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选穴规律探讨

魏建华;李永凯;韩轶

关键词:心脏神经官能症, 针灸, 取穴规律
摘要: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还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临床症状.当今社会随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紧张的生活节奏和繁忙工作、很多诸如婚姻家庭的不稳定、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无节制的饮酒或者情感的压抑、无疑给人们精神上带来了恐慌、焦虑、抑郁、疲惫,以致使愈来愈多的人诱发神经官能症.现代临床在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有较多报道,但多偏重临床疗效观察方面,少有对取穴规律的规范化研究.本文将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相关的内容提取出来,加以归纳总结,以看出其中的取穴规律,再探索背后的理论依据,从而方便临床和科研使用,对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非手术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近十年相关文献的分析,从传统推拿手法、整脊疗法、踩跷法、牵引治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评价各治疗法的优劣.

    作者:孔锦涛;赵丰;王新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昌吉地区中药材质量分析

    自治区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几年来,本辖区内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抽检不合格率略有下降,从前几年的60%左右降低到近两年的百分之40%左右,但是还是存在很大问题.本文对我所2013年和2014年的中药材专项整治抽验结果进行质量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黄疸的教学与临床结合的探讨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尤其是中医类院校的建立,为中医药发展及人才的储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亦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中医类学生临床功底相对薄弱,而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医疗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并为他们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如何将中医院校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应是我们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王晓忠;徐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采用辨证论治以及针刺、穴位贴敷、灌肠、足浴等外治法在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临床症状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等方面,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对近3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况做一综述,认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也存在缺乏统一的诊疗、评价标准等不足.

    作者:朱娟;李凯利;杨苏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质量标准发展概述

    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是保证中药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只有加强中药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中药的均一、稳定和可控.中药现代化,多年来一直是药学人士苦苦追求的目标,中药质量标准现代化是在中医临床用药整体观点的基础上,遵循药品质量标准的一般原则,继承、发扬传统中药质量标准科学成果,使用现代化先进仪器与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技术,对中药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达到对中药质量可控的要求.

    作者:李明;李鸿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 探讨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的100例医护人员和自2012年1月~ 2013年6月间收治的1000例患者进行医患关系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来提出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结果 大多数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认为医患关系现状不太乐观,但两者所认为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不同.结论 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迫在眉睫,这一方面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和政府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和管理.

    作者:王春花;王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六味西红花口服液治疗肾阳虚证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两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六味西红花口服液治疗肾阳虚证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评价方法.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服用六味西红花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健脑补肾口服液,疗程4周,观察两组腰膝酸软、动则气促、精神萎靡、下肢浮肿、夜尿频多症状评分,比较其疗效得出结论.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所降低分值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六味西红花口服液可减轻肾阳虚证引起的腰膝酸软、动则气促、精神萎靡、下肢浮肿、夜尿频多等症状.

    作者:王歆君;照日格图;汪阳;倪爽爽;陈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于俊生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肾脏病经验

    于俊生教授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升降散加减治疗多种急、慢性肾病的经验.

    作者:李建英;初德波;于俊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选穴规律探讨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还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临床症状.当今社会随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紧张的生活节奏和繁忙工作、很多诸如婚姻家庭的不稳定、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无节制的饮酒或者情感的压抑、无疑给人们精神上带来了恐慌、焦虑、抑郁、疲惫,以致使愈来愈多的人诱发神经官能症.现代临床在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有较多报道,但多偏重临床疗效观察方面,少有对取穴规律的规范化研究.本文将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相关的内容提取出来,加以归纳总结,以看出其中的取穴规律,再探索背后的理论依据,从而方便临床和科研使用,对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魏建华;李永凯;韩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熏蒸治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SCV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SCV影响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和甲钴胺组,每组各30例.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两组均给予基础降糖及对症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病人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进行评分和神经传导SCV测定.结果 1.TSS评分: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TSS评分均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熏蒸组和甲钴胺组比较T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2.感觉神经速度测定(SCV):治疗后两组感觉神经中正中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熏蒸组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但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SCV传导速度,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郭燕;刘巧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是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2~3cm范围内的骨折,是急诊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关节内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1].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保守治疗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手术治疗主要是外固定支架固定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作为经典的保守治疗方法,在骨折的治疗中仍然占相当的比例[2],在美国74%的65岁以上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3].骨折的类型及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将决定患者患肢的功能恢复,目前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手术适应证尚存在争议.对稳定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已被很多专家学者认可,并经过统计与手术治疗无显著差异[4].本文对近年来各种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袁明;吕发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临床研究电子数据管理初探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贯穿在整个临床研究过程当中,直接关系到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目前中药临床研究采用的纸质记录方式容易造成数据失准率高,难以得到高质量的研究结果.电子数据管理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和认可的数据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临床研究的质量,有效控制临床试验的全过程,使用数据管理系统的电子数据管理是目前中药临床研究数据管理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惠;孙奇;王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是布氏杆菌侵袭脊柱引起的感染性脊柱炎,简称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由布氏杆菌病而引发的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在2%~ 53%[1].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人畜疫情在国内外均出现上升势头,严重影响了流行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本文将其分子生物学特性、实验室诊断技术、影像学表现,结合手术方法做一综述,以便了解脊柱布氏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向正俊;赵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桑杏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桑杏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制剂中主要药材桑叶、连翘、栀子、浙贝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庞明亮;蒋兵;陈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美沙拉嗪联合美常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组(治疗组)40例,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及锡类散灌肠组(对照组)38例,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6%(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治疗轻、中度活动期UC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且不良反应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少康;马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基于方剂计量学方法的何复东临证用药总体特点研究

    目的 应用方剂计量学方法研究国家级名老中医何复东主任医师的临证处方总体遣药特点,并由方及理的原则,推论与之相应的何老的学术思想,分析、总结、提炼何老的学术特色.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何老临证医案方剂,建立数据库,计算机随机抽取200首处方,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其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 何复东临证处方用药频次高的20味药物,依次为巴戟天、葛根、甘草、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桂枝、土元、当归、何首乌、黄连、知母、锁阳、鹿茸、黄芩、川芎、钩藤、天麻、石决明.使用频次高的为补虚药,公用41味,1 126频次,其中使用多的补益药包括巴戟天、甘草、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当归、何首乌、锁阳、鹿茸等.对于补虚药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补虚药中应用味数及频次高的为助阳药,共计15味,占补虚药味数的36.59%,而用药频次达591次,占补虚药总频次的52.49%.其次为补气药、补血药使用频率较高,滋阴药频次低.对于处方用药的四气分析看,使用多的是温性药物,寒性药物次之,平性药物再次之,热性与凉性药物使用极少.五味方面使用频次高的依次为辛味药、甘味药、苦味药,咸味药、酸味药及淡味药频次较低.从药物归经来看,归入肝经、胆经的药物多,其余依次为脾经、胃经,肾经、膀胱经,肺经、大肠经,心经、小肠经,归人心包、三焦经的药物少.结论 何老临证遣药具有其总体趋势,即善用葛九、补益虚损;长于温补、偏重补阳;寒温并用、补中有泻;辛开苦降、调畅气机.

    作者:严兴海;李涛;吴斌;何茁;杜樱洁;杨宇玲;何复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障碍引起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的长期慢性炎症,此炎症会导致关节畸形,甚者致残.现将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参佐.

    作者:马艳;刘春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视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尤以青少年多见,针灸作为治疗近视的常用方法,临床效果得到肯定.本文综述了十五年来针刺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从针刺治疗近视取穴规律、各种针刺手法、辨证选经选穴等方面探讨其疗效,研究发现,临床中针灸治疗近视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多以眼周腧穴作为治疗主穴,同时还注重五脏与眼睛的联系,基本病机为肾元亏虚,肝血不足,脾气虚弱,局部病变在目,与肾、肝、脾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时多从肝、脾、肾三脏出发取穴;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手段多样,但以毫针为常见;其次有耳针、梅花针等;针刺手法上,有捻转泻法,灵龟八法或透刺法等,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晶;尹改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体会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如何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难点.而学生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做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真正掌握和理解,并回到临床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这门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如多数疾病有区别于它病的皮损特点和临床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材的更新,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文谦;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批判性临床思维能力在医学实习中的几点分析

    临床思维能力,是指临床大夫由医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医师所具备的理论联系临床工作实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得来的.而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是在主动思维中对已知或结论等积极辨析判断,并能有根据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断定,在评判中形成主观结论的较为全面的思维.二者的结合是对于解决医学问题的整体性、复杂性、多样性及不确定性,并能否恰当地批判应用、分析、判断各种信息,并得到合理的结论.

    作者:楚戈;卡哈尔·艾肯木;董振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