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宁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3年6月19例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19例中17例获得随访.17例随访1-12年,平均5.5年,五年生存率64.7%.结论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回肠膀胱术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作者:屈明伟;陈福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门脉高压性结肠病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对经肠镜检查的74例门脉高压患者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41例存在结肠黏膜病变.结论结肠黏膜病变随病程延长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而加重.应用消心痛、螺内酯和复方丹参能较好改善黏膜病变.
作者:董希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先天性巨结肠(HD)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其神经节细胞缺如、神经纤维增生的病理改变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有部分患儿的临床症状酷似HD,但病理上神经组织改变与HD不一样,这类病变称之为HD类缘病(allied HD).目前英文文献常用Neuronal intestinal malformations(NIM)、Dysganglionisis等名称.1971年瑞士病理学家Meier-Ruge首次描述结肠神经元发育异常(neuronal colonic dysphasia , NCD)的病理现象,从而揭开小儿便秘病因研究的新里程.近30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allied HD是一类确有临床意义但又表现复杂的疾病.
作者:李岩;单振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蒿甲醚与奎宁治疗儿童恶性疟疾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厚血膜涂片确诊为恶性疟疾的住院患儿随机选择分为两组.蒿甲醚组60例,入院后即给予蒿甲醚注射液,首剂以3.2mg/(kg·d)肌肉注射,第2-5天给予1.6mg/(kg·d),总疗程5 天;奎宁组60例,入院后即给予二盐酸奎宁10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1mg/ml,每8小时用药1次,总疗程5天.结果蒿甲醚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外周血疟原虫转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脑型疟患儿昏迷清醒时间均较奎宁组为短(P<0.01).结论蒿甲醚治疗小儿恶性疟疾疗效肯定,且用药方便,毒副作用少,可替代奎宁治疗儿童恶性疟疾.
作者:马金海;吴玉华;LUCIEN TOKO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解剖钢板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适应症.方法选择适合的病人68例,男性12例,女性57例,年龄70-94岁,平均76.1岁.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股骨上段纵切口,将骨折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5年,65例恢复正常行走,得到满意的效果,无严重合并症出现,术后优良率95.6%.结论注意手术适应症选择,近端三枚拉力镙钉要拧在股骨头颈区内,对于高龄患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阎生亮;焦文勇;施全辉;魏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胰头癌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提高老年胰头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胰头癌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疼痛及不适,梗阻性黄疸.术前B超、CT检查结果主要为胰头占位;胰头增大,变形;肝内外胆管扩张;胰管扩张;双管征等.主要的伴发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疾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等.全组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16.67%),肿瘤未切除而行姑息性手术者15例(83.33%).治愈或好转出院17例,死亡1例.结论 B超、CT联合检查对确立诊断及指导外科治疗有重要意义.老年胰头癌患者伴发疾病多、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少.围手术期正确的处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和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甄雨成;马建国;王晓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颈胸部手术全身麻醉下应用喉罩(LMA)通气法置入及拨出时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50例颈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LMA组与气管插管组(TT),每组25例,两组诱导用药相同,但剂量有差异,记录插管拔管前后血压心率.结果麻醉诱导后LMA组与TT组HR、SBP、DBP均比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与麻醉诱导后比较,LMA组通气道插入及拔除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TT组插管拔管前后有显著变化(P<0.05),两组间有较显著差异(P<0.01).结论 LMA较TT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相对高,在颈胸部手术的麻醉中有明显优点,但对于甲状腺手术仍应严格选择.
作者:刘春华;董龙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6月-2003年9月间收治16例不稳定性浮肩损伤病例通过采用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随访8-24个月,16例全部治愈,按照Herscovici 的肩关节的评定标准:优5例;良9例;可2例.结论不稳定性浮肩损伤通过采用手术治疗,固定可靠、稳定,可使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陈德胜;金群华;黄建国;吕金捍;陈志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冠状位扫描对颌面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48例进行过颌面部冠状位CT扫描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鼻及副鼻窦炎43例,鼻咽癌35例,鼻息肉28例,鼻窦囊肿21例,颌面部骨折11例,上颌窦癌8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果鼻及副鼻窦炎、鼻息肉、鼻窦囊肿冠扫较轴扫能更好地显示病变与各窦腔之间的关系;颌面部骨折冠扫对骨折位置的观察及与周围的关系能更加准确;鼻咽癌、上颌窦癌、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冠扫能准确观察病灶是否向邻近组织侵犯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结论 CT冠状位扫描是颌面部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文华;李武铭;梁联保;江桂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防治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对105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加用西咪替丁治疗2周,观察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0.9%,对照组为32.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应用西咪替丁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杨垠蔚;张彩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锁骨不愈合的临床特点,评价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AO重建钢板治疗的16例锁骨不愈合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X线观患侧较健侧短缩0.8-2.8cm(短缩大于或等于1.5cm者有11例),手术用AO重建钢板内固定,锁骨短缩大于或等于1.5cm者骨折端间嵌自体骨植骨.本组14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锁骨骨折短缩明显者,发生锁骨疼痛性不愈合几率较高;AO重建钢板可有效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
作者:徐泽孔;许硕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1995年起,毛者采用小切口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斜形和螺旋型胫腓骨骨折6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1例,男34例,女27例,年龄16-60岁,平均34.5岁.40例为斜形骨折,21例为螺旋型骨折.其中开放型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51例.伤后急诊手术11例,24小时手术29例,24小时到1周内手术15例,1周后(消肿后)手术6例.5例开放性手术骨折皮损位于小腿外侧,经游离植皮而愈合,无伤口感染.
作者:范志周;赵俊锋;张开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已婚.孕第三胎,停经62天要求终止妊娠,于2002年10月26日入院.平时体健,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2年8月24日,停经后查尿HCG阳性,2000年12月因臀位行剖宫产手术,娩出一男婴,现健在.无药物过敏史,无高血压及肝炎病史.查体T36.5℃,P80次/分,R 22次/分,BP90/60mmHg,神清,精神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心肺阴性,腹部平坦,下腹部可见长约10cm的横形手疤痕,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移浊(-),肠鸣音正常.专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宫颈光滑正常.B超提示:双胎妊娠.
作者:拓淑霞;芦淑梅;范珍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农民.主诉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余,加重10天,于2004年8月12日收住我院消化科.食道镜检查示:咽后壁至食道开口处可见3-4cm结节样息肉,表面坏死,附有白苔.临床诊断:食道癌,取活检定性.病理切片镜下显示:活检组织表面及中心有液化及凝固性坏死(图1,见封3),坏死边缘不整呈地图形.坏死周围有界限不清的肉芽肿形成,其肉芽肿由组织、纤维母、上皮样细胞异物巨细胞组成,伴有淋巴、浆细胞、少量嗜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作者:王生录;姜小军;魏轶鹏;朱平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鼾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病史、体检可疑的30例患儿于局麻或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和(或)腺样体刮除术.结果 30例患儿睡眠障碍性呼吸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鼾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Nm2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 Nm23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肝癌组织中Nm23表达阳性率为32%,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Nm23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及肝内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无肝内转移组,两组间有明显差异性,分别为χ2=3.43,P<0.05;χ2=7.22,P<0.05.结论 Nm23与肝癌的侵袭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作者:韩恩善;马建国;李明皓;张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胸部外科手术往往破坏了正常的血管、神经、肌肉,使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了肩部僵硬,关节强直及废用性肌萎缩,上肢功能障碍等.因此,做好开胸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尽快建立被手术破坏的组织的侧支循环至关重要,以提高生活质量,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立能力.
作者:陈玉梅;薛亚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急性重度中毒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观察组常规抗毒加对症及支持治疗,应用床旁纤支镜肺泡灌洗,对照组常规抗毒加对症及支持治疗.结果观察组肺片阴影消失平均时间4.8天,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4.2天,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7.8天,两组病例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33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急性重度中毒致吸入性肺炎,简便、安全、疗效确切,携带方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建宁;蒋冬华;曹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性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脑卒中偏瘫性肩痛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对疼痛程度、频度、情绪反应进行康复评估.结果治疗后疼痛程度、频度、情绪反应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疼痛程度积分呈外旋>外展>屈曲>内旋.结论综合性康复措施对偏瘫性肩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爱林;毛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化疗)和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5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3.3%,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50.0%,对照组改善率为23.3%,具有显著差异(P<0.05);各主要系统的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轻.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
作者:陆洋;张晓瑜;王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