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后高钠血症的研究进展

任继魁;姚明

关键词:烧伤, 高钠血症, 感染, 发病率, 死亡率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烧伤发生率在所有损伤中排列第4位,高于肺结核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发生率之和.PeckMD报道每年烧伤发生超过1 000万[1],由于人口及社会原因,中国烧伤患者数量巨大,造成的社会和个人损失难以估量.众多的烧伤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的烧伤患者基本属于情况较严重者,他们有着共同的一些特点比如不同程度的皮肤屏障功能破坏,体液的大量丢失,细菌入侵感染,炎症反应的发生.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12例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分析男、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方法 由珠海丽珠试剂股份公司提供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回顾分析门诊就诊的312例泌尿生殖道患者,对其生殖道分泌物进行连续分离培养+药敏试验.结果 男性34例中,解脲脲原体阳性16例,人型支原体阳性4例,强力霉素药物敏感,美满霉素次之,耐药率高的为氧氟沙星;女性278例中,解脲脲原体阳性142例,人型支原体阳性8例,美满霉素药物敏感,强力霉素次之,耐药率高的为氧氟沙星.在送检的312例宫颈分泌物标本中84例患者为混合感染解脲Uu和人型支原体Mh占送检人数的26.9%,占阳性患者的33.1%.通过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的敏感试验分析,其中美满霉素敏感率高为90.4%,氧氟沙星低(21.8%);耐药率氧氟沙星高(50.0%),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低,均为5.8%.结论 临床应进行耐药性检测,并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高金丽;李芹;高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全麻与全麻联合腰硬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优缺点.将6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2例),A组接受全麻,B组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中给予药物处理病人的焦虑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监测各项指标,对术后疼痛、并发症、苏醒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B组术后4、8、1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苏醒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术后疼痛轻,苏醒时间早、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康向武;孙卫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昔洛韦导致急性肾损伤4例

    1 病例资料4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患者用药前均无慢性肾脏病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3例患者为非适应证超剂量用药,用药时间1~3d,用药大剂量为1 g/d,其中2例于输液当时出现腰痛、恶心,当日查血肌酐升高.4例患者均无少尿、无尿及肉眼血尿、浮肿表现,1例伴有尿频、尿痛,4例均有腰痛及消化道症状,1例伴皮肤瘙痒、注射部位局部发红.

    作者:鄂静;张秀梅;马丹娜;郑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物流配送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研究医院物流配送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了解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证医疗安全.方法 采取现场观察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9名物流配送入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物流配送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并现场观察落实情况,比较干预前后物流配送人员的执行力.结果 干预后物流配送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了解有很大提高,从干预前的21.05%~68.42%上升至于预后的89.47% ~ 100.00% (P <0.05);执行率从干预前0% ~g4.21%提高到干预后的84.21%~100.00% (P <0.05).结论 物流人员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大,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低,经过培训、督查,能按要求规范开展工作.

    作者:郑丽华;杜慧晴;王志翔;杜龙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平哮饮对哮喘模型小鼠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平哮饮对哮喘模型小鼠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阳性(地塞米松)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平哮饮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改良的卵白蛋白多点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和雾化吸八溶液均为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从激发当天开始给予地塞米松;平哮饮组分别给予4、8、16 g/kg提取物,各组连续给药14 d.各组小鼠末次激发24h后,处死各组小鼠留取标本.镜下观察各组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小鼠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平哮饮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中SOD水平(P<0.05),降低MDA和NO含量(P<0.05).平哮饮可明显减轻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细胞的炎性浸润.结论 平哮饮可能通过调整炎症状态下肺组织氧自由基水平,减轻氧化损伤程度,从而改善哮喘的气道炎症.

    作者:姜玥;王丹;姚遥;季志荣;李娟;王基云;马永剑;姜良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银川市2012-2014年游泳馆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预防因游泳池水质问题造成急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法 对银川市14家游泳场馆2012-2014年池水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 共采集池水水样560份,合格率为30.00%,整体达标率低,但3年的游泳池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结论 游泳池卫生状况虽然逐年好转,但仍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游泳场馆的卫生管理及池水的自检.

    作者:杨秀芹;王丽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烧伤后高钠血症的研究进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烧伤发生率在所有损伤中排列第4位,高于肺结核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发生率之和.PeckMD报道每年烧伤发生超过1 000万[1],由于人口及社会原因,中国烧伤患者数量巨大,造成的社会和个人损失难以估量.众多的烧伤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的烧伤患者基本属于情况较严重者,他们有着共同的一些特点比如不同程度的皮肤屏障功能破坏,体液的大量丢失,细菌入侵感染,炎症反应的发生.

    作者:任继魁;姚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甲氨蝶呤给药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不同给药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患者给予0.4 mg/kg甲氨蝶呤肌注,连用5d;联合米非司酮25 mg口服,2片/d,连用3d.B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1.0 mg/kg单次肌注,联合米非司酮25 mg口服,2片/d,连用3d.结果 A组药物治疗成功率为88.33%,B组为9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18.46±3.31)d,B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18.57±3.58)d,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0.00%明显高于B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0,P<0.05);A组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B组的13.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大剂量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玲;宋丹;潘馥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石嘴山市2003-2013年常见肿瘤疾病分析

    目的 对石嘴山地区2003-2013年常见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应用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3年石嘴山5 924例肿瘤患者的发病情况,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高发的病种依次是乳腺癌(23.51%)、胃癌(20.04%)、肝癌(19.44%)、肠癌(17.56%)、肺癌(14.21%)、宫颈癌(5.23%).结论 石嘴山市2003-2013年常见肿瘤以乳腺癌、胃癌、肠癌为主,应改善当地环境、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宣传常见肿瘤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方针,提高肿瘤病理诊断水平是防治大部分肿瘤的关键.

    作者:朱江宁;高月玲;张静虹;李俊君;李季;申明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Rs3025039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关联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Rs3025039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关联性.方法 从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医学网等检索VEGF Rs3025039基因多态性与公开发表的AMD论文,使用STATA 12.0软件,采用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 CI)作为效应指标,分析VEGF基因Rs3025039多态性位点与AMD的关系,同时评价所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及发表偏倚.结果 共有5篇VEGF基因Rs3025039多态性与AMD关联性的公开发表论文被纳入本研究,包括病例4 290例,对照1 021例.分析结果显示,VEGF Rs3025039 T等位基因相较C等位基因的合并OR值为1.13,95%,CI为0.82~1.56;遗传显性模式和隐性模式合并的OR值以及95%CI分别为1.24(0.85 ~ 1.82)和1.07(3.20 ~0.36);纯合基因型TT相对于CC的合并OR值及95% CI为1.17(0.37 ~3.76);杂合基因型CT相对于CC的合并OR值及95% CI为1.24(0.97 ~1.60),上述分析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种族进行亚组分层分析中也未发现VEGFRs3025039是AMD的易感位点.结论 VEGF Rs3025039的T等位基因和AMD可能没有关联性.

    作者:向伟;迟昊;薛中淇;张雯;庄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位结扎联合激光腔内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35例分析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联合激光腔内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5例患者共计147条患肢,每条患肢手术时间15~ 30 min,平均26.7 min;住院4~6d,平均4.5d.出现并发症19条,其中静脉炎12例(8.2%),淤血4例(2.7%),灼伤2例(1.4%),隐神经损伤1例(0.7%).术后随诊0.5 ~2年,平均1年,复发2例(1.4%).结论 激光腔内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快速、安全、有效及美观等优点,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术中严格规范操作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培东;陈耀堂;柴继军;陈长义;郑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无痛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无痛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148例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无痛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组(n=74)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组(对照组,n =74).治疗组先后于静脉输液器小壶滴注咪达唑仑3~5 mg和芬太尼0.02~0.025 nmg,待患者进入睡眠状态行介入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分别观察术前、术中及术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出现呛咳、憋气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少,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上述不良反应多,各项监测指标变化明显,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无痛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可大大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从而缩短了操作时间,增加了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徐敏;虞红;张欣;李俊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T联合MRI检查在儿童先天性耳聋原因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宝石CT联合MRI检查在儿童先天性耳聋原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先天性耳聋儿童患者35例行颞骨CT及MRI检查,重建外、中、内耳解剖结构,分析其耳部畸形类型.结果 CT显示正常而MRI显示异常5例,CT显示异常MRI显示正常3例,CT及MRI显示均显示异常3例,CT及MRI均无异常24例.结论 宝石CT联合MRI检查,较单一检查更能准确显示外、中、内耳异常的解剖结构,为临床术前评估提供影像学支持.

    作者:海录;潘自兵;宫亚琳;彭嘉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PFNA组41例和ALP组39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下地负重时间,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1年评价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术后引流量、下地负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褥疮、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内固定断裂)发生率明显低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ALP均可有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周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固原市2005-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固原市2005-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固原市2005-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固原市2005-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0.3/10万,每3年有一个流行高峰;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年均有发病,以散发为主,呈3~6月份和10 ~12月份2个高峰;发病年龄以3~14岁为主,报告6 717例,占总病例数的87.94%;男女性别比为1.37∶1;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73.34%、15%和5.19%;四县一区每年均有病例报告,10年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泾源县、西吉县、隆德县、原州区、彭阳县.结论 固原市2005 ~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有较明显的流行规律,是引起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主要疾病之一.应加大防控力度,广泛开展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加强重点人群腮腺炎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切实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生;赵连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石嘴山市职业人群耳鸣患者诊治的卫生经济学研究

    目的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了解石嘴山地区耳鸣患者的诊治现状.方法 选取就诊的26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就诊时填写问卷,包括首次就诊医院、就诊科室、所做检查、就诊次数、治疗方法、既往治疗费用等.结果 国际通用的耳鸣致残量表(THI)得分越高的患者平均就诊次数高于THI得分低的患者,平均治疗花费高于THI得分低的患者.结论 石嘴山地区职业人群耳鸣患者60%为轻度以下,对生活质量影响并不大.但由于认识不足,实施过度医疗,造成了医疗资源等的浪费.

    作者:李慧卿;何文萍;潘宁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毒螺旋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基于TPN47基因检测血液中梅毒螺旋体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梅毒螺旋体TPN47基因的参考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对收集到的200份血液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分析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同时,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确认.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扩增到梅毒螺旋体TPN47基因区164 bp长DNA片段,此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基于TPN47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PPA阳性血清和TPPA阴性血清的符合率分别为99% (198/200)和98% (196/200).结论 以TPN47基因为扩增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灵敏、快速、便宜等优点,适用于梅毒螺旋体临床实验室诊断.

    作者:曹守勤;邵峰;詹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分为静脉联合局部氨甲环酸组、静脉氨甲环酸组、局部氨甲环酸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每组各20例.术后6h夹闭引流装置之后完全敞开引流,术后24h拔除引流装置.记录各组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及输血例数.结果 静脉联合局部氨甲环酸组、静脉氨甲环酸组和局部氨甲环酸组患者术后引流血量、异体输血量、输血人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静脉联合局部氨甲环酸组与静脉氨甲环酸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但其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失血量及输血量,且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作者:张佳林;赵敏;蔺治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L-6基因-174 G/C位点多态性与宁夏汉族复发性自然流产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174G/C多态性与宁夏地区汉族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28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和213例健康对照IL-6基因启动子-174G/C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IL-6基因SNP-174G/C的GG、GC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96.93%和3.07%,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97.18%和2.82%,2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基因SNP-174位点G、C等位基因在RSA组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98.46%和1.54%,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98.59%和1.41%,2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基因SNP-174G/C位点可能与宁夏地区汉族女性RSA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作者:詹福寿;万艳;李霞;党洁;霍正浩;陆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瑞香狼毒对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狼毒提取物对癫痫大鼠认知及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实验组、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余组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制备动物癫痫模型.高中低剂量实验组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前给予25、50、100 mg的狼毒提取物灌服2周,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苯妥英钠.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认知功能;用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后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BrdU阳性细胞的增殖情况;以Western-blot技术检测狼毒作用后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NR1的表达.结果 水迷宫结果显示,模型组较狼毒高剂量组潜伏期延长(P<0.05);模型组的BrdU阳性细胞多于对照组(P<0.05),且多于狼毒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海马齿状回中神经NR1细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狼毒能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且狼毒可干预大鼠癫痫发作后海马齿状回颗粒层BrdU阳性细胞数的异常增生.

    作者:张义伟;马全瑞;刘印明;丁银秀;张姣;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