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栓塞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杨惠琴;杨剑;李冬

关键词:肺栓塞, 中医证型, 危险分层, 相关性
摘要:目的 探究肺栓塞中医不同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首次确诊为肺栓塞的病例189例,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痰瘀互阻、痰浊闭阻、阳气暴脱四型.对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总结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危组中阳气暴脱型占44.4%,中危组中气虚血瘀型和痰瘀互阻型均占35.7%,低危组中痰瘀互阻型占43.6%.不同中医证型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假设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高危组死亡率较中低危组死亡率高,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假设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高危组以阳气暴脱型为主,中危组以气虚血瘀型和痰瘀互阻型为主,低危组以痰瘀互阻型为主,肺栓塞死亡率与危险分层呈正相关.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 将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术后发生肛门水肿7例,术后1年复发1例,无肛门功能受限、狭窄者.对照组术后发生肛门水肿31例,瘢痕程度影响局部功能8例,肛门狭窄7例,术后1年复发8例.两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水肿、肛门狭窄、瘢痕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复发率均有明显差异(P均< 0.05).结论 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切除彻底,损伤小,愈合快,降低痔复发率,不损伤肛门功能.

    作者:李昆伦;李海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穴位贴敷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血脂的调节、体液的调节作用等方面.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从穴位贴敷的穴位选择、药物选择以及配合其他疗法等几方面对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盼;吴颖;刘智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肛周湿疹治疗方法概述

    肛周湿疹是肛门直肠疾病中的常见病,以舡周皮肤瘙痒、糜烂、皮疹以主要特征,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目前治疗肛周湿疹的方法较多,但均无法根治.近年来,国内医学工作者在治疗肛周湿疹方面提出了诸多治疗方法,兹从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及其他疗法等几个角度进行综述.

    作者:吕舒怡;王军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主要的并发症是心、脑、肾等靶脏器的损害,而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一直是现代医家研究的热点之一.诸多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文献见诸报道,以下分别从中医、西医的角度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玉座;马燕;辛效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置管引流术,对照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后,对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换药疼痛积分(VAS)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换药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映娴;李海玲;惠永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近十年研究概况

    检索查新近十年关于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联合疗法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内服、外治法治疗儿童遗尿症,方法多样,疗效稳定,且在临床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吴颖;刘娜娜;刘智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起瘫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起瘫汤对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脑梗塞恢复期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研究组加用起瘫汤.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膝关节肌张力、肘关节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肌张力及肘关节肌张力改善情况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 0.05).结论 起瘫汤对改善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肢体肌力及肌张力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潘雪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概况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于癌痛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三阶梯止痛原则,但长期使用止痛药物容易引起的便秘、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故受患者耐受性的限制,而使疼痛没有得至到有效的控制.中医药应用于癌痛,有其独特的优势,配合西医治疗可起到减毒增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作用.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阿依宝塔·努腊勒木;吕书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玻璃酸钠联合骨创伤治疗仪治疗早中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lte,SH)联合骨创伤治疗仪治疗早中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方法 将60例早中期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骨创伤治疗仪治疗和踝关节腔内注射SH.对照组单纯注射SH.观察1疗程(5周),按照Kofoed评分标准,比较治疗3周、5周后两组患者踝关节疼痛、功能及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 3周后,观察组Kofe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周后,两组Kofoed评分与治疗前、治疗3周后的组内比较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周后,两组Kofoed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联合骨创伤治疗仪治疗早中期创伤性踝关节炎与单纯注射SH比较,能更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光宇;康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教员如何提高内分泌教学知识引导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内分泌教学顺应医学教学改革思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教员的知识引导能力(即教学吸引力)的大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如何提高教员的教学吸引力做初步探讨.

    作者:马静;藏登;马丽;李凯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坐浴治疗肛周湿疹研究进展

    肛周湿疹是肛肠疾病的常见病,因其发病部位特殊、病因复杂、病程较长、难以根治、复发率高而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题.中药坐浴是治疗肛周湿疹方法之一,由于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创面,简单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故近年来在治疗肛肠疾病方面的应用非常普遍,兹以综述.

    作者:敬鸥;朱莉;王军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七福饮治疗髓海不足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七福饮治疗髓海不足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脑病科接受诊治的髓海不足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中医证候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七福饮治疗髓海不足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小兵;朱晓东;张佳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05例临床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不断发展、恶化的后阶段,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据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我国35~75岁城乡居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达0.9%.单纯西医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疗效,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尤其在伴随症状如:乏力、多汗、腹胀、食欲不佳、睡眠不好等方面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近几年中药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我科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利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从“否”卦论“辛开苦降甘补”辨治胃痞

    《伤寒论》之痞证以“心下痞,按之濡”[1]为其主证,“中焦虚弱、升降失调、寒热互结”为其病机,错综繁杂,后学者难辨难治,然如以说文字义及《易》理“否”卦为着眼点进行推敲,即可化繁为简.本文即照此法对痞证释义和辨治探讨和研究.痞证取《易经》“否”卦之象,“否”卦乃“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2],“否”即为闭塞之义.曾斌芳教授从“否”卦入手,取“辛开苦降甘补”法辨治胃痞,临证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化裁变化,应手多验.

    作者:孙洁;郭峰;郭红梅;王晓忠;曾斌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归丸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右归丸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采用Agilent Extend-C18 (4.6×1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1%冰醋酸(14:8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50nm.结果 金丝桃苷在1.0~4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55%(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右归丸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冯春蕾;蒋晨昊;孙磊;于新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进展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管内而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造成了患者在功能、美容、社交等方面的障碍.随着中医对本病的深入研究,大量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刘思;刘晓娜;马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栓塞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肺栓塞中医不同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首次确诊为肺栓塞的病例189例,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痰瘀互阻、痰浊闭阻、阳气暴脱四型.对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总结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危组中阳气暴脱型占44.4%,中危组中气虚血瘀型和痰瘀互阻型均占35.7%,低危组中痰瘀互阻型占43.6%.不同中医证型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假设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高危组死亡率较中低危组死亡率高,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假设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高危组以阳气暴脱型为主,中危组以气虚血瘀型和痰瘀互阻型为主,低危组以痰瘀互阻型为主,肺栓塞死亡率与危险分层呈正相关.

    作者:杨惠琴;杨剑;李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个性化、阶段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阶段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且每一位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对其进行评定,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及家属基本上能够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经评定显示高血压患者治疗主动性、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及服药的重要性,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晓梅;王孝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焦虑平方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焦虑平方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理门诊诊治的焦虑症患者72例,根据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单盲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服用中药“焦虑平”方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8天.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中医症状评分量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候情况,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治疗组治疗后积分降低15.42,对照组积分降低13.15.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治疗后降低18.89,对照组治疗后降低13.17.汉密尔顿焦虑:治疗组评分(1.25±1.20)显著低于对照组(3.97±1.86),P<0.01.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评分(1.39±1.36)显著低于对照组(3.47±2.41),P<0.01.药物副反应量表:治疗组不良反应7例,对照组17例.结论 焦虑平方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率低,改善患者主观感觉类躯体症状疗效显著,说明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西药结合治疗对于焦虑症有更明显的效果,存在一定的优势,安全性好.

    作者:阿衣努尔·木合买提巴克;万智;阿布都沙拉木·阿布都热依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PLC测定复方祛癣颗粒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祛癣颗粒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ODS(25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睛(A)-0.3%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B),梯度洗脱(0~22 min,22%A;22~ 24 min,22%~ 24%A;24~ 40 min,22%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5 nm,柱温40℃.结果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分别在25.044~75.12μg·mL-1 (r=0.999 4)、22.64~226.4μg·mL-1(r=0.999 6)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77%、99.11%,且RSD分别为0.78%和0.69%.精密度RSD均小于1.56%,重复性RSD均小于1.70%,供试品溶液放置12h内稳定.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祛癣颗粒多指标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晓强;陈克玲;于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