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永;陶志华;杨建荣;戴菁;周武;陈晓东
目的对金标快速法检测HBsAg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通过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HBsAg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法阳性符合率为96.08%(P>0.05).结论金标法的快速、简便,可以为临床诊疗中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提供有效的手段.
作者:席向红;王静;贾韶彤;高忠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钝挫伤睫状体脱位的疗效.方法在脱离的睫状体相应的巩膜处以氩激光击射,平均击射10-30点,术毕予散瞳治疗,观察眼压,3天后无变化则再次光凝.结果 10例病例经1-2次光凝后眼压在7天以后均上升至8mmHg以上,随访6-36月,矫正视力均在0.6以上,无复发者.结论氩激光治疗钝挫伤睫状体脱离,治疗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对于睫状体脱离范畴大、脱离间隙较深者或前房极浅,宜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马立军;李勇;杜继清;马鸿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因右上腹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伴胸前、右肩部放射性疼痛30分钟来我院就诊.查体:T39℃,BP115/75mmHg,腹肌紧张,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B超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胆囊黏膜毛糙,浆膜下水肿呈不规则、不连续的回声改变.WBC13.5×109/L,N0.75,L0.25考虑患者为急性胆囊炎发作.立即给予654-2 2mg肌注,头孢拉啶3.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氧氟沙星200mg每天2次静滴.患者夜间即出现兴奋、失眠症状.
作者:阮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新生儿HIE治疗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6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与60例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CT监测,定期随防.结果治疗组HIE患儿与对照组相比近期疗效及预后不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对新生儿HIE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其预后与转归亦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患者,女,52岁,主因经量增多6年,B超发现左附件包块4个月,渐增大收住.患者6年前无诱因出现经量增多,每次用纸4-5包,行经时腹痛.为下腹部胀痛,并伴全身浮肿,未曾就诊.4个月前因经量较前增多,B超示子宫宫颈肥大,内膜增厚,左附件可见一4cm×3.5cm囊性包块,界清,内透声差,给予金刚藤糖浆及甲硝唑口服,1个月后复查B超,子宫增大7.8cm×6.0cm×4.8cm.左附件可见5.5cm×4.3cm囊性包块,内透声差,见强回声光团.治疗2个月再次复查B超,子宫异常增大,左附件包块增大为10.7cm×6.7cm厚壁囊性包块,形态不规则,透声差,并可见散在光带强光索.自觉腹胀,无排尿及排便异常,无发热,食欲及睡眠尚可,体质消瘦不明显,患者要求住院手术治疗.
作者:李彩霞;刘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治疗进展.方法对13例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免疫损伤有关.在治疗上已经确立了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免疫抑制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作用.结论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与病毒感染和免疫损伤有关.采用综合治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继杰;吕霞;黄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快速定量检测D-二聚体(D-dimer,DD)在诊断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慢性肺心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肺部感染(Pulmonary infection,PI)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9例经临床确诊的PE患者,50例CPHD患者[其中38例患者在急性加重期(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cute stage,CPHDA)、12例患者在缓解期(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remission stage,CPHDR)],30例PI患者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DD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E组、CPHDA组及PI组的DD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 P<0.05);PE组与CPHD组、PI组比较DD含量也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CPHDA组与CPHDR组、P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PI组与CPHDR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PHDR组与对照组比较DD含量也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E、CPHDA以及PI患者的DD含量明显升高,说明纤溶系统紊乱,存在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纤溶亢进,特别是PE患者.说明DD在诊断PE、判断CPHD以及PI的病程及预后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是PE的诊断,已作为首选指标.本方法的敏感性为100%,阴性预期值为100%,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陈耀平;高中芳;白永泽;王贵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诺和灵30R配合拜糖平或二甲双胍对降低餐后血糖疗效的评价.方法对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诺和灵30R并同时服用拜糖平或二甲双胍及31例单纯使用诺和灵30R治疗12周疗效观察,监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及肝、肾功能.结果拜糖平组FBG下降4.81mmol/L,PBG下降8.09 mmol/L,HbA1C下降2.01%;二甲双胍组FBG下降2.72 mmoL/L,PBG下降4.17 mmol/L, HbA1C下降1.37%;两组与对照组比较PBG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以拜糖平组效果更为明显;BMI、肝、肾功能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无严重低血糖反应.结论诺和灵30R配合拜糖平联合治疗糖尿病对降低餐后血糖具有作用明显,安全性、耐受性良好的特点.
作者:曾斌;邹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肌酐清除率、肝功能、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12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变化,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功能、电解质变化.结果缬沙坦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24小时蛋白尿明显减少,肝功能、电解质无变化.结论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且能降低尿蛋白,有一定的靶器官保护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作者:徐向明;王世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前牙区牙列间隙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54例前牙区牙列间隙患者,间隙不大于3mm,采用光固化树脂治疗技术,直接关闭间隙.结果 54例上前牙间隙经光固化树脂修复后随访3年,除2例因咬硬物修复体部分脱落,其余52例牙外形、色泽、功能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上前牙区牙列间隙经光固化树脂治疗后,在美观及功能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志强;聂红兵;周海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采用荧光PCR技术检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探讨检测CT和UU佳方法.方法应用荧光PCR技术、CT抗原法和UU培养法同时检测75份标本.结果 75份标本中,荧光PCR检测CT阳性率10.6%,与CT抗原法比较符合率98.7%;荧光PCR检测UU阳性率22.7%,与UU培养法比较,符合率100%.结论荧光PCR是检测CT和UU一个较好的方法.
作者:林寿榕;陈建森;陈静;周文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6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单纯硬膜外)、B(单纯全麻)、C(硬膜外复合全麻)3组(每组20例).硬膜外阻滞选择T8、T9椎间隙穿刺置管,局麻药用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全麻采用静吸复合;术中连续有创监测桡动脉压、心率;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胰岛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血糖浓度.结果 3组术中血皮质醇、血糖浓度均升高,但C组低于A、B两组(P<0.05);切皮后120分钟时均达高峰;血胰岛素水平术中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B组术中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C组全麻诱导后MAP下降较A、B组明显,但麻醉维持期较A、B组稳定;拔管时B组MAP、HR升高幅度较C组显著.结论 3种麻醉方法均不能完全阻断手术创伤性刺激导致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行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小,利于保持各系统功能的稳定和术后镇痛.
作者:梁华;陶国才;郭永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科自1998年以来,对16例手指末端皮肤缺损严重的患者行腹部皮瓣转移治疗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彦臣;强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正确处理胆总管结石,降低残余结石发生.方法对45例胆总管结石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8例手术治疗,残余结石8例,3例术中未见结石,7例保守治疗,B超复查2例结石已排出.结论胆总管结石,术中、术后胆道镜运用,或术中造影可降低残余结石的发生.术前1天应进行B超复查,有时可发现结石已排出而避免手术.
作者:吴保朝;王昌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及留有神经系统各种疾病后遗症的常见病.我院儿科自1999年10月-2002年10月,收治10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体会如下.
作者:丁炳芳;铁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提高超声显像对胎盘早剥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对38例被临床或病理证实为胎盘早剥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显像诊断胎盘早剥35例,诊断符合率达92.11%(35/38);漏诊3例,占7.89%(3/38).超声结合临床估测胎盘早剥面积,符合率平均80%.结论超声显像是诊断胎盘早剥的重要手段,能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茜;郭咏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准确、灵敏、易于临床推广的测定血尿中儿茶酚胺(CAs,包括NE、E、DA)的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临床血浆及24小时尿液标本中CAs测定.方法采用活性氧化铝吸附标本中CAs,酸解吸附后,以3,4-二羟基苄胺(DHBA)为内标,利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及电化学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NE、E、DA在0.156-100ng/ml浓度范围内与响应值(色谱峰面积对内标峰面积之比)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8、0.9999、0.9998),其方法回收率分别为63.2%-93.4%、65.6%-103.7%、70.4%-111.3%,CV值为1.23%-19.52%,在嗜铬细胞瘤患者中CAs有显著升高.结论该实验方法简单、准确、灵敏、特异性高,不失为一种敏感、可靠的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方法.
作者:王忠永;陶志华;杨建荣;戴菁;周武;陈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螺旋CT诊断儿童阑尾炎的准确性及应用CT进行鉴别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儿童临床疑诊为阑尾炎的病例,将螺旋CT诊断结果与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5例经CT检查诊断为阑尾炎的患儿中,有6例假阳性;42例CT诊断为非阑尾炎的患儿中,3例为假阴性.CT诊断敏感性达91%,特异性达86%.42例非阑尾炎患者中,11例经CT检查之后明确了诊断.结论应用螺旋CT诊断儿童阑尾炎,敏感性、特异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宿利;杨承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由于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肿瘤的发生与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失调有关,同时也认识到细胞增殖周期的失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肿瘤分子生物学家认为,某些细胞周期调控因子本身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细胞增殖周期G1期调控因子cyclinD1、p16及其相互作用与妇科肿瘤作一综述.
作者:张桓;张建中;于黎明;韩恩善;霍正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CD54在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HSP患儿及20例正常小儿外周血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AMS)CD11b、CD54的表达.结果 (1)HSP组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L)、单核细胞(M)、多形核细胞(PMN)表面CD11b、CD54的阳性细胞百分率(PPC)和(或)平均荧光强度(MFI)普遍上调(P<0.05或P<0.01),其中以M的AMS上调为显著;(2)HSP肾炎组与HSP非肾炎组比较:三类白细胞表面CD11b 、CD54的PPC和(或)MFI表达上调,CD54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结论 (1)AMS在HSP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在三类白细胞表面CD54表达均同时上调的水平有可能作为判断HSP病情程度的免疫学指标;(3)本研究结果可能为HSP的抗黏附疗法提供了一些依据.
作者:郎东明;石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