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籽散穴位药烫治疗术后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党玉清;魏洁

关键词:术后便秘, 四籽散, 穴位热敷,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四籽散穴位药烫治疗术后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术后卧床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四籽散药烫法热敷治疗.观察病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2h后治疗组便秘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四籽散穴位药烫法热敷患者腹部,对术后卧床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显著,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乌鲁木齐市三级甲等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探究

    在医院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是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可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探讨如何提高人事档案的工作效率,寻找相关对策,以期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效率.

    作者:桑爱萍;陈芳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创科金露预防桡骨远端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创科金露外敷防止发生张力性水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加创科金露外敷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治疗14天后,从张力性水泡发生率、疼痛程度、肿胀指数三方面来评价创科金露预防桡骨远端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组无张力性水泡病例发生,水泡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有16例出现张力性水泡,水泡发生率为53.33%;②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复位后第2、4、6天疼痛程度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③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复位后第2、4、6天肿胀指数评分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创科金露预防桡骨远端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德胜;吕刚;杨新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腕关节穿刺联合中药熏洗治疗中度腕管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腕关节穿刺联合中药熏洗疗法治疗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腕关节穿刺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中药熏洗治疗.单纯腕关节穿刺术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2周;中药熏洗治疗,每日2次,连续治疗14日.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自身前后比较,两组对中度腕管综合征均可改善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功能障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腕关节穿刺联合中药熏洗治疗中度腕管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光宇;彭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进展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近年来大量的关于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足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侯世佳;肖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温病条辨》三焦病证临床辨治用药研究

    《温病条辨》是吴鞠通治疗温热病的论著,是温病学派的代表作,不仅系统的讨论了温病的相关理论及治疗措施,而且对各种常见病提出了诊断及治疗方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希望通过总结《温病条辨》三焦病证临床辨治用药特点,以训诂而光大之.

    作者:郭敏;陈宝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65例

    目的 探讨中医疗法对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5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中医辨证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痊愈48例,显效5例,好转6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90.77%.结论 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多发疾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芝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之间的质量差异.方法 分别采用薄层鉴别法(TLC)与高效液相法(HPLC)对丹参和红景天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 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丹酚酸B和红景天苷为对照,以三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6∶4∶8∶1∶4)和三氯甲烷-甲醇-丙酮-水(6∶3∶1∶1)为展开剂,建立定性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以丹酚酸B和红景天苷为对照,以乙腈-0.1%磷酸溶液(22:78)和甲醇-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和275nm,柱温为35℃,流速为1.0mLlmin,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论 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所含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不大,但薄层鉴别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吴皓东;李燕;张景丽;陈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RH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与观察PRH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为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36例行PRH术.结果 术后1个月29例患者自诉不适症状消失,治愈;7例明显缓解,好转;治愈率为80.5%,好转率为19.5%,总有效率为100%;术后1年随访,36例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8.3%,36例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PRH技术对于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徐斌;马云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四籽散穴位药烫治疗术后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四籽散穴位药烫治疗术后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术后卧床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四籽散药烫法热敷治疗.观察病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2h后治疗组便秘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四籽散穴位药烫法热敷患者腹部,对术后卧床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显著,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党玉清;魏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等医学院校《卫生法学》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卫生法学是一门由医学与法学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涉及众多卫生法律条文,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技能性.本文以“学生怎么学”为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掌握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这一关键问题,来开展《卫生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卫生法律观念和意识,具有教学相长的效果.

    作者:王萍;李茜;聂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经络运动疗法治疗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医经络运动疗法治疗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络运动疗法治疗的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中医经络运动疗法(由子午流注点穴和肢体运动导引两个环节组成),对照组予传统刮痧疗法,两组的治疗时间均定在下午5~7点(酉时),2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评价两组的有效率、疼痛缓解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疼痛缓解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经络运动疗法治疗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疗效确切,是防治并重的健康干预技术,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翟玉珍;陈曦;杨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术后,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予双侧上巨虚、承山穴埋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平均疼痛指数、平均排便疼痛指数、镇痛药物索要例数、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灌肠例数、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导尿例数.结果 治疗组的平均疼痛指数、平均排便疼痛指数、镇痛药索要例数、灌肠例数、导尿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穴位埋线法对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玲;宋映娴;惠永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温灸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DNB)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温灸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DN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温灸治疗的DNB患者6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温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膀胱残余尿、AUA-SI指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膀胱残余尿、降低AUA-SI指数等方面的作用均显著(P<0.05).结论 温灸可有效改善DNB尿频、排尿困难、排尿不尽、反复尿路感染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辉;赵飞;陈岩;张青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改良中药热奄包配合传统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热奄包改良后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改良后中药热奄包联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而对照组为7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中药热奄包配合传统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英;刘尹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清脑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清脑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疗程为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脑汤治疗4周.治疗后,评价两组的总体疗效、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体疗效、Vm和PI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清脑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眩晕症状,亦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和血管搏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小娟;马文;陈小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从痰瘀论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和分析从痰瘀论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6例,分为治疗组(n=27)和对照组(n=29).治疗组,予自拟痰瘀论治基础方中药治疗,治疗周期为2月;对照组,根据2012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设空白对照,不予药物治疗,仅作临床随访观察,观察周期为2月.两个月后,观察并评价两组的结节大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结节缩小明显,而空白对照组患者的结节有所增大,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结节大小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痰瘀论治甲状腺结节可使结节显著缩小,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防治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茜;叶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茵栀黄颗粒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干预治疗足月新生儿轻中度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予加强母乳喂养联合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的加强母乳喂养,疗程为3~5天,观察期为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7.50%,两组相比,实验组有明显的治疗优势(P<0.05);治疗后,两组的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胆红素水平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采用茵栀黄颗粒退黄疸可以使患儿黄疸病程缩短,黄疸指数降于正常范围,可以作为临床退黄疸的首选药物.

    作者:蔡红霞;丁武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ACDR)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脊柱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在中老年人群较为常见.自20世纪中期Cloward和Robinson等首次提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起,该术式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了治疗颈椎疾患的常见手术方式.尽管ACDF已相对成熟,但其缺陷是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升高,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等.近年兴起的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CDR)成为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新术式,该手术方式能够保留术后颈椎活动度.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ACDR较ACDF更为出众,但ACDR的普及性及成熟性不及ACDF.

    作者:伊力亚·伊利哈木;黄异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柏红痔消外洗方坐浴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柏红痔消外洗方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肛肠科接受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172例,分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治疗组用柏红痔消外洗方坐浴,阳性对照组用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阴性对照组用38℃温水坐浴.治疗后,评价三组的医生客观评价疼痛程度、术后水肿疗效积分的变化,并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96.84%;两组术后肿痛评分呈下降趋势,干预均有效,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柏红痔消外洗方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的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瑄;黄凤;王军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研究进展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属于中医学“水肿”范畴.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主要体现在患侧肢体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因而日益受到医患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胶水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和优势,兹以综述.

    作者:艾力菲拉·艾尔肯;王京良;张洪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