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瘘的超声诊断价值

熊天波;周林红;伍萍;熊琳宁;许冰;宁燕

关键词:肛瘘诊断, 超声, 资料与方法, 影像学检查, 声像图表现, 临床资料, 临床医生, 临床价值, 肛瘘内口, 肛瘘患者, 辅助诊断, 常见病, 位置, 年龄, 经验, 触诊
摘要:肛瘘是一种常见病,多数肛瘘可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触诊而确诊,但对部分肛瘘内口位置不明和某些复杂性肛瘘,仍需要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本研究分析肛瘘的声像图表现,以探讨超声在肛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我院肛瘘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19~63岁,平均40.5岁.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胎儿心内膜纤维弹力增生症1例

    孕妇,40岁,孕3产1,孕31周.平素体健,无近亲结婚史和遗传性疾病史,无明显化学药品和放射线接触史.第一胎为健康男孩,无心脏畸形或心肌病等病.现超声检查:胎头位于耻骨联合上方,双顶径81 mm,头围294 mm,股骨长57 mm,胎心率144次/min.四腔心切面显示胎儿左、右心室大小不对称,左心室明显扩大,大小约40 mm×36 mm,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室壁运动明显减低(图1A).心包腔可见宽度约5 mm的无回声区,胸、腹腔内可见片状无回声区,大深度20 mm.胎儿皮肤明显水肿、增厚,厚处约15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二尖瓣可见中等量反流血流信号(图1B).

    作者:王贤明;刘建新;赵珊珊;王山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造影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57例膀胱可疑占位性病变患者,共169个病灶结节,超声造影观测其造影剂灌注模式,病变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IMAX).结果 116个膀胱癌病灶,96个表现为“快进慢退”,呈高增强;16个表现为“快进快退”,呈高增强;4个呈等增强.23个腺性膀胱炎病灶中,18个与周围正常膀胱壁同步增强和消退,5个表现为“快进慢退”.22个膀胱内血块和3个膀胱前壁混响伪像在造影过程中始终无增强.5个前列腺增生组织突入膀胱内,与前列腺组织同步增强和消退,无明显分界线.与自身膀胱壁比较,膀胱恶性肿瘤RT、TTP缩短,IMAX增强(P<0.05).对膀胱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常规超声为85.8%,超声造影为97.0%.结论 超声造影可为膀胱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作者:陈惠莉;杜联芳;白敏;顾继英;贾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后胡桃夹综合征1例

    患者女,25岁,间歇性左肋腹部疼痛伴小便颜色较深.体格检查:左肾区叩痛,血尿(+++).超声检查:泌尿系统未见异常.平卧位检查左肾静脉近肾门段扩张(图1),大内径0.98 cm,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末探及左肾静脉,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可见一线条样回声,其左侧与扩张的左肾静脉相延续,右侧与下腔静脉相连,窄处内径0.22 cm,两者内径之比大于4∶1.近肾门段左肾静脉血流充盈佳,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可见狭细的血流信号通过.直立位检查示近肾门段左肾静脉大内径0.91m,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左肾静脉略扩张(图2),内径0.38 cm,两者内径之比大于2∶1.左肾静脉血流通畅.

    作者:常叶;郑敏;郑淼;谢蠡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104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MMP-3基因启动子-1171位点产生三种基因型:6A/6A、5A/6A、5A/5A,分析两组基因的分布差异;其中高血压组68例与对照组30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其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高血压病组MMP-3 6A/6A基因型和6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基因型65.4%/53.9%,等位基因82.2%/76.0%),但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P=0.094,等位基因P=0.120);高血压病组6A/6A基因型者颈动脉分叉前处IMT大于5A/5A+5A/6A基因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高血压病组6A/6A基因型者颈动脉IMT较厚.

    作者:侯春霞;张学兰;陆玉琴;何华;蒙占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检测慢性肾脏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价值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探讨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弹性的变化.方法 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按病情分期分为CKD1~5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观测各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弹性参数:僵硬度指数(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顺应性(AC)及反射波增压指数(AI),分析CKD患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弹性变化规律.结果 与对照组、CKD1期组及CKD2期组比较,CKD4期组、CKD5期组的β、Ep、PWVβ均增大,AC减小;与对照组比较,CKD3期组β、Ep、PWVβ均增大,AC减小;CKD 5期组AI较对照组和CKD 1~3期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能够检测早期CKD患者动脉弹性的变化,是评价早期动脉硬化简便实用的方法.血流动力学参数出现显著性变化早于弹性参数的变化,能更早反映弹性大动脉硬化的改变.

    作者:郭卫东;白亚玲;张晓玲;师朝岭;徐金升;杨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婴儿睾丸未成熟畸胎瘤超声表现1例

    患儿男,10个月,发现阴囊左侧包块10个月.左阴囊包块质硬,无红肿压痛,开始约黄豆大小,随生长而逐渐增大.体格检查:阴囊左侧触及质硬包块,无压痛,活动度可,左睾丸触及不清,透光试验阴性.超声检查:左侧睾丸增大,其内见以低回声为主肿块,大小约24 mm×24 mm× 18 mm,可见蜂窝状无回声区及点状强回声(图1),边缘残留少许薄层睾丸样结构;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动静脉血流信号 (图2).

    作者:贺赟;贺袆;薛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肾上腺巨大髓样脂肪瘤1例

    患者女,69岁,因胆囊结石拟行手术治疗.术前超声检查:左肾上方见一大小约17.5 cm×9.8 cm×13.2 cm的高回声肿块,形态尚规则,与左肾分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见散在分布的片状低回声(图1),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左肾受推挤向下明显移位.超声提示:左肾上方实性占位病变,考虑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双源CT检查:左中上腹部腹膜后肿瘤性病变,考虑为脂肪瘤,左侧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及脂肪肉瘤不排除.遂行手术,切除20cm×15cm×10cm大小肿块,术后病理诊断:左侧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作者:张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在膝关节及周围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及周围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在此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80例膝关节及周围病变,超声观察病变部位、大小、数目以及声像图改变等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膝关节腔积液38例,腘窝囊肿12例,半月板病变9例,膝关节韧带损伤6例,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6例,软组织肿物3例,其他病变5例.结论超声具有方便、快捷、低廉等优点,可作为膝关节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许晓华;李皓;郭国强;陈水晶;朱伟民;李泉水;王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左侧尺桡骨并右侧桡骨缺如1例

    孕妇,22岁,孕1产0,孕32周.超声检查:胎儿头颅、内脏、脊柱、胎盘及羊水均未见明显异常.胎儿双上肢肱骨可见,右侧肱骨长4.5 cm,关节始终呈强直位,前臂纵向、横向扫查均仅见一根骨质回声,长 4.0cm,右腕部明显屈曲,右手掌内收几乎与肱骨平行,仅显示3根指骨.左侧肋骨较短,长3.9 cm,前臂及其尺桡骨均未显示,左上臂远端见一极度内收畸形手掌,内可见2~3根短小骨质回声(图1、2).反复多次及多体位扫查,双上肢情况同前所见,无明显变化.双下肢骨骼结构、形态显示正常,双侧股骨及胫腓骨均可见.超声提示:胎儿双上肢异常:①左前臂尺桡骨缺如;②右前臂桡骨缺如可能;③双手畸形,指骨发育不全.

    作者:张红朵;吴赞梅;张小蕊;刘保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会阴超声在产程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经会阴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度数及胎头下降距离,并分析其与孕妇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的关系,同时观察胎头塑形程度及产瘤形成情况,结果客观,重复性好,为临床产程监测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安园园;WU Qinging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阴道超声对正常成人闭膜管的临床研究

    成人闭膜管位于闭孔上方,是闭孔疝的发生处,其内口与闭孔神经、血管周围是闭孔淋巴结的主要分布区[1];而闭孔淋巴结是妇科盆部肿瘤淋巴转移重要部位[2],在盆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熟悉闭膜管及闭孔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和检查方法有助于诊断闭孔疝和发现异常淋巴结.本研究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闭膜管及内口、闭孔淋巴、血管,旨在探讨超声对其诊断.

    作者:薛秀伟;赵志华;刘兆光;杨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帆状胎盘并血管前置1例

    孕妇,29岁,孕2产0,孕23周.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5.4cm,股骨4.2cm,腹围19.3 cm,羊水大深度4.7 cm,胎盘Ⅰ级,位于宫腔前壁,脐带附着于宫腔下段后壁胎膜上(图1A),脐血管从宫腔下段后壁沿胎膜延伸至宫腔前壁,连接于前壁胎盘,该血管跨越宫颈内口(图1B),频谱多普勒证实为胎儿血流频谱超声提示:单胎、中期妊娠,脐带帆状附着,并血管前置可能.于妊娠38周行剖宫产术,术中证实胎儿帆状胎盘并血管前置.

    作者:颜苹;高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单脐动脉合并心血管畸形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单脐动脉合并心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 35例单脐动脉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胎儿腹部横切面、胸腔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及静脉切面全面探查胎儿心脏结构.结果 单纯性单脐动脉即心脏结构完全正常28例;合并胎儿心脏结构异常7例,其中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意义的严重畸形4例;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意义的轻度异常3例.结论 产前诊断为单脐动脉的胎儿应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宋砾;杨娅;李嵘娟;赵旭;韩吉晶;王征;罗向红;苏瑞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输卵管源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前全麻条件下行低机械指数SonoVue输卵管超声造影,实时观察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内显影情况,并与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狭窄31条,闭塞8条,通畅18条;5条输卵管超声造影考虑通畅,手术中发现输卵管远端积水或粘连闭锁,美蓝通液试验不通;3条输卵管造影考虑远端狭窄或闭塞,腹腔镜下美蓝通液实验通畅.与腹腔镜下美蓝通液检查比较,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78.3%,准确性为86.0%,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72.2%.结论 输卵管造影准确率较高、无创、简便,可免除放射线影响,并可反映输卵管病变原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秋阳;勇强;张军;李斌;孔佳;张颖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后早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早期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38例临床症状明显的子宫肌瘤患者(43个肌瘤病灶),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临床症状、血流情况、MRI平扫病灶体积大小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1个月,超声造影及MRI检查结果可见,42个肌瘤达到中度及显著灭活,病灶体积明显缩小,血供消失,1个肌瘤灭活不明显;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是有效和可行的,为临床非侵入性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了一种的新手段.

    作者:刘艳林;吴光平;张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乳腺腺肌上皮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66岁,发现左腺乳腺肿块7个月.自诉肿块约黄豆大小,不伴疼痛,无明显增大.体格检查:双侧乳腺对称,皮肤无红肿、溃烂、瘘口、橘皮样改变及酒窝征,双乳头朝向一致,无内陷固定,左乳5点钟方向乳晕外2 cm处触及一肿块,大小约1 cm×1cm,质中,边界不清,右乳未触及明显异常,挤压双乳头无溢液,双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无皮肤红肿和溃疡.超声检查:左乳5点钟方向距乳头约2.6cm处探及一团状低回声,大小约0.8 cm×0.6 cm,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图1),后方无衰减,内部见一沙跞样点状强回声,团块周边见散在点、条状彩色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65,左侧腋窝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回声.超声诊断:左乳实性占位(不排除恶性可能).

    作者:王晓静;杨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直肠超声造影诊断直肠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直肠癌患者,常规超声观察病变二维声像图和彩色血流特点,超声造影观察病变组织内造影剂强化特点、增强时间、增强水平、增强形态及变化;对声像图进行定量分析,绘制肿瘤与正常肠壁的感兴趣区血流灌注的时间-强度曲线,并进行拟合,分析其峰值强度及达峰时间.结果 常规超声表现:直肠肠壁增厚,回声减低,边界不清,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和周边可探及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呈高速高阻血流频谱.超声造影表现:病灶呈快速高增强模式,与周围正常肠壁回声差异显著;可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边界与侵袭范围;其肿瘤血管走行扭曲,形态不规则,并能够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显示的微血管.应用超声造影伪彩编码与叠加技术,有助于增强对肿瘤与周边正常组织关系的认识.与正常肠壁相比,肿瘤的达峰时间减小,达峰强度增加.结论 直肠癌超声造影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可以为直肠癌的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监控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作者:蔡艳;谢虹桥;谢冲稳;许扬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子宫腔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6例子宫腔内病变进行三维超声重建成像,重建选用表面成像模式.结果 16例内膜息肉表现为官腔内稍强团状回声,子宫内膜基底线完整;10例黏膜下肌瘤表现为官腔内团状低回声,可显示团块突入肌层的程度;8例单纯内膜增生表现为增生内膜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晰;2例内膜癌表现为紊乱团状回声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结论 三维超声重建图像更有利于对病变性质诊断和鉴别.

    作者:熊初琴;张蒂荣;张晶莉;陈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超声监测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的应用.方法 10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者44例(功能不全组)和瓣膜功能者62例(正常组).术后超声监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栓测深静血管管径、管腔压闭情况及血流频谱.计算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3.60%(28/44),深静脉瓣膜功能正常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9.35%(12/62),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超声可作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熊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右肾上腺髓样脂肪瘤伴术后复发1例

    患者女,35岁,CT发现右肾上腺占位1周.体格检查:双肾未满意扪及,且无叩痛,输尿管行径区无压痛,膀胱区无充盈CT提示:右侧肝肾间隙占位性病变,考虑右侧肾上腺髓质细胞瘤或错构瘤可能.超声检查:右侧肾上腺区见一团状稍强回声,大小约11.0 cm×5.5 cm(图1),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质,未探及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侧肾上腺实性占位,考虑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作者:刘学;杜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