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袁三英;熊英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 宫内感染诊断,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胎儿宫内感染, 症状不典型, 智力低下, 听力丧失, 新生儿, 先天性, 无症状, 渐进性, 包涵体, 损害, 死亡, 分娩
摘要: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胎儿宫内感染常见的病毒.存活新生儿中有0.3%~2.0%有先天性HCMV感染,其中5%为典型的CMV包涵体病,5%症状不典型,剩余的90%分娩时无症状,而其中的5%~17%将在生后4年内发展成渐进性的听力丧失和智力低下等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死亡[1].
儿科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儿2 959例,抗生素使用率为64.11%,其中预防用药占22.35%,单独用药、二联及三联用药使用率分别为54.03%、45.65%、0.32%.临床使用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主,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占94.63%,给药频率以1次/d为主,占57.48%.结论:抗生素临床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作者:赵永根;俞刚;郭梦云;缪芬;郦柏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可托辅治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目的:观察复可托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复可托,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P<0.01).结论:复可托是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又易于接受的药物.

    作者:邵波;俞钱华;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和评价静脉药物终止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起效时间、不良反应,以指导临床小儿PSVT的药物复律,提高复律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方法:收集7年来我院住院患儿中,经腺苷三磷酸(ATP)、心律平、西地兰治疗的PSVT病人共58例,比较各种药物的复律时间、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TP复律时间3~30 s,成功率为86.67%,不良反应发生率63.33%;心律平复律时间5~30 min,成功率73.68%,不良反应发生率15.78%;西地兰复律时间20 min~5 h,成功率59.09%,不良反应发生率4.54%.结论:对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和严重并发症的小儿PSVT,复律应首选ATP,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程度较轻且消失快;心律平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与ATP一样,可作为一线药,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尤其应首选心律平;合并明显心力衰竭者首选西地兰.

    作者:钟家蓉;周昌渝;田杰;余更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用群体药物动力学方法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持续静滴时间和解救开始时间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系恶性肿瘤患儿的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持续静滴时间及四氢叶酸钙(LCV)解救的开始时间.方法:27例患儿共接受三种HDMTX方案治疗99例次,1g/m2静滴36 h、3g/m2静滴24h和5g/m2静滴24 h分别为14、58和27例次.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MTX血浓度,NONMEM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和群体药动学参数的计算,计算不同时间的MTX浓度.结果:HDMTX静滴为二室模型分布,三种HDMTX方案的MTX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为8~11h.MTX由分布相转入消除相的时间为MTX静滴结束后的12 h左右(10~17.4 h).结论:HDMTX的持续静滴时间不应少于8~11h,LCV开始解救的中位时间为MTX静滴结束后的12 h,晚不应超过MTX静滴结束后的17.5 h.

    作者:杨丽华;卢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616批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医院制剂卫生学状况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2004年616批次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情况.结果:616批次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总合格率为96.9%.结论:影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原料和包装材料被污染,也有由于不遵守生产操作规范而造成.

    作者:宋新文;庞德志;刘燕;杨少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胎儿宫内感染常见的病毒.存活新生儿中有0.3%~2.0%有先天性HCMV感染,其中5%为典型的CMV包涵体病,5%症状不典型,剩余的90%分娩时无症状,而其中的5%~17%将在生后4年内发展成渐进性的听力丧失和智力低下等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死亡[1].

    作者:袁三英;熊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肥胖症的病因研究及药物治疗进展

    肥胖症是当今流行在世界各国的通病,欧美国家的肥胖患病率一般在20%左右.2005年6月在维也纳公布的世界肥胖病发病率显示,中国列全球第10名.近10年内,中国肥胖增长率已接近美国过去50年的增长率,肥胖人群已突破7000万,肥胖检出率已达10%以上,城市中成年人体重超标者达40%,中小学生达20%.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50例小儿细菌性肠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肠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06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的标本进行粪便培养,其中阳性50例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50例阳性病例,致病菌占52%,条件致病菌占16%,菌群失调占3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敏感率较低,分别为56.00%、66.67%、63.64%,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敏感率较高.结论:三代头孢可作为小儿细菌性肠炎首选用药,>6岁患儿,可考虑选用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

    作者:罗玉蓉;谢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婴儿良性癫痫26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26例婴儿良性癫痫的临床观察及12~27个月的随访,进一步探讨婴儿良性癫痫的诊断方法及疗程.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04年10月神经专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婴儿良性癫痫患儿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观察.结果:经12~27个月随访,所有患儿临床发作于起病8个月内停止,发作停止均达12个月以上.结论:应注意总结婴儿良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因其病程短、预后佳,可考虑缩短疗程.

    作者:陈黎;陈彦;李冰;胡雁;廖建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危重新生儿疼痛的药物治疗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认识到新生儿能够体验疼痛.由于新生儿肝肾功能及药物代谢的特殊性,使用吗啡、芬太尼和对乙酰氨基酚受到限制,因此危重新生儿镇痛剂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陈贻骥;吴季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痰培养药敏结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继发呼吸道感染的流行趋势、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NICU经呼吸机治疗的102例NRDS患儿撤离呼吸机时气管导管内吸痰的痰培养、药敏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胎龄<32周与≥32周、上机时间<3 d与≥3 d的痰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动杆菌多见,对大多数头孢类药物敏感率<5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高为84%.结论:胎龄<32周、上机时间≥3 d的患儿续发呼吸道感染的机率明显增高;继发感染的病原耐药性高.

    作者:包蕾;余加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的基本意见(二)

    3抗菌药物在特殊生理病理状况患儿中应用的基本意见3.1肾功能减退患儿抗菌药物的应用3.1.1基本原则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排出,但有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因此,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儿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如下:(1)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作者: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交沙霉素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交沙霉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交沙霉素治疗组,评价其治疗效果,并用ELISA法检测患儿的血清IL-13水平,免疫荧光法测CD4+、CD8+及计算出CD4+/CD8+比值.结果:交沙霉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疗效更好,并能使患儿外周血TH2细胞的过度活化和TH2类因子的偏移状态得到纠正,CD4+/CD8+比值下降.结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除使用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外,加用交沙霉素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同时可调节患儿失调的免疫状态.

    作者:汪灏;帅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颊炎的疗效观察

    疱疹性咽颊炎是小儿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特殊类型之一.我院儿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颊炎7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冬梅;曾蓉;若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院临床药师与美国临床药师工作的比较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工作的主要范畴,它起源于美国,是药师联系临床、探讨药物作用的规律、促进合理用药的一门药学分支学科.临床药学工作在我国已开展了20多年,但由于缺乏参考模式,基本上处于摸索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作者:李浩;陈渝军;林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二磷酸果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63例HIE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加用FDP和参麦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心电图恢复、心肌酶谱恢复、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第5、10天NBN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FDP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HIE合并心肌损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康治;吴少华;陈正珊;项素素;冯思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患者的63颗患牙进行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电测牙髓活力反应及医患共同评价麻醉效果.结果:上颌牙齿及下前牙牙髓麻醉总有效率达100%,下颌后牙总有效率为84.0%,总体有效率为93.7%.结论:复方阿替卡因用于儿童牙体牙髓治疗显效快,麻醉明显,使儿童牙体牙髓治疗真正达到无痛效果.

    作者:张友婷;汪丽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10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5mg/(kg·d),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冲剂20m∥(kg·d),治疗3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分别为90.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能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作者:袁静泊;蒋文锦;蒋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5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的患儿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单用苯巴比妥,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及妈咪爱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9.6%,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显效率10.4%,总有效率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能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史训统;胡国华;王有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婴幼儿腹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新鱼腥革注射液,对照组予利巴韦林,两组均予补液、调整饮食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后72 h日大便次数、腹泻控制时间、腹泻总病程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u=3.91~12.02,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x2=14.58,P<0.01).结论: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腹泻可较快缓解病情,缩短病程.

    作者:李亚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儿科药学杂志

儿科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