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痰瘀论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

陈茜;叶婷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痰瘀论治,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从痰瘀论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6例,分为治疗组(n=27)和对照组(n=29).治疗组,予自拟痰瘀论治基础方中药治疗,治疗周期为2月;对照组,根据2012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设空白对照,不予药物治疗,仅作临床随访观察,观察周期为2月.两个月后,观察并评价两组的结节大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结节缩小明显,而空白对照组患者的结节有所增大,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结节大小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痰瘀论治甲状腺结节可使结节显著缩小,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防治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脑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清脑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疗程为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脑汤治疗4周.治疗后,评价两组的总体疗效、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体疗效、Vm和PI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清脑汤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眩晕症状,亦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和血管搏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小娟;马文;陈小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温灸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DNB)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温灸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DN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温灸治疗的DNB患者6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温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膀胱残余尿、AUA-SI指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膀胱残余尿、降低AUA-SI指数等方面的作用均显著(P<0.05).结论 温灸可有效改善DNB尿频、排尿困难、排尿不尽、反复尿路感染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辉;赵飞;陈岩;张青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温病条辨》三焦病证临床辨治用药研究

    《温病条辨》是吴鞠通治疗温热病的论著,是温病学派的代表作,不仅系统的讨论了温病的相关理论及治疗措施,而且对各种常见病提出了诊断及治疗方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希望通过总结《温病条辨》三焦病证临床辨治用药特点,以训诂而光大之.

    作者:郭敏;陈宝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研究进展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属于中医学“水肿”范畴.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主要体现在患侧肢体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因而日益受到医患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胶水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和优势,兹以综述.

    作者:艾力菲拉·艾尔肯;王京良;张洪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内科学》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及探讨

    基于新时期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目标,结合中医内科学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特点、教学实践、临床带教经验,提出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体系,引入情景教学、PBL教学方法以及“微课”模式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开展以提高学生中医临证能力与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和临床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探讨,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终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中医思维模式下的人才培养.

    作者:杜丽娟;罗建江;王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状态评分、临床有效率等相关指标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临床生活能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兵;张佳佳;朱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骶管阻滞结合蜡疗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骶管阻滞结合蜡疗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观察组38例.治疗组予骶管阻滞疗法,每5天注射1次,2次为一疗程,期间每日1次腰部蜡疗,10天1疗程.观察组予超短波腰部痛点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10天1疗程.治疗后,评价两组的VA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VAS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有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与8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 骶管阻滞结合蜡疗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安全、简单、有效的特点,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方法之一.

    作者:范玉江;陈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浮针疗法治疗痛证的临床研究进展

    浮针疗法是符仲华教授于1996年首创的一种侵入性物理治疗方法,是在传统针灸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方法.近几年,该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痛证的治疗,其疗效机制可能为用一次性使用的浮针在激痛点(肌筋膜触发点,MTrP)周围的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并留针较长时间以减除病痛.随着中医药对痛证的深入研究,关于浮针疗法治疗痛证的相关文献屡见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刘晓娜;刘思;马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刺联合温和灸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温和灸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7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温和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PSQI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温和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卫娜;谢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乌鲁木齐市三级甲等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探究

    在医院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是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可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探讨如何提高人事档案的工作效率,寻找相关对策,以期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效率.

    作者:桑爱萍;陈芳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混合痔术后预防出血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混合痔术后预防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混合痔手术的患者56例,在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护理,评估术后出血的发病率、出血量.结果 经过预防性护理之后:所有混合痔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大出血发病率为0;术后轻微出血者3例,出血量为(10.35±4.67)mL,经处理后出血得到治愈.结论 对混合痔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大出血的发生.

    作者:于笑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头电针加体针治疗青少年脾虚型轻中度近视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头电针加体针治疗青少年脾虚型轻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6~18岁脾虚型轻中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一组、对照二组,各30例.观察组予头电针加体针治疗,对照一组予头针加体针治疗,对照二组予体针治疗.三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三组的远视力、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各组间屈光度、远视力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两个对照组,但眼轴长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对照组间在屈光度、远视力差值、眼轴长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电针加体针对提高青少年轻中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晶;尹改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肺栓塞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究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肺栓塞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仅在冠心病、高血压之后.肺栓塞发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并随年龄升高而显著增加.目前中医对于肺栓塞的研究缺乏辨证论治的统一规范.通过对近年来肺栓塞的文献研究,发现中医治疗肺栓塞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比较优势.

    作者:李冬;杨惠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鸦胆子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鸦胆子油制剂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运用数据库检索相关期刊文献,联合手工检索会议论文等,检索年限为自数据库建库至今.将检出217篇文献,查重后删除109篇,阅读题目后排除文献90篇,阅读摘要后排除6篇,进行敏感性分析后排出1篇,终纳入11篇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对11篇研究文献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单纯血管分入治疗相比,鸦胆子油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改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可有效缓解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结论 鸦胆子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白细胞降低,提高临床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

    作者:叶海涛;吕书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紫草三黄栓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紫草三黄栓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紫草、当归、冰片、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栀子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栀子苷浓度在9.0-9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97%.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紫草三黄栓的质量控制.

    作者:库德热提·阿吉;赵媛;杨继彪;刘艺;许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配方颗粒联合艾灸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配方颗粒联合艾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途径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接受住院或门诊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中药组、艾灸组、联合组,每组各15例,各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TC和TG含量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他三组治疗后的TC和TG含量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联合艾灸治疗高脂血症,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古加·托力克太;王勤第;库谦·阿维泰;拉提帕·瓦斯勒别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论“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

    以《灵枢·本输篇》“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为启示,从理论方面指出,三焦之用,其治在肾;少阳为枢,因处为名.从临床角度指出,三焦得畅,上下通调;水道壅塞温肾为要.并举医案两则进一步明确“少阳之枢,少阴主之”在临床中的实际指导和应用.

    作者:孙红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经络运动疗法治疗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医经络运动疗法治疗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络运动疗法治疗的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中医经络运动疗法(由子午流注点穴和肢体运动导引两个环节组成),对照组予传统刮痧疗法,两组的治疗时间均定在下午5~7点(酉时),2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评价两组的有效率、疼痛缓解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疼痛缓解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经络运动疗法治疗颈部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疗效确切,是防治并重的健康干预技术,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翟玉珍;陈曦;杨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服用优甲乐不良反应的治疗现状

    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化型甲状腺癌占其总发病率的95%.高危分化型甲癌术后予优甲乐替代抑制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案,但术后长期服用优甲乐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现将近年来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服用优甲乐不良反应的中医、西医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邱儒臻;张建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RH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与观察PRH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为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36例行PRH术.结果 术后1个月29例患者自诉不适症状消失,治愈;7例明显缓解,好转;治愈率为80.5%,好转率为19.5%,总有效率为100%;术后1年随访,36例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8.3%,36例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PRH技术对于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徐斌;马云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