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亮;潘芳杰;王军省
目的 观察黄附灌肠方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毒性.方法 1.急毒试验:通过灌胃、灌肠给予日剂量104g/kg的黄附灌肠方,观察小鼠给药后外观、行为的变化,记录饮食、分泌物、排泄物、体重等变化及死亡情况.2.黄附灌肠方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小鼠DN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观察小鼠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 1.急毒试验:黄附灌肠方灌胃组、灌肠组体重增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给药后0h、2h、4h、6h,黄附灌肠方灌胃组、灌肠组部分小鼠出现倦怠不适、耸毛等现象,次日晨间观察恢复正常,连续观察14天,各组小鼠未见中毒症状和死亡,小鼠灌胃大给药量为104g/kg,是成人日用剂量的108倍.2.黄附灌肠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影响:与DN模型组比较,成模后RRE给药组体重增加不明显(P>0.05);DN模型组小鼠死亡2只,DN成模后RRE给药组无死亡.结论 黄附灌肠方对正常小鼠无急性毒性,对DN小鼠毒性在本实验尚未发现,初步判断RRE治疗糖尿病肾病拟定的临床成人日剂量0.9657g/kg用药是安全的.
作者:张彦;新华·那比;张红;刘晶;卢军;张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临床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取穴天枢、大横、气海、关元、三脘、水道、足三里、太冲等进行单纯毫针针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选用天枢、大横、气海、关元、三脘、水道穴位进行埋线治疗,埋线每7天进行1次治疗,5次为1疗程.采用《亚太区肥胖重新定义和处理》指标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两组疗法对脾虚湿阻型肥胖症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临床效果较好,并且能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对一些妇科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茜;陈和军;陈富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以中医学辨证理论为指导,以近代文献为依据,通过观察,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中医学脏腑发病机理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现代中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认识,为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王尧;富雪婷;巴哈尔·哈德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统计发病率约占咽喉部疾病的10%~20%.临床运用中医外治慢性咽炎较为普遍,疗效肯定,现将近年来慢性咽炎中医外治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 中药煎剂超声雾化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系利用超声的空化作用,破坏药液表面张力和惯性,使液体在气相中分散,将药液变成雾状颗粒,吸入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
作者:周琴;李彦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月经过少[1]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于20mL者.古籍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排除经间期出血、激经、妊娠及生殖系统结核、甲亢等原因引起的月经过少.程慧莲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妇科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用中医周期法治疗月经过少,收效颇好,现将其治疗经验浅析于下.
作者:万莉;王新梅;刘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等整体治疗优势.本文从多元醇途径、蛋白非酶糖基化产物的生成、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因素、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的激活、神经营养因子等6个方面,综述近10年来中药单味药及复方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张慧杰;张文风;钟慧群;史立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工艺研究,初步探明甘草酸单铵盐中有关物质杂质A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改变单铵盐结晶过程的溶质溶剂比、活性炭种类及用量、醇提温度、再结晶溶剂浓度、结晶次数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不同工艺条件下杂质A的变化.结果与结论 实验表明,醇提温度对杂质A有较显著的影响;再结晶溶剂浓度对杂质A有一定影响;随着结晶次数增加,杂质A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溶质溶剂比、活性炭种类及用量对杂质A无明显影响.
作者:范晓雯;廖菁;苗现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些年来,计算机被大范围应用于多个行业,医学也是成功运行计算机技术的领域之一.原发性肝癌数据库在国外医学的应用早已步入成熟阶段,现在已经形成大量的多中心的大型数据库;我国建成的此类临床数据库多为小规模数据库,体量灵活,使用快捷方便等特点让其受到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欢迎.原发性肝癌数据库实现了患者病情数据的存储管理、输入输出、统计分析、检索查询等功能,使其成为临床诊治、科研教学中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尚无原发性肝癌数据库的专题报道,本文将其在原发性肝癌的作用影响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仝斐;吕书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隔姜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 用隔姜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并与依帕司他、甲钻胺组对照观察患者神经病症状、体征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方法均能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的症状、体征以及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但隔姜灸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隔姜灸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肢体麻木、刺痛、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疗效确切.
作者:岳萍;郑霞;张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治疗人工绝经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人工绝经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酒石酸唑吡坦片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在用药前、用药1疗程及2疗程后进行评估,并参照相关失眠的疗效评定标准经行疗效判断.结果 治疗组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8.84%,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患者在治疗结束1月后复评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仍维持在高水平(90.91%),临床痊愈病例有增加趋势,而对照组停药后有效率较治疗结束时下降.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人工绝经后失眠症疗效确切,停药后无明显反弹现象,体现了经方的生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教学查房不仅是一项临床工作,也是各层次师资和学员进行临床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内分泌学科特点,探讨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查房的方式及方法,希望对临床教学有一定启发.
作者:马静;马丽;李凯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循证医学有所谓meta分析者,系由已发表文献中去粗取精,挖掘疾病治疗经验之法.有鉴于此,笔者新立中医文献二次萃取法,可间接获取众多医家辨证论治信息,汇集并优化其经验,包括辨识证候与精选方药两部分c本文乃其中关于本病证候与旁从证候提取之法.该法分作症状分析与证候分析和综合分析三层,第一层包括共识症状分析与本病病机拟合,第二层包括易发证候提取与证证贴近度分析,第三层则在前述分析基础上加以“本病指数”计算,从中辨识本病证候与旁从证候.该法能综合众多医家的研究,从而消除医家个人在辨证过程中的主观偏差,允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大样本疾病证候流行病学调查效果.
作者:周铭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为41.80分±14.44分,出院时adl评分为56.30分±17.23分.结论 运用传统中医理念,加强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王红琳;夏艳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宫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属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肌注缩宫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肌注缩宫素注射液合用复宫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7天后评价疗效.结果 宫内残留消失与阴道流血停止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6.7%、91.7%,对照组分别为78.3%、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宫汤结合肌注缩宫素注射液治疗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要明显优于肌注缩宫素注射液.
作者:李昕;李国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医学历来视人为有机整体,其个性、体质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对人的体质之形成既着重其先天禀赋因素,又强调其后天获得的影响,对人的心身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健康的维护与疾病的形成都是由诸多内外部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中医体质辨识是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体质类型与健康、亚健康状态及疾病的发生与转归有密切相关性,针对不同个性和体质类型的偏颇,开展对健康人群的维护、亚健康状态调整及慢性疾病患者的防治,制定个体化防治综合干预,更好地改善症状、提高疗效,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发扬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体现“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体现体质辨识的防病治病的重大意义.
作者:翟玉珍;杜少华;张红;吴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近年来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 检索2002~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相关文献,然后从穴位贴敷的药物选择、穴位选择、时间点以及配合其他疗法几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穴位贴敷对于小儿哮喘是一种副作用小、操作方便,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源;刘智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肛缘水肿是肛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在混合痔术后尤为多见,是困扰病患的常见并发症,为了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找到减轻病人痛苦的方法,总结中医、西医病因及预防方法,希望发挥祖国医学高效价廉的优势,以期找到预防与治疗肛缘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浩亮;潘芳杰;王军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柔筋正骨、以松治痛”理论在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10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柔筋正骨、以松治痛”理论指导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42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2%(5 1/53);对照组患者29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1.1%(43/53),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柔筋正骨、以松治痛”理论为指导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使患者满意率增加,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邓迎杰;马风龙;高振华;闫涛;向文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关于提高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提出从针刺动手能力、针刺临床思维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方面重点培养,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如何配合更能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在不断的探索中.
作者:刘娟;郭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总结近10年中医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查新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疗法不同角度进行治疗方法的探讨.结果 近年来中医治疗银屑病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做了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特别是中医传统疗法治疗银屑病副作用小、操作简便、价格适宜、病人耐受性强.结论 中医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值得今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芮;刘智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