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67名乌鲁木齐市机关人员健康体检的相关数据分析

韩晓丽;桑爱萍

关键词:体质指数, 高血压, 血脂, 血糖
摘要:目的 为积极有效地落实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了解乌鲁木齐市机关人员体质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关系.方法 对467名健康体检的乌鲁木齐市机关人员的体质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显示,乌鲁木齐市机关人员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在30<年龄≤40年龄段中,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男性在30<年龄≤50年龄段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指数的增大,高血糖人群的检出率增高.男性在30<年龄≤60年龄段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指数的增大,高血脂人群检出率增高.结论 体质指数是高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体质量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融合

    将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中学到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梳理,将同级医院的开展情况、具体举措、可借鉴的方法带回医院,进行临床推广,旨在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彰显中医护理在防治疾病、促进康复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提高临床护理人员运用中医知识面对和处理临床护理工作中间题的能力.

    作者:高园;张伟;孙玉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临床表现有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下降、定向力丧失、行为异常、日常社交及生活能力低下等,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此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的痛苦和负担,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关于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拟从中药、针灸等几个方面米综述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张淑芳;吕光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主要的并发症是心、脑、肾等靶脏器的损害,而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一直是现代医家研究的热点之一.诸多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文献见诸报道,以下分别从中医、西医的角度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玉座;马燕;辛效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教员如何提高内分泌教学知识引导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内分泌教学顺应医学教学改革思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教员的知识引导能力(即教学吸引力)的大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如何提高教员的教学吸引力做初步探讨.

    作者:马静;藏登;马丽;李凯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进展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管内而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造成了患者在功能、美容、社交等方面的障碍.随着中医对本病的深入研究,大量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刘思;刘晓娜;马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

    变应性鼻炎(AR)亦称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AR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不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情绪状态、心理健康,因此该病已广泛地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目前,西医治疗AR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对其治疗方法颇多,效果尚为满意.现将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单采霞;高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息教学理论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全息性目前被广泛地用于解释部分与整体、点与面之间的关系,它的创立对生物学、医学的诸多方面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中国传统医学中蕴涵有丰富的全息思想,阴阳、五行、脏腑等都渗透着浓厚的全息思想.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同样存在这种全息性.因此,在中医教学中将全息教学理论应用到其中,用全息的思维方式开展中医教学全过程,引入全息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将有利于中医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作者:马建萍;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栓塞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肺栓塞中医不同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首次确诊为肺栓塞的病例189例,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痰瘀互阻、痰浊闭阻、阳气暴脱四型.对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总结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危组中阳气暴脱型占44.4%,中危组中气虚血瘀型和痰瘀互阻型均占35.7%,低危组中痰瘀互阻型占43.6%.不同中医证型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假设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高危组死亡率较中低危组死亡率高,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假设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高危组以阳气暴脱型为主,中危组以气虚血瘀型和痰瘀互阻型为主,低危组以痰瘀互阻型为主,肺栓塞死亡率与危险分层呈正相关.

    作者:杨惠琴;杨剑;李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浮针联合肌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浮针联合肌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浮针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浮针联合肌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疼痛功能评分,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经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 0.05).结论 浮针联合肌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可改善疼痛,防止复发,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临床疗效显著,并且与常规西药联合应用,能明显减轻单纯西药治疗而产生的毒副作用,增强了用药的耐受性,临床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旨在运用查新的方法,检索类风湿关节炎的国内外中西医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探析和展望.

    作者:贾伟伟;刘春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中医药理论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探讨

    探讨基于中医药理论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从重要性上来说,培养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有助于解决当前中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等诸多问题.而从现状分析,中药临床药学的高等教育尚处于空白阶段.目前国内已启动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期望填补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缺乏的问题.从培养方向来看,当前急需的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应有别于已有的临床中药学培养的人才:重点是要把握临床实践的方向,可强调中药临床药师要具备中医辨证能力,提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培养和发挥临床与科研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范芳芳;李茜;胡兰;赵生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交互式教学法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交互式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新疆中医院普外二科及内分泌科的见习学生,随机将实习学生分到交互式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比较二组学生在教学效果反馈以及见习课程结束时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情况.结果 交互式教学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学员.结论 在见习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应用交互式教学法,有效的调动学生见习实践的积极性,巩固大课堂专科理论知识,提升专科学习及实践的技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们在见习阶段对询征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冯涛;李晶;郑殿宇;马震;段永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郁金香化学成分预实验

    目的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郁金香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郁金香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试管反应法分别对郁金香的水提取液、95%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郁金香地上和地下化学部分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结果 郁金香可能含有黄酮类、生物碱、挥发油、氨基酸、蛋白质、多糖、有机酸、酚类、鞣质、甾体、葸醌类、三菇类、皂苷类、强心苷类和蒽醌类等化学成分,其中地上部分不含强心苷类和蒽醌类,地下部分不含挥发油、酚类、鞣质、甾体、三萜类和皂苷类.结论 初步确定郁金香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郁金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夏提古丽·阿不利孜;马晓玲;刘雪松;魏鸿雁;陈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手术相关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手术相关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手术相关压疮高发科室的40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189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216例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压疮的发生率为3.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 (x2=4.999,P=0.025);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2.06(x2=6.786,P=0.009).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相关压疮的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及病区护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杜秀云;李华;李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阳虚肝郁型黄体功能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90例肾阳虚夹肝郁型黄体功能不全(LPD)不孕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观察育子汤联合地屈孕酮片对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门诊90例肾阳虚肝郁型LPD不孕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育子汤+地屈孕酮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地屈孕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中医症侯积分、HPS积分、孕酮值、优势卵泡大小、内膜厚度、怀孕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基础体温高温项评分(HPS)、黄体中期孕酮值、优势卵泡大小、内膜厚度、怀孕情况方面的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育子汤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肾阳虚肝郁型LPD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地屈孕酮片,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史艳馨;魏玮;马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康复治疗进展

    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之“中风”,是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脑部疾病.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其治疗关系到患者后期肢体功能的恢复与日常生活质量.为缓解肌张力的增高,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良异样运式已成为脑卒中后患者肌肉功能恢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在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康复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针灸治疗的特色和优势,兹综述如下.

    作者:关兴荣;姜迎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 将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术后发生肛门水肿7例,术后1年复发1例,无肛门功能受限、狭窄者.对照组术后发生肛门水肿31例,瘢痕程度影响局部功能8例,肛门狭窄7例,术后1年复发8例.两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水肿、肛门狭窄、瘢痕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复发率均有明显差异(P均< 0.05).结论 外剥内扎合弧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切除彻底,损伤小,愈合快,降低痔复发率,不损伤肛门功能.

    作者:李昆伦;李海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对护理实习生进行中医思维能力培训的教学体会

    中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上.立足于《中医护理学》自身的思维规律,培养学生建立中医思维能力,可以更好更快的使实习生融入中医护理的学习氛围,提升其学习效率.让学生了解中医护理理论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对中医护理的感情,建立中医的思维模式,是中医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对护理实习生进行中医思维能力培训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兹以报道,以飨同道.

    作者:刘娟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归丸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右归丸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采用Agilent Extend-C18 (4.6×1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1%冰醋酸(14:8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50nm.结果 金丝桃苷在1.0~4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55%(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右归丸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冯春蕾;蒋晨昊;孙磊;于新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侍诊抄方在中医师承教育中的作用与体会

    中医师承教育指以师承的方式学习中医,通过师带徒的形式,老师口授心传,学生全心侍诊,使所教授的中医内容能传承保留.在中医教育中,中医师承教育的地位越来越被认可,有学者经过调查认为师承名医是中医成才的好途径,其优势在于通过师带徒的方式更能接近中医治病的本质.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周铭心教授抄方三年,深刻体会到无论名医工作室还是各种层面与力度的师带徒方式,侍诊抄方是中医师承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结合自身跟师体会,兹对侍诊抄方在中医师承教育中的作用作一论述,以飨同道.

    作者:伍镝;周铭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