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根;俞刚;郭梦云;缪芬;郦柏平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认识到新生儿能够体验疼痛.由于新生儿肝肾功能及药物代谢的特殊性,使用吗啡、芬太尼和对乙酰氨基酚受到限制,因此危重新生儿镇痛剂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陈贻骥;吴季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的患儿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单用苯巴比妥,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及妈咪爱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9.6%,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显效率10.4%,总有效率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能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史训统;胡国华;王有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比研究和评价静脉药物终止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起效时间、不良反应,以指导临床小儿PSVT的药物复律,提高复律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方法:收集7年来我院住院患儿中,经腺苷三磷酸(ATP)、心律平、西地兰治疗的PSVT病人共58例,比较各种药物的复律时间、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TP复律时间3~30 s,成功率为86.67%,不良反应发生率63.33%;心律平复律时间5~30 min,成功率73.68%,不良反应发生率15.78%;西地兰复律时间20 min~5 h,成功率59.09%,不良反应发生率4.54%.结论:对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和严重并发症的小儿PSVT,复律应首选ATP,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程度较轻且消失快;心律平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与ATP一样,可作为一线药,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尤其应首选心律平;合并明显心力衰竭者首选西地兰.
作者:钟家蓉;周昌渝;田杰;余更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继发呼吸道感染的流行趋势、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NICU经呼吸机治疗的102例NRDS患儿撤离呼吸机时气管导管内吸痰的痰培养、药敏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胎龄<32周与≥32周、上机时间<3 d与≥3 d的痰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动杆菌多见,对大多数头孢类药物敏感率<5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高为84%.结论:胎龄<32周、上机时间≥3 d的患儿续发呼吸道感染的机率明显增高;继发感染的病原耐药性高.
作者:包蕾;余加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交沙霉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交沙霉素治疗组,评价其治疗效果,并用ELISA法检测患儿的血清IL-13水平,免疫荧光法测CD4+、CD8+及计算出CD4+/CD8+比值.结果:交沙霉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疗效更好,并能使患儿外周血TH2细胞的过度活化和TH2类因子的偏移状态得到纠正,CD4+/CD8+比值下降.结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除使用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外,加用交沙霉素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同时可调节患儿失调的免疫状态.
作者:汪灏;帅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63例HIE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加用FDP和参麦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心电图恢复、心肌酶谱恢复、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第5、10天NBN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FDP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HIE合并心肌损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康治;吴少华;陈正珊;项素素;冯思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肠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06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的标本进行粪便培养,其中阳性50例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50例阳性病例,致病菌占52%,条件致病菌占16%,菌群失调占3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敏感率较低,分别为56.00%、66.67%、63.64%,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敏感率较高.结论:三代头孢可作为小儿细菌性肠炎首选用药,>6岁患儿,可考虑选用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
作者:罗玉蓉;谢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6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予头孢噻肟-头孢克洛序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P<0.05).结论: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能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减少穿刺局部反应,节约医疗资源,可推广应用.
作者:邸春阳;徐玉新;季松茂;瞿丽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儿科用药一般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计算,只相当于成人的几分之一,如1/2、1/4甚至更少.但不少药品并没有适合儿童使用的规格,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因药品在具体应用时儿童用药量难以掌握,分割药品可能造成剂量不准确,用少了达不到疗效,用多了带来安全隐患;二是增加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例如注射液,通常只用一支药中的少量药液,剩下的药有可能与其他患儿合用,但家长们却要支付整支的费用,引起家长不满.
作者:张红旭;郭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3抗菌药物在特殊生理病理状况患儿中应用的基本意见3.1肾功能减退患儿抗菌药物的应用3.1.1基本原则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排出,但有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因此,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儿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如下:(1)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作者: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云南白药灌肠治疗小儿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慢性结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甲硝唑和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加用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3,P<0.01).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的近期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2,P<0.01).结论:甲硝唑联合云南白药灌肠治疗小儿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昌斌;游洁玉;陈志勇;罗艳红;赵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患者的63颗患牙进行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电测牙髓活力反应及医患共同评价麻醉效果.结果:上颌牙齿及下前牙牙髓麻醉总有效率达100%,下颌后牙总有效率为84.0%,总体有效率为93.7%.结论:复方阿替卡因用于儿童牙体牙髓治疗显效快,麻醉明显,使儿童牙体牙髓治疗真正达到无痛效果.
作者:张友婷;汪丽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医院制剂卫生学状况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2004年616批次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情况.结果:616批次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总合格率为96.9%.结论:影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原料和包装材料被污染,也有由于不遵守生产操作规范而造成.
作者:宋新文;庞德志;刘燕;杨少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危重病患儿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并进一步研究其机制.方法:122例危重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预防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0.4 mg/次,1次/d,连用7 d,对两组患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预防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8.0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美拉唑能有效地预防危重病患儿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杨红;何长生;李沫民;高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胎儿宫内感染常见的病毒.存活新生儿中有0.3%~2.0%有先天性HCMV感染,其中5%为典型的CMV包涵体病,5%症状不典型,剩余的90%分娩时无症状,而其中的5%~17%将在生后4年内发展成渐进性的听力丧失和智力低下等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死亡[1].
作者:袁三英;熊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病毒抗体、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善及柯萨奇病毒IgM抗体转阴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4,P<0.01).结论: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
作者:彭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婴幼儿肺炎时由于缺氧、酸中毒、病毒血症与细菌毒素、炎性介质等作用,易使危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微循环障碍,若不及时诊治,很可能出现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断和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微循环障碍是肺炎抢救治疗中的关键,对降低重症肺炎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亚丽;薛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合理使用说明书给出的信息指导用药,充分发挥药品说明书的作用,指导病人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结合我院门诊遇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儿科病人),提出以下建议供同仁参考.
作者:姚艳丽;阎玺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可托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复可托,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P<0.01).结论:复可托是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又易于接受的药物.
作者:邵波;俞钱华;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中医认为它有益气、养血、止痹、通络的作用,是风湿免疫性疾病、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方之一.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已提取出白芍的药效成分单体,主要为一组糖苷类物质,包括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统称为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eony,TGP),其中芍药苷占总苷量的90%以上,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1].
作者:张茂清;马猛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