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起瘫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观察

潘雪君

关键词:脑梗塞, 恢复期, 气虚血瘀证, 起瘫汤,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起瘫汤对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脑梗塞恢复期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研究组加用起瘫汤.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膝关节肌张力、肘关节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肌张力及肘关节肌张力改善情况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 0.05).结论 起瘫汤对改善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肢体肌力及肌张力有积极的作用.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臂丛神经阻滞下中医肩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60例

    目的 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中医肩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下,对6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中医肩关节松解术,即中医手法松解关节粘连,然后将消炎药和神经营养药注入关节腔,术后配合功能锻炼,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优43例,占71.7%;良13例,占21.7%;差4例,占6.6%.结论 采用臂丛麻醉下中医肩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病人无痛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吴韬;胡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拟白头翁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白头翁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岁以下秋冬季腹泻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自拟白头翁汤加减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5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较,自拟白头翁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疗效显著,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菊锋;王喆;姜义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

    变应性鼻炎(AR)亦称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AR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不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情绪状态、心理健康,因此该病已广泛地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目前,西医治疗AR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对其治疗方法颇多,效果尚为满意.现将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单采霞;高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乐德行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经验

    腹泻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乐德行教授对其辨治有独到的见解,将慢性泄泻的临床常见证型归纳为肝旺脾虚型、脾虚湿盛型、寒热错杂型、脾肾两虚型4类,临床上常从调和肝脾法、健脾胜湿法、升阳举陷法、补脾益肾法四个角度立法辨治,验之临床,获效颇丰.

    作者:马燕;乐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免煎外洗止痒剂熏洗坐浴联合青黛膏外涂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肛肠免煎外洗止痒剂熏洗坐浴联合青黛膏外涂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明确诊断为肛周湿疹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胍肠免煎外洗止痒剂熏洗坐浴联合青黛膏外涂肛周,对照组采用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外涂肛周患处,治疗20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在用药后3个月随访以观察复发率.结果 20天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5%.3个月后,随访实验组复发率为7.3%,对照组复发率为23.1%.结论 肛肠免煎外洗止痒剂熏洗联合青黛膏外涂治疗肛周湿疹疗效可靠,复发率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保守治疗方式.

    作者:马云云;徐斌;沙巴义丁·吐尔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起瘫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起瘫汤对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脑梗塞恢复期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研究组加用起瘫汤.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膝关节肌张力、肘关节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肌张力及肘关节肌张力改善情况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 0.05).结论 起瘫汤对改善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肢体肌力及肌张力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潘雪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栓塞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肺栓塞中医不同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首次确诊为肺栓塞的病例189例,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痰瘀互阻、痰浊闭阻、阳气暴脱四型.对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总结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危组中阳气暴脱型占44.4%,中危组中气虚血瘀型和痰瘀互阻型均占35.7%,低危组中痰瘀互阻型占43.6%.不同中医证型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假设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高危组死亡率较中低危组死亡率高,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假设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高危组以阳气暴脱型为主,中危组以气虚血瘀型和痰瘀互阻型为主,低危组以痰瘀互阻型为主,肺栓塞死亡率与危险分层呈正相关.

    作者:杨惠琴;杨剑;李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交互式教学法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交互式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新疆中医院普外二科及内分泌科的见习学生,随机将实习学生分到交互式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比较二组学生在教学效果反馈以及见习课程结束时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情况.结果 交互式教学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学员.结论 在见习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应用交互式教学法,有效的调动学生见习实践的积极性,巩固大课堂专科理论知识,提升专科学习及实践的技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们在见习阶段对询征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冯涛;李晶;郑殿宇;马震;段永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浮针联合肌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浮针联合肌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浮针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浮针联合肌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疼痛功能评分,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经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 0.05).结论 浮针联合肌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可改善疼痛,防止复发,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教员如何提高内分泌教学知识引导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内分泌教学顺应医学教学改革思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教员的知识引导能力(即教学吸引力)的大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如何提高教员的教学吸引力做初步探讨.

    作者:马静;藏登;马丽;李凯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临床表现有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下降、定向力丧失、行为异常、日常社交及生活能力低下等,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此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的痛苦和负担,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关于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拟从中药、针灸等几个方面米综述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张淑芳;吕光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PLC测定复方祛癣颗粒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祛癣颗粒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ODS(25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睛(A)-0.3%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B),梯度洗脱(0~22 min,22%A;22~ 24 min,22%~ 24%A;24~ 40 min,22%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5 nm,柱温40℃.结果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分别在25.044~75.12μg·mL-1 (r=0.999 4)、22.64~226.4μg·mL-1(r=0.999 6)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77%、99.11%,且RSD分别为0.78%和0.69%.精密度RSD均小于1.56%,重复性RSD均小于1.70%,供试品溶液放置12h内稳定.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祛癣颗粒多指标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晓强;陈克玲;于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紫草油与康复新液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紫草油及康复新液用于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集到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以紫草油为试验组治疗患者30例,以康复新液为对照组治疗患者30例,分别在术后第1、7、14、21天记录创面肉芽、创面长度、创面宽度、后的愈合时间、腐物脱落时间,综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在创面愈合时间及总疗效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在促进创面肉芽生长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而在创面愈合的早期康复新液在促进腐败组织脱落方面作用显著.结论 临床观察两组均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说明两组药物安全可靠.紫草油及康复新液在促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疗效确切,且各有其特点,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

    作者:殷玉梅;王军省;陈国梁;张新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51名高职护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其特点,为制定相应的应对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学校的教育方式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1名高职护生心理卫生状况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 SCL-90因子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三项指标显著低于常模(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恐惧高于SCL-90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职护生心理卫生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良好状态,但恐惧分值较高.医院在对待这类高职护生时应综合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同时结合学校的教育方式进行干预和指导,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刘艳丽;聂文红;聂爱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主要以膝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破坏、关节骨端反应性增生为其病理基础,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笔者使用自拟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3例,疗效满意.

    作者:郁俊文;张添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 将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术后发生肛门水肿7例,术后1年复发1例,无肛门功能受限、狭窄者.对照组术后发生肛门水肿31例,瘢痕程度影响局部功能8例,肛门狭窄7例,术后1年复发8例.两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水肿、肛门狭窄、瘢痕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复发率均有明显差异(P均< 0.05).结论 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切除彻底,损伤小,愈合快,降低痔复发率,不损伤肛门功能.

    作者:李昆伦;李海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中医药理论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探讨

    探讨基于中医药理论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从重要性上来说,培养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有助于解决当前中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等诸多问题.而从现状分析,中药临床药学的高等教育尚处于空白阶段.目前国内已启动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期望填补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缺乏的问题.从培养方向来看,当前急需的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应有别于已有的临床中药学培养的人才:重点是要把握临床实践的方向,可强调中药临床药师要具备中医辨证能力,提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培养和发挥临床与科研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范芳芳;李茜;胡兰;赵生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概况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于癌痛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三阶梯止痛原则,但长期使用止痛药物容易引起的便秘、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故受患者耐受性的限制,而使疼痛没有得至到有效的控制.中医药应用于癌痛,有其独特的优势,配合西医治疗可起到减毒增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作用.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阿依宝塔·努腊勒木;吕书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天麻注射液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天麻注射液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美尼尔氏综合征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天麻注射液,观察组予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天麻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观察组的明显缓解率为87.5%,对照组的明显缓解率为52.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天麻注射液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与单纯采用天麻注射液的常规治疗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振华;卞明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维吾尔药材无花果叶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维吾尔药材无花果叶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以芦丁、补骨脂素、无花果叶药材作对照进行TLC鉴别.采用药典方法,测定9批不同产地无花果叶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70%乙醇浸出物、芦丁和补骨脂素的含量并制定限度.结果 对无花果叶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TLC定性鉴别方法,制定了无花果叶药材的质量标准,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10.0%、20.0%、8.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0.0%,芦丁和补骨脂素的含量均不得少于0.30%.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无花果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晨昊;王佳;冯春蕾;苏来曼·哈力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