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王海霞;段永亮

关键词:乳腺增生, 治疗近况
摘要:乳腺增生症(perplastic disease of breast)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来,中西医在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文就中西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采取现场隐蔽观察全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结果 观察医务人员共146人,应洗手次数为812次,实际洗手325次,洗手率为40.0%.应手消毒357次,实际消毒66次,手消毒率为18.5%.应进行手卫生次数为1 169次,实际手卫生次数为391次,总手卫生执行率为33.45%.结论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差,原因很多,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意识淡薄,对手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洗手设施与医护人员配备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科主任、护士长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手卫生误区认为戴手套可代替洗手,要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必须采取积极的全方位的干预措施,首先要有完善的手卫生设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洗手意识,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靳喜琴;闫桂霞;秦泽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疆某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在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夜班与非夜班护士,在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总分上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临床夜班比非夜班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作者:吴玲;陈鹏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静脉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关节脱位中医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研究比较静脉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用于关节脱位中医手法复位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髋、膝关节脱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对照组在椎管内麻醉下进行复位;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复位患者更舒适安全满意,生命体征更平稳.结论 静脉麻醉用于关节脱位中医手法复位术更安全可靠.

    作者:张燕;戚扬颂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乳腺增生症(perplastic disease of breast)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来,中西医在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文就中西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作者:王海霞;段永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析骨科实习中的带教体会

    医学生参与临床实习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医学生能否将课堂上和书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临床见习和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搭建教学相长的互动平台,培养实习生学习兴趣,兴趣的提高可以增强带教老师的工作责任感,通过骨科临床教学使学生掌握骨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体格检查与影像学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们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合格的骨科医生.

    作者:楚戈;董振宇;莫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郭维琴教授证治心衰的经验

    郭维琴教授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的主要病机,临床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方药治疗常收佳效.

    作者:省格丽;赵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运用仲景方剂的思路和方法

    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研究者辈出,著作文章数以万千,研究分为文本研究和临床研究,文本研究自古至今注疏诠释者比比矣,逐字逐句,句逗必较,咬文嚼字,条分缕析,臻于至善,几乎到了无缝可以插针的地步,而临床研究则是一个没有边际的领域而方兴未艾,旧病新疾的经方治疗,每每见于报道.其实,文本的研究归根结底还是为临床服务,而临床研究的终目的是使仲景的理论和方剂可以提高当前的临床疗效,用来治疗更多的疾病.

    作者:姜笃信;李珍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参芪通脉调糖片中葛根素、芒果苷的含量

    目的 制定参芪通脉调糖片质量标准.方法 以葛根素、芒果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HPLC法测定参芪通脉调糖片中以上两种化合物的含量.结果 参芪通脉调糖片中葛根素的含量在10.85μ g/mL~217.0μ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05%;芒果苷的含量在5.09μ g/mL ~ 101.7μ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58%.结论 建立了参芪通脉调糖片质量标准.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参芪通脉调糖片质量控制.

    作者:包蓉;郭炬亮;吴晓霞;李新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润肠膏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润肠膏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 结果 本方法结果可靠,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标准.结论

    作者:柳春兴;戴汶灼;何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针刀治疗髌骨不稳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髌周韧带的松解治疗髌骨不稳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临床治疗.方法 随机将筛选的30例髌骨不稳定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针刀松解治疗髌骨不稳定症组和针灸治疗髌骨不稳定组.观察其治疗后和治疗半年后的疗效变化.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针刀松解髌周韧带组治疗有效率95%,与针灸治疗组相比(P<0.01).半年后针刀松解治疗髌骨不稳定症组疗效同治疗后比变化不明显,疗效确定.针灸治疗髌骨不稳定组疗效明显下降.结论 ①髌骨不稳定是引起髌骨关节疼痛的发病机制之一;②针刀松解髌周韧带是治疗髌骨不稳定症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谦;陈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六味通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六味通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的大收缩速率(+dp/dtmax)、左心室大舒张速率(-dp/dtmax)的影响,探讨六味通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180~220g,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防给药组;预防给药组连续给药4周后实验,连续观察2h各组大鼠心电图及心功能LVSP、LVEDP、+dp/dtmax、-dp/dtmax的水平,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去血清-80℃储存备用,取300mg心脏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80℃储存,取部分心脏组织放于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在缺血期、再灌注期能升高LVSP、+dp/dtmax水平-dp/dtmax,对LVEDP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 预防给药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心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何双双;卢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哮喘治疗浅谈

    1历史沿革哮喘之论述在中医古籍中有数千年的记载,在《黄帝内经》中尚未提出哮喘之病名,但记载为“上气”、“喘鸣”、“喘喝”,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痰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提出了哮证的特征及治疗,至元朱丹溪《丹溪心法》首创“哮喘”病名,沈金鳌《沈氏尊生书》更进一步认识到本病“大都感于童稚之时,客犯盐醋,渗透气脘,一遇风寒,便窒塞道路,气息喘促.”又谓本病有食哮、水哮、风痰哮、远年久哮种种之异.

    作者:王喜梅;李国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环针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目的 观察循环针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循环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比较,针刺组评分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提示两组在改善慢性前列腺症状方面均有一定优势,且针刺组优于药物组.结论 循环针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

    作者:李强;王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方法探析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高水平的代表,研究与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推动中医学术进步及理论创新的需要.近些年来,关于经验传承已经有诸多研究,而方法学是影响中医学术传承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别从背景概况、模式及方法、缺陷不足、思路及展望几个方面简要概述关于经验传承方法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王可可;王先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体会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成效.方法 通过强化创优服务意识、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建立护理岗位绩效考核等措施,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护理人员服务患者的主动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医患关系和谐有促进作用.

    作者:陈芳菊;龚新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腹水的中西医研究治疗进展

    目前临床上对腹水的治疗是缓解中晚期肝癌患者病情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近年来原发性肝癌腹水中医、西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概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苏海华;吕书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MI-TLIF技术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与TLIF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MI-TLIF技术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与传统的腰椎后路显露方式的疗效对比,并为临床医师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 选择2009年3月~ 2012年3月在我院脊柱外科就诊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或退变性滑脱症且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本文回顾性分析62例,其中Wiltse入路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组29例,正中入路组33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平均随访4~6年,对其中远期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术前及末次随访评分的比较所有患者术中即亥感觉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无严重,恢复比较满意,腰腿痛明显减轻.术后VAS显著下降,JOA评分显著升高.结论 MiTLIF可有效治疗非重度腰椎滑脱症,并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微创脊柱手术优点,同时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以抗炎镇痛,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李建江;姜士卿;黄异飞;董振宇;杨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抑郁症3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再普乐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 经4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和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再普乐,且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宏刚;于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伏气温病理论及其应用

    温病中伏气温病发病也较多,所以对于伏气温病的认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伏气温病的理论、特点、部位等做一阐述.以及伏气温病理论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

    作者:段红妍;付晓;陈慕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ELSD-HPLC法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ELSD-HPLC测定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4.6mm,5um);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V/V);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漂移管温度为100℃,氮气流速为2.7L· min-1.结果 黄芪甲苷在0.14mg·mL-1-0.24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7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1.31%(n=9).结论 该方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阿胶强骨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海齐;郭亮;马芹;雷英瑛;胡志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