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升降散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刘蕊;于俊生

关键词:肾脏病, 升降散, 综述
摘要:回顾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对升降散在肾脏病中的临床应用加以总结,综合众医家的论述,升降散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目前,升降散治疗肾脏病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其疗效分析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究,需要进行大量样本及长期观察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和对本病证候的内在机理、演变规律的探讨.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镜室医源性感染的管理

    通过探讨内镜诊疗导致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护理人员对内镜清洗消毒的工作管理及科室人员培训,有效的杜绝由内镜引发的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确保安全的内镜诊疗.

    作者:马燕;马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的fMRI研究现状

    本文的目的是概述10多年来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发展状况,并描述研究中发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后展望利用fMRI在康复治疗中脑功能重组的机制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云云;姜迎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实施五年级中医类实习生心理健康测评的重要性

    目的 充分了解在院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危机值预警系统,及时采取相应对策,防止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采用行业公认的症状自评量表(SLC-90)对医院2013-2015年在院实习的508名中医类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三届中医类实习生中,有10名同学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其中2名同学通过住院干预治疗后正常返院实习.结论 在大五医学实习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极具重要性,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选,能够缩小关注范围、建立预警,及时发现实习生异常心理问题,做到及时处置,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谢丽媛;潘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现状

    目的 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提出在临床科研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查新2010 ~ 2015年的相关文献,主要从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发挥出针灸治疗本病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科研设计不严谨、疗效评定标准有很大的主观性、疗效评价以及后期随访等较少涉及,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结论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研究前景广阔.

    作者:赵彦超;马忠;马子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与健康人群咽部菌群影响的比较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咽部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吸烟对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咽部菌群分布的影响,从而为COPD病原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 分别采集COPD稳定期患者(121例)和健康人群(70例)咽拭子,依据其吸烟史分为四组:COPD吸烟组、COPD非吸烟组、健康人吸烟组、健康人非吸烟组,对其咽部菌落进行计数、菌种鉴定.结果 1)全部受检人群中球菌检出率高于杆菌;2)健康吸烟组与非吸烟组人群咽部菌群分布比较前庭链球菌、干燥奈瑟氏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在构成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PD吸烟组与非吸烟组咽部细菌分布中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咽部菌群分布是有差别的,且与吸烟相关,这可能为我们进一步管理和治疗COPD提供病原学依据.

    作者:杨惠琴;马艳;魏华;荆晶;冯雪;同立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血管衰老与microRNAs相关性研究进展

    全球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由于增龄性心血管衰老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与心血管衰老的病理生理机制密切相关,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衰老过程的调节.其中参与调节的microRNAs有miRNA-34a、-34、-21、-22、-146a、-17-92簇、-126等,有望成为心血管衰老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作者:赵艳;李欣彤;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对糖尿病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近几年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及其代谢特征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范姣;刘浩;杨立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敷灸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及HPV感染人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敷灸栓治疗宫颈CIN Ⅰ-Ⅱ及高危HPV阳性人群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患者216例,CIN Ⅰ及高危HPV阳性患者共208例,其中治疗组105例,采用敷灸栓治疗,对照组103例,采用保妇康栓治疗,疗程3个月,未愈者继续治疗3个月,CINⅡ患者8例采用宫颈LEEP手术.结果 ①两组中CIN Ⅰ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组间逆转率比较疗效相当(P>0.05).②治疗3个月、6个月后HPV阳性患者两组间转阴率比较疗效相当(P>0.05).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阴道瘙痒或疼痛、白带量多、阴道清洁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其他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相当(P>0.05).④治疗3个月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敷灸栓治疗CINⅠ和HPV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魏玮;刘晓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所仪器设备管理的几点看法

    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食品药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有着更高的期待,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解决质量安全问题十分迫切,刻不容缓.为了顺应这一形势的要求,适应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的调整,给我们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家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实行一体化建设,将实现检验检测资源的有效整合.药品检验所从单一的药品检验发展为药品、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的多类别的综合检验机构,将承担越来越繁重的检验检测任务和巨大的社会责任.

    作者:汗克孜·吐尔逊;周丕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医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具有极强的传承性,中医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在中国医学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文化需要传承;中医文化要以人为本,要培养有个性的新型中医,创新的中医文化将以辉煌走向世界.

    作者:艾万里;李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中医药治疗DPN的手段是多样的,西医治疗DPN多应用营养神经、改善神经微循环、抗氧化等药物,多种方法在DPN的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近几年来DPN的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楚慧慧;刘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中医文献研究

    近年来,各医家以中医辨证分型为基础,开展颈动脉斑块多项临床研究,旨在探讨其相关性,为今后临床与基础临床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作者:伊晓鹤;胡晓灵;王娴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夹板固定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常用外固定材料为石膏和夹板.夹板固定是“动静结合”原则的典范,可实现有限外固定,故在桡骨端骨折保守治疗中常用,然桡骨远端骨折类型不同,对外固定材料要求也不同;因此,临床出现很多相应变化夹板,作者就近几年来夹板衍生及中药外敷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聂龙;吕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其他疗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研究进展

    失语症是一种因大脑损伤引起的获得性语言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语表达、听觉理解和阅读、书写能力损失.目前中西医对中风失语症治疗包括:现代康复治疗,药物干预,传统治疗等.本文就针刺结合其他疗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袁玉萍;姜迎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与优势

    目的 凸显心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医疗行业中的领先技术和优势发展.方法 分析总结了我院自2013年安装心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带给患者、医院、临床及心电图工作者不同的收益.结果 符合现代医疗要求的心电图诊断数字化管理系统,将与心电图有关的大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与保存,实现心电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并用于远程查询、编辑及存储等.结论 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规范了心电图诊断报告,达到图形与文字描述的整体规范化.解决一直困惑在心电工作者中信息采集、图形分析和文字描述不能同时表达与资料保存问题.目前本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董翠新;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概况

    糖尿病(DM)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高,糖尿病肾病(DN)是其常见的并发症,DN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其肾功能情况急剧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及生活.目前西医治疗DN的疗效有限,中医药治疗DN有其独特的优势.

    作者:屈小青;玉山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六味通心颗粒治疗大鼠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六味通心颗粒治疗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成活大鼠共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六味通心颗粒低剂量组、六味通心颗粒中剂量组、六味通心颗粒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8周,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六味通心颗粒对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各给药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bax蛋白表达减弱,bcl-2蛋白表达增强.结论 六味通心颗粒能够调整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强度,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逆转心肌重塑,有效改善心力衰竭.

    作者:刘晶;卢军;张彦;何双双;黎耀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步六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三步六法”推拿与传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治疗组采取“三步六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第五版教材《推拿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2014年1月第39次印刷),对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及20天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愈显率为87.37%,对照组为70.7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三步六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便,绿色并疗效可靠.

    作者:孔锦涛;赵丰;王新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顾文忠老中医验案举例

    1 皮肤病验案患者张某,女,26岁,201 1年7月就诊.全身皮肤散发出现高出表面丘疹,有瘙痒感,已经3年多,近半年加重,在手背和前额及背部出现散在丘疹,多次治疗无效,因丘疹渐大,睡眠时背部觉不适,面部影响美观,遂来就诊.刻诊:前额部见5枚大小不等的丘疹,手背有4个丘疹,背部散发共有20枚丘疹,用针挑开手前臂较大一个丘疹顶部,有血渗出,平脉弦稍滑,舌红苔黄腻.诊断:扁平丘疹;辨证:湿热内蕴,治以清热利湿,方选当归拈痛汤加减:羌活、苦参、赤芍各15g,茵陈、板兰根、苡仁各20g,防风、当归、黄芩、僵蚕各12g,炙甘草、猪苓、泽泻、知母、白术、地龙各10g,党参30g,升麻、苍术、葛根各6g.3剂,服后,患者觉心烦,口苦等症明显减轻,全身比较轻松,效不更方.原方7剂,皮损小的消失,大的减小,共服药65剂,皮损全部消失,以前较黑的面容也变白了,可谓一举双得.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柏超微粉的显微和溶出特征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前后黄柏中盐酸小檗碱溶出量、显微特征及粉体学性质.方法 用不同时间超声提取超微粉与普通粉,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采用生物显微镜进行显微特征观察;测定粉体休止角和堆密度.结果 黄柏超微粉碎后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量和溶出速率显著提高;黄柏超微粉颗粒均匀,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与普通粉相比,黄柏超微粉体的休止角增大,堆密度减小.结论 超微粉碎有助于盐酸小檗碱的溶出,植物细胞破壁率明显提高,但流动性、充填性变差,有待于在制剂生产中进行改进.

    作者:李伟;贾春燕;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