、蛋白非酶糖基化产物的生成、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因素、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的激活、神经营养因子等6个方面,综述近10年来中药单味药及复方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张慧杰;张文风;钟慧群;史立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甘草酸单铵盐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对原生产工艺进行了调整,并通过对比研究,考察改进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以甘草酸含量相同或者相近的酸析物为原料,分别采用改进工艺和原有工艺制备成单铵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不同工艺条件下产晶的含量、收率、移行率等变化.结果与结论 实验表明,改进工艺制备的粗晶吸收度较低,并能减少提取过程的能源和乙醇消耗,两种工艺制备的产品在含量、收率及移行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廖菁;范晓雯;牛学军;苗现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热敏化腧穴悬灸新疗法的创立,引起了国内针灸界的重视,使针灸学的发展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热敏灸疗法的相关文献,对热敏灸疗法理论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显示了热敏灸疗法疗效确切并具有广泛的适应证.今后研究当继续深入探索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扩展热敏灸的适应证,完善其操作方法.
作者:热依拉·帕尔哈提;姚晓彬;马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肛缘水肿是肛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在混合痔术后尤为多见,是困扰病患的常见并发症,为了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找到减轻病人痛苦的方法,总结中医、西医病因及预防方法,希望发挥祖国医学高效价廉的优势,以期找到预防与治疗肛缘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浩亮;潘芳杰;王军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粘膜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而胃癌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生被认为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胃癌的发病机制到现在都未阐明.所以如能对胃粘膜异型增生进行积极的随访检测,并加以有效的干预,从而阻断其发展为胃癌,那将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本文从中医和西医两方面对该病进行探讨研究.
作者:魏晓茹;李志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总结近10年中医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查新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疗法不同角度进行治疗方法的探讨.结果 近年来中医治疗银屑病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做了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特别是中医传统疗法治疗银屑病副作用小、操作简便、价格适宜、病人耐受性强.结论 中医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值得今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芮;刘智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雪莲通脉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症状改善,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治疗组(雪莲通脉丸+西医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1次;他汀类(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日1次);硝酸酯类(口服欣康40mg,日1次);β-受体阻滞剂(口服美托洛尔25mg,日2次),疗程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雪莲通脉丸,9g/次,日2次,疗程8周.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中医症状定量积分、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 1.心绞痛症状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电图方面: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NO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雪莲通脉丸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中医症候.2.雪莲通脉丸对于心电图的影响,同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优势.3.雪莲通脉丸能够降低血浆ET及升高血浆NO,说明雪莲通脉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机理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关.
作者:张秀芬;赵肖华;任小娟;陈红霞;陈小兵;翁幼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以中医学辨证理论为指导,以近代文献为依据,通过观察,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中医学脏腑发病机理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现代中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认识,为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王尧;富雪婷;巴哈尔·哈德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教学查房不仅是一项临床工作,也是各层次师资和学员进行临床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内分泌学科特点,探讨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查房的方式及方法,希望对临床教学有一定启发.
作者:马静;马丽;李凯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以腰背僵直和疼痛为常见症状,到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及较为严重的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针灸治疗此病取得良好的效果,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临床常用的针灸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姚兰;米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关于提高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提出从针刺动手能力、针刺临床思维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方面重点培养,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如何配合更能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在不断的探索中.
作者:刘娟;郭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工艺研究,初步探明甘草酸单铵盐中有关物质杂质A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改变单铵盐结晶过程的溶质溶剂比、活性炭种类及用量、醇提温度、再结晶溶剂浓度、结晶次数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不同工艺条件下杂质A的变化.结果与结论 实验表明,醇提温度对杂质A有较显著的影响;再结晶溶剂浓度对杂质A有一定影响;随着结晶次数增加,杂质A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溶质溶剂比、活性炭种类及用量对杂质A无明显影响.
作者:范晓雯;廖菁;苗现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为41.80分±14.44分,出院时adl评分为56.30分±17.23分.结论 运用传统中医理念,加强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王红琳;夏艳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文章论述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通过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使其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扩大了对外影响力,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推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张太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循证医学有所谓meta分析者,系由已发表文献中去粗取精,挖掘疾病治疗经验之法.有鉴于此,笔者新立中医文献二次萃取法,可间接获取众多医家辨证论治信息,汇集并优化其经验,包括辨识证候与精选方药两部分c本文乃其中关于本病证候与旁从证候提取之法.该法分作症状分析与证候分析和综合分析三层,第一层包括共识症状分析与本病病机拟合,第二层包括易发证候提取与证证贴近度分析,第三层则在前述分析基础上加以“本病指数”计算,从中辨识本病证候与旁从证候.该法能综合众多医家的研究,从而消除医家个人在辨证过程中的主观偏差,允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大样本疾病证候流行病学调查效果.
作者:周铭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人工绝经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人工绝经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酒石酸唑吡坦片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在用药前、用药1疗程及2疗程后进行评估,并参照相关失眠的疗效评定标准经行疗效判断.结果 治疗组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8.84%,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患者在治疗结束1月后复评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仍维持在高水平(90.91%),临床痊愈病例有增加趋势,而对照组停药后有效率较治疗结束时下降.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人工绝经后失眠症疗效确切,停药后无明显反弹现象,体现了经方的生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选柏及栓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和浸膏量为指标,综合评分,优化黄柏、鱼腥草等中药的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刘艺;赵媛;库德热提·阿吉;杨继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缺血中风恢复期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134例缺血中风恢复期患者,按照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护理方案》中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相应中医护理,并对患者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的辨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34例患者行辨证施护护理效果评价中对各症状评价为“好”和“较好”均占80%以上,对不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及对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的满意度均在80%以上,而82%以上患者就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认为实用性较强.结论 使用国家《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标准,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临床应用能力,提高中医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何俐;翁迪华;刘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在我区实施中遇到的艾滋病患者依从性问题.方法 回顾项目进行中出现的依从性问题,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干预.结果与结论 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医护人员应该提高专业水平,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心理治疗与身体治疗并重,融入当地民俗文化,给患者优质的诊疗.
作者: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马建萍;舒占钧;马秀兰;张颖;李静茹;曾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柔筋正骨、以松治痛”理论在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10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柔筋正骨、以松治痛”理论指导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42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2%(5 1/53);对照组患者29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1.1%(43/53),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柔筋正骨、以松治痛”理论为指导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使患者满意率增加,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邓迎杰;马风龙;高振华;闫涛;向文远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