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腮腺前小切口入路在髁突中低位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陈建霖;钟绍先;周文力;单丽丽;魏素娟;钟镇;曹丽华

关键词:髁突骨折, 腮腺前小切口入路, 下颌后入路, 面神经损伤
摘要:目的 分析腮腺前小切口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的手术方式,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27侧)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15侧)采用腮腺前小切口入路进行手术治疗;10例(12侧)采用下颌后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定期随访,明确其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腮腺前小切口入路方法治疗的患者,骨折断端复位良好,面型和功能改善明显,1例面神经颊支损伤,无涎漏发生;采用下颌后入路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骨折断端复位良好,面型和功能改善良好,但2例有面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1例下颌缘支损伤),1例发生涎漏.结论 腮腺前小切口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可有效减轻或避免面神经损伤及涎瘘等并发症,减少面部可见瘢痕,并且需要的手术操作时间更少,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4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引起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32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程、留置导尿管、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激素及抗生素的使用等影响因素及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程、留置导尿管、空腹血糖值、血肌酐及抗生紊使用均是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子,而糖化血红蛋白和激素使用与尿路感染无相关性.尿路感染检出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占69.39%,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0.61%,肺炎克雷伯菌占12.24%.结论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高龄、女性、住院时间长、糖尿病病程长、留置导尿管、高空腹血糖值、高血肌酐浓度及使用抗生素,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处理是降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谢建军;李明明;赵瑞宁;李肃宁;李培军;丁少云;马保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89例报告

    目的 探讨治疗泌尿系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89例,其中肾结石2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28例.结果 钬激光碎石术的结石排净率为100% (89/89).其中53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36例患者因输尿管狭窄,碎石手术前留置双J管2~3周,经过被动扩张输尿管后再行碎石手术治疗.手术时间20~105 min,平均51 min;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8.3 d;结石排净时间2~7周,平均3周.术中输尿管穿孔1例,术后发热3例,术后1例出现肾周积液.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马宝学;王力民;马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利用细丝轻力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殆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利用正畸矫治技术(Tip-Edge)技术原理细丝轻力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并探讨该技术的矫治效果及要点.方法 应用细丝轻力对12例轻度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非拔牙直丝弓矫治,并对矫治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矫治后所有患者均达到矫治目标,X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上切牙显著内收,前牙覆牙合覆盖恢复正常,其相应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某些轻度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低角患者而言,可选择细丝轻力进行非拔牙矫治,从而规避减数治疗.

    作者:陈冬梅;张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银川市35~44岁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银川市35 ~44岁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方法 此研究选取就诊的65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段为35~44岁,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的方式,探究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结论 银川市35~44岁人群牙列缺失后的修复率较低,建议强化该人群口腔预防意识,以提高修复率.

    作者:刘曙光;刘琪;李桂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改良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8例子宫脱垂患者行改良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改良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手术时间(25±5) min,出血量(20 ±5)mL,平均住院时间(5±2)d.术后随访8例患者腹壁有牵拉不适感,在1个月后消失;2例患者术后尿频,2个月后症状自然消失;2例患者再次出现子宫下垂,但程度较前轻,患者无不适感.结论 改良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安全易行、效果确切、创伤小,患者经济负担小,是治疗子宫脱垂简单易行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樊杨;李熳;张娜;折利娜;刘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传代贴壁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 探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传代贴壁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传代贴壁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并计算纯度,应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传代贴壁法可以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3代细胞接种后2~8d进入细胞增殖对数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度可达(81.77±2.10)%,3代细胞纯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传代贴壁法可以分离、培养并获取正常活性及理想纯度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丁冬;闫鑫;李晓亮;张博闻;董梦婷;温鹏;姚占川;黄永禄;杨子洋;赵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可吸收防粘连液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可吸收防粘连液进行生物学安全性评价,为产品成功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GB/T 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的要求,对可吸收防粘连液进行热原试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淋巴瘤细胞基因突变试验(mLA试验)等生物相容性试验研究.结果 可吸收防粘连液经热原检测高升温0.1℃,无致热性,细胞毒性1级,急性全身毒性反应阴性,迟发型超敏反应阴性,遗传毒性检测均为阴性.以市售医用几丁糖为对照品,经动物血液学一般检验、生化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物体重/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显示无亚慢性全身毒性.结论 可吸收防粘连液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安全性,可为产品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张岩;郑紫燕;张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宁夏某综合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宁夏大型综合医院继续医学教育(CME)的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集体访谈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在继续医学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职工认知、项目管理等8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薄弱特点.结果 调研对象中,56.1%认为参加CME活动可以提高专业水平,30.8%认为对工作有帮助;66.5%认为可以开阔和发展思维,46.0%认为对提高理论水平有帮助等.结论 采取领导支持、加强宣传、壮大师资队伍、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等8项措施,促进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龙;张力健;刘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3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30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2组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2组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AKA抗体)、类风湿因子(RF),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抗CCP抗体灵敏度与RF相比(82.0% VS 8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特异度较抗RF抗体强(96.0% VS 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灵敏度显著高于抗AKA抗体(82.0% VS 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与抗AKA抗体特异度相比(96.0% VS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抗CCP抗体、RF抗体、抗AKA抗体的Kappa系数分别为0.74、0.72、0.49.结论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有效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值得推广.

    作者:于振清;童福强;杨光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乙酰胆碱3受体抗体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抗毒蕈碱3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M3R)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检测pSS组(42例)和疾病对照组(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8例)、健康对照组(20例)的抗M3R抗体阳性率;并将pSS组分为抗M3R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pSS组中抗M3R抗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在临床及免疫学等指标间的差异与关系.结果 抗M3R抗体在pSS患者中的阳性率为71.43%,疾病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6.67%,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5.00%,pSS患者阳性率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SS组抗M3R抗体阳性患者IgG、IgA、RF值及抗SSB抗体阳性例数较阴性患者明显增高.随着唇腺病理分级增高,抗M3R OD值随之升高.pSS抗M3R阳性患者血液系统受累较阴性患者明显升高.结论 抗M3R抗体对pSS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抗M3R抗体阳性的pSS患者易合并血液系统病变,唇腺组织机构破坏较重.

    作者:王莉;周少岚;朱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银川市精神障碍患者居家看管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居家看管在银川市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集中托养重症精神障碍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居家看管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护理前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MR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居家看管后治疗依从性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 (P <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银川市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居家看管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兰;张荣;谭玉臻;张嫣平;刘彩萍;王国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单操作孔胸腔镜在胸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在胸外科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胸外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单操作孔胸腔镜组和常规胸腔镜组各40例.术后对2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在治疗胸部外伤中2种腔镜技术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单操作孔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在胸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预后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永歧;张晓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小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对甲状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总结大径≤15 mm的105例患者113个甲状腺结节US-FNAC结果,按结节大小分成≤5 mm、6~10 mm、11 ~ 15mm 3组,并将其与手术病理、粗针穿刺组织病理结果及随访1年结果对照,评价US-FNAC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113个甲状腺结节,US-FNAC诊断恶性17个、可疑恶性10个、良性65个、滤泡性病变6个、细胞学结果不满意或无诊断15个.US-FNAC诊断甲状腺结节总的灵敏度为82.7%、特异度为95.2%、符合率为91.3%、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FNAC安全可靠,准确性较高,是鉴别甲状腺小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方法.

    作者:杨学文;文丽莉;刘峰;张炳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卵巢反应中IGF-1、IGFBP-1表达与IVF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卵泡液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与卵巢反应性以及IVF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因输卵管因素在本中心行体外精(IVF)治疗的不孕妇女109例.根据取卵日获卵数分为3组: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和高反应组.收集卵泡液检测IGF-1、IGFBP-1水平.收集患者获卵数、胚胎数、优胚数以及胚胎移植后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和B超结果等病历资料.结果 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反应组卵泡液IGF-1、IGFBP-1水平明显低于高反应组(P<0.05).低反应组卵泡数和获卵数明显降低(P<0.05),高反应组卵泡数和获卵数明显升高(P<0.05).卵泡液IGF-1水平与取卵日血清E2、卵泡数及获卵数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卵泡液IGFBP-1水平与卵泡数、获卵数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控制性卵巢刺激后,其卵泡液IGF-1和IGFBP-1水平不同,可作为判断反应性的指标.

    作者:姚海蓉;刘永杰;李旭丽;杜娟;郝苗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牙周炎基础治疗用于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牙周炎基础治疗用于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疗效分析.方法 按本研究各项标准纳入60例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用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口腔清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牙周炎基础治疗.以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为观察时间点,对比2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I)、出血指数(BO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时,2组PD、AL、HbA1c、FPG、TG、TC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PI、BOP指数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6个月时,2组AL、HbA1C、TC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PD、PI、BOP、FPG、TG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牙周炎基础治疗用于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老年患者有以下特点:①从第3个月起开始显著改善PI、BOP指数,但总体效果不明显,在6个月时达到佳效果;②能显著提高患者牙周健康程度;③虽然对患者血糖、血脂有积极影响,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

    作者:曹云峰;张荣;常磊;周颖;张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76例,中医辨证为寒湿阻络证.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和手法推拿治疗,1天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1天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学刚;贾辉;柳天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参加PET/CT检查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程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参加PET/CT检查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方法 对参加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查的100例患者应用基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 在100例参加检查的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焦虑的患者44例,抑郁的患者76例,同时有焦虑和抑郁的患者31例.中重度焦虑患者26例,中重度抑郁患者43例,同时有中重度焦虑和抑郁的患者13例.在中重度抑郁患者中,女性较男性多,为27例,占62.8%(27/43).结论 参加检查的患者多数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困扰,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减少检查的假阳性结果.

    作者:张帆;贾瑛勤;庄晓青;王蓉;童娜;姚建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467例效果

    目的 调查处方用药不合理及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的效果,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每月门诊处方650张,共计7 800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同时临床药师进行事前干预、事后点评.临床药师干预467例不合理用药处方,445例及时回复并进行修改.结果 7 8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467例,用药不合理率为5.99%.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途径不适宜96例、用法用量不适宜48例、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36例和遴选的药品不适宜33例;2016年上半年不合理用药处方数比较高,随后逐月下降.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可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氛围形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焦慧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固元补肾汤对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E2、LH、FSH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固元补肾汤对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生殖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古方固元补肾汤治疗,服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30 min服用;对照组给予更年安片,服法:口服,1次6片,1日3次.均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满1个月后分别测定E2、LH、FSH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显著(P<0.05);L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显著(P<0.05);FS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极显著(P<0.05).结论 古方固元补肾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升高E2水平,降低LH、FSH水平,改善生殖内分泌,从而从整体上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作者:张丽敏;虎峻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第一阶段为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第二阶段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法,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对比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0.00%,与对照组(4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且该措施低成本、低风险,值得在基层医院ICU推广、运用.

    作者:葛利静;何树娟;陈红梅;郑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