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对宫内节育器定位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王海燕;梁丽萍

关键词:三维超声, 经阴道, 宫内节育器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对宫内节育器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2例宫内节育器患者分别进行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观察节育器的形态、位置及其与宫腔、肌壁的关系,并与宫腔镜、腹腔镜、开腹手术诊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阴道二维超声成像102例节育器形态完整显示52例,节育器完整显示率50.9%(52/102);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102例节育器形态完整显示100例,节育器完整显示率98.0%(100/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二维超声成像102例节育器相对宫腔位置显示81例,位置显示率为79.4%(81/102);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102例节育器相对宫腔位置显示99例,位置显示率为97%(99/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宫内节育器形态完整显示率及相对宫腔位置显示率均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有助于明确宫内节育器异常的诊断.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近6年发生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子宫动脉栓塞组和子宫切除术组.结果 栓塞组25例患者于术后4~ 22 min得到有效止血,成功率10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子宫动脉栓塞组11例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子宫全切除术组,术后卵巢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是难治性产后出血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丽;丁月萍;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宫腔镜和阴超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宫腔镜与阴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89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其中拟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3例,术后病理确诊子宫内膜息肉87例.对比分析93例患者的术前阴超和宫腔镜检查结果.结果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3例,与病理符合率100%,敏感度93.55%,特异度97.97%,假阴性率6.45%,假阳性率2.03%;阴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1例,符合率43.68%、敏感度81.58%、特异度82.33%、假阴性率66.67%、假阳性率2.36%.结论 宫腔镜较阴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及敏感度、特异度更高,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雨卿;张平;岳淑琴;杨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睑痉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眼睑痉挛的方法.方法 对90例98只眼睑痉挛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药物组成:地西泮0.5 mL(2.5mg),维生素B1注射液25 mg(0.5 mL),2%利多卡因注射液0.5 mL(混合液共计1.5 mL),好转或未愈者重复注射2~4次.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临床观察3~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66.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睑痉挛采用药物行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效果肯定,操作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陈淑香;哈芸;李静;杨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在腹腔镜监测下负压吸引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监测下负压吸引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收集术前经阴道B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妇科检查诊断,并经腹腔镜确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6例,均在腹腔镜监测下行负压吸引+清宫术.观察病灶大小、术中出血情况,并比较其手术前后血HCG值变化、超声下病灶大小变化及月经恢复情况等.结果 6患者术中1例术中子宫穿孔,行病灶缝合术;术中平均出血量30 mL,且均一次性吸刮干净,无1例妊娠物残留及再次清宫;术后血HCG水平下降明显,超声下病灶缩小明显,住院时间短,月经恢复时间短.结论 腹腔镜监测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负压吸引术疗效肯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远;哈春芳;年妍;刘玉峰;杨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术式行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经腹子宫切除术TAH)、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TLH)3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脱垂子宫患者应用3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以TLH组手术时间长,TVH组时间短;TAH组术中出血量多,且术后排气、下床及住院时间均较TLH组、TVH组长;3组中以TLH组住院费用高.结论 3种术式均安全可行,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疾病情况、意愿和经济能力、术者的技术水平及医院设施等综合考虑.

    作者:马丽君;樊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特点及手术技巧探讨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剔除大子宫肌瘤的手术技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大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患者74例,其中经腹腔镜手术治疗44例,经腹手术治疗30例.通过比较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2个月子宫恢复情况,探讨经腹腔镜剔除大子宫肌瘤的手术技巧及安全性等.结果 2组肌瘤直径7 ~ 13.8 cm,平均(9.84±1.7)cm,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经腹组手术时间短于腔镜组,腔镜组(84.0±20.9)min,经腹组(56.7±1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腔镜组(119.7 ±51.6)mL,经腹组(107.0±49.7)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通气时间,腔镜组(13.3±2.1)h,经腹组(24.3±3.1)h;平均住院天数腔镜组(3.6±0.6)d,经腹组(6.3±0.9)d均明显短于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肌瘤经腹腔镜微创手术安全可行,正确的术前评估结合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

    作者:年妍;马远;康东红;杨眉;哈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曼月乐放置时间不同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比较LNG-IUS即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商品名:曼月乐)在放置时间的不同对治疗月经过多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各种原因引起月经过多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诊刮后3~5 d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对照组于月经第5~7天宫腔内放置曼月乐,比较2组PBAC评分、痛经、经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血红蛋白、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痛经均明显下降,子宫内膜变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不良反应为阴道不规则出血、闭经、环脱落、环下移、下腹痛.结论 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以明显减少月经量,并且能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对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也有抑制作用,但诊断性刮宫后放置曼月乐其脱环率小于宫腔内直接放置曼月乐.

    作者:马亚楠;陈雯;杨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使用促排卵药物后出现的一种医源性并发症.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大剂量使用外源性的促排卵药物过度刺激卵巢,引起卵巢病理、生理改变和全身激素水平的变化,继而引发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体液外渗到组织间隙内,造成胸水、腹水以及全身水肿.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不足导致血液浓缩,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肾功能损害、血栓形成甚至危及生命[1].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带动促排卵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从而使OHSS的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

    作者:李彩艳;姜银芝;史金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卵巢良性肿瘤围手术期卵巢功能的检测与评价

    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与卵泡数量的下降有密切的关系,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某些卵巢良性肿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卵巢功能[1].因此,在卵巢良性肿瘤围手术期正确的检测与评估卵巢的储备功能,并在术中进行积极的防范与干预,对预防卵巢早衰,提高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 外界因素指标1.1 年龄:卵巢大小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卵巢的储备功能也会出现逐渐下降的的趋势.研究表明,妊娠率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20~30岁女性具有佳的生育能力,年龄>35岁女性将进入生殖的高风险期.

    作者:卢玉凤;白治苗;哈春芳;杨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青年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青年人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结果 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2例,以后循环缺血症状为首发1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2例,以肢体感觉异常、偏瘫、皮质盲及眼征表现3例,伴消化道出血2例,伴肺部或尿路感染2例.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颅内多发的损害为多部位梗死灶,梗死部位分别为:丘脑11例,小脑8例,脑干10例,枕叶4例,颞叶内侧面2例.结论 青年人TOBS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主要为高血压、高血脂、长期吸烟等,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以后循环缺血症状为主要首发症状,头颅磁共振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周益平;吴胜军;晁丽娜;黄坤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纤维蛋白原与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肿瘤标记物125(CA125)水平,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0例与同期住院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50例,检测血浆FIB与CA125.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浆FIB与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 Ⅳ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与Ⅰ~Ⅱ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浆FIB与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浆FIB、CA125测定值水平间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率为70%,高于各标志物单独检测.结论 血浆FIB与CA125水平联合检测对评估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霞;杨尧华;赵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OPN与MMP-9表达及腺上皮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内异症腺上皮细胞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细胞侵袭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OPN和MMP-9的表达,以及雌激素及其抑制剂干预前后腺上皮细胞中OPN、MMP-9表达的变化.用细胞划痕实验、细胞穿膜实验的方法检测了雌激素及其抑制剂干预前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雌激素干预后,内异症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OPN和MMP-9的表达呈明显上升趋势,与未加药组比较,17β-雌二醇浓度为1 nM及10 nM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作用后,内异症腺上皮细胞迁移和侵袭性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17β-雌二醇浓度为1 nM及10 nM时,细胞迁移距离及穿膜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MMP-9的表达可能在内异症形成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并受雌激素调节,有可能作为反映内异症进展的生物学指标和治疗的靶点.

    作者:杨眉;蒋春樊;年妍;刘玉锋;马远;哈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LTH)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有子宫全切指征的患者40例,其中2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组),另20例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炎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LTH组与LAVH组的术中出血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抗炎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LTH组明显短于LAVH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李梅兰;温米琴;哈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OP患者行网片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所致.传统手术方式主要是阴道前后壁修补或行子宫全切,但是治疗效果欠佳[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POP的发病率在逐步升高,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其生存质量.据统计,我国POP发病率占65岁以上老年妇女的15.56%[2].目前,手术仍为POP的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本院妇科2011年9月-2014年1月对48例POP患者进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马彩英;李娟;米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GnRH-a在抗癌期间的卵巢保护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许多肿瘤患者得到了治愈,但64%的成年女性病人经历肿瘤治疗后伴随至少一项卵巢功能衰竭的症状,这使得生育力保存技术在年近40岁的女性肿瘤患者中变得尤为重要.尽管卵母细胞、胚胎的深低温冻存是保存青年女性化疗患者生育力的方法,但由于其涉及卵巢刺激及一系列IVF程序,多数患者更希望能够用药物来减轻化疗期间的卵巢损伤.Huser等收集了自2004-2009年154个新近被诊断为癌症的青年妇女行生育力保存咨询的资料,这些患者平均年龄为29.4岁,人均拥有孩子0.7个.医疗机构为她们提供了卵母细胞、胚胎、卵巢低温冻存,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抗癌治疗的方案.结果显示治疗期间,实施GnRH-a的123例,占79.9%;选择卵巢组织冻存的15例,占9.7%;还有20例占16.1%,选择了多个技术的联合保存途径.这个结果提示,更多的患者愿意选择非创伤性的药物保护方案[1].因此,药物预防化疗期间的卵巢损伤有着巨大的医学需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对化疗患者卵巢保护作用脱颖而出.

    作者:裴秀英;哈春芳;王燕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剂量丙泊酚合并舒芬太尼在预防椎管内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观察

    目的 探讨预防椎管内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方法.方法 采用小剂量丙泊酚合并舒芬太尼间断静脉给药.将12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丙泊酚合并舒芬太尼组60例,哌替啶合并异丙嗪组60例,比较2组内脏牵拉反应情况.结果 丙泊酚舒芬太尼组优48例,良9例,优良率95%;哌替啶异丙嗪组优40例,良6例,优良率76.67%.丙泊酚舒芬太尼组内脏牵拉反应发生率低于哌替啶异丙嗪组(P<0.05).结论 异丙酚合并舒芬太尼组控制上腹部手术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优于比异丙嗪哌替啶组,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牛立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V-DNA基因分型检测在CIN患者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HPV-DNA基因分型检测在CIN患者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并治疗的CIN患者,术前行HPV-DNA基因分型检测,之后按诊治规范施术.在治疗后再次进行HPV-DNA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134例接受手术的CIN患者,术后随访0.5 ~1.5年,2例术后病变残留;10例病变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同一型HPV持续感染为CIN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切缘阳性、CIN分级、是否累腺与术后复发无相关性.结论 同一型HPV持续感染为CIN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HPV-DNA基因分型检测对于CIN患者术后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洪炜;赵福英;屈海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106例临床护理体会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临床的广泛开展和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因具有手术视野清楚及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在临床上日益普及.现将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的106例LAVH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6例患者,年龄32~73岁,中位年龄49.5岁.子宫肌瘤52例,子宫腺肌症1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20例,官颈癌Ⅰa期1例,子宫内膜癌12例,其中合并单侧或双侧卵巢囊肿18例,有盆腹腔手术史16例.

    作者:林莉芝;吕娟;汪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风险及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在高龄产妇群体中的发病风险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同期收治的81例适龄组(20 ~ 30岁)和81例高龄产妇(≥40岁)组母体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及围产儿体重和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适龄组(P<0.05);与适龄组比较,高龄组围产结局以早产(P<0.05)和剖宫产(x2 =11.27,P<0.05)几率较高;高龄组围产儿平均体重(3 183.28±517.40)g低于适龄组围产儿平均体重(3 661.26 +610.5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之适龄产妇,高龄产妇是妊娠高血压发病的高危群体,应尽量鼓励让生育适龄妇女选择佳年龄期孕育胎儿.

    作者:张小芸;苏迎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41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收治的41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41例甲亢性心脏病中男性14例,女性27例;甲亢的临床表现为41例患者中23例(56.1%)有高代谢综合征,30例(71.2%)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32例,占78.1%.并发心律失常30例,占73.2%;出现一侧或双侧心房增大22例(53.7%).结论 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是明确诊断.

    作者:吕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