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冉冉;鄂静;郑亚莉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联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溶骨性脊柱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20例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椎体后凸成型术(RFA+ PKP组).PKP组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9.0±8.3)岁;PKP+ RFA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0.0±7.6)岁.记录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罗兰-摩理斯生活障碍问卷表(RMDQ)评估患者功能障碍情况,观察2组患者骨水泥外渗情况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 术后随访8~19个月,PKP组(13.28 ±2.23)个月,PKP+ RFA组(13.69±1.85)个月.PKP组VAS评分从术前的(8.92 ±0.79)分降至(3.11 ±0.65)分,PKP+ RFA组从术前的(8.75 ±0.86)分降至(2.77±0.89)分,2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RMDQ较术前均有所改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骨水泥外渗率为21.12%,PKP+ RFA组为12.02%;PKP组肿瘤复发率为31.21%,PKP+ RFA组为9.11%,2组患者骨水泥外渗率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 RFA治疗脊柱溶骨性转移瘤可取得与PKP相似的临床疗效,短期内可控制癌灶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施建党;何胤;杨宗强;苏胜杰;牛宁奎;丁惠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A、维生素E在0~4岁川崎病(KD)患儿检测结果临床价值.方法 对KD患儿维生素A、维生素E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KD患儿维生素A水平均低于正常范围,维生素E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冠状动脉损伤(CAL)组患儿维生素A水平较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患儿维生素E水平较NCAL组高(P<0.05);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KD患儿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较非感染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改变对于预测KD的发病有一定临床意义,但对是否出现CAL无临床预测价值.维生素E在KD的发病与否及是否出现CAL尚无相关性,KD患儿中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MP感染无明确相关性.
作者:王军;王艳;孙云;李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低渗非离子对比剂,对经皮血管成形并支架置入治疗脑梗死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行经皮血管成形并支架置入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治疗前肾功能状况(内生肌酐清除率< 60 mL/min即为肾功能不全),分为肾功能正常组65例和肾功能不全组25例.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分析比较造影前后肾功能状况(肌酐、肌酐清除率)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结果 肾功能正常组的65例患者中,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3.08% (2/65);肾功能不全组患者25例患者中,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24.00%(6/25),2组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前后,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肌酐及肌酐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肌酐水平明显升高(P<0.05),肌酐清除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肾功能正常的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低渗非离子对比剂行经皮血管成形并支架置入治疗不影响肾能损害,但在已经存在肾功能损伤者,低渗非离子对比剂会加重肾功能损害,导致造影剂肾病发生.
作者:张涛;周艳;任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一步了解伴有血脂异常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为治疗与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活检为原发性IgA肾病8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正常组38例与血脂异常组42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 相比较于血脂正常组患者,血脂异常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而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肾脏病理资料比较,血脂异常组出现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及肾小动脉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ass分级相比较,肾脏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血症可加重IgA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伴高脂血症的IgA肾病更容易出现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动脉病变,加重肾脏病理损害,增加IgA肾病进展至肾功能不全的风险.
作者:张国庆;李博;郑亚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OL2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宁夏地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关联性研究,收集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10例,同期收集排除其他遗传性眼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36例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检者外周抗凝血5 mL,提取全血DNA.选取COL2A1基因的12个标签SNPs,通过iMLDR分型技术对SNP位点进行分型.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应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不同遗传模型下各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及关联性研究,并计算校正后的比值比(ORs)和95%可信区间(CIs).结果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组和对照组在12个SNPs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在显性模型、隐性模型、超显性模型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研究未发现COL2A1基因的SNPs与宁夏地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存在关联性,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作者:张雯;迟昊;薛中淇;徐曼云;马建青;郝娟;庄文娟;毕小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组、H2O2+LBP(40 mg/L)组.正常对照组:DMEM完全培养基常规培养;H2O2组:含体积分数10% FBS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同时加入200 μmol/L H2O2溶液造成氧化应激损伤模型;H2O2+ LBP(40 mg/L)组:用含10% FBS和200 μmol/L H2O2的DMEM培养基培养,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10 mg/L,20 mg/L,40 mg/L)进行干预,终选用40 mg/L枸杞多糖进行保护.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AnnexinV-FITC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结果 MTT结果显示,H2O2能够降低RGC-5细胞活性,并呈浓度依赖性,200 μmol/LH2O2作用24 h后RGC-5细胞活性为正常对照组的50%,继续加入不同浓度LBP (10 mg/L,20 mg/L,40 mg/L)干预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2.5%、62.8%和68.6%,与H2O2组相比较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V-FITC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H2O2组、H2O2+ LBP(40 mg/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90%、32.35%、24.2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杞多糖对RGC-5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贞;张芳霞;马雅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360°全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药物控制不理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例(20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经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不理想行SLT治疗,观察SLT治疗前与治疗后1h、1d、1周及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情况,以及视力、视野改变、并发症情况.结果 16例20只眼药物控制不良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行SLT治疗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眼压平均下降(5.23-2.02) mmHg;视力与术前未见明显改变,视野未见进行性进展.结论 对于药物控制不理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SLT治疗可有效降低眼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范文燕;李春花;哈少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肾穿刺活检诊断为膜性肾病53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根据不同性别、年龄、24 h蛋白尿、eGFR、病理类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 53例膜性肾病患者年龄为(49.6±15.3)岁,男37例,女16例,男女性别比为2.31∶1.原发膜性肾病46例(86.79%),其中Ⅰ期、Ⅱ期、Ⅰ~Ⅱ期、不典型膜性肾病分别为18例(39.13%)、10例(21.74%)、4例(8.70%)、14例(30.43%),Ⅲ期及Ⅳ期均未收集到.继发膜性肾病7例(13.21%),以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为多见,为6例(85.71%);1例狼疮性肾炎(14.29%).免疫荧光以IgG和IgM沉积为主,分别为53例(100%)和50例(94.34%).以浮肿为主诉者为多见,为39例(73.58%);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45例(84.91%).性别、年龄、高血压、肾病综合征、血尿、24 h尿蛋白、白蛋白、血肌酐、eGFR、总胆固醇在不同性别组及病理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 <90 mL/(min·173 m2)组者具有年龄大、血肌酐水平高的特点.老年组比青年组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率及较低的eGFR;随尿蛋白定量的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结论 膜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浮肿为就诊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多见,病理分期以Ⅰ期、Ⅱ期为主.
作者:刘冉冉;鄂静;郑亚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住院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心内科治疗的46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冠心病住院患者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维度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SAQ总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对应对方式与SAQ量表各维度及SAQ总得分均呈正相关性,回避应对方式与SAQ量表中的身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和SAQ总得分均呈负相关性,屈服应对方式与疾病认知程度呈负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和干预,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杜永东;马素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FOXO1基因表达改变,进一步了解DR的发病机制,为DR的治疗提供新的基因靶点和依据.方法 收集眼科、内分泌科住院部及门诊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DR组110例,糖尿病正常眼底组(NDR) 120例.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OXO1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blot检测FOX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DR组与NDR组相比,FOXO1 mRNA表达在DR组中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中FOXO1蛋白表达水平水平相比较NDR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FOXO1在DR中的表达明显改变,这可能为DR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高春兰;陈丽;王伟邦;张鑫;邹晓燕;李蕊;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近端短节段融合策略对Lenke Ⅰ型AIS患者进行矫形手术,评估此策略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Lenke Ⅰ型AIS患者,均行后路矫形融合手术.上端椎确定后,18例患者近端固定椎低于上端椎一个椎体(短节段融合组).近端固定椎与上端椎重合的有18例患者,9例患者固定椎高于上端椎一个椎体(常规组).通过使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放射学检查、SRS 22评分及围手术期数据,对2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2组患者主胸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随访时其Cobb角、肩关节平衡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固定椎体数2组患者分别为(7.7±0.7)个、(8.6±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33.4±28.4) min、(178.2±53.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分别为(270.3±120.8)mL、(375.4±169.3)mL (P <0.05).结论 对于Lenke Ⅰ型患者近端短节段融合可达到与常规手术相同的矫形结果及临床疗效,而且此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可更好地恢复肩关节的平衡.
作者:庞龙;松本守雄;李亚平;陆志东;金群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IgA肾病(IgA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与其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肾活检病理诊断为IgA肾病并长期随访患者113例的资料,以1年内血肌酐是否升高到基础值的50%分为2组,对肾活检时各临床及实验室病理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IgAN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影响IgAN患者肾功能进展的指标中,发病时的年龄、血红蛋白、血尿程度、24 h尿蛋白定量、高血压、肌酐、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牛津分型及新月体比例,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OR=1.071)、24尿蛋白定量(OR=3.624)、高血压(OR=5.618)、肌酐(OR=3.007)、尿酸(OR=1.008)、同型半胱氨酸(OR=1.056)为IgAN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研究提示IgAN进展的危险因素为发病时的年龄、血肌酐、尿酸、蛋白尿水平、高血压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临床上可以对以上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以延缓IgAN的进展.
作者:李博;保莉;张国庆;王慧;张艳;杨丽嵘;郑亚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5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眼生物学参数分布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997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光学相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对术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眼生物学参数测量.结果 997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均值为(23.16 ±0.83)mm,前房深度均值为(2.98 ±0.40) mm,水平角膜曲率均值为(43.78 ±1.59)D,垂直角膜曲率均值为(44.82±1.68)D,眼轴长度、前房深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少(P<O.05),水平及垂直角膜曲率随年龄增长而变陡(P<0.05).男性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均值大于女性(P<0.05);女性水平及垂直角膜曲率均值均大于男性(P<0.05).眼轴长度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性(r =0.398,P<0.05),与角膜曲率呈负相关性(r=-0.594,P<0.05);前房深度与角膜曲率呈负相关性(r=-0.112,P<0.05).结论 5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年龄增长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呈递减趋势,而角膜曲率逐渐递增.应用IOL Master可以准确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学参数.
作者:薛中淇;马建青;徐曼云;张雯;迟昊;庄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联合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则给予引流清除术联合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致死率和并发症情况较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在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过程中,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锥颅穿刺引流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及致死率低等优势.联合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能有效减少治疗中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董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先天性静止性夜盲家系和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及临床表型特征.方法 收集在宁夏眼科医院就诊的1个先天性静止性夜盲(CSNB)和1个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SP)家系的临床资料,抽取患者家庭成员及其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运用外显子结合目标区域捕获测序芯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到候选致病性突变位点.运用PCR和直接测序进行验证,确定致病性突变位点.结果 CSNB家系有3例患者,自幼夜盲,无进行性加重,ERG表现为暗视ERG,即a波正常、b波显著下降;EOG正常.RPSP家系有3例患者,自幼夜盲,逐渐加重.ERG检查与暗视ERG,a波、b波均重度下降;EOG显示光峰/暗谷明显降低.通过基因检测和生物信息分析,证实TRPM1基因p.R1025L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MERTK基因p.R1443W为RPSP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结论 先天性静止性夜盲及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根据眼底表现难以鉴别,ERG、EOG检查及结合基因突变检测分析,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雅妮;陈雪;庄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患者LASIK术前后不同时期立体视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69例屈光参差患者于LASIK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使用颜少明的《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零视差、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使用同视机测定远立体视.结果 术后69例屈光状态为±1.0D,裸眼视力≥0.8,双眼屈光参差≤-0.75 D.术后1个月有62例(89.86%)零视差达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零视差有1例(1.45%)未达正常,交叉视差有39例(56.52%)达正常,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非交叉视差有28例(40.58%)达到正常,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远立体视有41例(59.42%)达到正常,术后6个月远立体视有50例(72.46%)达到正常,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屈光参差对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及远立体视均造成损害,但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屈光参差患者LASIK手术双眼立体视功能逐渐恢复,恢复顺序为零视差、远立体视、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
作者:杨静;马雅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核桃壳眼镜灸与单纯针刺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0例视疲劳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针刺结合核桃壳眼镜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76.67%,优于对照组的46.67% (P <0.05);治疗组主觉症状评分为(14.13 ±8.01)分,优于对照组的(26.63 ±7.17)分(P<0.05).结论 针刺结合核桃壳眼镜灸治疗视疲劳综合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曹海波;彭莉君;柯生海;陈佳;宋秀娟;王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经过规范验配后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58例(116只眼)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与观察组年龄、性别、屈光状态相匹配的配戴框架镜的患者58例(116只眼)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经过不同矫正方式后6个月时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调节滞后量、单眼调节幅度、单眼调节灵敏度和双眼调节灵敏度的变化,并对2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正相对调节、单眼调节幅度、单眼调节灵敏度和双眼调节灵敏度增加,调节滞后量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负相对调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塑形镜配戴可以改善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的调节功能,这也可能为角膜塑形术延缓近视进展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政来;庄文娟;史宝玉;金甜甜;张春晖;徐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雷珠单抗(Lucentis)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在宁夏眼科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DME患者共60例60眼,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和激光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Lucentis 0.5 mg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区局部或格栅样光凝及单纯光凝治疗,采用佳矫正视力(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联合治疗组从Lucentis注射后第3个月开始BCVA分数开始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个月时提高15.9±6.2个字母;联合治疗组的平均BCVA分数优于激光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检查平均中央黄斑厚度,联合治疗组第1个月开始视网膜中央黄斑厚度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个月时平均厚度减少(403.53 ±48.02) μm;激光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第1个月开始,联合治疗组视网膜中央黄斑厚度明显减少,与激光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观察到眼部及心脑血管方面的不良事件.结论 Lucentis玻璃体内注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DME安全有效,但长期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文舟;李春霞;高峰;马建清;庄文娟;路雪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球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且合并黄斑水肿患者70例(70眼),给予康柏西普0.05 mL(0.5 mg)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月1次,连续3次,之后按需注射,眼底荧光造影有无灌注区者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随后观察矫正视力、眼底、眼底荧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随访6个月.结果 给药前的平均视力0.12 ±0.04,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523±146)μm.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后随访半年平均视力为0.54±0.32,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在给药半年后为(268±80) μm,与给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注射后无玻璃体腔积血、视网膜脱离及医源性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无继发性青光眼出现.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何利东;扈晓雯;哈少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