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炜妍;王宝华;唐明贵;白静;王印华;浦践一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常规优化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及常规优化治疗+阿托伐他汀+阿魏酸钠组,每组40例,疗程6个月.应用彩色血流多普勒测量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组织多普勒测量右室Tei指数,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 MWD).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心功能改善,6MWD增加(P<0.05),肺动脉收缩压下降,右室Tei指数下降,阿托伐他汀+阿魏酸钠治疗组较阿托伐他汀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阿托伐他汀、阿魏酸钠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优化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阿魏酸钠,对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作者:黎爱峰;宋梅;薛朝阳;马世霞;贾武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树脂粘接技术对于劈裂牙、折裂牙在保存牙体修复中应用.方法 将因牙体解剖形态、生物力学、医源性因素等方面造成牙劈裂、牙折(冠折、冠根折)的41例患者,共涉及58颗(前牙34颗,后牙24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在保守牙体修复中,采取树脂粘接技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其中患牙优16例20颗占34.5%,良22例31颗占53.5%,临床总优良率为88%;治疗后上下颌疗效比较,上颌牙40颗优良率为92.5%,下颌牙18颗优良率为77.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树脂粘接技术在保存牙体修复中是一种临床可行的治疗方法,逐渐成为牙折、牙劈裂治疗的第一选择,它可以使相当一部份患牙得以保存.
作者:朱琳虹;马敏;张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包括淋巴结分布特点、形态特征、纵横比、内部回声以及血流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颈部淋巴结结核具有较典型的声像图特点:①累及颈部相邻解剖区域的淋巴结;②数目多,呈串珠状排列;③内部回声呈结节型、低回声团块型、液化型、混合型.结论 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力;张惠;米成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卡瓦心脏手术是指由韩国宋明根教授专为治疗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发明的综合性的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膜重建术[1].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及家属常因病情的复杂性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其原因主要是对疾病和治疗知识的缺乏.如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和讲解,使他们对疾病和治疗方法有充分的认识,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就会加快他们疾病的康复.
作者:徐燕;赵宏凤;陈媛媛;刘学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2例,均给予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排除内膜异常病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单一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为(3.26±1.12)d,短于对照组的止血时间(5.04±1.8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雌二醇(E2)外,观察组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P)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见效快、疗效肯定等优势.
作者:路玲;汪丹;罗金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回医特色针砂马准灸对兔骨性关节炎(KOA)模型软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13水平的影响,探讨回医针砂马准灸治疗KOA的作用机理.方法 6月龄新西兰大耳兔50只,随机分为针砂马准灸组(A组)、艾灸组(B组)、双氯芬酸钠组(C组)、模型组(D组)、空白组(E组),每组10只.右后肢伸直位石膏固定造模6周后,A组给予针砂马准灸治疗,B组给予艾灸治疗,C组给予双氯芬钠灌胃,D、E组不予任何处理,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兔软骨细胞中MMP-1和MMP-13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较空白组MMP-1、MMP-13均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模型组,针砂马准灸组、艾灸组、双氯芬酸钠组MMP-1、MMP-13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砂马准灸组、艾灸组较双氯芬酸钠组降低明显,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医特色针砂马准灸可以治疗KOA的软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MP-1、MMP-13的表达有关.
作者:武永利;马晓秀;刘娣;李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前列腺个体化穿刺与常用前列腺多点穿刺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150例临床怀疑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了穿刺活检,其中50例患者接受了个体化穿刺,100例患者接受了多点穿刺活检.结果 应用个体化穿刺和多点穿刺的癌症检出率分别为47.0%、36.0%,个体化穿刺较于多点穿刺癌症的检出率提高了11%;对于前列腺体积>60 cm3 (17.9%),直肠指诊(DRE)正常(19.3%),年龄≥65岁(16.2%)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 >0.17(15.5%)的患者检出率提高更为明显.两种方法并发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腺个体化穿刺较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作者:魏茜;邹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针对囊型包虫病流行区之一的宁夏西吉县中间宿主的调查,以期揭示该病在这一区域的流行强度,为包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家畜调查采用两种方法,即直接摘录屠宰厂检疫记录(2008与2009年)、现场检查个体屠宰家畜内脏的方法(2012年);人群调查(2012年)方法是用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比较不同组别血清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2008与2009年牛、羊的感染率分别为6.5%、4.7%和4.3%、4.8%,2年感染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2年调查家畜均为阴性.1 907名青少年血清抗体阳性者共有350例(18.35%),阳性率在区域、性别以及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高于回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屠宰模式会扩大细粒棘球绦虫卵的污染范围,是导致该地区现阶段细粒棘球绦虫卵污染情况严重的原因之一.
作者:许阳阳;李正直;李燕兵;王丽;路宗仁;尹媛婕;刘灿;王浩;杨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0例(10只眼)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行改良的Yokoyama术并联合内直肌后徙术,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10只眼)患者的平均眼轴长为29.62 mm,10只手术眼均存在明显的眼球外转和上转运动受限,术前眼眶MRI和CT检查显示,上直肌鼻侧偏位,外直肌下偏位.术后第1天术眼眼位均正位,眼球外转和上转均能过中线,随时间推移眼球运动又进一步改善.术后MRI显示,外直肌和上直肌联结后,上直肌与外直肌止点位置偏移恢复正常.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患者的术后情况保持稳定.结论 通过改良的Yokoyama术可有效矫正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并改善眼外肌走行及眼球运动功能.
作者:马鸿娟;张芳霞;马润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唇腭裂术后齿槽突裂植骨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20例牙槽突裂患者采用Bio-OssR天然骨无机材料植入牙槽突裂术区,并在植骨表面放置Bio-GideR Perio胶原膜,通过两种材料的优势组合,共同促进牙槽突裂术后骨组织的重建.结果 2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获Ⅰ期愈合,口鼻瘘得以严密关闭.1例腭侧黏膜未愈合,局部涂擦盐酸米诺环素后伤口愈合良好.随访1个月~1年,拍全口曲面断层片,上颌前部咬(牙合)片,很好地完成了牙槽突裂术后骨组织重建.结论 Bio-OssR联合Bio-GideR Perio在修复牙槽突裂中的临床应用临床效果满意,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作者:张雷;贺泽民;邢建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了解曲霉菌的流行状况.方法 统计某院2013年度检出并进行菌种鉴定的曲霉菌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某院2013年度检出并进行菌种鉴定的曲霉菌共138株,其中烟曲霉125例,黄曲霉8例,黑曲霉4例,构巢曲霉1例.常见的标本来源是呼吸科,共检出73例,占52.9%;标本种类主要是痰液,共128例,占92.8%.病原学诊断依据主要是培养,菌种鉴定依赖形态学特征.结论 此地区曲霉菌的流行状况与国内基本一致,主要以烟曲霉为主,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应注意提高菌种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开展非培养检测手段,如进行半乳甘露聚糖及葡聚糖检测,保证正确和及时的诊断.
作者:李莎莎;赵梅;马红;李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年来参加外部质控活动情况,分析结果并改进工作.方法 收集2008-2013年参加外部质量控制活动的结果,按照外质控种类和参加领域和项目分布情况对数据进行汇总,进行年度数据比较和趋势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宁夏疾控中心共参加能力验证16次36项,合格26项,合格率为72.2%;共参加实验室间比对88次191项,合格161项,合格率为84.3%;参加外质控考核的检测项目中微生物项目数量多共15项,占食品领域全部考核项目的29.4% (15/51);重金属5项,占9.8% (5/51);添加剂9项,占17.6% (9/51);农药残留8项,占15.7% (8/51).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宁夏疾控中心5年来参加外质控的项目自2008年起逐年增加;外质控活动覆盖检测领域较集中,仅占全部实验室认可检测能力范围24个领域的29.2% (7/24).建议实验室拓展参加外质控领域,提高参加外质控主动性,持续改进外质控方法.
作者:刘阳波;杨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门静脉高压症(PHT)是以肝功能受损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对PHT进行血流动力学研究,是安全治疗PHT并且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1].多年来的研究认为门静脉系统压力持续增高和血流动力学异常是PHT形成的机制[2].动物实验表明在大鼠肝硬化的形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要早于肝脏产生的典型的不可逆性病理改变,提示血流动力学改变是PHT的重要发病机制[3].
作者:狄华明;王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对冠心病(CHD)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男性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将58例CHD合并BPH老年男性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9例.2组均根据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药物常规用药,治疗组口服非那雄胺,对照组口服安慰剂,随访观察1年.观察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RU)、肝、肾功能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并记录服药前后发作心绞痛的次数及心率、血压.结果 治疗组用药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显著改善(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减少(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TBIL、DBIL、IBIL、UA、Cr、Bun值、心率、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没有因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而中断治疗.结论 对于CHD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BPH的患者在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期使用非那雄胺,Qmax明显增加,前列腺体积明显减小,RU明显减少,所以排尿困难、尿潴留等下尿路症状随之减轻,进而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减少;CHD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且无明显增加副作用.
作者:马玉芳;马金莲;李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对国人成人尸体颈部进行解剖研究,明确颈部主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关系,并对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相关重要解剖标志进行测量,为术中更好地保护血管、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30具(60侧)成人颈部尸体标本(男性16具,女性14具),将尸体头部后仰并转向对侧,模拟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入路,观测颈部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结果 男性、女性解剖测量值分别为颈动脉分叉角度(38.21±11.65)°、(33.55±12.84)°,颈总动脉内径(6.92±0.78)mm、(6.74±0.56) mm,颈内动脉内径(5.93±0.67) mm、(5.25 +0.43) mm,颈外动脉内径(4.81±0.82) mm、(4.58±0.58) mm,男、女性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右侧解剖测量值分别为颈动脉分叉角度(37.82±12.45)°、(31.87±12.87)°,颈总动脉内径(6.95±0.54) mm、(6.84±0.37)mm,颈内动脉内径(5.99±0.67)mm、(5.78±0.43) mm,颈外动脉内径(4.85±0.82)mm、(4.52±0.58)mm.左、右侧组测量值比较,除颈动脉分叉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测量值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神经袢平环状软骨弓的仅占8.4%,位于环状软骨弓上占45%,位于环状软骨弓下占46.6%;颈总动脉分叉部位在舌骨大角和甲状软骨上缘平面之间约占75%,高位占25%.结论 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特殊体位时,明确颈部血管的直径、颈总动脉分叉部位及舌下神经袢位置的高低,可避免术中直视下解剖动脉时损伤毗邻的血管及神经.
作者:王伟;陈中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主因间断胸闷、憋气1年,加重1个月,于2014年2月19日人院.查体:体型肥胖,体质量85 kg,身高165 cm,神清、精神差,BP 120/80 mmHg,平卧位,口唇无发绀,双颈静脉充盈,双肺未及干湿哕音,右下肺呼吸音低,心界无扩大,心率108次·min-1,律齐,未及杂音.腹部膨隆,无压痛,肝脾不大,双下肢重度水肿.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
作者:张慧英;郝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耳鸣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临床就诊的耳鸣患者84例行常规听力测试及相关检查,经国际通用的耳鸣致残量表(THI)进行评分,得分均在20分以上.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56耳),对照组42例(50耳).对照组分别予以耳鸣匹配成功的掩蔽治疗,静滴或口服银杏叶制剂或中成药,高压氧疗并辅以心理疏导;治疗组42例(56耳)耳后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隔日1次,连续用药3次.结果 对照组有效12例(28.6%),治疗组有效25例(59.5%),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后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特发性耳鸣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可以使用的临床方法.
作者:李慧卿;何文萍;马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方位全程干预措施在综合ICU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 361例重症患者为实验组,2012年1-11月收治的1 447例重症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多方位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例数,并记录留置导管天数和住院天数,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留置导管天数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17.26%,对照组为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论多方位全程干预措施在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率.
作者:徐翠莲;李倩;李桂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下计划性脱机与经验性脱机的优劣.方法 选取16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做病例与对照研究.结果 试验组开始脱机前接受机械通气(MV)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脱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费用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在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ICU死亡率、总住院死亡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械通气并发症方面,试验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气管切开MV> 21 d、48 h内再插管、患者自我拔管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计划性脱机的试验组,有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炜妍;王宝华;唐明贵;白静;王印华;浦践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80后独生女孕妇获得婴儿喂养知识的途径与选择喂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门诊产检的400名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用自制调查表对各层面孕妇获得婴儿喂养知识的途径与选择喂养方式分组对照分析.结果 孕期接受围产期保健人员喂养知识培训孕妇236人,占调查人数的59%,其中选择母乳喂养孕妇156人,占66.1%;选择混合喂养孕妇62人,占26.3%;选择人工喂养孕妇18人,占7.6%.喂养知识获得途径来自商业广告,同时未接受围产期保健人员宣教孕妇157人,其中选择纯母乳喂养21人,占13.4%;选择混合喂养孕妇36人,占22.9%;选择人工喂养孕妇100人,占63.7%.结论 孕妇在孕期获得婴儿喂养知识途径对孕妇喂养观念有影响,是影响母乳喂养认知度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爱玲;孟岚;葛玉荣;陈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