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应用

张友婷;汪丽群

关键词:阿替卡因, 牙髓麻醉,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患者的63颗患牙进行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电测牙髓活力反应及医患共同评价麻醉效果.结果:上颌牙齿及下前牙牙髓麻醉总有效率达100%,下颌后牙总有效率为84.0%,总体有效率为93.7%.结论:复方阿替卡因用于儿童牙体牙髓治疗显效快,麻醉明显,使儿童牙体牙髓治疗真正达到无痛效果.
儿科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通络解毒搽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用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通络解毒搽剂中原料药材黄连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方法:用硅胶G薄层板点样,以正丁醇-冰乙酸-水(14:2:4)展开,于365 nm波长定位分离,测定波长为344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1.02~5.10μg/ml范围内浓度C与吸光度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78±2.64)%,RSD为2.67%.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通络解毒搽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赵倩;敖利;朱祯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10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5mg/(kg·d),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冲剂20m∥(kg·d),治疗3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分别为90.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能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作者:袁静泊;蒋文锦;蒋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654-2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微循环障碍

    在婴幼儿肺炎时由于缺氧、酸中毒、病毒血症与细菌毒素、炎性介质等作用,易使危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微循环障碍,若不及时诊治,很可能出现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断和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微循环障碍是肺炎抢救治疗中的关键,对降低重症肺炎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亚丽;薛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患者的63颗患牙进行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电测牙髓活力反应及医患共同评价麻醉效果.结果:上颌牙齿及下前牙牙髓麻醉总有效率达100%,下颌后牙总有效率为84.0%,总体有效率为93.7%.结论:复方阿替卡因用于儿童牙体牙髓治疗显效快,麻醉明显,使儿童牙体牙髓治疗真正达到无痛效果.

    作者:张友婷;汪丽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二磷酸果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63例HIE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加用FDP和参麦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心电图恢复、心肌酶谱恢复、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第5、10天NBN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FDP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HIE合并心肌损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康治;吴少华;陈正珊;项素素;冯思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肥胖症的病因研究及药物治疗进展

    肥胖症是当今流行在世界各国的通病,欧美国家的肥胖患病率一般在20%左右.2005年6月在维也纳公布的世界肥胖病发病率显示,中国列全球第10名.近10年内,中国肥胖增长率已接近美国过去50年的增长率,肥胖人群已突破7000万,肥胖检出率已达10%以上,城市中成年人体重超标者达40%,中小学生达20%.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婴幼儿腹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新鱼腥革注射液,对照组予利巴韦林,两组均予补液、调整饮食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后72 h日大便次数、腹泻控制时间、腹泻总病程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u=3.91~12.02,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x2=14.58,P<0.01).结论: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腹泻可较快缓解病情,缩短病程.

    作者:李亚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胎儿宫内感染常见的病毒.存活新生儿中有0.3%~2.0%有先天性HCMV感染,其中5%为典型的CMV包涵体病,5%症状不典型,剩余的90%分娩时无症状,而其中的5%~17%将在生后4年内发展成渐进性的听力丧失和智力低下等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死亡[1].

    作者:袁三英;熊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6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予头孢噻肟-头孢克洛序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P<0.05).结论: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能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减少穿刺局部反应,节约医疗资源,可推广应用.

    作者:邸春阳;徐玉新;季松茂;瞿丽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可托辅治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目的:观察复可托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复可托,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P<0.01).结论:复可托是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又易于接受的药物.

    作者:邵波;俞钱华;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痰培养药敏结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继发呼吸道感染的流行趋势、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NICU经呼吸机治疗的102例NRDS患儿撤离呼吸机时气管导管内吸痰的痰培养、药敏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胎龄<32周与≥32周、上机时间<3 d与≥3 d的痰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动杆菌多见,对大多数头孢类药物敏感率<5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高为84%.结论:胎龄<32周、上机时间≥3 d的患儿续发呼吸道感染的机率明显增高;继发感染的病原耐药性高.

    作者:包蕾;余加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50例小儿细菌性肠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肠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06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的标本进行粪便培养,其中阳性50例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50例阳性病例,致病菌占52%,条件致病菌占16%,菌群失调占3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敏感率较低,分别为56.00%、66.67%、63.64%,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敏感率较高.结论:三代头孢可作为小儿细菌性肠炎首选用药,>6岁患儿,可考虑选用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

    作者:罗玉蓉;谢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硝唑联合云南白药灌肠治疗小儿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云南白药灌肠治疗小儿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慢性结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甲硝唑和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加用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3,P<0.01).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的近期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2,P<0.01).结论:甲硝唑联合云南白药灌肠治疗小儿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昌斌;游洁玉;陈志勇;罗艳红;赵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头孢曲松钠致多脏器器官功能损害1例

    1病例介绍患儿,女,4岁,因发热咳嗽5 d入院.查体:体重14kg,一般状况尚好,体温39℃,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115次/min,无杂音,腹软,肝脾无肿大.

    作者:张宛夏;于战涛;毕国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用群体药物动力学方法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持续静滴时间和解救开始时间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系恶性肿瘤患儿的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持续静滴时间及四氢叶酸钙(LCV)解救的开始时间.方法:27例患儿共接受三种HDMTX方案治疗99例次,1g/m2静滴36 h、3g/m2静滴24h和5g/m2静滴24 h分别为14、58和27例次.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MTX血浓度,NONMEM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和群体药动学参数的计算,计算不同时间的MTX浓度.结果:HDMTX静滴为二室模型分布,三种HDMTX方案的MTX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为8~11h.MTX由分布相转入消除相的时间为MTX静滴结束后的12 h左右(10~17.4 h).结论:HDMTX的持续静滴时间不应少于8~11h,LCV开始解救的中位时间为MTX静滴结束后的12 h,晚不应超过MTX静滴结束后的17.5 h.

    作者:杨丽华;卢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婴儿良性癫痫26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26例婴儿良性癫痫的临床观察及12~27个月的随访,进一步探讨婴儿良性癫痫的诊断方法及疗程.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04年10月神经专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婴儿良性癫痫患儿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观察.结果:经12~27个月随访,所有患儿临床发作于起病8个月内停止,发作停止均达12个月以上.结论:应注意总结婴儿良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因其病程短、预后佳,可考虑缩短疗程.

    作者:陈黎;陈彦;李冰;胡雁;廖建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进一步发挥药品说明书在用药中的指导作用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合理使用说明书给出的信息指导用药,充分发挥药品说明书的作用,指导病人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结合我院门诊遇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儿科病人),提出以下建议供同仁参考.

    作者:姚艳丽;阎玺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院儿童用药中药品浪费现象分析

    儿科用药一般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计算,只相当于成人的几分之一,如1/2、1/4甚至更少.但不少药品并没有适合儿童使用的规格,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因药品在具体应用时儿童用药量难以掌握,分割药品可能造成剂量不准确,用少了达不到疗效,用多了带来安全隐患;二是增加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例如注射液,通常只用一支药中的少量药液,剩下的药有可能与其他患儿合用,但家长们却要支付整支的费用,引起家长不满.

    作者:张红旭;郭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病毒抗体、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善及柯萨奇病毒IgM抗体转阴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4,P<0.01).结论:磷酸肌酸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

    作者:彭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清肝利胆口服液辅治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高直接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由于疗效肯定,已为人们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虽然临床上大多数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以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但部分患儿同时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也明显高于正常值,增加了光疗的风险,造成治疗困难和矛盾.我们采用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该类患儿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闫凤林;刘亚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儿科药学杂志

儿科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