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浅谈

张浩亮;潘芳杰;王军省

关键词:痔, 术后并发症, 肛缘水肿
摘要:肛缘水肿是肛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在混合痔术后尤为多见,是困扰病患的常见并发症,为了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找到减轻病人痛苦的方法,总结中医、西医病因及预防方法,希望发挥祖国医学高效价廉的优势,以期找到预防与治疗肛缘水肿的有效方法.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治疗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在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不外乎内固定和外固定.内固定可以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早期进行腕关节活动,但其创伤大、费用高,并非适用于所有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外固定目前主要有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等.外固定方法较多,且医者经验不一,没有系统论述,本文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就目前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韩芳林;吕发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风恢复期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探讨

    目的 总结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为41.80分±14.44分,出院时adl评分为56.30分±17.23分.结论 运用传统中医理念,加强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王红琳;夏艳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临床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取穴天枢、大横、气海、关元、三脘、水道、足三里、太冲等进行单纯毫针针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选用天枢、大横、气海、关元、三脘、水道穴位进行埋线治疗,埋线每7天进行1次治疗,5次为1疗程.采用《亚太区肥胖重新定义和处理》指标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两组疗法对脾虚湿阻型肥胖症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临床效果较好,并且能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对一些妇科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茜;陈和军;陈富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柏及栓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选柏及栓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和浸膏量为指标,综合评分,优化黄柏、鱼腥草等中药的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刘艺;赵媛;库德热提·阿吉;杨继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国原发性肝癌数据库的建设及应用概况

    近些年来,计算机被大范围应用于多个行业,医学也是成功运行计算机技术的领域之一.原发性肝癌数据库在国外医学的应用早已步入成熟阶段,现在已经形成大量的多中心的大型数据库;我国建成的此类临床数据库多为小规模数据库,体量灵活,使用快捷方便等特点让其受到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欢迎.原发性肝癌数据库实现了患者病情数据的存储管理、输入输出、统计分析、检索查询等功能,使其成为临床诊治、科研教学中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尚无原发性肝癌数据库的专题报道,本文将其在原发性肝癌的作用影响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仝斐;吕书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化浊通络汤”治疗40例H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中药方剂化浊通络汤,治疗辨证为痰瘀互结型的H型高血压,观察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24h动态血压的变化及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探讨其疗效.方法将80例H型高血压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片10mg,1日1次日服,联合中药方剂化浊通络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10mg日次口服,联合叶酸片5mg,1日1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24h动态血压的变化及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血压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在降低患者血浆Hcy值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浊通络汤联合西药降压治疗,对痰瘀互结型的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郝振华;孙洁;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黄附灌肠方的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黄附灌肠方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毒性.方法 1.急毒试验:通过灌胃、灌肠给予日剂量104g/kg的黄附灌肠方,观察小鼠给药后外观、行为的变化,记录饮食、分泌物、排泄物、体重等变化及死亡情况.2.黄附灌肠方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小鼠DN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观察小鼠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 1.急毒试验:黄附灌肠方灌胃组、灌肠组体重增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给药后0h、2h、4h、6h,黄附灌肠方灌胃组、灌肠组部分小鼠出现倦怠不适、耸毛等现象,次日晨间观察恢复正常,连续观察14天,各组小鼠未见中毒症状和死亡,小鼠灌胃大给药量为104g/kg,是成人日用剂量的108倍.2.黄附灌肠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影响:与DN模型组比较,成模后RRE给药组体重增加不明显(P>0.05);DN模型组小鼠死亡2只,DN成模后RRE给药组无死亡.结论 黄附灌肠方对正常小鼠无急性毒性,对DN小鼠毒性在本实验尚未发现,初步判断RRE治疗糖尿病肾病拟定的临床成人日剂量0.9657g/kg用药是安全的.

    作者:张彦;新华·那比;张红;刘晶;卢军;张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顾乃龙主任医师治疗胃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采用顾乃龙主任医师思想“益气活血、祛瘀解毒”法,予以扶正祛瘀解毒方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方法 70例气虚血瘀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合理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祛瘀解毒”法,予以扶正祛瘀解毒方治疗,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36< 0.05,二者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在改善恶心、呕吐、疼痛、精神萎靡、周身乏力、心悸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改善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发热、舌苔、脉象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二者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0.0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0.01,二者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0.0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 0.01,二者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差值比较△△P<0.01,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益气活血、祛瘀解毒”法,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震兵;金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干预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等整体治疗优势.本文从多元醇途径、蛋白非酶糖基化产物的生成、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因素、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的激活、神经营养因子等6个方面,综述近10年来中药单味药及复方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张慧杰;张文风;钟慧群;史立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辨证浅析

    以中医学辨证理论为指导,以近代文献为依据,通过观察,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中医学脏腑发病机理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现代中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认识,为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王尧;富雪婷;巴哈尔·哈德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乐德行教授治疗难治型胃脘痛的临床经验

    本文概述了乐德行教授对难治型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等方面的认识和临床医案举隅.

    作者:徐俊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程慧莲主任医师中药调周法治疗月经过少经验

    月经过少[1]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于20mL者.古籍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排除经间期出血、激经、妊娠及生殖系统结核、甲亢等原因引起的月经过少.程慧莲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妇科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用中医周期法治疗月经过少,收效颇好,现将其治疗经验浅析于下.

    作者:万莉;王新梅;刘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方黄柏液联合低频电磁场促进缺血性足溃疡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低频电磁场促进缺血性足溃疡的愈合作用.方法 采用对照实验研究:缺血性足溃疡对照组、复方黄柏液组、低频电磁场组和复方黄柏液联合低频电磁场组,每组8只雄性新西兰家兔.各组行缺血肢体造模加足溃疡造模,次日实验.缺血性足溃疡对照组术后第7天作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金属蛋白酶-9检测和溃疡愈合面积测定.复方黄柏液组行10%复方黄柏液5mL浸湿纱布包扎足溃疡,Q12h1次;低频电磁场组用12毫特斯拉低频电磁性饲养笼实验,Q12h1次,每次30min;复方黄柏液联合低频电磁场组10%复方黄柏液5mL浸湿纱布包扎足溃疡即行12毫特斯拉低频电磁场饲养笼实验,Q12h1次,每次30min,实验7天作相同指标检测.结果 MMP-9血清值缺血性足溃疡对照组明显高于复方黄柏液和低频电磁场组(P<0.05),复方黄柏液联合低频电磁场组明显低于复方黄柏液组(P<0.01).TIMP-1缺血性足溃疡对照组明显低于复方黄柏液和低频电磁场组(P<0.01),复方黄柏液联合低频电磁场组明显高于复方黄柏液组(P<0.01).HIF-1α、VEGF值低频电磁场组明显高于缺血性足溃疡对照组(P<0.01),黄柏液联合低频电磁场组明显高于复方黄柏液组(P<0.01).溃疡愈合面积黄柏液联合低频电磁场组明显高于复方黄柏液组(P<0.01).结论 复方黄柏液联合低频电磁场能明显促进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生成,抑制血清金属蛋白酶-9生成、促进缺血性足溃疡愈合.

    作者:张建勇;彭辉;胡翠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紫草三黄栓的提取工艺

    目的 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紫草三黄栓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盐酸小檗碱、巴马汀、栀子苷的含量和浸膏量为指标,综合评分,优化黄柏、黄连、栀子等5味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赵媛;翁幼武;库德热提·阿吉;杨继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宫汤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宫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属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肌注缩宫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肌注缩宫素注射液合用复宫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7天后评价疗效.结果 宫内残留消失与阴道流血停止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6.7%、91.7%,对照组分别为78.3%、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宫汤结合肌注缩宫素注射液治疗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要明显优于肌注缩宫素注射液.

    作者:李昕;李国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内分泌科中西医结合教学查房模式的探讨

    教学查房不仅是一项临床工作,也是各层次师资和学员进行临床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内分泌学科特点,探讨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查房的方式及方法,希望对临床教学有一定启发.

    作者:马静;马丽;李凯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谈谈中医学专业认证对中医外科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2015年11月,本院迎来由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认证专家进行专业认证专项考察.认证专家将通过对我校中医学在办学宗旨、教育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学生、教师、教育资源、科学研究、教育评价、教学管理、改革与发展等指标进行全面深入的现场考察,作出认证结论.

    作者:马超;王岩斌;刘勤;沙漠;马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学生针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探讨

    关于提高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提出从针刺动手能力、针刺临床思维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方面重点培养,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如何配合更能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在不断的探索中.

    作者:刘娟;郭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体质辨识临床应用研究思路

    中医学历来视人为有机整体,其个性、体质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对人的体质之形成既着重其先天禀赋因素,又强调其后天获得的影响,对人的心身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健康的维护与疾病的形成都是由诸多内外部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中医体质辨识是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体质类型与健康、亚健康状态及疾病的发生与转归有密切相关性,针对不同个性和体质类型的偏颇,开展对健康人群的维护、亚健康状态调整及慢性疾病患者的防治,制定个体化防治综合干预,更好地改善症状、提高疗效,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发扬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体现“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体现体质辨识的防病治病的重大意义.

    作者:翟玉珍;杜少华;张红;吴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热敏灸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热敏化腧穴悬灸新疗法的创立,引起了国内针灸界的重视,使针灸学的发展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热敏灸疗法的相关文献,对热敏灸疗法理论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显示了热敏灸疗法疗效确切并具有广泛的适应证.今后研究当继续深入探索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扩展热敏灸的适应证,完善其操作方法.

    作者:热依拉·帕尔哈提;姚晓彬;马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