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锡琳;龙春艳;曹小娟;张湛英
查阅近年来超声电导法对中药透皮吸收作用影响的有关文献报道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导入在西药方面的研究较多,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显示了超声电导法对中药经皮给药有一定的促渗透作用,从而为研究超声电导对中药的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揭示中药经皮给药的科学内涵,拓展中医外治法的发展空间.
作者:鲁俊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57岁,心悸气短,四肢乏力,头晕目眩,活动后症状加重数年,晕眩、黑蒙、晕厥3个月.二维及M型超声表现为左房、右室增大,余房室腔大小、形态正常.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不厚,二者运动协调.二尖瓣前后叶增厚,以瓣尖明显,回声增强、粘连,开放受限、瓣口变窄,二维超声估测大开口面积约1.08 cm2(图1),关闭欠佳,主动脉瓣三叶增厚,开放尚可,关闭欠佳.三尖瓣不厚,开放正常、关闭欠佳.M型超声示二尖瓣双峰消失,呈城墙样,前后叶同向,左房内未见异常团状回声附着.
作者:蒋亮;管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SRI)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右室局部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AMI组20例,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SRI测量其后间隔及右室侧壁不同水平的纵向收缩期、舒张早期及心房收缩期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组后间隔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及右室侧壁基底段的SRS较对照组减低(P<0.05);AMI组后间隔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及右室侧壁基底段、中段的SRE较对照组减低(P<0.05);AMI组后间隔中段、心尖段的SRA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 SRI技术是临床无创、定量评价AMI患者右室局部心肌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苏军芳;张军;张海滨;王晶明;郑烨;田新桥;贺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胎儿胎粪性腹膜炎(FMP)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胎儿FMP的声像图特点及其预后.结果 24例胎儿FMP表现为胎儿腹腔内钙化17例,胎儿腹水12例,羊水过多5例,假性囊肿4例,肠管扩张1例.15例存活,9例死亡.17例伴腹腔钙化的FMP胎儿,单纯钙化和钙化伴1种异常的胎儿存活率为81.8%,而钙化伴2种或以上异常胎儿的存活率为33.3%.结论 超声对胎儿FMP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祎炜;汪小丽;马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女,25岁,无明诱因出现左侧颌下区疼痛不适,后触及一核桃大小肿块20 d.体格检查:左侧颌下区触及一约4.0 cm×3.0 cm包块,质硬,表面光滑,界限清,伴压痛,表面无红肿;颈部两侧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吴燕;庄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女,23岁,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伴呕吐15 d.体格检查:上腹部稍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可扪及一约15.0 cm×14.0 cm×4.0 cm的包块,约1/5在脐下,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作者:刘学;蒙静芳;黄利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超声和病理特征,以提高超声对其诊断率.方法 9例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共11个肾,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引产7例,并对引产胎儿进行泌尿系解剖病理分析.结果 9例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表现为肾脏形态失常,多发大小不等囊肿;病理标本显示肾脏多发大小不等囊肿,肾蒂及集合系统发育不良.结论 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具有特异的超声特点,产前可明确诊断.
作者:巨学明;马雄涛;王家刚;郑芝祥;王少洪;朱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造影剂对移植颊癌原发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增强显像效果.方法 建立小鼠颊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动物模型后,经原发灶局部注入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微泡,以谐波显像方式观察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增强显像效果,同时进行回声强度的比较.结果 造影前,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61%(17/28),炎性淋巴结检出率为50%(6/12);造影后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82%(23/28),炎性淋巴结检出率为75%(9/12).与造影前比较,造影后原发灶和淋巴结的回声强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微泡能够经原发灶注入,进入淋巴道,实现显著的淋巴结超声显像增强效果.
作者:庞谅;邱丽华;高志;李攀;徐鹏;骆德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前应用超声确定颈外静脉分型的效果.方法 拟进行颈外静脉PICC的患者(观察组)409例,穿刺前超声确定血管分型,测量血管内径、内膜、血液速度、动静脉距离,并观察周围淋巴结等情况;拟进行颈外静脉PICC的患者(对照组)386例,穿刺前常规肉眼观察、手触摸血管行PIC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外静脉一次置管成功率由89.9%提升至98.3%,合并症发生率静脉炎由6.0%降至1.2%,血栓由10.1%降至2.0%,导管异位率由3.9%降至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血管超声确定颈外静脉分型后置入PICC,可有效地降低PICC合并症的发病率.
作者:郭彩霞;黄小亮;郭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女,81岁,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 d.患者喜食甜食,特别是柿子、红薯.CT提示:右下腹部升结肠区同心圆状致密影,考虑肠套叠肿瘤可能.超声检查:肠腔内团状强回声,大小约40 mm×29 mm×21 mm,后方伴声影(图1);其内未探及血流信号.
作者:汤小君;严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近年来,超声已经成为乳腺疾病主要检查手段,三维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也得到了普及.二维超声只能提供断面信息,而三维超声能够从多切面、多角度、多方位观察病灶特征.本研究通过实时三维技术构建冠状平面,为临床诊断乳腺肿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作者:吕斌;张维;肖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女,59岁,左侧背部发胀.体格检查:无发热,无腹痛,体重无明显下降,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脏、脾脏肋下未及,血常规及各项生化结果正常,无传染病史,1个月前洗澡时曾经滑倒一次,但无明显不适.
作者:沈波;万学军;马桂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可持续性或间断性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大多数病例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超声检查发现肿瘤并准确定位对手术治疗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席润文;卢金生;曹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64岁,近期腹部不适.患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超声检查示:距腹腔动脉干起始处约45 cm处的腹主动脉明显扩张呈梭形,宽处约5.7 cm(图1),于瘤体血管后壁可见片状实质性低回声附着,大小约6.8 cm×4.3×0.9 cm,腹主动脉内壁可见散在斑块样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瘤体内瘤颈处血流略紊乱,呈湍流(图2),血栓附着处血流充盈缺损.
作者:王琳;蔡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女,23岁,孕26周,孕1产0.超声检查:胎儿胎位为骶左前位,胎心:142次/min,律齐,胎动好,双顶径:68 mm,头围:240 mm,腹围:280 mm,股骨长:51 mm,胎盘:前壁Ⅰ级,羊水:55 mm,胎儿股骨、胫腓骨、肱骨及尺桡骨可见,双手呈握拳状,左足形态及大小正常,右足跟内旋,足底与胫腓骨同切面显示(图1),右下肢运动时此种姿势始终保持不变.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脐动脉2根,收缩压/舒张压:2.9,搏动指数:1 2.
作者:文成勇;黄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73例脑梗死患者和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回声类型.结果 脑梗死组IMT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84.9%)高于对照组(16.0%)(P<0.05);脑梗死组低回声斑块及混合性斑块多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糖尿病、颈动脉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低回声或混合性斑块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颈动脉IMT增厚和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吕扬平;陈苏兰;钟小苹;李新新;薛成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研究应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B-flow)技术对203个子宫肌瘤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前后的血流分级,以探讨B-flow在HIFU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凯英;吴静;杨振华;林玉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内正压对正常人左室充盈的直接影响及其力学机制.方法 超声心动图检测30例成正常人初始时与标准乏氏动作张力期10 s时左室舒张早期、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峰、A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计算左室舒张功能(E/A)、舒张早期充盈压(E/e)的变化.结果 与初始时比较,标准乏氏动作张力期10 s时,E峰、E/A及E/e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内正压的力学作用会阻碍左室舒张运动,引起E峰及E/A减低;胸内正压增加血流阻力可能是导致E峰及E/e减低的一个原因.
作者:张小用;曹铁生;袁丽君;贾娜;许磊;段云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或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盆段结石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例正常人双侧输尿管和21例输尿管盆段结石者的正常与患侧输尿管,显示输尿管及腔内结石;测量排尿期及排尿间隔期输尿管腔内径,记录输尿管口喷尿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结果 腔内超声对输尿管盆段结石的显示率100%.结石近段管腔内径较对照组和结石远段输尿管内径大(P<0.05).输尿管口喷尿间歇时间缩短,持续时间长,甚至出现持续低速尿流.结论 腔内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盆段管腔及结石有极高的显示率,能准确判断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输尿管扩张程度及是否伴有畸形、狭窄等.
作者:沈锡琳;龙春艳;曹小娟;张湛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孕妇,31岁,孕2产0,孕30周,曾于孕3个月、5个月在外院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目前我院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6.9 cm,股骨:5.8 cm,腹围:24.9 cm,羊水指数:13 cm,胎盘I级,主胎盘位于宫腔后壁,子宫下段前壁见另一胎盘(副胎盘)回声,与后壁胎盘有一血管相连,该血管跨越宫颈内口(图1).超声诊断:单胎,晚期妊娠,副胎盘并血管前置可能.于妊娠38周行剖宫产术,术中见胎儿血管前置,出血100 ml,胎儿Apgar评分为10分.
作者:颜苹;孙秋蕾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