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李彦军
目的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防治肛肠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84例肛肠疾病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除了实施常规治疗外,给予中药神阙穴穴位贴敷疗法.结果 两 组患者治疗后排便效果: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71.1%;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5.6%.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防治肛肠术后患者便秘,取得良好的效果,保持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大便通畅,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春丽;刘拥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前临床上对腹水的治疗是缓解中晚期肝癌患者病情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近年来原发性肝癌腹水中医、西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概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苏海华;吕书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中风患者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在我院神经内科于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接收的中风患者,将被研究的72例中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6例和康复组36例,对照组36例中风患者采用中风的常规护理,康复组36例中风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较康复组的总有效率要低,分别为94.4%、77.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风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宁;韩滨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颗粒剂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7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7例,给予中药颗粒剂(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每次用50mL温水调制,分2次服;对照组30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每次0.1g,3次/日.两组连续用药14日为1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6.49%,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且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痊愈16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例.结论 采用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味以抑木扶土、渗湿止泻法治疗IBS(腹泻型),疗效可靠.
作者:刘少康;王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中药自拟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82例.方法 82例病例,男性32例,女性50例,年龄45~ 71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5~25年.结果 显效39例,占47.6%,有效38例,占46.4%,无效5例,占6.0%.结论 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明显改善肾功,减少尿蛋白.
作者:赵亮;艾万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中使用传统物理降温基础上配合刮痧疗法治疗外感发热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在我院首诊外感发热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从中随机抽取72例患者,分为物理降温组及物理降温+刮痧疗法组,经两组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降温疗效.结果 1.两个干预组较其干预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2物理降温+刮痧治疗组与单纯物理降温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对于外感发热患者给予正确辩证施护.实施物理降温+刮痧疗法护理治疗后,降温效果优于单纯物理降温方法,利于提高人体正气,助正气抵御邪气,促使机体早日康复.
作者:徐芬;董彦平;黄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前随着中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本文从品种混乱、药证不符、过量或用法不当、疗程过长、炮制失度及煎药不当、不合理联用、配伍及用药禁忌、个体差异等八个方面剖析了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作者:王纤汝;张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髌周韧带的松解治疗髌骨不稳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临床治疗.方法 随机将筛选的30例髌骨不稳定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针刀松解治疗髌骨不稳定症组和针灸治疗髌骨不稳定组.观察其治疗后和治疗半年后的疗效变化.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针刀松解髌周韧带组治疗有效率95%,与针灸治疗组相比(P<0.01).半年后针刀松解治疗髌骨不稳定症组疗效同治疗后比变化不明显,疗效确定.针灸治疗髌骨不稳定组疗效明显下降.结论 ①髌骨不稳定是引起髌骨关节疼痛的发病机制之一;②针刀松解髌周韧带是治疗髌骨不稳定症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谦;陈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1历史沿革哮喘之论述在中医古籍中有数千年的记载,在《黄帝内经》中尚未提出哮喘之病名,但记载为“上气”、“喘鸣”、“喘喝”,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痰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提出了哮证的特征及治疗,至元朱丹溪《丹溪心法》首创“哮喘”病名,沈金鳌《沈氏尊生书》更进一步认识到本病“大都感于童稚之时,客犯盐醋,渗透气脘,一遇风寒,便窒塞道路,气息喘促.”又谓本病有食哮、水哮、风痰哮、远年久哮种种之异.
作者:王喜梅;李国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内异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内异止痛汤组)、对照组25例(桂枝茯苓胶囊组),服药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及痛经改善情况,盆腔包块大小以及两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1%,对照组72.0%;在缓解痛经症状及缩小包块上,观察组的疗效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异止痛汤可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缩小盆腔内膜异位病灶,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清CA125的水平,对EMs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秦春梅;王建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中药化学课程中开展分章教学设计工作,针对每个章节具体讲授内容不同,重难点,掌握难易度不同,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预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测量等共12个方面进行设计,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马红梅;戴明;孙芸;田树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药疗效的优劣是否与应用道地药材有关.中医认为药物的性味、归经与它生长时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它的功效主治又是由它的性味归经所决定的,因此不同地域、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同一种中药的四气五味、归属经脉,不会完全一样,而这些区别必然会在临床疗效上有所表现.道地药材拥有先天的优势,建议多使用道地药材.
作者:刘宗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火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火针配合运动疗法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君;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六味通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的大收缩速率(+dp/dtmax)、左心室大舒张速率(-dp/dtmax)的影响,探讨六味通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180~220g,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防给药组;预防给药组连续给药4周后实验,连续观察2h各组大鼠心电图及心功能LVSP、LVEDP、+dp/dtmax、-dp/dtmax的水平,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去血清-80℃储存备用,取300mg心脏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80℃储存,取部分心脏组织放于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在缺血期、再灌注期能升高LVSP、+dp/dtmax水平-dp/dtmax,对LVEDP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 预防给药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心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何双双;卢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鼻炎清冲洗剂”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真菌性鼻-鼻窦炎36例患者经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后,予中药“鼻炎清冲洗剂”冲洗鼻腔治疗.结果 术后2个月复查显示上颌窦腔内干净,窦口开放良好,黏膜上皮化;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中药“鼻炎清冲洗剂”对控制霉菌、控制感染、改善鼻腔、鼻窦通气及引流、促进鼻黏膜上皮化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张伟;刘新梅;李志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成效.方法 通过强化创优服务意识、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建立护理岗位绩效考核等措施,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护理人员服务患者的主动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医患关系和谐有促进作用.
作者:陈芳菊;龚新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温病中伏气温病发病也较多,所以对于伏气温病的认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伏气温病的理论、特点、部位等做一阐述.以及伏气温病理论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
作者:段红妍;付晓;陈慕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经验,为完善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新疆实际情况,开展以政府为主导、自治区为单位的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 通过调研分析,在总结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善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管理,保证高值医用耗材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李凯;苏雅莉;陈蕾;徐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循环针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循环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比较,针刺组评分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提示两组在改善慢性前列腺症状方面均有一定优势,且针刺组优于药物组.结论 循环针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
作者:李强;王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郭维琴教授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的主要病机,临床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方药治疗常收佳效.
作者:省格丽;赵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