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亮;高平;张宁妹
目的 探讨青年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差异,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1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8例(≤45岁)和老年组123例(≥60岁),比较两组间发病的性别差异、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的特点.结果 青年组女性占3.1%,老年组占41.9%.青年组高血压家族史、吸烟、超重或肥胖、打鼾、饮酒、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发生率较老年组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血脂异常、并存临床情况在老年组明显多见,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男性、高血压家族史、吸烟、超重或肥胖、打鼾、饮酒、高盐饮食是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糖、血脂、尿酸代谢异常在老年病人中多见,防治应有侧重.
作者:李晓霞;雷宇;马云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的效果.结果 34例随访6-24个月,除1例死亡,余骨折均愈合.其中DHS主钉切割、脱出1例,髋内翻2例.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较好.
作者:王彦盛;刘东鹏;姜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使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所推荐的网织红细胞活体染色Miller窥盘计数法对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网织红细胞在准确性和重复性方面进行评价.方法 血液经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计数Ret后,取血与Baso染液混合染色,后经窥盘计数Ret.结果 健康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两方法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r=0.98,相关性良好.而溶血性贫血患者两法结果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批间重复性实验LH750分析仪的((x)±s)0.0123±0.0016;CV13.0%.而Miller窥盘目测法的0.0116±0.0037;CV31.9%.结论 COULTER LH750 血液分析仪计数网织红细胞具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检测速度快、标本不需特别处理、随到随做等优点.
作者:侯兴宁;李占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46例胸腰段椎体骨折病例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植骨椎管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对治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分级,除2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都有1-3级恢复.3例复位效果不满意,1例松动.结论 应用后路减压、复位、植骨椎管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王世印;张郭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宁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β2 52 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检测203例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患者,其中慢性胃炎72例,消化性溃疡55例,非贲门胃癌患者76例和66例无症状对照者的TNF-β2 52 NcoI基因型分布.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的血清HP抗体: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B(UreB)、尿素酶A(UreA).结果 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非贲门胃癌组Cag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VacA 抗体阳性率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UreB 抗体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 ).UreA 抗体在胃癌组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胃十二指肠病变组(P<0.05 ).TNF-β2 52 NcoI A/A、G/G、A/G基因型在Hp抗体阳性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中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 CagA+HP感染与宁夏人群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密切相关.TNF-β2 52 NcoI基因多态性与宁夏人群CagA+HP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无相关性.
作者:王美丽;杨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造成全身大面积皮肤糜烂的常见皮肤病,有天疱疮、类天疱疮、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重症药疹等.这些疾病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病程较长,常伴有继发感染,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调或合并其他脏器衰竭而死亡.针对以上病人特点,我科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张旭霞;潘美萍;郑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5岁,因下腹痛10小时入院.入院查体:T39°,P90次/分,Bp 110/70mmHg.痛苦貌,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左下腹可扪及一约12 cm×8cm×6cm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压痛明显.
作者:邱江涛;滕青;宫燕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电针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加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各治疗3个疗程.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愈39例,治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32例,治愈率为68.9%,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χ2=4.11,P<0.05).结论 针刺配合电针治疗面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作者:李天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以发作性腹痛伴呕吐3天为主诉入院.3天前进食鸡蛋后发生全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当天下午解稀便3次,无黏液脓血便.当地卫生院曾以654-2解痉止痛,先锋霉素抗炎等治疗,疗效不佳且腹痛加剧,呕吐更加频繁遂来我院.
作者:吴银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实用微创经皮隧道置入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隧道置入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B型18例,C(C1,C2)型3例(均采用AO分型).结果 19例随访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均愈合,按Merchant标准,其中优15例,良3例,可1例.结论 应用微创置入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作者:虎猛;姚刚;邓长云;顾月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溃疡组与对照组进行询问服用NSAIDs史,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是否感染Hp.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计算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于NSAIDs和Hp这一事件的优势比(OR)来评价发生消化性溃疡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①服用NSAIDs的消化性溃疡OR值为2.225;②服用NSAIDs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为3.635;③服用NSAIDs发生胃溃疡的OR值为2.537 ;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OR值为1.996;④单纯感染Hp的消化性溃疡患者OR值为6.85,单纯服用NSAIDs的消化性溃疡患者OR 值为6.10,既服用NSAIDs,且感染Hp的消化性溃疡患者OR 值为13.70.结论 ①服用NSAIDs发生消化性溃疡的机率较不服用NSAIDs的大;②服用NSAIDs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高于不服用NSAIDs;③服用NSAIDs发生胃溃疡比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机率高;④ Hp感染者同时应用NSAIDs增加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性.
作者:黄李雅;马斌武;任学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6例睾丸原发性淋巴瘤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62-75岁.主要症状为睾丸无痛性肿大.经免疫组化证实6例均为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4例为中心母细胞为主型,1例为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混合型,1例为B免疫母细胞型.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20、CD45RO、CD79a均阳性,CD3、CD45Ra、CD30、PLAP均阴性.结论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老年人多见,出现睾丸弥漫性肿大,以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为主,正确的病理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淼;白洁;李晶;李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食管内照射支架与普通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9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15例应用普通食管支架治疗,B组14例应用带有125I粒子的放射性食管支架进行治疗.术中、术后观察随访支架植入成功率、生存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B 两组支架植入成功率均为100.0% ,吞咽困难程度均从3级改善到0级,B组的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明显长于A组的5个月(P<0.01).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未发现与放疗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125I粒子植入是安全的.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优于普通支架,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陈永祥;陈家华;牛涛;马生茂;李有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伤致结肠破裂的急诊处理方式,以提高结肠破裂的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外伤致结肠破裂的手术治疗方式,其中行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16例,结肠造瘘术4例,结肠修补术4例.结果 23例治愈出院,1例行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手术的患者成瘘不治死亡,治愈率达96%.结论 结肠破裂应及时手术,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创伤性结肠破裂的关键.
作者:张敏;顾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结果 19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5年,平均2.4年.骨折愈合时间10-32周,平均14.8周,完全恢复踝关节功能16例,优良率84.2%;2例内翻畸形,1例发生骨髓炎.结论 伤后在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取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恢复踝关节的解剖关系,使骨折部得到可靠的固定,恢复踝关节功能,是提高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减少局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白刚;徐文刚;赵少辉;纪东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细胞粘附分子变异型CD44v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54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nm23-H1蛋白、CD44v6蛋白表达, 分析其表达与食管鳞癌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点之间关系.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nm23-H1表达降低,CD44v6表达增强;大于3年生存组与小于3年生存组相比,nm23-H1表达增强,CD44v6表达降低;nm23-H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CD44v6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nm23-H1表达降低、CD44v6表达增强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李海亮;高平;张宁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等,但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上世纪7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格陵兰岛爱斯基摩人冠心病的发病率很低与其食用海生动物和鱼类有关,近年来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证实摄入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而反式脂肪酸却增加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2].因而,游离脂肪酸(FFA)与冠心病的关系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现简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谊文;贾绍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灌注及波谱成像在髄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髄母细胞瘤常规MRI及弥散、灌注、波谱检查资料.结果 测得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明显降低, 11例均低于1.0×10-3mm2/sec;灌注增强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延长,相对值范围为1.031-1.087,时间-信号曲线显示造影剂流出段平缓;波谱曲线所有病例胆碱(Cho)峰均明显增高,8例于3.4ppm处可见氨基乙磺酸峰(Tau),呈峰值略低的M型.结论 弥散加权、灌注及波谱成像联合应用,并与常规MRI结合有助提高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郭丽君;刘娜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多发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办法.方法 对617例多发伤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其中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法418例和颈内静脉置管法199例.结果 本组617例共发生并发症46例,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28例,颈内静脉置管18例.结论 对穿刺部位解剖结构的掌握及熟练运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中伟;夏岑峰;陈伟;尹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包虫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包虫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包虫病患病及其对照开展定量分析研究,选择单因素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农村居民包虫患病的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有8项,分别是养犬、犬活动情况、犬活动附近有屠宰场或肉店、吃洗净后的瓜果、喝生水、生吃蔬菜、剪过羊毛和挤过羊奶.将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养犬、犬活动情况、喝生水、生吃蔬菜、剪过羊毛是包虫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包虫病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行为因素、生活习惯的干预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李丽;闫立民;冯运灵;乔富贵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