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燕;魏红亮;宋艳艳;渠川铮
目的 比较银川市某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学生口腔基本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探究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设计调查问卷,420名学生收集资料,并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40份,其中有23.3%的学生认为刷牙可以预防龋齿,81.8%的学生能做到3个月更换1次牙刷,但是对牙线、正确的刷牙方式等专业知识的了解较低,800名学生中只有15%的学生可以做到出现口腔问题去医院就诊.结论 大学生对口腔知识了解较少,专业知识较缺乏,并不能做到很好的保护口腔健康.
作者:胡欣培;李梦媛;马静;王新汉;刘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树脂粘接技术对于劈裂牙、折裂牙在保存牙体修复中应用.方法 将因牙体解剖形态、生物力学、医源性因素等方面造成牙劈裂、牙折(冠折、冠根折)的41例患者,共涉及58颗(前牙34颗,后牙24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在保守牙体修复中,采取树脂粘接技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其中患牙优16例20颗占34.5%,良22例31颗占53.5%,临床总优良率为88%;治疗后上下颌疗效比较,上颌牙40颗优良率为92.5%,下颌牙18颗优良率为77.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树脂粘接技术在保存牙体修复中是一种临床可行的治疗方法,逐渐成为牙折、牙劈裂治疗的第一选择,它可以使相当一部份患牙得以保存.
作者:朱琳虹;马敏;张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总结以单侧腹股沟斜疝就诊患儿对侧存在隐匿性鞘状突未闭的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单侧腹股沟斜疝就诊并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患儿术中探查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共65例,患病率为34.9%(65/186);左侧腹股沟斜疝64例,右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29例,患病率为45.3% (29/64);右侧腹股沟斜疝122例,左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36例,患病率为29.5%(36/122),左右侧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相对于左侧相对危险度为1.54.结论 患儿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有较高患病率,腹腔镜术中探查可发现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并积极行前瞻性治疗,以减少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对侧再次发生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及相关并发症.
作者:吴佳龙;苏泽礼;刘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回医特色针砂马准灸对兔骨性关节炎(KOA)模型软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13水平的影响,探讨回医针砂马准灸治疗KOA的作用机理.方法 6月龄新西兰大耳兔50只,随机分为针砂马准灸组(A组)、艾灸组(B组)、双氯芬酸钠组(C组)、模型组(D组)、空白组(E组),每组10只.右后肢伸直位石膏固定造模6周后,A组给予针砂马准灸治疗,B组给予艾灸治疗,C组给予双氯芬钠灌胃,D、E组不予任何处理,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兔软骨细胞中MMP-1和MMP-13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较空白组MMP-1、MMP-13均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模型组,针砂马准灸组、艾灸组、双氯芬酸钠组MMP-1、MMP-13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砂马准灸组、艾灸组较双氯芬酸钠组降低明显,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医特色针砂马准灸可以治疗KOA的软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MP-1、MMP-13的表达有关.
作者:武永利;马晓秀;刘娣;李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耳鸣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临床就诊的耳鸣患者84例行常规听力测试及相关检查,经国际通用的耳鸣致残量表(THI)进行评分,得分均在20分以上.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56耳),对照组42例(50耳).对照组分别予以耳鸣匹配成功的掩蔽治疗,静滴或口服银杏叶制剂或中成药,高压氧疗并辅以心理疏导;治疗组42例(56耳)耳后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隔日1次,连续用药3次.结果 对照组有效12例(28.6%),治疗组有效25例(59.5%),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后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特发性耳鸣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可以使用的临床方法.
作者:李慧卿;何文萍;马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慢性皮肤溃疡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常规治疗换药方法虽然对难治性创面有一定的疗效,但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本科在用自制祛腐生肌散换药的同时对病人施以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青;万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经胸微创先心病封堵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及临床路径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191例手术,从患者情况、抗菌药物使用、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7%(179/191),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是头孢替唑、头孢呋辛、头孢硫脒,术前30 min~2 h给药率达到100%;预防用药平均疗程控制在(1.45±0.68)d(<36 h),无联合用药;有9例因患者术后发热及血象增高继续用药.患者平均抗菌药费(194.79±141.40)元;抗菌药费占总费用的0.84%,占药品费用的12.52%.结论 新开展的经胸微创先心病封堵手术作为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为规范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药师进行用药点评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临床路径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数据.
作者:邓宁;于亮;苏金林;朱秀琪;高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卡瓦心脏手术是指由韩国宋明根教授专为治疗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发明的综合性的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膜重建术[1].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及家属常因病情的复杂性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其原因主要是对疾病和治疗知识的缺乏.如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和讲解,使他们对疾病和治疗方法有充分的认识,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就会加快他们疾病的康复.
作者:徐燕;赵宏凤;陈媛媛;刘学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后天性肾上腺肿瘤性征异常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 总结11例后天性肾上腺肿瘤性征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为女性患者,表现为女性男性化,其中3例伴有库兴综合征.患者全部行肿瘤切除术,病理提示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复查睾酮均降至女性正常水平.术后异常性征消失,有正常月经,随访1~9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后天性肾上腺肿瘤性征异常症中女性男性化较为常见,也会表现为混合性分泌紊乱综合征.肾上腺肿瘤为后天性肾上腺性征异常的主要病因,肿瘤切除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广永;李猛;吴海峰;高裕;吴春华;陈福宝;李培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特立帕肽和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85例伴随骨密度降低的绝经后妇女进行半年随访,将患者分为2组,特立帕肽组40例给予特立帕肽20 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阿仑膦酸钠组45例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10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半年,于用药后第1、2、3、6个月时采静脉血进行血清骨钙素检测,并在第6个月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进行股骨近端、腰椎BMD的测定.结果 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与阿仑膦酸钠组相比较特立帕肽组患者其脊柱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明显增高[(19±10)%与(6±5)%,P< 0.05],股骨颈的骨密度显著增高[(12±5)%与(4±3)%,P<0.05];特立帕肽组的血清骨钙素水平较阿仑膦酸钠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与阿仑膦酸钠相比较特立帕肽可明显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增高血清骨钙素水平.
作者:狄晓萍;狄维鹏;任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囊型包虫病流行区之一的宁夏西吉县中间宿主的调查,以期揭示该病在这一区域的流行强度,为包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家畜调查采用两种方法,即直接摘录屠宰厂检疫记录(2008与2009年)、现场检查个体屠宰家畜内脏的方法(2012年);人群调查(2012年)方法是用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比较不同组别血清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2008与2009年牛、羊的感染率分别为6.5%、4.7%和4.3%、4.8%,2年感染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2年调查家畜均为阴性.1 907名青少年血清抗体阳性者共有350例(18.35%),阳性率在区域、性别以及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高于回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屠宰模式会扩大细粒棘球绦虫卵的污染范围,是导致该地区现阶段细粒棘球绦虫卵污染情况严重的原因之一.
作者:许阳阳;李正直;李燕兵;王丽;路宗仁;尹媛婕;刘灿;王浩;杨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下计划性脱机与经验性脱机的优劣.方法 选取16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做病例与对照研究.结果 试验组开始脱机前接受机械通气(MV)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脱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费用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在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ICU死亡率、总住院死亡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械通气并发症方面,试验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气管切开MV> 21 d、48 h内再插管、患者自我拔管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计划性脱机的试验组,有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炜妍;王宝华;唐明贵;白静;王印华;浦践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对国人成人尸体颈部进行解剖研究,明确颈部主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关系,并对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相关重要解剖标志进行测量,为术中更好地保护血管、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30具(60侧)成人颈部尸体标本(男性16具,女性14具),将尸体头部后仰并转向对侧,模拟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入路,观测颈部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结果 男性、女性解剖测量值分别为颈动脉分叉角度(38.21±11.65)°、(33.55±12.84)°,颈总动脉内径(6.92±0.78)mm、(6.74±0.56) mm,颈内动脉内径(5.93±0.67) mm、(5.25 +0.43) mm,颈外动脉内径(4.81±0.82) mm、(4.58±0.58) mm,男、女性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右侧解剖测量值分别为颈动脉分叉角度(37.82±12.45)°、(31.87±12.87)°,颈总动脉内径(6.95±0.54) mm、(6.84±0.37)mm,颈内动脉内径(5.99±0.67)mm、(5.78±0.43) mm,颈外动脉内径(4.85±0.82)mm、(4.52±0.58)mm.左、右侧组测量值比较,除颈动脉分叉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测量值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神经袢平环状软骨弓的仅占8.4%,位于环状软骨弓上占45%,位于环状软骨弓下占46.6%;颈总动脉分叉部位在舌骨大角和甲状软骨上缘平面之间约占75%,高位占25%.结论 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特殊体位时,明确颈部血管的直径、颈总动脉分叉部位及舌下神经袢位置的高低,可避免术中直视下解剖动脉时损伤毗邻的血管及神经.
作者:王伟;陈中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线阵探头(HFLP)与低频凸阵探头(LFCP),对153例住院患者椎动脉和同期45例健康体检的正常椎动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所选取的153例患者306条椎动脉中,其中内径狭窄者28例,占9.2%;椎动脉闭塞9例,占2.9%;斑块3例,占0.98%;峰值流速显著降低(Vmax <25 cm·s-1)38例,占12.4%;走行显著扭曲48例,占15.7%;先天走行变异8例,占2.6%;起源变异1例,占0.33%.结论 常规使用HFLP与LFCP,能明显提高椎动脉的显示率,对椎动脉病变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诊断价值.
作者:姜惠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银川市水汽压、风速、气压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对细菌性痢疾发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结合7年银川市水汽压、风速、气压、日照时数、温度和相对湿度共6个气象因素变化,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疾病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 银川市细菌性痢疾病夏秋季发病较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银川市细菌性痢疾发病水平主要与平均水汽压、气压、气温、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与平均水汽压、气温、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呈负相关,平均水汽压对其影响大.结论 银川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生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应根据其疫情特点和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有效降低其发病水平.
作者:李燕;武振军;雷静;马杰;王光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方位全程干预措施在综合ICU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 361例重症患者为实验组,2012年1-11月收治的1 447例重症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多方位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例数,并记录留置导管天数和住院天数,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留置导管天数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17.26%,对照组为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论多方位全程干预措施在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率.
作者:徐翠莲;李倩;李桂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育男性外周血睾酮(T)、雄激素受体(AR)、热休克蛋白90(HSP 90)的表达及其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05例患者,其中正常精子30例,严重少精子症30例,无精子症45例,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测量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T浓度;采用ELISA法测量AR、HSP 90浓度,采用输精管分离钳钝性分离技术行睾丸活检.根据精液结果和睾丸穿刺有无精子以及FSH值分为A(正常精子)、B(严重少精子症)、C(无精子症,睾丸穿刺有精子,FSH 8 IU·L-1)、D(无精子症,睾丸穿刺无精子,FSH 8IU,L-1)、E(无精子症,睾丸穿刺无精子,FSH> 8I U·L-1)5组,比较5组间FSH、LH、T、AR、HSP 90的差异性,分析T、AR、HSP 90的变化趋势.结果 FSH的E组高于A、B、C、D4组(P<0.05);T的A组较B、C2组高(P<0.05),B组较E组低(P <0.05);AR的A组高于B、C、D、E4组(P<0.05),B组高于C、D、E3组(P<0.05),C、D2组较E组低(P <0.05);HSP90的A组较B、C2组高(P<0.05),较D、E2组低(P<0.05),B组较A、C、D、E4组低(P<0.05),C组较D、E2组低(P<0.05),D组较E组低(P<0.05).T的A组高,B组低,B、C、D、E4组渐次升高;AR的A、B、C3组渐次降低,而C、D、E3组渐次升高,A组高,C组低;HSP90的B、C、D、E4组渐次升高,E组高,B组低.结论 睾丸体积正常的无精子症患者,随着睾丸精子生成能力的下降,外周血T、AR、HSP90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且三种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作者:刘永杰;常青;赵承军;王莹;刘芳;白刚;唐大伟;金锐;包俊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了解曲霉菌的流行状况.方法 统计某院2013年度检出并进行菌种鉴定的曲霉菌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某院2013年度检出并进行菌种鉴定的曲霉菌共138株,其中烟曲霉125例,黄曲霉8例,黑曲霉4例,构巢曲霉1例.常见的标本来源是呼吸科,共检出73例,占52.9%;标本种类主要是痰液,共128例,占92.8%.病原学诊断依据主要是培养,菌种鉴定依赖形态学特征.结论 此地区曲霉菌的流行状况与国内基本一致,主要以烟曲霉为主,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应注意提高菌种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开展非培养检测手段,如进行半乳甘露聚糖及葡聚糖检测,保证正确和及时的诊断.
作者:李莎莎;赵梅;马红;李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年来参加外部质控活动情况,分析结果并改进工作.方法 收集2008-2013年参加外部质量控制活动的结果,按照外质控种类和参加领域和项目分布情况对数据进行汇总,进行年度数据比较和趋势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宁夏疾控中心共参加能力验证16次36项,合格26项,合格率为72.2%;共参加实验室间比对88次191项,合格161项,合格率为84.3%;参加外质控考核的检测项目中微生物项目数量多共15项,占食品领域全部考核项目的29.4% (15/51);重金属5项,占9.8% (5/51);添加剂9项,占17.6% (9/51);农药残留8项,占15.7% (8/51).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宁夏疾控中心5年来参加外质控的项目自2008年起逐年增加;外质控活动覆盖检测领域较集中,仅占全部实验室认可检测能力范围24个领域的29.2% (7/24).建议实验室拓展参加外质控领域,提高参加外质控主动性,持续改进外质控方法.
作者:刘阳波;杨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斯康杜尼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209例(242颗牙)为研究对象,分为斯康杜尼麻醉组105例,122颗牙;利多卡因麻醉组104例,120颗牙.斯康杜尼麻醉组采用盐酸甲哌卡因制剂(斯康杜尼),1.8 mL·支-1,其中含盐酸甲哌卡因36 mg,肾上腺素0.018mg.利多卡因麻醉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5 mL·支-1.2组均采用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并在拔除牙的颊舌侧行黏膜下浸润麻醉.麻醉起效后常规进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比较2组麻药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镇痛效果.结果 斯康杜尼组麻醉起效时间(1.36±0.25) min,利多卡因组为(4.56±1.28) 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斯康杜尼组麻醉持续时间(75.60±20.86)h,利多卡因为(48.12±12.34)h,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斯康杜尼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的91.7%,差异有统计学(P<0.05).斯康杜尼组注射过程中麻醉注射无痛率85.24%,高于利多卡因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应用斯康杜民能够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旻;贾肜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