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勇;黄燕
目的 探讨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前应用超声确定颈外静脉分型的效果.方法 拟进行颈外静脉PICC的患者(观察组)409例,穿刺前超声确定血管分型,测量血管内径、内膜、血液速度、动静脉距离,并观察周围淋巴结等情况;拟进行颈外静脉PICC的患者(对照组)386例,穿刺前常规肉眼观察、手触摸血管行PIC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外静脉一次置管成功率由89.9%提升至98.3%,合并症发生率静脉炎由6.0%降至1.2%,血栓由10.1%降至2.0%,导管异位率由3.9%降至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血管超声确定颈外静脉分型后置入PICC,可有效地降低PICC合并症的发病率.
作者:郭彩霞;黄小亮;郭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38岁,偶感有左侧腹部闷胀不适.超声检查:患者脾脏与左肾之间探及大小约11.2 cm×6.0 cm的无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囊壁尚光滑,囊内可见数条纤细带状强回声分隔,透声性尚可(图1);囊内条带状分隔内可探及少许星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侧腹膜后巨大囊性占位,考虑为淋巴管瘤.
作者:李霞;李亚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内正压对正常人左室充盈的直接影响及其力学机制.方法 超声心动图检测30例成正常人初始时与标准乏氏动作张力期10 s时左室舒张早期、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峰、A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计算左室舒张功能(E/A)、舒张早期充盈压(E/e)的变化.结果 与初始时比较,标准乏氏动作张力期10 s时,E峰、E/A及E/e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内正压的力学作用会阻碍左室舒张运动,引起E峰及E/A减低;胸内正压增加血流阻力可能是导致E峰及E/e减低的一个原因.
作者:张小用;曹铁生;袁丽君;贾娜;许磊;段云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SRI)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右室局部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AMI组20例,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SRI测量其后间隔及右室侧壁不同水平的纵向收缩期、舒张早期及心房收缩期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组后间隔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及右室侧壁基底段的SRS较对照组减低(P<0.05);AMI组后间隔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及右室侧壁基底段、中段的SRE较对照组减低(P<0.05);AMI组后间隔中段、心尖段的SRA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 SRI技术是临床无创、定量评价AMI患者右室局部心肌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苏军芳;张军;张海滨;王晶明;郑烨;田新桥;贺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胎儿体蒂异常是一种罕见的、散发的胎儿畸形,是由于胎儿前腹壁关闭失败引起的复杂畸形组合,预后极差,通常是致死性的,无复发风险,而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徐红;杨太珠;田雨;杨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女,61岁,少量阴道流血伴尿血1 d.安节育器32年,绝经后一直未取出.盆腔CT示:子宫金属异物破入盆腔,伴膀胱后壁损伤及积血.超声检查:盆腔内可见一长约7 cm条索状金属样强回声穿过子宫及膀胱壁,其一端位于子宫后壁内,由左前方穿透子宫浆膜层,斜插入膀胱左侧壁,左侧壁浆膜层连续性尚可(图1),金属样强回声中段可见约0.8 cm×0 4 cm团状强回声(图2).超声诊断:节育器异位入膀胱.
作者:乔娟;刘力嘉;杜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肌造声造影结合腺苷负荷评价心肌微血管血流储备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30例急性心肌梗死及1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3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和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注射超声造影剂过程中及注射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注射腺苷过程中不良反应表现:胸闷27例(65.9%),心悸及头晕8例(19.5%),呼吸困难7例(17.1%),无症状8例(19.5%).症状均轻微,且停药后很快恢复,无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检查者.结论 心肌超声造影结合腺苷作为一种诊断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潜在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利霞;袁志英;穆玉明;许永华;关丽娜;王春梅;唐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57岁,心悸气短,四肢乏力,头晕目眩,活动后症状加重数年,晕眩、黑蒙、晕厥3个月.二维及M型超声表现为左房、右室增大,余房室腔大小、形态正常.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不厚,二者运动协调.二尖瓣前后叶增厚,以瓣尖明显,回声增强、粘连,开放受限、瓣口变窄,二维超声估测大开口面积约1.08 cm2(图1),关闭欠佳,主动脉瓣三叶增厚,开放尚可,关闭欠佳.三尖瓣不厚,开放正常、关闭欠佳.M型超声示二尖瓣双峰消失,呈城墙样,前后叶同向,左房内未见异常团状回声附着.
作者:蒋亮;管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胎儿胎粪性腹膜炎(FMP)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胎儿FMP的声像图特点及其预后.结果 24例胎儿FMP表现为胎儿腹腔内钙化17例,胎儿腹水12例,羊水过多5例,假性囊肿4例,肠管扩张1例.15例存活,9例死亡.17例伴腹腔钙化的FMP胎儿,单纯钙化和钙化伴1种异常的胎儿存活率为81.8%,而钙化伴2种或以上异常胎儿的存活率为33.3%.结论 超声对胎儿FMP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祎炜;汪小丽;马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或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盆段结石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例正常人双侧输尿管和21例输尿管盆段结石者的正常与患侧输尿管,显示输尿管及腔内结石;测量排尿期及排尿间隔期输尿管腔内径,记录输尿管口喷尿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结果 腔内超声对输尿管盆段结石的显示率100%.结石近段管腔内径较对照组和结石远段输尿管内径大(P<0.05).输尿管口喷尿间歇时间缩短,持续时间长,甚至出现持续低速尿流.结论 腔内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盆段管腔及结石有极高的显示率,能准确判断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输尿管扩张程度及是否伴有畸形、狭窄等.
作者:沈锡琳;龙春艳;曹小娟;张湛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查阅近年来超声电导法对中药透皮吸收作用影响的有关文献报道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导入在西药方面的研究较多,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显示了超声电导法对中药经皮给药有一定的促渗透作用,从而为研究超声电导对中药的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揭示中药经皮给药的科学内涵,拓展中医外治法的发展空间.
作者:鲁俊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53岁,间断腹痛1个月,现大量饮酒后腹痛加重伴恶心呕吐.既往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病史多年.体格检查:心率:130次/min,血压:99/79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被动体位.
作者:周艳贤;陈霞;董晓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I期患者左房构型及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Ⅰ期患者40例,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左心房壁、房间隔收缩期和舒张期厚度,左心房收缩期和舒张期内径,计算左房壁增厚率、房间隔增厚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病Ⅰ期患者左房壁、房间隔增厚,以收缩期明显,左房壁增厚率、房间隔增厚率增加(P<0.01).原发性高血压病Ⅰ期患者左房侧壁运动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左房侧壁运动幅度大于房间隔运动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房构型及功能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一种快捷地评价高血压病早期心脏损害的新方法.
作者:刘兴姣;娜仁高娃;朱晔;高瑞凤;李冬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7例,在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至髂总静脉内,再通过溶栓导管注入稀释的超声造影剂,观察导管头端的准确位置及调整导管进入的深度,使导管头端达下腔静脉内再经X线静脉造影检查置管的位置.而后以100~150万U/疗程微注泵持续推注尿激酶,每3天再次行导管超声造影,观察溶栓导管侧孔处溢出造影剂在血管内分布状况以判断溶栓的效果.结果 2例患者因血栓形成时间较长,溶栓导管无法置入;35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顺利置入溶栓导管,与X线造影对照,超声造影准确指导调节34例患者溶栓导管放至适当的位置.35例患者溶栓治疗平均时间7 d,溶栓后症状明显改善,下肢肿胀消退,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造影能准确指导调节溶栓导管的放置位置,且能准确评价溶栓治疗效果.
作者:朱贤胜;王莎莎;王俊;彭小波;贺冬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正常胎儿脐带有一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单脐动脉即胎儿仅有一条脐动脉,其与多种胎儿畸形、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双胎等因素有关,且病死率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杨伟清;金正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64岁,近期腹部不适.患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超声检查示:距腹腔动脉干起始处约45 cm处的腹主动脉明显扩张呈梭形,宽处约5.7 cm(图1),于瘤体血管后壁可见片状实质性低回声附着,大小约6.8 cm×4.3×0.9 cm,腹主动脉内壁可见散在斑块样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瘤体内瘤颈处血流略紊乱,呈湍流(图2),血栓附着处血流充盈缺损.
作者:王琳;蔡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超声和病理特征,以提高超声对其诊断率.方法 9例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共11个肾,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引产7例,并对引产胎儿进行泌尿系解剖病理分析.结果 9例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表现为肾脏形态失常,多发大小不等囊肿;病理标本显示肾脏多发大小不等囊肿,肾蒂及集合系统发育不良.结论 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具有特异的超声特点,产前可明确诊断.
作者:巨学明;马雄涛;王家刚;郑芝祥;王少洪;朱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44岁,左上肢动静脉造瘘术后静脉瘤样扩张9年.体格检查:左上肘窝处(动静脉造瘘处)可见长约5 cm手术切口愈合瘢痕,其近侧及远侧浅静脉瘤样扩张包块5个,突出皮肤表面约3 cm,大小约4 cm×4 cm,触之有搏动感和震颤,皮温较对侧高,可闻及粗糙连续性血管杂音,近心端瘤样扩张血管处触痛,局部皮肤发红.
作者:孙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室壁运动正常的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探讨其检测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2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图像,获取左室短轴各节段心肌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均值.结果 CHD组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均较对照组减低(P<0.001);ROC曲线表明径向应变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80.0%;圆周应变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3.3%;径向应变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圆周应变增高.结论 二维短轴应变能较敏感地发现心肌缺血,径向应变较圆周应变能更准确地评价心肌缺血.
作者:黄佳;周青;邓倾;胡波;贾妍;吴田;郭瑞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研究应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B-flow)技术对203个子宫肌瘤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前后的血流分级,以探讨B-flow在HIFU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凯英;吴静;杨振华;林玉涓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