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学明;马雄涛;王家刚;郑芝祥;王少洪;朱红军
查阅近年来超声电导法对中药透皮吸收作用影响的有关文献报道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导入在西药方面的研究较多,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显示了超声电导法对中药经皮给药有一定的促渗透作用,从而为研究超声电导对中药的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揭示中药经皮给药的科学内涵,拓展中医外治法的发展空间.
作者:鲁俊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高压附脐静脉开放和腹壁静脉曲张门腔之间侧支循环进行研究,确定门脉高压分型.方法 超声检查8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13例布加综合征及6例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血栓3组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腹壁静脉曲张门腔之间侧支循环吻合情况及血流方向.结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组腹壁静脉曲张在脐以上血流流向头端,而脐以下血流流向腹端.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阻塞组,血流均流向上胸端.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血栓未见脐静脉开放及腹壁静脉曲张.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附脐静脉开放和腹壁静脉曲张门腔之间侧支循环的情况,可明确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为肝前、肝内及肝后门静脉高压分型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对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勇刚;王迎;何文献;李锐;朱淑兰;林巧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胎儿胎粪性腹膜炎(FMP)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胎儿FMP的声像图特点及其预后.结果 24例胎儿FMP表现为胎儿腹腔内钙化17例,胎儿腹水12例,羊水过多5例,假性囊肿4例,肠管扩张1例.15例存活,9例死亡.17例伴腹腔钙化的FMP胎儿,单纯钙化和钙化伴1种异常的胎儿存活率为81.8%,而钙化伴2种或以上异常胎儿的存活率为33.3%.结论 超声对胎儿FMP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祎炜;汪小丽;马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研究应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B-flow)技术对203个子宫肌瘤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前后的血流分级,以探讨B-flow在HIFU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凯英;吴静;杨振华;林玉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造影剂对移植颊癌原发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增强显像效果.方法 建立小鼠颊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动物模型后,经原发灶局部注入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微泡,以谐波显像方式观察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增强显像效果,同时进行回声强度的比较.结果 造影前,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61%(17/28),炎性淋巴结检出率为50%(6/12);造影后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82%(23/28),炎性淋巴结检出率为75%(9/12).与造影前比较,造影后原发灶和淋巴结的回声强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微泡能够经原发灶注入,进入淋巴道,实现显著的淋巴结超声显像增强效果.
作者:庞谅;邱丽华;高志;李攀;徐鹏;骆德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毛母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2例经手术证实的毛母质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毛母质瘤均发生于真皮深部与皮下脂肪交界处,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头颈部15例,呈椭圆形17例,内部见点状或斑片状强回声19例,内部见血流信号9例.结论 毛母质瘤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掌握其特点可以提高超声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邱珺;陈海燕;谢景来;王军;宋明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可持续性或间断性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大多数病例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超声检查发现肿瘤并准确定位对手术治疗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席润文;卢金生;曹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肌造声造影结合腺苷负荷评价心肌微血管血流储备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30例急性心肌梗死及1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3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和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注射超声造影剂过程中及注射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注射腺苷过程中不良反应表现:胸闷27例(65.9%),心悸及头晕8例(19.5%),呼吸困难7例(17.1%),无症状8例(19.5%).症状均轻微,且停药后很快恢复,无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检查者.结论 心肌超声造影结合腺苷作为一种诊断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潜在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利霞;袁志英;穆玉明;许永华;关丽娜;王春梅;唐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女,59岁,左侧背部发胀.体格检查:无发热,无腹痛,体重无明显下降,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脏、脾脏肋下未及,血常规及各项生化结果正常,无传染病史,1个月前洗澡时曾经滑倒一次,但无明显不适.
作者:沈波;万学军;马桂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64岁,近期腹部不适.患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超声检查示:距腹腔动脉干起始处约45 cm处的腹主动脉明显扩张呈梭形,宽处约5.7 cm(图1),于瘤体血管后壁可见片状实质性低回声附着,大小约6.8 cm×4.3×0.9 cm,腹主动脉内壁可见散在斑块样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瘤体内瘤颈处血流略紊乱,呈湍流(图2),血栓附着处血流充盈缺损.
作者:王琳;蔡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38岁,偶感有左侧腹部闷胀不适.超声检查:患者脾脏与左肾之间探及大小约11.2 cm×6.0 cm的无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囊壁尚光滑,囊内可见数条纤细带状强回声分隔,透声性尚可(图1);囊内条带状分隔内可探及少许星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侧腹膜后巨大囊性占位,考虑为淋巴管瘤.
作者:李霞;李亚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女,23岁,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伴呕吐15 d.体格检查:上腹部稍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可扪及一约15.0 cm×14.0 cm×4.0 cm的包块,约1/5在脐下,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作者:刘学;蒙静芳;黄利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室壁运动正常的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探讨其检测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2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图像,获取左室短轴各节段心肌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均值.结果 CHD组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均较对照组减低(P<0.001);ROC曲线表明径向应变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80.0%;圆周应变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3.3%;径向应变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圆周应变增高.结论 二维短轴应变能较敏感地发现心肌缺血,径向应变较圆周应变能更准确地评价心肌缺血.
作者:黄佳;周青;邓倾;胡波;贾妍;吴田;郭瑞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胎儿体蒂异常是一种罕见的、散发的胎儿畸形,是由于胎儿前腹壁关闭失败引起的复杂畸形组合,预后极差,通常是致死性的,无复发风险,而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徐红;杨太珠;田雨;杨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或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盆段结石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例正常人双侧输尿管和21例输尿管盆段结石者的正常与患侧输尿管,显示输尿管及腔内结石;测量排尿期及排尿间隔期输尿管腔内径,记录输尿管口喷尿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结果 腔内超声对输尿管盆段结石的显示率100%.结石近段管腔内径较对照组和结石远段输尿管内径大(P<0.05).输尿管口喷尿间歇时间缩短,持续时间长,甚至出现持续低速尿流.结论 腔内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盆段管腔及结石有极高的显示率,能准确判断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输尿管扩张程度及是否伴有畸形、狭窄等.
作者:沈锡琳;龙春艳;曹小娟;张湛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SRI)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右室局部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AMI组20例,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SRI测量其后间隔及右室侧壁不同水平的纵向收缩期、舒张早期及心房收缩期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组后间隔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及右室侧壁基底段的SRS较对照组减低(P<0.05);AMI组后间隔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及右室侧壁基底段、中段的SRE较对照组减低(P<0.05);AMI组后间隔中段、心尖段的SRA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 SRI技术是临床无创、定量评价AMI患者右室局部心肌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苏军芳;张军;张海滨;王晶明;郑烨;田新桥;贺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三维超声在定量评估肝肿瘤血供方面的可靠性.方法 对80个肝脏实性占位病灶进行三维血流能量重建后,应用Vocal软件测量病灶的血流指数(VI)、血管指数(FI)及整体血流信号(VFI),了解其在不同病灶中的差异;9例原发性肝癌行免疫组化检查,其微血管密度(MVD)与VI、FI及VFI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的VI、FI及VFI高于肝转移癌、肝血管瘤、肝脓肿及肝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病灶的FI及VFI与病灶的MVD直线相关系数分别为r=0.952,r=0.8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的VI与病灶的MVD的直线相关系数为r=0.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的FI和VFI可以作为定量评估其血供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鹏;方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超声和病理特征,以提高超声对其诊断率.方法 9例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共11个肾,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引产7例,并对引产胎儿进行泌尿系解剖病理分析.结果 9例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表现为肾脏形态失常,多发大小不等囊肿;病理标本显示肾脏多发大小不等囊肿,肾蒂及集合系统发育不良.结论 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具有特异的超声特点,产前可明确诊断.
作者:巨学明;马雄涛;王家刚;郑芝祥;王少洪;朱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57岁,心悸气短,四肢乏力,头晕目眩,活动后症状加重数年,晕眩、黑蒙、晕厥3个月.二维及M型超声表现为左房、右室增大,余房室腔大小、形态正常.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不厚,二者运动协调.二尖瓣前后叶增厚,以瓣尖明显,回声增强、粘连,开放受限、瓣口变窄,二维超声估测大开口面积约1.08 cm2(图1),关闭欠佳,主动脉瓣三叶增厚,开放尚可,关闭欠佳.三尖瓣不厚,开放正常、关闭欠佳.M型超声示二尖瓣双峰消失,呈城墙样,前后叶同向,左房内未见异常团状回声附着.
作者:蒋亮;管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前应用超声确定颈外静脉分型的效果.方法 拟进行颈外静脉PICC的患者(观察组)409例,穿刺前超声确定血管分型,测量血管内径、内膜、血液速度、动静脉距离,并观察周围淋巴结等情况;拟进行颈外静脉PICC的患者(对照组)386例,穿刺前常规肉眼观察、手触摸血管行PIC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外静脉一次置管成功率由89.9%提升至98.3%,合并症发生率静脉炎由6.0%降至1.2%,血栓由10.1%降至2.0%,导管异位率由3.9%降至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血管超声确定颈外静脉分型后置入PICC,可有效地降低PICC合并症的发病率.
作者:郭彩霞;黄小亮;郭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