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云;薛鲁杉;顾青;杜东平
探讨齿状突骨折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对11例齿状突骨折行颅骨牵引或Glisson带牵引治疗6~8周,石膏或支具固定6~8周,结果表明,齿状突骨折可造成寰枢椎失稳及脊髓功能损害,齿状突骨折大多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牵引及外固定时间各应6~8周.
作者:黄建国;丁惠强;王自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患者,女,41岁,以上腹部疼痛两月余入院.患者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连续性上腹胀痛,深夜加重,腰背部放射,无反酸、呃气.无头痛、心悸、多汗面红等症状,无高血压.在外院做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红疤期).
作者:梁兆冬;胡琳琳;许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存活着,可留下脑瘫、智能低下或癫痫等后遗症.早期快速有效的止血对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至关重要.我们用立止血联合VitK1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建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颜面部是人体暴露部位,组织疏松,血管、神经、淋巴管分布丰富,因而烧伤后渗出及水肿较其它部位明显,使面部变形,重者眼睑外翻,眼不能睁开,口唇肿胀,张口困难.若护理不当或保护不好,极易造成感染、畸形愈合,所以颜面部烧伤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对172例颜面部烧伤病人的创面湿润暴露疗法的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郭金香;岳石星;代玉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探讨上消化道疾病并心律失常的因果关系和临床特点,总结分析了156例上消化道疾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病例.结果上消化道疾病合并的心律失常有5种.其中窦缓、房早、室早多见.结果表明:上消化道疾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并不少见,易误诊误治.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艳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枕叶出血在临床中较少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3例,在应用CT检查前均被误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斌;张冬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2例烧伤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诊手术治疗,结果10例治愈,2例死亡,病死率16.67%.提出了烧伤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识别标准.认为这种病例烧伤前多已存在消化性溃疡,应激状态下溃疡加深,发生大出血,手术方法多种,缝扎止血,幽门成形加迷走神经干或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较合理,在急诊手术中可做为首选术式.
作者:苏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探讨外伤性颅底骨折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对69例颅脑损伤伴颅底骨折病人进行分类分析.结果,不同类型颅底骨折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手段后均显著有效,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刘清云;薛鲁杉;顾青;杜东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呼衰)的发生以及死亡的常见病.方法对近9年来收治的196例新生儿呼衰,从不同的原发病以及分娩方式、胎龄及日龄与呼衰的发生及预后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发现以窒息、严重的吸入及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引起呼衰的发生率较高,分别占呼衰病人的18.88%、11.73%及17.35%;其次旧法接生、早产儿及发病日龄≤7天的,呼衰的病死率分别为34.72%、23.28%及19.2%,高于新法接生、足月儿及发病日龄≥7天的.结论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窒息的发生率及加强早产儿的护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彦香;林芳;韦志峰;胡联儒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对34例胫骨平台骨折经T形或L形钢板结合AO技术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 34例根据胫骨平台骨折Hohl分类法分类.单纯劈裂型4例和内髁型2例选用前内或前外侧切口;塌陷型12例,劈裂塌陷型8例及双髁型8例选用AO膝前正中切口.切开整复,T形或L形支撑钢板,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塌陷严重者行自体骨植骨,术后早期应用CPM机活动膝关节.结果随诊6~38个月,34例手术中优16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2.3%.结论 T形或L形钢板结合A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坚强固定以维持关节面的吻合关系和对线,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是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李亚平;贾维东;吕金捍;戈朝辉;刘云宏;李晓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乙状结肠扭转临床上较少见,诊治有一定的难度.我院自1980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乙状结肠扭转4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朱庆丰;夏德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肺通气和弥散的关系.方法将300例申请肺功能测定的患者,年龄14~78岁,按有无呼吸道症状分为症状组与非症状组.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 PFT肺功能仪进行肺通气及弥散功能的测定.结果两组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经卡方检验,χ2=54.22,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两组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卡方检验,χ2=4.92,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弥散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8,P<0.05).结论呼吸系统的症状可认为是机体反映肺功能障碍的信号.
作者:何丹;马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对佛手(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及其伪品佛手瓜(Sechium edule Swrtz)进行了性状、显微及理化性质的比较鉴别.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可通过切面有无大型油点;粉末中橙皮甙及草酸钙棱晶、石细胞、毛茸的有无;薄层的荧光颜色等特征加以区别.
作者:赵淑红;徐力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提高对艾滋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本文回顾了宁夏首例艾滋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思路.艾滋病的主要特点是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因此导致多种严重条件致病菌感染并伴发罕见恶性肿瘤.患者确诊一周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提示临床医师需熟悉艾滋病的多种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对疑似病例进行抗HIV抗体检测.
作者:窦春阳;李秀忠;张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抢救氟乙酰胺类鼠药中毒103例,其中1~13岁70例,13岁以上43例,男性42例,女性61例.儿童以误服多见,成人多为自服,服药时间0.5~36小时不等.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抽搐、呼吸抑制、昏迷、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所有病人急诊予以洗胃、导泻、吸氧、乙酰胺解毒、心脏复苏、对症等治疗后分别转送急诊内科及儿科病房继续治疗(除死亡病例外).结果治愈77例,好转6例,死亡19例,自动出院1例.结果提示氟乙酰胺类鼠药中毒患者发病急、病情复杂、危重,其愈后取决于急诊医师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杨迎兰;李倩;曹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降低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本文对74例硬膜外阻滞失败病例进行客观分析处理,失败率为1.8%.其失败原因有单侧阻滞或阻滞不全,硬脊膜穿破,重复硬膜外阻滞,穿刺导管损伤血管或误入血管,导管打拆,导管脱出硬膜外腔,穿刺间隙选择不当等原因导致硬膜外阻滞失败.结果提示,硬膜外阻滞的成功关键是熟悉椎管解剖,熟练操作技术提高有关硬膜外阻滞的理论水平.
作者:肖贵全;房秀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采用新型免疫层析技术,以特异性沙眼衣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快速定性检测方法,对634例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的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总CT检出率20.0%(127/634),男性CT检出率17.8%(58/326),女性CT检出率22.4%(69/308).提示泌尿生殖道的CT感染在本地区存在,且构成流行,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应伟芬;余素飞;姜彩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52例鼠药中毒,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9月~12岁.城市5例,农村47例.均经消化道误服中毒,氟乙酰胺类30例,毒鼠强16例,6例鼠药成份不明.所有患儿均在服药后10分钟~2小时出现突发抽搐,并以抽搐为主症就诊.经洗胃、导演,彻底清除毒物,给予乙酰胺解毒,镇静止痉等对症治疗,49例治愈,但其中15例留有癫痫后遗症,3例死亡.
作者:孙云;李乐;赵桂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从现代囊外摘除术向超声乳化术过渡的一些技巧.方法对64例72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一周视力<0.4 12眼(16.6%),0.5~0.9 43眼(59.7%),>1.0 17眼(23.7%),后囊破裂6眼,虹膜损伤3眼,效果优于现代囊外摘除术.结论选择适当的病例,适时主动改变术式,是完成向超声乳化过渡的关键.
作者:梁祖忠;张贤文;黄洁成;唐丽萍;马成;程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通过对75例急性脑卒中伴肾功能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治疗组采用大黄、克浊肾舒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治疗组给予大黄10g/日、qd,克浊肾舒散10g/次、Bid,连续用药10d.结果肾功能恢复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80%,P<0.05.死亡率:治疗组8.9%,对照组20%,P<0.01.结果提示:大黄、克浊肾舒散对脑卒中合并肾损伤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姚琳芳;程继明;张吉勇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