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盆腔炎性疾病的护理干预措施

叶萍;李锐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 护理干预, 人性化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盆腔炎性疾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收住的12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护理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及辅助盆腔深部理疗,护理组同时给予积极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组患者痊愈率75.00%,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患者痊愈率35.00%,总有效率71.67%;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盆腔炎性疾病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养阴活胃合剂与标准根除Hp治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9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中医、西医在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并对比中西医治疗有效率、安全性、并判断疗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择2013年9月1日~ 2014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消化科和中医科门诊、住院部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后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且Hp阳性的患者,经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者252例,其中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144例,使用随机区组的方式划分实验组.分别使用中医、西医、中西医进行规范化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慢性缩性胃炎镜检结果、Hp检测结果、中医症候群结果,治疗结束后,进行慢性缩性胃炎镜检结果评价、Hp检测结果评价、中医症候群结果评价、满意度评价、安全性评价等.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中西医结合组、中医组和西医组三组间的中医症侯群症状改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经卡方检验尚不能认为各组之间的治疗后胃镜变化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西医结合组、中医组和西医组三组间的病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中西医结合组、中医组和西医组三组间的Hp根除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中西医结合及中医治疗方法在提高总有效率和改善中医症候群效果方面要优于西医.2)本次研究尚不能认为中西医结合、西医、中医在对胃镜症状学上的改变有差异,可能与样本量及单项研究脱落有关,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3)西医组在根除Hp和改善胃镜下病理效果要优于中医,中医西结合治疗强化了此疗效.

    作者:杜进璇;曾斌芳;王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乌鲁木齐市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签约制服务的现况分析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工作人员对全科医师服务的知晓率、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签约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乌鲁木齐某社区卫生工作人员303名,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全科医师服务的知晓、签约意愿、影响签约的原因等.共发放问卷303份,有效回收问卷2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结果 294例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中,有145例(49%)知晓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有34例(12%)愿意签约全科医师服务.结论 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对全科医师服务的了解程度较好,签约意愿较高,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包括不具备全科医学相关知识与技能,政策不支持等.全科医师能力的提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完善社区全科医师培养机制,提升全科医师服务能力,并加大宣传力度,为提高全科医师服务的利用率和认可度、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探索全科医师服务创新模式提供政策依据和保障.

    作者:王淑霞;姚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的应用与探讨

    将中医“治未病”传统理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进行应用,探讨如何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和水平,扩大中医服务覆盖面,提高中医服务可及性.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了解中医服务开展情况,探讨其存在问题,进一步探索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雅婷;刘波;王育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夏桂成教授调周法治疗内异症性痛经的经验

    江苏省中医院著名中医夏桂成教授从事中医妇科数十年,是我国著名的妇科专家,创立心—脑—肾—子宫—生殖轴学说、补肾调整月经周期理论学说,临床运用调周法治疗妇科不孕症,月经过少、月经过多、胎漏、痛经等诸症疗效颇验.2012年有幸师从夏桂成教授学习,运用调周法治疗内异症性痛经疗效颇验.调周法,即是调理月经周期的方法,与中药人工周期相似而有所不同,调周法既有固定的特点,又必须根据临证病变的差异进行辨证加减.现就夏桂成教授运用调周法治疗内异症性痛经的经验,略述一二,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作者:史艳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胃癌的辨证施护

    胃癌是因忧思过度,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痰浊邪毒,瘀血结聚胃脘,日久恶变而成,以进行性胃脘痛、食少、消瘦、便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胃.是胃粘膜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幽门区,其次为贲门和胃底部.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辨证施护的方法,按其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方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复旧的有效性.方法 100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煎剂(益气活血方).结果:治疗组在缩短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促进子宫缩复及子宫内膜修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复旧方面疗效显著.治疗组患者阴道流血持续时间为(4.23±1.56)d,月经复潮时间为(21.36±4.64)d,子宫三径之和为(15.44±0.97)cm,子宫内膜厚度为(1.18±0.28)cm;对照组患者阴道流血持续时间为(5.94±1.65)d,月经复潮时间为(24.63±5.92)d,子宫三径之和为(18.09±1.32)cm,子宫内膜厚度为(1.02±0.30)cm.治疗组在缩短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促进子宫恢复及子宫内膜修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方促进人工流产术后瘀血尽去,新血归经,益气养血,对于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复旧方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陆黎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4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胃镜表现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胆汁反流性患者中医证型与胃镜表现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4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辩证,并根据胃镜下表现,按1~3度分类,观察与中医证型是否存在关联性.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胃镜微观辨证中,主要集中以肝胃不和和胃肠郁热为主,其中肝胃不和以Ⅰ度损伤为主,胃肠郁热以Ⅲ度比例高;中医宏观辨证和胃镜下微观辨证有高度融合性.结论 中医辨证和胃镜下黏膜表现有高度的关联性.

    作者:吴寅;王璐;高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品管圈在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完成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影响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完成率的因素,促进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积极参与功能锻炼,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提升满意度.方法 科内12人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完成率进行改进.结果 QCC活动后,患者术后早期对功能锻炼的完成率由活动开展前的72.9%提高至应用后的90.55%.结论 通过推行“品管圈”活动,有效提升了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完成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让患者满意,让护士满意,让社会满意.

    作者:陈雪;王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迈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世界高达2亿多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疾病,发病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我国患有该病的人数也在不断递增.约有8000多万,其中以绝经后妇女所占比例大,约占32%,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23.6%.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1](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卧床休息、手法推拿、康复功能锻炼、口服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等[2].

    作者:付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带下病辨治浅析

    带下病为妇科常见病,以带下量多,色、质、气味发生改变为主,属现代医学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疾病范畴.带下病一词早见于《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癥瘕.”真正病名首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曰:“冲任之脉既起于胞内,阴阳过度,则伤胞络,故风邪乘虚而入于胞,损冲、任之经,伤太阳、少阴之血,致令胞络之间,秽液与血相兼,连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故名带下.”生理性带下为阴液范畴,病理状态下为湿浊之邪下泄.病因多由五脏、六淫、七情内伤所致.病机为带脉失约、失养,任脉不固,湿邪内蕴下注而致病.

    作者:王春华;高琦;闫宏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常用药物提示卡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标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报道,至2010年底,新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3.5万,占总人口的10.8%,说明新疆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1].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老年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80%以上.

    作者:张瑞;李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时期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的人力资源是医院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力量,医院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医院人力资源编设要合情合理,配备比例适当,整体结构优化,从而保证医院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如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单位的发展,是摆在人事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薛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通过对临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尤其是实施了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手段,兼行辩证施护,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到了及其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王慧平;邢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喘可治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穴位注射、肌肉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化痰、维持水电质平衡及对症处理.治疗组选用喘可治穴位注射,对照组选喘可治注射液肌肉注射,疗程均为1周.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程度及相关的体征,夜间憋醒次数、肺功能即呼气峰流速(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穴位注射比肌肉注射更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韩涛;孙存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吉木萨尔县主要民族中医体质类型调查与分析报告

    目的 初步了解吉木萨尔县主要民族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王琦教授的标准化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5060例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平和质1 055例,偏颇体质为4 005例(占79.2%).偏颇体质中湿热质(1 564例)、痰湿质(1 118例)、阴虚质(1 002例)、阳虚质(732例)、气虚质(621例)、血瘀质(301例)、气郁质(205例)、特禀质(114例).结论 9种体质类型在吉木萨尔县主要民族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偏颇体质以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为主,可为今后在本地区开展亚健康状态中医“治未病”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调查依据.

    作者:季旭东;张运红;何红霞;孙学健;胡红军;周仕真;陈继业;马旭红;李春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气—质联用法对新疆一枝蒿中挥发油成分初探

    目的 对四种不同产地的新疆一枝蒿中挥发油挥发性成分初步定性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疆一枝蒿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对其成分初步定性,应用色谱峰校准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主要是掌握挥发油测定的一种方法.结果与结论 初步测得新疆一枝蒿中挥发油挥发性成分13种,而四种不同产地的挥发油中挥发性成分有7种.

    作者:陈玲;朱伟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高侧位入路法与前侧位入路法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各种疾患,采用高侧位入路法与前侧位入路法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的适合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患者213例,随机分为高侧位入路法治疗组106例,前侧位入路法对照组107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显效、有效、好转、无效依次为57.5%(61/106例)、20.8%(22/106例)、15.1%(16/106例)、6.6%(7/106例);对照组显效、有效、好转、无效依次为:50.5%(54/107例)、25.2%(27/107例)、15.9%(17/107例)、8.4%(9/107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2.8%,对照组5.6%;阻滞成功率治疗组99.1%,对照组94.9%.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采用高侧位入路法优于前侧位入路法.

    作者:吴刚;陈芳菊;马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针刀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探讨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2014年6月~2015年5月就诊于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针灸软伤科、骨科的髌下脂肪垫炎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小针刀疗法,7d为1疗程,1个疗程1次.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1次/d,10d为1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3天、治疗后1月对膝关节疼痛缓解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实验组对患者膝关节疼痛的缓解优于对照组.两组膝关节AKS评分比较,在治疗后3天、治疗后1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实验组对膝关节的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6月复发率比较,实验组复发率为13.9%,对照组为2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实验组术后6月的复发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3天对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治疗后3天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无1例出现感染、损伤神经血管等不良反应.结论 小针刀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能一定程度上节约治疗时间,有效的缩短疗程,尽早消除或缓解患者的膝关节不适症状,改善其工作及生活质量,并且其疗效确定、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生;陈霞;苟斌虎;牛时季;马文;曹磊;林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谈提高脊柱外科教学效果的措施

    近年来,世界各国脊柱外科正以迅猛之势高速发展,我国亦不例外.但是,脊柱外科做为三级分科的专业,也是为棘手的章节之一.学时少,内容多,专业性强,知识较抽象,尤其是神经的分布和体表定位不易理解和记忆都影响着医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与临床带教中,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断多数要依赖影像学资料的支持.可将抽象内容变得较为直观,复杂内容变得较为简单[1].同时我们联合应用PBL教学法[2],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改变了学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主讲,实习医师被动接受”的现状,提高了学习效率.

    作者:董振宇;莫军;黄异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宫外孕2号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7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早期的疗效.方法 对7例经阴道彩超确诊早期CSP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TX)肌肉注射、配伍米非司酮及中药(富外孕2号)口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7例经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C)均明显下降,子宫瘢痕处包块明显缩小,6例保守成功,失败1例,治愈率85.7%.结论 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剖富产术后瘢痕妊娠能够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昕;何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