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鼠肉瘤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对裸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探讨

马建东;殷刚;李强

关键词:肉瘤细胞S180, 神经生长因子, 坐骨神经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小鼠肉瘤细胞S180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效果.方法 将裸鼠分为8组,实验操作后观察其肢体运动恢复情况,采用改良Tarlov评分,取血液标本检测NGF浓度;取脊髓腰膨大处做切片染色,观察受体Trka和p75.结果 小鼠肉瘤细胞S180分泌NGF,且接种量不同,NGF产生量也不同,接种1×10.4为0.390±0.018,接种1×10.5为0.445±0.012,接种2×10.5为0.469±0.017,接种1×10.6为0.520±0.049,接种2×10.6为0.571±0.042;接种组神经损伤恢复效果明显优于未接种组;改良评分接种组接种1×10.4为2.00±0.00,接种1×10.5为2.25±0.50,接种2×10.5为2.75±0.50,接种1×10.6为2.75±0.50,接种2×10.6为2.50±0.57,均优于其他组;切片显示接种组Trka和P75均表达增高.结论 接种肉瘤细胞S180可产生内源性NGF,内源性NG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效果优于外源性NGF.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干预对腹腔引流管口周围渗漏患者疼痛与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种能有效改善腹部外科术后腹腔引流管口周围渗漏患者疼痛与焦虑情绪的护理模式.方法 将100例腹部外科术后腹腔引流管口周围渗漏患者按照住院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疼痛及焦虑程度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HA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静息性疼痛和活动性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腹腔引流管口周围渗漏患者的疼痛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术后活动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对治疗原发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波;张淑红;董惠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宁夏地区三级甲等医院NICU护士姑息护理知信行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三级甲等医院NICU护士姑息护理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银川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NICU护士238名作为调查对象,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姑息护理知信行问卷调查表(包括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评价NICU护士姑息护理知信行现状.结果 238名NICU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分别为(11.48±2.28)分、(33.72±4.89)分和(32.82±4.95)分.不同工作年限、职称NICU护士姑息护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行为维度外,不同年龄NICU护士姑息护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称、年龄和工作年限是NICU护士姑息护理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宁夏地区三级甲等医院NICU护士对姑息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亟待改善和提高,认知态度不够积极,但行为质量相对较好.应加强护士姑息护理知识的培训,为提高NICU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水平、认知态度及行为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鲁惠玲;杜思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宁县人群包虫病学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中宁县人群包虫病感染现状,为包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全县抽取16个村(社区),进行人群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每村采集犬粪20份,进行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并计算家犬的感染率.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人群B超检查确定患病人数,人群血清学检查确定血清阳性人数.结果 中宁县包虫病人群患病率为0.25%,人群血清阳性率为15.22%;职业人群中以农民患病率和血清阳性率高,分别为0.27%、15.74%;回族和汉族比较,汉族的抗体阳性率高于回族,分别为16.05%、12.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病率为0.37%,血清阳性率高为16.18%,文化程度低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犬感染率为8.44%,儿童抗体阳性率为7.5%.结论 中宁县包虫病防治项目工作亟待完善,家犬的管理和驱虫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包虫病的健康教育工作需全面推进.

    作者:吴昊;张振华;张向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部封闭式延迟超薄皮瓣修复手指电烧伤创面16例疗效体会

    目的 探讨封闭式延迟超薄皮瓣对手指掌侧电烧伤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 手术分两期进行,第一次手术先行创面彻底扩创,依据患指情况于同侧腹部自上而下设计相应个数的矩形皮瓣,两两皮瓣间距在1.0~1.5 cm,沿设计切口三边切开,从远端自深筋膜层掀起皮瓣前2/3~1/2部分,皮瓣近蒂部两侧切口部分原位缝合,皮瓣远端适当修薄,后将患指创面与皮瓣远端及供瓣区创基缝合,以彻底封闭创面.手术3周后皮瓣成活,行二期断蒂术,术中将皮瓣断蒂端修薄后覆盖创面.结果 术后所有患指转移皮瓣成活,供瓣区仅遗留线状瘢痕,无明显挛缩.结论 通过对既往传统术式的适当改良,对手指电烧伤患者实施腹部封闭式延迟超薄皮瓣分指修复创面,在大限度保留患指功能的情况下,达到了减轻供瓣区创伤、缩短病程、降低感染率、改善皮瓣臃肿外观的效果.

    作者:关立锋;姬勇;郭涛;赵翔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Ex-PRESS 引流钉植入术治疗色素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色素性青光眼行Ex-PRESS 引流钉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14只眼色素性青光眼患者,在经过局部降眼压治疗后,眼压仍不能有效地控制,住院行Ex-PRESS 引流钉植入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评估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2例14只眼色素性青光眼患者,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下降为(8.02±5.17)mmHg、(13.62±3.21)mmHg、(12.89±2.96)mmHg、(13.02±1.85)mmHg、(13.27±2.08)mmHg;术后1例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其余与术前视力保持不变;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色素性青光眼行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范文燕;朱艳;哈少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医院护士腰背痛发生的职业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腰背痛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护士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调查问卷表,对石嘴山地区三级医院在岗护士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工作1年以上、50岁以下的女性护士172例进行职业性腰背痛调查,同时采用数字疼痛量表(NRS)进行腰背痛程度评估,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有腰背痛史的护士73.26%,半年内发作频率达3~4次以上者71.96%,疼痛程度较重和重度者30.95%;腰背痛的发生与年龄、护龄相关,且随年龄与护龄的增长呈增加的趋势(P<0.05),与文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搬运患者、更换床单、翻身拍背等高频率弯腰操作导致腰背痛发生的相关频率达80%以上.结论 腰背痛的发生与护士的年龄、护龄及工作性质密切相关,高频率的弯腰操作和缺乏职业防护意识是护士腰背痛发生的主要因素,加强腰背痛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改善职业环境,是降低护士腰背痛发生率和预防职业损伤的关键.

    作者:张雪梅;张志红;朱学珍;撒志梅;高月玲;石君;马海燕;吴爱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原代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构建

    目的 构建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模型.方法 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培养至第5天进行干预,缺氧过程(H)将细胞置入1% O2、5% CO2、37 ℃三气培养箱内无糖无血清依次培养1、2、3、4 h,再复氧过程(R)更换含10%胎牛血清低糖DMEM正常培养6 h.将细胞共分5组:正常对照组,H1R6组,H2R6组,H3R6组,H4R6组.观察C组和各H/R组再复氧6 h时心肌细胞一般形态和超微结构,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乳酸-丙酮酸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结果 与C组比较,各H/R组心肌细胞一般形态及超微结构损伤明显,随缺氧缺糖时间延长,其损伤逐渐加重;与C组比较,各H/R组细胞增殖减少,培养液LDH活性升高(P<0.05),随缺氧时间延长,细胞增殖逐渐减少(P<0.05),培养液LDH活性逐渐升高(P<0.05);与C组比较,各H/R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且随缺氧时间延长,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结论 成功建立乳鼠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该模型可靠稳定,重复性好,且缺氧时间以3 h为宜.

    作者:杜芳;刘伟;刘敏;刘芳;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泌尿系结石与患者职业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石的发病与职业的关系,为不同职业人群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发生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 选取门诊就诊结石患者1 000例,通过对比患者的职业及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农民、司机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发人群,其次是工人、教师,其他人群结石发病率较低.饮水次数、排尿频率和憋尿频率是导致结石产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饮食不规律、每日饮水量不足的人群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危人群.应对这类人群进行适当宣教,推广预防泌尿系结石发病的相关知识.

    作者:代新胜;杨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3D-ASL灌注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不同亚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不同亚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常规MRI、DWI及ASL序列检查,比较DWI和ASL两种技术显示病变的阳性率及面积大小.根据Adamas分型法,分为大面积、小面积及腔隙性脑梗死.结果 大面积脑梗死14例(37.8%),小面积脑梗死6例(16.2%),腔隙性脑梗死17例(46.0%).病灶显示阳性率:DWI对大面积、小面积及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为100%,ASL-CBF图大面积脑梗死低灌注显示率为100%(14/14),小面积脑梗死低灌注显示率为66.7%(4/6),腔隙性脑梗死低灌注显示率为5.9%(1/17).同一病例DWI与ASL-CBF相同病变显示面积的大小:SDWISASL,n=0.14例大面积脑梗死,DWI图上梗死面积为(882.15±450.66)mm2,ASL-CBF图上低灌注面积为(1 249.38±565.80)mm2,ASL-CBF图上低灌注面积大于DWI图上梗死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5,P<0.05).结论 3D-ASL可全面反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血流灌注状态,结合DWI可以评估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缺血半暗带,但对仅累及白质的小面积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显示有较大局限性.

    作者:张涛;金学荣;蔡中;马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011-2015年中卫市人间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中卫市人间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为布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中卫市2011-2015年布病数据及历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27例病例的个案调查表中的流行因素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中卫市报告布鲁氏杆菌病共1 104例,其中2015年报告670例,报告人数为2011年的21.6倍.报告病例中,沙坡头区报告232例,海原县报告451例,中宁县报告421例,分别占报告病例的21.01%、40.85%、38.13%.3~12月占92.84%(1 025/1 104),农民占88.59%(978/1 104),40岁以上年龄占56.97%(629/1 104),男女比例为2.52∶1.对历年确诊27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明确病牛、病羊接触史的18例(66.67%).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的中位数超过2个月,长者达563 d.结论 中卫市人间布鲁氏杆菌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地区主要在海原县,主要发病人群为40岁以上男性农牧民,病羊为主要动物传染源,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防控工作力度.

    作者:高敏贤;魏淑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BCR-ABL1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提高对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活检形态学、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特征的认识,减少疾病的漏诊和误诊.方法 收集3例不明原因脾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中血常规正常1例,3例骨髓活检中巨核细胞形态特点不同,均检测到相关基因突变.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脾肿大患者,无论血常规有无异常,都要结合骨髓形态学、骨髓活检、分子生物学排除骨髓增殖性疾病(MPN)的可能,骨髓活检中巨核细胞特征对鉴别MPN有意义.

    作者:李芳;杜宗孝;李芹;白洁;包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鼠肉瘤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对裸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探讨

    目的 探讨小鼠肉瘤细胞S180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效果.方法 将裸鼠分为8组,实验操作后观察其肢体运动恢复情况,采用改良Tarlov评分,取血液标本检测NGF浓度;取脊髓腰膨大处做切片染色,观察受体Trka和p75.结果 小鼠肉瘤细胞S180分泌NGF,且接种量不同,NGF产生量也不同,接种1×10.4为0.390±0.018,接种1×10.5为0.445±0.012,接种2×10.5为0.469±0.017,接种1×10.6为0.520±0.049,接种2×10.6为0.571±0.042;接种组神经损伤恢复效果明显优于未接种组;改良评分接种组接种1×10.4为2.00±0.00,接种1×10.5为2.25±0.50,接种2×10.5为2.75±0.50,接种1×10.6为2.75±0.50,接种2×10.6为2.50±0.57,均优于其他组;切片显示接种组Trka和P75均表达增高.结论 接种肉瘤细胞S180可产生内源性NGF,内源性NG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效果优于外源性NGF.

    作者:马建东;殷刚;李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危重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各种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入住ICU病房时间超过48 h、年龄≥18岁的患者作为观察资料.根据入科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分为2组(APACHE Ⅱ评分<20分组、APACHE Ⅱ评分≥20分组),比较2组患者次日清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乳酸水平及住ICU时间、28 d病死率等指标的差异;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患者60例作为健康人群组,比较健康人群与危重症患者之间25-羟维生素D水平有无差异.结果 共纳入患者114例,APACHE Ⅱ评分<20分患者74例、APACHE Ⅱ评分≥20患者40例.2组血清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7.77±4.30)ng/mL、(4.95±2.29)ng/mL(P<0.05),乳酸水平分别为(2.17±1.40)mmol/L、(3.76±2.80)mmol/L(P<0.05),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0.73±3.56)×109/mL、(13.68±4.23)×109/mL(P<0.05),住ICU时间分别为(5.19±2.73)d、(7.20±3.03)d(P<0.05),28 d病死率分别为0%、20%,上述变量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APACHE Ⅱ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r=-0.275,P<0.05).健康人群组60例,其血清维生素D3水平中位数为16.48 ng/mL,与危重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人群、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3不足或者缺乏,危重症患者更加明显,随着病情的危重程度加重,维生素D3水平逐渐减低.

    作者:杨绍兵;蔡庆;李莎莎;王晓红;丁欢;杨晓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标准化流程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采用标准化流程阴道镜操作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2015年1月-2016年12月用标准化流程阴道镜检查患者2 264例,与2013年1月-2014年12月用传统阴道镜检查患者1 375例进行对比,比较2组的活检率、活检阳性率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阴道镜检查的活检率为44.0%、活检阳性率为44.7%、诊断符合率为71.8%,而2013年1月-2014年12月阴道镜检查的活检率为62.0%、活检阳性率为36.2%、诊断符合率为51.5%.通过统计学分析,标准化流程阴道镜检查和传统阴道镜检查相比,活检率显著下降,活检阳性率及诊断符合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准化操作流程阴道镜检查,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

    作者:赵福英;张洪炜;贾佳;张彦琴;张燕;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清GA及IL-2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型ACS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糖基化白蛋白(GA)和IL-2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选择304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233例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至少一支血管内径狭窄≥70%),其中81例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NSTEMI组),152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组).选择7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GA及IL-2的变化水平.结果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较单纯糖尿病组GA [(20.367±0.54) 比(15.84±0.31)%]及IL-2[(379.69±55.69) 比(313.31±47.88)pmol/L]显著增高(P<0.05);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GA[(20.367±0.54) 比(18.45±0.53)%]及IL-2 [(379.69±55.69) 比(342.47±58.07)pmol/l]亦明显升高(P<0.05);随着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增加,GA显著增高而IL-2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GA和IL-2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毛艳梅;金学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煤工尘肺合并糖尿病发生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合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362例尘肺并发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和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感染204例,感染率56.35%,分别与血糖高、住院时间长、糖尿病病程的发展、侵入性操作、尘肺期别高等因素有关,血糖控制稳定、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 积极控制血糖、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可以减少煤工尘肺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何江;董玲;易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羧甲司坦对气道黏蛋白Muc5AC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羧甲司坦对急性肺损伤小鼠气道黏蛋白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脂多糖(LPS)刺激C57小鼠,建立急性肺损伤(ALI)的动物模型,同时用羧甲司坦进行干预,实验共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LPS组、羧甲司坦组和LPS+羧甲司坦组.采用细胞分类计数法观察各组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的分布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检测羧甲司坦对ALI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黏蛋白Muc5A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BALF中淋巴细胞占绝大多数,单独给予羧甲司坦对BALF细胞分布无影响;LPS所致的ALI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且以中性粒细胞占多数,羧甲司坦能够明显抑制ALI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羧甲司坦能够明显抑制ALI小鼠BALF中气道黏蛋白Muc5AC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论 羧甲司坦能够明显抑制ALI小鼠气道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同时明显降低气道Muc5AC的表达水平.

    作者:张科东;朱彩侠;刘小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咳嗽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与支气管舒张试验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慢性咳嗽患儿100例,均予以FeNO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分析FeNO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相关性.结果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者有57例,阴性者有43例,阳性者FEV1.0水平(58.17±10.27)%低于阴性者(68.54±15.23)%,阳性者FeNO水平(53.68±11.34)μg/mL高于阴性者(31.36±9.2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O与支气管舒张试验呈正相关性(r=0.643,P<0.05).结论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咳嗽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中为高表达,二者呈正相关性,对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磊;王军;王大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3D打印技术目前是世界上尖端的技术之一[1],它综合了数字建模、机电控制、信息、材料、化学等多方面的前沿技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等各种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合金材料的直接应用,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作者:王康;李思慕;马婷;贾维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体感诱发电位和中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对急性期中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潜能预测作用.方法 在患者入院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易运动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40例中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按照患者病情在急性期、稳定期行正中神经SEP检测,2个月后再次评估以上量表,对正中神经SEP N20的振幅、潜伏期与急性期、稳定期及2个月后的各项量表做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健侧正中神经SEP N20潜伏期、波幅正常,而患侧正中神经SEP N20潜伏期延长,波幅较健侧降低或波形异常(P<0.05).患侧正中神经SEP N20消失的患者患侧上肢FMA评分和MBI低于N20可引出者(P<0.05).40例患者2个月后患侧上肢FMA评分和MBI为:2个月>急性期存在组>稳定期(P<0.05).结论 急性期和稳定期中年脑卒中患者患侧正中神经SEP N20消失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较差,应尽早联合实施康复功能锻炼及治疗,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作者:朱玉霞;李娜;董惠珍;张荣艳;韩芳;赵丽丽;付传芳;李玉玲;刘芳;王丹红;乔惠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