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膝骨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祥生;方锐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技术
摘要: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大规模、系统化、高通量的研究细胞、组织、生物个体内所有蛋白质组的结构和功能的新兴学科,它的迅速发展使疾病特异性生物标记物的快速筛选成为可能,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新治疗方法探索提供新途径,而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技术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研究及中医证型等相关研究中应用较多且发展迅速,有望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探讨、早期诊断、新标志物的发现、病情评估、治疗效果的有效性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针推专业实习生针灸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针灸是一门实操性极强的学科,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由于大多是教师演练,学生观摩,学生很少有机会可以自己动手,对针灸缺乏感性的认识,以致出现很多学生在学完之后取穴不准及不敢动手操作等现象.由于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患者的择医选择权,也使得学生临床实习中实践机会大幅度的削减,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成为一个难题,直接影响学生的针灸水平,因此,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势在必行.

    作者:刘娟;田小飞;刘智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探讨高压氧疗法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高压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神经内科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而脑梗死作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脑卒中的66%,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高,易造成多种后遗症,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高压氧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加血氧含量,迅速提高脑部血氧含量而达到治疗目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对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疗,并与同期采取常规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药不良反应与“毒性”的关系及热点事件解析

    “毒性为中药性能之一”.中药既可防治疾病又可保健养生,若用之不当即为毒药,即“药能治病,也能致病”.但只要辨证精当,配伍合理,依法炮制,科学使用,即可安全使用,治病救命.本文从中医药理论与实践角度对中药“毒性”与临床不良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近年来报道的热点事件进行解析,以阐释中药之“毒”与临床不良反应的差异,规范中药的临床使用.

    作者:林琳;刘智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医体质学说在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概述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是指高血糖,血脂异常(包括高甘油三酯(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高血压或腹部肥胖,以上至少3项的结合,是一种代谢异常的聚集,目前已成为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决定个体对不同诱因的易感性以及发病后病理变化的倾向,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应用于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中.

    作者:徐喃喃;王红;杨立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间质性肺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间质性肺疾病(ILD)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肺泡周围组织,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特征,以渐进的劳力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以双肺弥漫性阴影为影像学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群.此病症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ILD的分类繁多,目前部分间质性肺疾病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本文结合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对ILD的分类及中西医治疗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ILD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任钰荣;魏文静;发如克·帕尔哈提;李风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少弱精子症与初次性行为年龄、频率之间关系的研究概况

    近些年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在不育症众多类型中,以少弱精子症为多见,关于少弱精子症疾病认识,中西医有各自的体系.在众多论述少弱精子症的医家中,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提出少弱精子症与过早发生性行为、性行为频繁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探究经典,依托经典著作,研究少弱精症与初次性行为年龄、性行为频率二者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预防及病患教育工作.

    作者:王路鹏;杨雪琴;马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中医治疗进展概况

    目的 综述近年文献,介绍中医在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治疗的特殊价值.方法 检索关于中医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发展和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分别从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中药治疗、现代康复治疗及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 梨状肌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很多,然而其研究尚未深入,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系统评价,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朱蓉雪;姜迎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西医研究现状

    原发性高血压(EH)作为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全球首要致死或致残的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常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患病人群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明显升高.对高血压合并OSAHS的发病机制、防治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医家研究的热点之一.诸多关于高血压合并OSAHS的研究文献见于报道,兹从中医、西医的角度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燕;胡玉座;辛效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研究概况

    全文分别从现代医学、中医学对亚甲炎的认识和治疗进行概述,归纳和总结了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研究概况,体现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特色和优势,旨在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王佳;肖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消渴健脾胶囊对脾虚湿盛型2型糖尿病IR及TNF-α、IL-6的影响

    目的 观察消渴健脾胶囊对脾虚湿盛型T2DM患者血糖、IR及IL-6、TNF-α的影响.方法 筛选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吡格列酮片口服,治疗组予消渴健脾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后血糖水平、HOMA-IR、IL-6、TNF-α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指数均较前下降(P<0.05),但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消渴健脾胶囊具有降低脾虚湿盛型T2DM患者血糖水平,显著改善IR程度,降低IL-6、TNF-α水平的作用.

    作者:邓德强;张亚琼;马丹;迪拉热·阿布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耳穴压豆对改善肛肠术后疼痛的治疗进展

    疼痛作为肛肠疾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其部位特殊,难以控制,给患者在心理、生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耳穴压豆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有一定改善作用.本次主要从耳穴治疗的原理、选取穴位方法与依据、治疗方法、疗效评价标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杨柳;王军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全相护理”时代下的中医护理质量体系构建的难点及对策

    随着中国医药卫生改革的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的提出,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成为当前中医护理工作的重心,面对中医药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全相护理”时代下的中医护理质量体系有待重新发展和构建,当前中医护理质量体系的弊端制约了护理工作的发展.为此,本文就目前中医护理质量体系中的难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完善中医护理体系的对策,旨在提升中医护理质量体系的水平,更好地为健康中国建设、造福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作者:张伟;孙玉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清激活素A,血清sflt-1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激活素(ACT A),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孕酮(prog)对预测早期堕胎(稽留流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停经5~6周妇女1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血β-HCG、孕酮、B超等手段明确诊断,其中宫内孕妇女50例,堕胎妇女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 1),血清激活素A(ACT A)的浓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孕酮(prog)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SFlt 1,ACT A及prog对早期堕胎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堕胎女性的血清ACT A低于宫内妊娠组,血清SFlt 1明显高于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flt-1,prog及ACT-A联合检查早期堕胎灵敏度82.00%,特异度44.00%,阳性似然比1.464 3,阴性似然比0.4091.结论 血清ACT-A,sflt-1,prog联合检查早期堕胎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葛崇华;热米拉·阿布力克木;李琳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中西医预防复发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中西医预防复发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文献,总结EP术后复发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寻找子宫内膜息肉(EP)切术后中西医预防其复发的治疗原则和方案.结果 目前西医以激素类药物及放置曼月乐预防为主,但是长时间口服激素有一定副作用,且放置曼月乐价格昂贵,中医可予以生化汤、少腹逐瘀汤、香棱丸汤剂等口服也可一定程度预防其复发.结论 EP宫腔镜术后予活血化瘀、行气化瘀、温经化瘀等中药可降低其术后复发率.本文就EP切除术后中西医预防复发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关青艳;郭英;何秀超;赵燕燕;田晓勤;王芳;帕力旦·克力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现况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具有粪便坚硬、排便困难、便不尽感和便次减少的功能性肠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等对疾病的影响,便秘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1],而且与大肠癌发病关系密切.在针对便秘的治疗中许多药物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便秘患者久服泻剂导致结肠黑变病[2-3].长期便秘会引起结肠憩室、肛周疾病、结肠黑变病和泻剂结肠等,并且成为心脑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之一.严重便秘患者还可伴有失眠、烦躁、焦虑、抑郁、强迫观念及行为等心理障碍.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推拿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方法简便快捷、无毒副作用、节约医疗成本、且疗效确切,笔者以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网为检索工具查阅了近十年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文献,对各类推拿疗法治疗该病的文献进行分类分析,对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郝洋;王新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关于中医药旅游业发展前景调研与中医药文化观光旅游攻略的研发

    目的 本课题基于现代旅游业多元化的发展与重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将二者有机结合,研发具有特色的“感受中医药传统文化风采”之旅相关攻略.利用旅游行业宣传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方法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基于朱海东《中医药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计划通过问卷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后,确定相关研究地区,并联合全国各大中医药院校获取资料,将中医药文化观光旅游落实到书面,以“攻略”的形式呈现,使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同时,为其注入活泼趣味性,以及当代中医学子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热爱,设计出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旅游路线.结果与成果 ①定期推出公众号文章;②印刷中医药旅游攻略手册,达到中医药与旅游业的结合,起到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的社会效益;③发表课题研究过程论述相关的论文.

    作者:杨文夷;刘鹤源;徐雅月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截骨短节段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畸形

    目的 评价早期行半椎体切除手术干预治疗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1~6岁先天性脊柱畸形的患者行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3岁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年2个月.所有患者术前主弯平均COBB角36°,术后矫正为7°,头端代偿弯自然矫正从15°改善为3°,尾端代偿弯从17°改善为4°,术前后凸角为22°,术后改善为8°.结论 经单纯后路半椎体切,行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畸形可获得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矫形效果良好.对婴幼儿早期手术干预可阻止脊柱主弯及代偿弯畸形进展.

    作者:阿力木江·伊卜拉伊木江;王磊;孙国梁;楚戈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

    脑梗死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证候,该病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恢复慢[1].中医谓脑梗死为“中风”之风中经络[2],证候包括半身不遂、口眼喁斜、偏身麻木、舌强、语謇或不语等,认为发病原因主要为虚、火、风、痰、气、血相互影响,致内风邪热,阴阳之气逆,痰浊瘀血,腑实窍闭,使脏腑经络功能陡然失常[3].脑梗死不及时治疗将产生严重后遗症,影响甚至打乱患者以后的日常生活.相关临床资料显示,予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施护,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明显[4].我院近5年来对229例脑梗死患者施予辨证施护的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笔者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结合具体实践谈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

    作者:王凤;邬海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米勇主任医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米勇,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师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灸基础教研室副主任,曾师承于自治区级名老中医徐占英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近20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临床侍诊米师左右,对其治疗周围性面瘫之法略窥一斑.介绍如下.

    作者:闵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六味通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RAAS系统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六味通心颗粒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成活大鼠共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六味通心颗粒低剂量组、六味通心颗粒中剂量组、六味通心颗粒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8周.采用生物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评价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肾素(R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含量.结果 六味通心颗粒能够有效的使大鼠下降的SBP和DBP有所提高,并且使心肌收缩与舒张的能力,如左室收缩压大上升速率(+dp/dt.)和舒张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各给药组CHF大鼠血清中RI、AngⅡ、ALD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提示大鼠发生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持续激活.结论 六味通心颗粒在治疗心衰的过程中,能够改善心肌收缩与舒张的能力,对神经体液因子方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晶;黄文娟;张彦;何双双;黎耀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