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欢;魏敏;田红林;成杰
目的:系统评价艾塞那肽降低超重和肥胖患者体质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艾塞那肽对比安慰剂或其他药物降低超重和肥胖患者体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25项RCT,合计5 3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塞那肽组患者体质量显著低于安慰剂组[SMD=-2.06,95%CI(-2.97,-1.15),P<0.001]、胰岛素组[SMD=-3.51,95%CI(-4.52,-2.51),P<0.001]、格列本脲组[SMD=-3.70,95%CI(-4.28,-3.12),P<0.001]、罗格列酮组[SMD=-1.25,95%CI(-1.71,-0.80),P<0.001]和西格列汀组[SMD=-0.71,95%CI(-0.93,-0.48),P<0.001],而与二甲双胍组、他司鲁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塞那肽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胰岛素组[RR=1.22,95%CI(1.06,1.41),P=0.006],低于他司鲁肽组[RR=0.95,95%CI(0.91,0.99),P=0.02],与安慰剂组、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塞那肽能有效降低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体质量,但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较多.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限制,该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加以验证.
作者:苏娜;徐家玥;徐珽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肺癌根治术围术期使用不同剂量头孢噻肟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按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头孢噻肟2 g组(26例)和头孢噻肟4 g组(35例).头孢噻肟2 g组患者于术前30 min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如手术时间超过3 h ,术中静脉滴注头孢噻肟2g,术后再次静脉滴注头孢噻肟2g,术前后用药时间需间隔12h,用药总时间不超过48h.头孢噻肟4g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4g(用法同头孢噻肟2g组).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率,术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肺癌根治术围术期给予小剂量头孢噻肟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安全性较好,符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作者:黄晓龙;周晓芳;王增;王健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对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20名健康自愿者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强型匀浆膳300~500 ml,口服,每日3次+叶酸片5 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2片25μg,口服,每日3次.连续用药2个月,不能自行服用者鼻饲给予.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叶酸、维生素B12、Hcy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记录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但低于健康对照组;Hcy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但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可降低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与Hcy水平,安全性较好.
作者:张芬;马洪颖;郭秀婷;张鸽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系统评价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比单用化疗药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收集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试验组)对比单用化疗药物(对照组)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8 5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87,95%CI(0.79,0.95),P=0.002];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OR=1.06,95%CI(0.88,1.27),P=0.54]、总生存率[HR=0.92,95%CI(0.85,1.00),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西妥昔单抗能显著延长KRAS野生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80,95%CI(0.66,0.98),P=0.03].结论:与单用化疗药物比较,联合西妥昔单抗可显著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样本量限制,该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格、长期随访的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作者:王川;刘敏;李忠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愈伤便捷湿巾药液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li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0:9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6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栀子苷的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04 1~1.041 μg(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加样回收率为99.04%~100.82%,RSD为0.8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愈伤便捷湿巾药液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璐璐;秦学玲;彭静;宁亚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建立漏芦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流动相为0.3%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 ,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以木犀草素为参照物,分析不同产地17批漏芦花药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漏芦花有11个共有峰,17批药材的相似度≥0.900.经验证,漏芦花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专属性强、方法稳定,可为漏芦花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田香;王美丽;白玉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丹参口服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ADZU ODS-C18,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35:6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403 nm(羟基红花黄色素A)、286 nm(丹酚酸B),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酚酸B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01~20.10、39.80~398.00μg/ml(r均为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6%~101.25%、98.70%~101.35%,RSD分别为0.94%、0.71%(n=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丹参口服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作者:彭官良;梅昭;孔令提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建立测定麻口皮子药中桉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56:44,V/V),流速为1.0 ml/L,检测波长为221 nm,柱温为25℃.结果:桉脂素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08~2.08μg(r=0.999 8);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6.18%~103.04%(RSD=2.58,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麻口皮子药中桉脂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彭帅;贺卫军;刘年珍;周小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建立颈痹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羌活、木香、葛根进行鉴别;根据药典方法测定相对密度与p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葛根素含量.色谱柱为XTerra? RP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10:9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羌活、木香、葛根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制剂相对密度为1.08,pH为4.5.葛根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79~33.26μg/ml(r=0.999 8);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1.0%;加样回收率为99.50%~100.50%(RSD=0.4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颈痹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晓舒;刘燕;张敏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建立天麻蜜制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进行鉴别;测定制剂中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天麻素和羟基苯甲醇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3:97,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制剂水分<35.0%,总灰分<2.0%,浸出物>40.0%.天麻素、羟基苯甲醇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5.2~126.0、12.7~63.5μg/ml(r均为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9%~102.40%、98.75%~102.63%,RSD分辊为1.09%、1.5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天麻蜜制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左爱萍;王传方;潘梅;唐靖雯;张丽艳;吴浩;龚建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补乌酊中4种补骨脂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6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5μl.结果:异补骨脂素、补骨脂甲素、补骨脂定、补骨脂乙素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3.00~208、26.00~416、24.50~392、37.88~606 μg/ml (r≥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22%~97.23%、100.24%~104.64%、102.28%~104.39%、97.68%~100.17%,RSD分别为0.87%、1.62%、1.47%、0.9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补乌酊质量的方法.
作者:夏天一;陈顺;高守红;游春华;张凤;陆文铨;朴淑娟;陈万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PHN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卡马西平片100 mg,bid,3 d后剂量增加至100 mg,t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片12.5 mg,每晚睡前口服,d1~3;3 d后剂量增加至25 mg,每晚睡前口服,d4~5;第6天起每日晨起口服12.5 mg+每晚睡前口服25 mg.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可根据患者的疼痛及药物不良反应调整用药剂量,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睡眠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与总有效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卡马西平治疗PHN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陈伟庆;朱育军;顾米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为加强临床治疗CYP3A4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联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心内科2013年1-10月每月30份、共300份出院病历(限住院时间在10 d以上),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品种、使用CYP3A4抑制剂的品种以及对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等安全性指标的监测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有291例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使用率97%,其中阿托伐他汀265例、辛伐他汀11例.联合使用的CYP3A4抑制剂有氨氯地平、地尔硫 、维拉帕米、胺碘酮、银杏叶制剂、非诺贝特、克拉霉素等,有162例(占59%)患者在应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时联合使用CYP3A4抑制剂.但用药期间均未通过实验室检查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等安全性指标.结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药,与CYP3A4抑制剂联用的几率较高且需长期用药,应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并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加强用药监测和用药教育.
作者:王清理;王晓慧;卫永丽;陈雪平;贾明璐;裴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月经期第1天开始饭前2 h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每日1次,连用10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非月经期加服桂枝茯苓胶囊3粒,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子宫体积、月经量、子宫肌瘤体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E2、子宫体积、月经量、子宫肌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HBG、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较单用米非司酮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黄婉怡;刘锦;周立蓉;蒋学华;王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考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流动相A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70:30,V/V),流动相B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5:95,V/V),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50℃,进样量为80μl.以水、盐酸溶液(pH 1.2)、磷酸盐缓冲液(pH 5.0)、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为溶出介质,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l,转速为50 r/min.考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马来酸依那普利的溶出行为,并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原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进行对比,同时,考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磷酸盐缓冲液(pH 5.0)中叶酸的溶出行为,并与日本橙皮书中叶酸单方制剂的溶出度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价该制剂的内在质量.结果:马来酸依那普利与叶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561~14.03、0.043~1.085μg/ml(r均为0.999 9);仪器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的RSD<2.0%;上述4种溶出介质中马来酸依那普利的加样回收率依次为100.63%~102.33%、99.27%~100.44%、99.71%~100.29%、96.74%~99.19%,RSD分别为0.72%、0.41%、0.15%、0.79%(n=9),叶酸的加样回收率依次为100.18%~101.63%、97.73%~101.81%、99.60%~102.24%、100.00%~102.76%,RSD分别为0.48%、1.32%、0.74%、0.90%(n=9).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原研制剂在4种溶出介质中15 min时马来酸依那普利溶出度均大于85%;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磷酸盐缓冲液(pH 5.0)中的叶酸溶出明显快于且高于叶酸单方制剂.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溶出度;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中的马来酸依那普利与原研制剂的体外溶出曲线具有相似性,叶酸的体外溶出优于叶酸单方制剂.
作者:陈平;严全鸿;陈光亮;田敏卿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消核灵胶囊中延胡索乙素和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流动相A为0.1%磷酸(以三乙胺调pH至6.0)-甲醇(45:55,V/V),流动相B为0.1%磷酸-甲醇(55:45,V/V),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2 nm(0~25 min)、330 nm(25.01~60 min),柱温为28℃,进样量为10μl.结果:延胡索乙素和迷迭香酸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1.502~75.10、6.03~301.6μg/ml(r均为0.999 8);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1.3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1%~99.87%、98.47%~101.99%,RSD分别为0.95%、1.08%(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消核灵胶囊中延胡索乙素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佃荣;陈洪喜;杨智慧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6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T2DM合并NAFLD的健康教育,并给予生活干预治疗(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片0.5 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脏脂肪含量、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脏脂肪含量、上述指标(除对照组HOMA-IR外)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二甲双胍治疗T2DM合并NAFLD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阮勇;谭擎缨;阮芸;王秀景;姚佳琦;王惠玲;王静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为保障临床药品供应提供实证参考.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安徽省集中招标未中标药品情况,确定需要调查的短缺药品品种,于2013年11月-2014年10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安徽省5个地区5家三级甲等医院短缺药品具体情况及短缺原因.结果:共发放问卷5份,回收有效问卷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发现,5家三级甲等医院共有54种短缺药品,其中神经循环系统药物品种短缺严重,所占比例为20.37%.短缺主要原因为药品价格偏低,所占比例为48.15%,其他原因有供应不足难以采购、患病人群少/用量低等.结论:针对药品短缺问题,政府部门应完善药品定价和招标政策,生产企业应提高生产研发能力,经营企业应优化网络布局,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权责分明的药品管理制度,以促使药品短缺现象得到缓解.
作者:毕明;陈飞虎;解雪峰;居靖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四川省等级医疗卫生机构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状况,为促进其进一步规范化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相关调查表,以四川省不同等级医疗卫生机构为调查对象,按照地域、医疗卫生机构级别,兼顾综合与专科医院,选取其中73家样本医疗卫生机构就其临床药学队伍与开展相关工作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56家医疗卫生机构的调查表,回收率是76.71%.设置临床药学部门的占76.78%,设置专职临床药师的占46.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家医疗卫生机构有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人员2.14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临床药师主要参与工作的临床科室按所占比例排序前5位为呼吸科、肿瘤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妇产科;临床药师在临床药物选择中主要起建议和辅助作用;在开展的临床药学项目中,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处方医嘱点评、抗菌药物监测、药物治疗管理、临床药师查房、用药教育、药物信息咨询等服务的比例较高,在75.00%以上,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比例低,只有21.15%,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开展临床药学科研工作的有28.83%.结论:临床药师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因此扩大对患者的覆盖面应作为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个体化给药方案制订是其重要发展方向,加强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工作的开展是推进临床药学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闫峻峰;张敏;童荣生;李刚;龙恩武;陈鸣;肖红涛;江涛;程静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