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立;张教国;黄雁;张金芝
目的:对儿童中毒病例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儿童中毒原因及相关因素,寻求干预措施.方法:统计我院1997~2006年间收治住院的497名中毒儿童病案.结果:儿童中毒物质(药物和毒物)种类繁多,中毒以1~6岁儿童为主占77.26%,中毒原因74.25%为误服.结论:家长应加强对小儿的监管,妥善保管好药物和有毒物品,了解基本用药常识,警惕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动向,帮助其安全的度过疑惑期.
作者:宋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早产儿生后早期(2 h内)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我院出生的58例早产儿,其中治疗组28例于生后2 h内气管内滴或注入PS预防早产儿RDS,剂量为100 mg/kg,对照组30例常规给予氨茶碱、氨溴索治疗.结果:治疗组仅3例发生RDS,其中1例并发气胸放弃治疗,发生率10.7%,对照组有13例并发RDS,共5例因颅内出血、肺出血、气胸等放弃治疗,发生率43.4%.结论:早产儿早期使用PS可以有效减少及减轻RDS发生率及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安全性好.
作者:李军红;谢金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婴幼儿使用的院内制剂中药退黄外洗液对豚鼠的皮肤刺激性.方法:中药退黄外洗液以29.6 g和7.4 g生药/kg(为临床剂量的40倍和10倍)给豚鼠分别作单次和多次完整皮肤和损伤皮肤刺激性试验,用药后测量豚鼠体重,观察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排泄等一般情况,并作受药部位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中药退黄外洗液高、低剂量组单次或多次接触豚鼠,其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本品短期内对豚鼠无刺激性,表明临床拟用剂量用于局部或全身皮肤是安全的.
作者:黄仕孙;高桂娥;吴曙粤;曾宪彪;王艳宁;余莉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脂肪的发育表现为组织体积增加,其原因可为细胞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他们各自或同时起作用.脂肪细胞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逐步分化形成,按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发展.
作者:张艳;刘友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正常人血浆中红霉胺HPLC-MS测定法,研究地红霉素两种肠溶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方法:以克拉霉素为内标,血浆样品碱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Thermo Hypersil-Hypurity C18柱(150 mm×2.1 mm,5 μm)分离,以MS检测器检测.采用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等分成两组,分别单剂量口服0.5 g地红霉素肠溶颗粒剂(试验制剂T)或地红霉素肠溶片(参比制剂R).结果:红霉胺与内标分离度好,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测定.红霉胺浓度在3.1~736 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线性关系良好,小可定量浓度为3.1 μg/L.回收率为97.0%~99.1%(n=5),日内RSD为4.0%~9.9%(n=5);日间RSD为4.4%~11.2%(n=15).T与R的Tmax分别为(2.6±0.7)h、(2.6±0.8)h;Cmax分别为(339.4±118.1)μg/L和(360.8±139.5)μg/L;AUC0→144分别为(3 225.0±986.5)μg·h/L和(3 188.2±1057.9)μg·h/L;T1/2分别为(44.7±3.5)h和(42.6±5.9)h.与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1±17.5)%.药动学参数经多因数方差分析显示周期间与制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单侧t检验表明接受T与R生物等效的假设,经计算90%置信区间均在规定值内.结论:T与R为生物等效制剂.
作者:张志华;周彦彬;丁劲松;田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临床试验是推动人类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往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临床试验的主要资助者--制药企业或药品生产商往往不愿意公开发表已进行的药物临床试验的结果或者仅仅只发表对产品有利的研究报告,很多医药学杂志也往往只发表药品(产品)疗法的阳性结果,这不仅造成医学界对于药物疗效、安全性评价的偏倚,也不利于各国医药工作者分享人类医药发展的成果[1].近年来,各国医药学工作者强烈呼吁临床试验应当进行注册,使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透明化,让社会公众、医药卫生从业人员、研究者和赞助者可以通过网络免费查询和评价注册的临床试验,从中获得可靠的信息;WHO和多个社会团体等强烈支持(药物)临床试验注册,并采取具体措施推动临床试验注册,制订了临床试验注册的标准[2].本文就临床试验注册的有关内容与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贾运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比较进口与国产甲氨蝶呤(HD-MTX)在预防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髓外白血病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分别使用进口与国产不同厂家HD-MTX,统计其发生胃肠道反应、皮疹、粘膜损害、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使用国产和进口甲氨蝶呤患儿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MTX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进口的高(P<0.01),而进口MTX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国产高(P<0.01).结论:在临床使用甲氨蝶呤的过程中,应予以注意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易丽;周军;江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现场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手段或方法,广泛用于许多领域的科技活动之中,特别是在预防医学领域,现场调查更是作为一种常用的研究手段与方法被广泛应用.
作者:刘友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药物性皮疹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探讨儿童药物性皮疹的年龄分布、皮疹类型、致敏药物及治疗的特点,本文对我院104例药物性皮疹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冉琴;王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前体脂质体型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PPS)对整肺灌洗兔呼吸窘迫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PPPS水化后,经气管滴入治疗整肺灌洗型成年兔呼吸窘迫模型,观察兔的生命体征、血气、动态肺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整肺灌洗后模型兔的血气pH、PaO2急剧下降,PaCO2轻度上升,心率明显减慢而呼吸频率增加,SBP和DBP均明显下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S含量明显下降;病理检查提示出现肺出血、肺不张、肺泡萎缩、透明膜形成等病变,符合Ⅰ型重症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经气管滴入PPPS后,可以使RDS模型兔的各项指标(pH、PaO2、PaCO2、HR、BR、SBP、DBP)明显改善,肺部的病理改变也明显减轻.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pH(F=4.572,P=0.046)、PaO2(F=557.586,P=0.000)、PaCO2(F=96.798,P=0.000)、TV(F=117.851,P=0.000)、Cydn(F=276.996,P=0.000)、HR(F=34.975,P=0.000)、BR(F=28.167,P=0.000)、SBP(F=124.751,P=0.000)和DBP(F=108.672,P=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组中,各个时间点的pH、PaO2、PaCO2、TV、Cydn、HR、BR、SBP和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PS对实验性PS缺乏和肺损伤造成的呼吸窘迫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武荣;封志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将头孢西丁钠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12 h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西丁钠的含量.结果:头孢西丁钠在50~800 μg,/mL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1.1)%;日内差RSD≤1.4%(n=5),日间差RSD≤1.9%(n=5).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12 h内含量>93%.结论: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在25℃、12 h内配伍稳定.
作者:张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长期以来,抗生素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新的耐药形式及耐药菌株不断出现.20世纪后半阶段,革兰阳性菌在医院感染中的比例显著上升,其耐药性也日趋严重和复杂,多重耐药性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1].
作者:宛霞;张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提高人们对儿童急性酒精中毒的认识.方法:总结32例儿童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转归情况.结果:32例中痊愈28例,遗留继发性癫痫1例,智力不全1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对儿童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可致伤残甚至死亡.
作者:乔素伟;李迎春;张艳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过敏性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表达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FN-γ)之间的平衡以及血清IgE水平调控的作用.方法:选择粉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95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使用SLIT(粉尘螨滴剂)48例(治疗组),未使用SLIT 47例(对照组),在研究前、后分别取血,测定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2、IL-4的表达及血清IgE水平.结果:SLIT疗程(1年)结束后,治疗组Th1细胞因子IFN-γ、IL-2表达分别增加了30.76%、33.23%,而Th2细胞因子IL-4表达及血清IgE的水平分别降低了31.07%、33.60%;与对照组相比各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可显著纠正Th1/Th2表达细胞因子功能的失衡,减轻患者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作者:张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共7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d),连用1~2 d,对两组患儿体温正常时间、皮肤红斑及疱疹停止发展时间、皮肤疱疹干燥时间、住院天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体温正常时间、皮肤红斑及疱疹停止发展时间、皮肤疱疹干燥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2.9±1.46)d、(6.03±1.44)d、(3.87±1.37)d、(3.08±1.14)d,对照组分别为(4.86±2.67)d、(8.43±2.92)d、(6.09±2.33)d、(4.51±1.9)d,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100%,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7.1%和7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症状及体征,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文勇;王晓刚;唐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nCPAP或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剂量为100mg/kg.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存活率分别为96.55%、80.65%,治疗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79,P>0.05);nCPAP或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0.73±19.47)h、(77.34±19.69)h,治疗组通气时间缩短(t=9.13,P<0.05),机械通气所占比例分别为24.14%、54.84%,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P<0.05);合并症的发生亦明显降低,除肺出血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郭春艳;赵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2005~2006年在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的肺炎患儿采取痰标本,采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仪行痰培养;分离出Sp及Hi菌株,并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939例肺炎患儿分离Sp 112株,Hi 77株.Sp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为:青霉素92株(82.2%)、阿莫西林32株(28.6%)、红霉素111株(99.1%)、复方新诺明109株(97.3%)、万古霉素0株(0%).Hi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为:氨苄西林36株(46.8%),复方阿莫西林8株(10.4%),头孢克洛14株(18.2%),头孢呋辛6株(7.8%),第三代头孢菌素5株(6.5%),复方新诺明69株(89.6%).结论:烟台地区儿童Sp、Hi耐药形势严峻.Sp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多重耐药.Hi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性较高.
作者:李坤霞;初清;刘建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调查主要为儿童使用的中成药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为厂家完善说明书及相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关于口服中成药说明书的15项要求对93种中成药说明书内容逐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份口服中成药说明书中药理作用的缺项率达到64.51%,儿童用法用量缺项率达到55.91%,不良反应缺项率达到83.87%,禁忌症缺项率达到75.26%,注意事项的缺项率达到34.40%.结论:中成药说明书存在项目不完整及儿童用法与用量含糊不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张克敏;贾亦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为豆科植物槐属苦参的根,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参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炎、抗心律失常等方面的活性,本文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方法,查阅了国内近十年来有关其所含生物碱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报道,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深层次开发和利用苦参这一传统中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周军;梅艳;易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