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杨勇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 骨关节炎,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成人骨关节炎患者90例,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患者采用膝关节置换治疗,B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对比A、B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B组患者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骨关节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青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为今后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海省西宁市幼儿园进行随机抽样体检501人,体检项目包括口腔卫生状况、患龋情况等.结果: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58.48%,龋均3.35.儿童患龋率与年龄、口腔卫生习惯、牙位有明显关系,而与性别无关.结论: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加强口腔卫生宣传,降低学龄前儿童患龋率.

    作者:屈明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西宁地区运用SBAR进行床头交接保障产科护理安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SBAR应用于产科床头交接环节中,促进有效沟通,保障母婴安全的作用.方法:分析SBAR床头交接规范的制定、培训及临床实施,评价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应用SBAR床头交接程序,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预警事件发生率下降,但由于发生数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护士对于患者病情知晓率提高、交接信息遗漏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床头交接时间略有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BAR床头交接程序为产科护理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指导,促进有效的信息沟通,同时有助于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了解,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李月琴;甘永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神经外科医护一体化实践对护士核心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对提高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以来,以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作为评价标准,比较实施前后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神经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一年后护士的核心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的实践能明显提高临床高年资护士核心能力.

    作者:魏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筛选将符合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的72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250mL/次,2次/日,早晚温服,对照组给予安络化纤丸6g/次,3次/日,疗程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明显优于对照组(66.7%)(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AST为(40.47±11.14) U/L和(54.14±10.71)U/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纤维化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作者:赵鹏飞;刘绍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香熏音乐疗法应用于产程中焦虑状态的初产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产程中应用香薰,音乐结合疗法对有焦虑状态的初产妇心理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7年3月份待产的60例单胎足月头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且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除产程常规观察护理外,在潜伏期给予音乐配合香薰嗅觉吸入法,活跃期则音乐配合香薰按摩法;对照组按产程常规观察护理进行.比较两组孕产妇产程中疼痛的程度,产程时限及分娩结局,新生儿评分、产后焦虑评分及产后1h内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焦虑评分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时限均较对照组短(P<0.01),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1h内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状态初产妇产程中应用香熏音乐疗法,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情况,减轻分娩阵痛,缩短第一第二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保证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的效果.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湿性愈合理念在一例静脉溃疡伤口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湿性愈合理念在下肢静脉溃疡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静脉溃疡伤口换药及护理过程中根据评估伤口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新型敷料来创造创面的湿性环境,保护患者伤口周围皮肤、严格管理伤口渗液,科学合理的使用压力辅助治疗.结果:静脉溃疡伤口未发生感染,伤口愈合良好.结论:下肢静脉溃疡伤口应用湿性愈合理念,结合压力治疗及个体化健康指导,减少了换药频率,伤口愈合良好,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丁亚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脑梗塞患者实施系统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对脑梗塞患者的常规护理和系统的康复训练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训练护理组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与1个月后疾病恢复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康复训练护理组经系统康复训练护理后生活活动能力及疾病恢复标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有高于常规护理组趋势.结论:系统的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饮食护理、失语护理、偏瘫护理、心理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等不同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波板式约束手套在颅脑损伤躁动患儿意外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波板式约束手套在颅脑损伤躁动患儿意外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2月颅脑损伤躁动患儿43例(观察组),采用波板式约束;另选择2014年7月-2015年2月颅脑损伤躁动患儿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四肢约束带约束,比较两组患儿在各种管道中的意外拔管情况.结果:观察组意外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波板式约束手套在颅脑损伤躁动患儿意外拔管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王岁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3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6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0%.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赵德渊;沈晓玲;张宁国;雷延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肾脏病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及管理可以成功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慢性肾脏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的肾功能(尿量、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压.结果:观察组进行有效干预及管理后尿量、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压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一体化管理能够使患者大程度上延缓疾病的进展.

    作者:张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原发性肠脂垂炎误诊阑尾炎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脂垂炎的诊断治疗,减少临床误诊.方法:结合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发现5例原发性肠脂垂炎误诊阑尾炎患者,从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肠脂垂炎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患,需及时内科治疗,如发生肠脂垂坏死,仍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结论:原发性肠脂垂炎是肠脂垂血运障碍导致的一种少见急腹症,多见于右半结肠,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于阑尾炎相混淆,导致误诊.

    作者:李河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西宁地区45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利用G显带技术,对本地区452例不育症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5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无精症96例,染色体异常16例,异常率16.7%,其中性染色体15例,常染色体1例;少精症128例,染色体异常16铡,异常率12.5%,其中性染色体13例,常染色体3例,无精症组与少精症组染色体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染色体异常32例,检出率7.07%.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遗传因素之一,对男性不育患者应常规进行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病因的诊断.

    作者:刘淑敏;马晓燕;张树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西宁地区电视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电视全胸腔镜胸腺瘤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5年10月.电视胸腔镜(VATS)胸腺瘤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患者21例,同期随机抽取20例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入路行扩大胸腺切除治疗MG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二组:①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②比较二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VATS组患者较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入路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少(P<0.05);②比较两组疗效,VATS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全胸腔镜胸腺瘤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创伤小,疼痛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西宁地区电视全胸腔镜胸腺瘤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是可行的.

    作者:马良泰;冶治;高哲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5T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微小肝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增强扫描(DCE)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微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7例疑似微小肝癌(直径<1.0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DCE、DWI及DCE+ DWI三种成像方法进行检查,比较微小肝癌检出率.结果:DCE、DWI及DCE+DWI的微小肝癌检出率分别为51.9%、70.4%、85.2%,经比较,DCE+DW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CE、D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T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可显著提高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选择并进行全面推广使用.

    作者:王继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对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BNP含量及肺动脉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BNP及肺动脉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并根据临床指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围治疗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40例围治疗期则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浆BNP、肺动脉压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pH、BN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护理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BNP、肺动脉压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韵霞;史生华;杨秀兰;姜红;李桂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①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6%,且其护理满意度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生理能力、社会能力、合理用药、健康饮食和自我管理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痛护理中具有较好效果,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适合推广.

    作者:樊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盆底仿生物物理治疗对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盆底仿生物物理治疗对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100例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妇女,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盆底仿生物物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盆腔脏器脱垂等症状缓解率(82.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性生活满意率(78.0%)高于对照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仿生物物理对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康复技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莉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室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室中应用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手术患者240例为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260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方案上实施下列风险护理:成立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强化专业化培训管理、充分交流与沟通、提高手术室护士法律意识、合理统配护理资源.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67%、护理投诉发生率0.42%低于对照组的6.92%、3.4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1.56±2.26)高于对照组的(84.22±3.56)(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室中应用能够效果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严兆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我院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科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例血培养阳性新生儿临床资料,内容包括病原菌检验结果、耐药性检验结果等,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99株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例(56.8%)显著高于革兰氏阴性菌(43.2%),数据对比P<0.05;同种致病菌应用不同抗菌药物所致耐药性具有一定差异.结论:临床医生接诊疑似败血症新生儿后应尽快实施致病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实施相应治疗,有利于保障患儿疗效、预后及降低病死率.

    作者:郭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青南地区2014年-2016年藏族患者结核病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平均海拔3 000m以上)世居藏族结核病总体耐药、初始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状况,为改进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1 510例青南地区(玉树、果洛、黄南)藏族结核病患者耐药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2014年-2016年住院世居藏族结核病患者中总耐药率为12.2%.在耐药病例中,初始耐药率11.9%,获得性耐药率13.8%.结论:高海拔地区世居藏族结核病患者结核耐药趋势总体情况严重,初始耐药率高,防治形势严峻.

    作者:戴景涛;卓玛;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青海医药杂志

青海医药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