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华;王东东;漆新文
《内经选读》是对中医类本科生所开之经典课程,论及《内经选读》授课之法,可谓见仁见智,目前多用现代教学方法,似对传统经典教学法关注较少,若能将二者有机结合,确为至善,《黄帝内经》中涉及教学之内容较多,今就经典教学法择其要做一探析,以利于促进《内经选读》之教学.
作者:辛小红;马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比鼠神经生长因子与硫辛酸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运动指导及饮食控制,对照组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以及静脉滴注硫辛酸注射液0.3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40mL,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CV、S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硫辛酸治疗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郑卫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许公平主任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4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亦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师临诊,获益颇多.今不揣愚陋,结合许师临床案例,略述其治疗经验如下.
作者:许馨予;徐坦;许雷鸣;董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督姜灸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采用督姜灸配以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62.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督灸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陈英;王慧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失眠是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是困扰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常见病,相对于口服西药治疗失眠产生的依赖性、成瘾性,针灸对治疗失眠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就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及疗效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胡瑞先;赵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本课题旨在观察“心脑喜康”协定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将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药一线降压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心脑喜康,30天后观察血压及症状改善情况,3个月后观察血压、生活质量改善及西药停减情况.结果 1.临床降压疗效:经治疗(30±2)天后,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中医症候疗效: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显效率31.67%,明显优于对照组1.67%,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治疗组不仅能改善眩晕、头痛、胸闷、心悸等高血压主症,还能明显减轻口干、急躁易怒、失眠等阴虚阳亢症状,而对照组除能改善眩晕头痛等高血压主症外,无改善阴虚阳亢症状作用.3.生活质量情况:经治疗3个月后,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及工作状态三方面均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治疗组还在改善睡眠状况、生气与活力、焦虑、强迫状况、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方面有良好效果.4.西药停减率:经治疗3个月后,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使西药减量服用,其中3例患者完全停药,仅以中药维持血压平稳,该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结论 心脑喜康联用西药能有效降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较之单用西药有明显的优势,并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部分可使西药减量甚至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艾静;边佳萍;卢莎;王朝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双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结果 确定了双色金鸡菊形态特征及其粉末的主要特征.结论 该实验为双色金鸡菊的鉴定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陈向南;金晓艳;黄红雨;伊永进;杨卫星;陈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通过对危重症患者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评估制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大限度地消除护理不安全因素,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瑞;王慧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海马益智散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30例脑卒中后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海马益智散中药治疗,分别观察给药前、给药后12周及停药2周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患者各项指标比较不存在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BI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海马益智散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显著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佳佳;马斌;陈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紫连膏换药对慢性肛裂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肛裂病损切除术和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治疗组术后采用紫连膏纱条覆盖创面换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0.3%碘伏纱条填塞换药治疗,观察1周后创面疼痛及红肿程度、脓性分泌物多少及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9%,对照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优子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肛裂术后应用紫连膏换药疗效显著.
作者:吴先平;陈培宗;张若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高血压病可导致早期肾功损害,目前通过尿微量蛋白反映研究均发现,在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中基本均可发现肾小球囊内高压所致结构损害和功能紊乱[1].雪莲保元胶囊治疗高血压属脾肾阳虚、痰湿阻络型有比较明显降压疗效.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对高血压病所致早期肾损害的治疗作用.
作者:祝婕;马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某二甲医院临床中成药处方质量评价,总结中成药处方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查某二甲综合医院2015年度1~12月奇数日开具中成药门诊处方10427张,将用药理论依据不充分等不合理处方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相关条款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查中成药门诊处方10427张,其中有239张不合理处方,占抽查处方2.29%.中成药处方问题主要集中在:超说明书用药、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结论 我们应该加强中成药处方的管理,避免或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存在.
作者:胡秀霞;王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柴胡疏肝散是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笔者本文所述腹泻、胁痛、痛经、心悸,虽则病证不同,但病机一致,均属肝郁气滞所致,临床辨证施治,皆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而收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效果.
作者:冬梅·巴提布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放疗(放射疗法)是西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通过作者的临床实践,针对利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
作者:金有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隐形针灸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比较隐形针灸与传统针刺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198只患眼)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裸眼远视力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9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形针灸是一种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价廉、安全、无创痛、作用时间长等优点.
作者:丁震宇;王晶;尹改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分析老年人存在的健康问题,讨论社区护理在老年康复中的作用,提出老年社区护理的发展规划.
作者:鲍玉新;马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香天麻汤对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124例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住院的符合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观察比较香天麻汤对124例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8周中医证候、血压变异性的变化,分析香天麻汤对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的影响.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时段血压变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对照组相比,香天麻汤能有效降低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各个时段的血压数值;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有效改善头晕目眩、头痛、腰膝酸软、面红目赤等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天麻汤能改善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血压变异性,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有效方药.
作者:林建华;冯忠;祝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规范、有效的治疗,或病者体质特异,病情迁延或失治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腰骶部酸痛,带下增多,多伴有月经失调、痛经、性交或排便前后疼痛及不孕等症.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乌鲁玛;徐英;王先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温泉水疗与中药熏洗对骨折的康复.方法 本组30例骨折患者采用温泉浸泡、中药熏蒸,同时观察疗效.结果与结论 中药熏蒸、温泉浸泡具有较好的消炎、消肿、镇痛的作用,两者结合治疗可以增强疗效,更好促进骨折康复.
作者:向缨红;张姣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发扬基层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方法 对临床科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对策.结果 与2010年开展了3项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比较,2012年增至12项,2013年增至16项,2014年增至18项,临床使用效果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98.7%,撰写中医护理论文由12篇增至46篇,论著参与者由0人增至21人,包括副主编和编委.
作者:马晓健;居兴德;段菊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