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VT-O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分析

徐宁梅;靳多香;史瑞霞;石梅

关键词:尿失禁, 压力性, 经闭孔经阴道吊带术, 女性
摘要:目的 比较尿道折叠术与经闭孔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32例行TVT-O手术,20例行尿道折叠术,分别对2组患者的年龄、产次、病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产次、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VT-O手术与尿道折叠术比较,有手术简单、安全、微创、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术式.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脊柱创伤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及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6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的治疗,治疗完成后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椎体高度(前缘与后缘)、椎管占位率以及伤椎Cobbs角指标进行比较,前者明显低出后者许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完成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脊柱创伤临床诊断及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对其后续恢复有着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平罗县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平罗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16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平罗县共有16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中,持卫生许可证3家,占18.75%;水样监测出厂水合格率84.62%,末梢水合格率78.33%,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氨氮指标超标.结论 部分集中式供水站卫生设施设备不足,水处理工艺不完善,制水工艺和消毒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着安全隐患.

    作者:赵丽华;柳彩云;董建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39例分析

    目的 了解某医院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药物分布及其临床表现.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医院2010-2014年收集139例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按药品不良反应级别、临床表现、涉及药品及转归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系统用药、中成药制剂、抗感染类药物、抗肿瘤药、神经系统用药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居前五位;注射剂、片剂、胶囊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居前三位;静脉及口服给药发生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居首位及第二位.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特别是对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及中成药制剂的安全性监测,加强临床给药途径的监督.

    作者:王永春;彭力;罗风勇;孙维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断流术中门静脉置管在术后门静脉压力测定及血栓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门静脉留置导管用于术后门静脉压力测定及门静脉血栓防治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连续对3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经门静脉置管,术后住院期间每日经留置导管测定门静脉自由压力、滴注肝素盐水或溶栓剂防治血栓形成,术后2个月拔除导管.结果 30例患者均行门静脉置管,脾切除前、脾切除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后、术后早期禁食期间门静脉自由压力分别为(3.29 ±0.46) kPa、(2.32±0.45) kPa、(2.51±0.43) kPa和(2.80±0.43) kPa,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后门静脉自由压力高于脾切除后门静脉自由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禁食期间门静脉自由压力高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后门静脉自由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发现新形成门静脉血栓2例(6.7%),经导管滴注尿激酶后溶栓成功.除1例导管过早脱落出血需再次手术止血外,无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经由门静脉留置导管滴注抗凝或溶栓制剂可有效防治门静脉血栓,经导管测定门静脉压力可准确地判断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狄华明;田明国;杨勇;杜鹏;李智勇;丁洋;詹晶;邵一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卫市宿主猪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特征分析

    目的 初步了解中卫地区宿主猪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携带情况、血清型、流行株型别和毒力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增菌后直接划线和PCR(聚合酶链反应)-直接划线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同时对致病性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分析.结果 175份咽拭子标本经平板划线分离培养,共检出42株菌,检出率为24.00%;采用PCR-平板划线法检测共检出53株目标菌,检出率为30.29%;53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共发现3种血清型,分别为O∶3、O∶5和O∶8;生物型为3型和1A型;毒力基因型别为35株“-+++++”型、9株“-++--+”、2株“+-----”型和7株“------”型;PFGE分型结果显示,所有试验菌株PFGE带型相似系数在80%~100%,共分成8种带型,以K6GN11 C30021、K6GN11 C30048、K6GN11 C30012、K6GN11 C300107为主要型别,占所有分型菌株的56.60% (30/53).结论 PCR-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方法明显优于平板划线法,且中卫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血清型、生物型、毒力基因主要型别与宁夏总的监测结果一致.

    作者:郭邦成;张燕飞;闫立群;郝琼;刘翔;沈梅;魏琼;田晓伟;刘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3.0》(CIDI-3.0)对405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筛查与诊断,以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组(PSD组),脑卒中后非抑郁患者为对照组(非PSD组),对2组患者家庭收入等一般资料及卒中性质等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组农村居民(86.4%与52.3%)、低收入家庭(81.8%与50%)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言语障碍(54.5%与22.7%,P<0.05)、肢体瘫痪(68.2%与40.9%,P<0.05)、脑出血(40.9%与9.1%,P<0.05)率更高.研究组卒中部位涉及基底节脑区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婚姻状况、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发作次数及意识障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卒中性质、部位(特别是基底节脑区)以及脑卒中导致的语言和运动功能受损有关,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上述情况.此外,在卒中后抑郁的防治中应重视农村或低收入家庭的患者.

    作者:徐学兵;刘粹;孙太鹏;康岚;孙丽君;廖金敏;谷朝霞;王希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外延续性照护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目的 探索一套适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院外延续性照护模式,为实施院外延续性照护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以出院计划模式为依据,构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外延续性照护模式,并对72例患者自入院至出院后3个月内实施延续性照护.以自我照顾知识水平问卷、HSS膝关节功能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主要评价工具,于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及出院后3个月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出院后4周和出院后12周相比较,患者自我照顾知识水平、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出院计划模式为依据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性照护,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照顾知识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梅迎雪;刘风银;姚辉;赵娟;张海娇;马雅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青光眼引流器(Ex-PRESS)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58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观察组20例(29眼)予以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对照组20例(29眼)予以小梁切除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以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定手术前后术眼佳矫正视力改善情况、术后眼压、术后滤过泡形成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视力提高6眼,视力下降1眼;对照组术后视力提高3眼,视力下降6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时的眼压分别为(9.42±4.17) mmHg、(9.39±4.27) mmHg,均较对照组的(13.33±5.15)mmHg、(13.03±4.89) mmHg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滤过泡形成率为96.55%,与对照组的86.21%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与对照组的58.62%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较小梁切除术而言,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高鑫;张志明;马翔;王燕;邹文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坦度螺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广泛焦虑症患者降压治疗联合坦度螺酮抗焦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降压药物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对照组只予降压药物治疗,共观察4周.结果 联合用药后2组患者血压均有降低,观察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联合用药后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坦度螺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杜建军;张红霞;马巧红;张建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部功能锻炼操对类风湿关节炎手关节疼痛的影响

    目的 评价手部功能锻炼操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日增加手部功能锻炼操,对照组只采取常规护理.在1个月、3个月时对患者手部受累关节压痛数进行比较.结果 3个月时干预组压痛关节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部功能锻炼操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关节疼痛有一定作用,可以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关节功能.

    作者:张雪梅;唐彦;苏秀琴;陈向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枸杞降糖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阴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枸杞降糖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枸杞降糖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内血FPG、2 hPG、HbA1C和CRP变化及肝肾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能降低血FPG、2 hPG、HbA1C和CRP,其中治疗组2hPG、HbA1C及CRP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躯体健康、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精力及总体健康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杞降糖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比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见效更快,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国武;姚斌;雷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镇痛与全麻-静脉镇痛对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或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镇痛组(SA组,n=30)与全麻-静脉镇痛组(GA组,n=30).分别于麻醉前(T1)、术毕即刻(T2)和术后48h(T3)时间点,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在全麻-静脉镇痛组,围术期期间T1、T2、T3时间点PT、APTT和T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镇痛组,TT在围术期期间3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T、APTT在T1、T2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T3时间点与术前比较明显延长(P<0.05);2组患者FIB均在T3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且GA组明显高于SA组(P<0.05).结论 与全麻-术后静脉镇痛相比,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镇痛可有效预防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高凝状态.

    作者:孙建坤;张永海;田新利;马汉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前次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前次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治的前次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孕妇298例,根据是否具备阴道试产条件及知情同意后分为试产组52例及剖宫产组246例,比较2组孕妇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 在298例瘢痕子宫中,阴道试产52例,试产率17.45%;试产成功38例,试产成功率73.01%;阴道分娩率为19.19%,试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P<0.05).试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亦明显少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是可行的但有风险,临床需要建立严格的评估和监测规范.

    作者:折利娜;樊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

    目的 通过超声造影评估脑血管疾病(包块颈动脉斑块合并脑梗死和颈动脉斑块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探讨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将9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分为颈动脉斑块合并脑梗死患者54例,颈动脉斑块无脑梗死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造影.对造影后斑块的增强部分进行感兴趣区描记,与正常血管腔感兴趣区所得值进行比较,所得比值为曲线下面积比值,曲线下面积比值用来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结果 超声造影后颈动脉斑块合并脑梗死患者曲线下面积比值高于颈动脉斑块无脑梗死患者[(0.38 ±0.15与0.22±0.12),P<0.05];曲线下面积比值与hs-CRP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565,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明确了曲线下面积比值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OR=2.400,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明显高于单纯颈动脉斑块患者,斑块内新生血管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斑块内新生血管与hs-CRP水平正相关性.

    作者:郑军;何晨晖;徐翠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切口两种处理方式,即Ⅰ期缝合术和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只实验犬,胆总管探查后随机分组行Ⅰ期缝合和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术后观察2组犬肝功能变化、胆漏率、胆管周围粘连情况、胆管切口狭窄程度及胆管切口与十二指肠乳头的炎性变化情况.结果 2组术后肝功能(ALT、AST)均较术前升高,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后较Ⅰ期缝合术后恢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胆漏以及胆管周围Ⅱ级以上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缝合术后胆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P<0.05),病理示前者术后实验犬胆管切口及十二指肠乳头的炎性反应均较后者更明显.结论 Ⅰ期缝合支架引流术可减轻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炎性反应,降低胆管狭窄程度,加速术后肝功能恢复.

    作者:王立云;田明国;马静;王平;杨志琦;李智勇;张培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石嘴山市某社区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研究

    目的 对社区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及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社区60岁上人群817人,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该社区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高的是高血压,其检出率为50.9%,控制率为46.1%;相关影响因素知识知晓程度较高,但专业知识的了解较少.结论 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和相关知识普及,以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重视程度.

    作者:哈翠兰;罗婷;马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血清HE4、CA125及B超表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HE4、CA125水平及B超在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40例为观察组,Ⅰ~Ⅱ期15例,Ⅲ~Ⅳ期25例;选择同期因其他原因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且无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集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HE4及CA125水平,分析其B超表现,比较2组HE4及CA125水平差异,HE4、CA125单独检测及与B超联合检测符合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HE4及CA125血清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CA125及B超联合检测符合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血清HE4、CA125呈现一定升高的状态,HE4结合CA125及B超提高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符合率,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有较高价值.

    作者:郭玉娥;卜祥静;包生武;高智达;李静;陈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室病变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分析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3 381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脑室手术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同期的开颅手术病例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脑室系统防御功能差、脑脊液循环障碍是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买正军;马小琴;马辉;徐军;杜磊;张斌;李国放;夏玉成;孙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犬伤Ⅲ级暴露166例的处置分析

    目的 探讨完善犬伤Ⅲ级暴露的处置及护理方法,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和消除不良心理反应.方法 对收治的166例犬咬伤Ⅲ级暴露者,及时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对伤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结果 经过18 ~24个月的追踪随访,166例暴露者无狂犬病发生,158例伤口Ⅰ期愈合,8例伤口延缓Ⅱ期愈合.结论 Ⅲ级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置与精心护理,能有效控制伤口感染、减轻不良心理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及避免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马金莲;陈志琳;高俊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25(OH)D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卒中病史、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史、卒中家族史.根据MMSE、MoCA评分标准,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32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70例,观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和25(OH)D的相关性.结果 25(OH)D在认知功能障碍组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 (OH)D降低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25(OH)D的低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相关性.

    作者:李建红;赵彦杰;连月英;李自强;桑志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