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宁
患儿,男,10岁,回族,于2017年5月13日因咳嗽、发烧,咽部疼痛、轻微腹泻来院就诊,入院时患儿发育迟缓、体重18kg、消瘦、面色微黄、精神萎靡、发烧37度.门诊儿科医师诊断为普通感冒给予门诊输液观察治疗.询问药物过敏史后,给予常规皮下过敏试验阴性(取头孢皮试液0.1mL皮下注射,20min观察结果,皮球无红肿、无硬结、无瘙痒)后给予0.9%生理盐水40mL+头孢他定0.9g静脉滴注;40min后患儿出现烦躁,双眼睑明显水肿、面色潮红、口唇发绀、自感全身瘙痒,并且在耳后、腹部、双上肢及臀部可见红色斑丘疹;脉搏130min,血压未测.首先考虑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1],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管,给予地塞米松5mg入壶、盐酸异丙嗪5mg肌肉注射.患儿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症状好转后每10分钟巡视一次病房.做好患儿家属解释工作,给予心理疏导,使患儿和家属消除顾虑,取得信任和配合.
作者:莫风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BNP及肺动脉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并根据临床指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围治疗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40例围治疗期则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浆BNP、肺动脉压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pH、BN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护理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BNP、肺动脉压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韵霞;史生华;杨秀兰;姜红;李桂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卡培他滨所致Ⅱ度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服用卡培他滨治疗中确诊出现Ⅱ度手足综合征的患者40例,在常规皮肤护理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中药熏蒸治疗组和西乐葆组.以10天为一疗程.观察患者手足综合征毒性降级的时间变化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熏蒸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乐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费用、毒性降级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均明显少于西乐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治疗卡培他滨所致Ⅱ度手足综合征经济实用,安全可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田玉梅;郭占芳;张红武;杨如意;余兰青;刘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患者,男,41岁,藏族,牧民,以“腹部疼痛不适3天”为主诉,于2017年1月3日15时收住入院.入院查体T 36.5℃,P125min-1,R21min-1,BP:70/40mmHg,右腕部可见一约8.0cm×6.0cm×1.0cm大小皮肤隆起,中央坏死色黑紫,并有少量液体渗出,腹膨隆,腹肌紧张,剑突下及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墨菲氏征(士),肝脾脏未触及,肝浊音界增大,肾区无压痛、无叩痛音,移动性浊音(+),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肠鸣音弱,腹腔穿刺抽出淡黄色黏稠液.查血细胞分析:WBC 14.55×109/L,N 0.871,L 0.81,RBC 6.74×1012/L,HB 199g/L;电解质:CL 88.3mmol/L,Na 131.0mmol/L,K 3.41mmol/L;肝肾功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2min-1;全腹CT:大量腹腔积液、盆腔积液.
作者:李正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产程中应用香薰,音乐结合疗法对有焦虑状态的初产妇心理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7年3月份待产的60例单胎足月头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且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除产程常规观察护理外,在潜伏期给予音乐配合香薰嗅觉吸入法,活跃期则音乐配合香薰按摩法;对照组按产程常规观察护理进行.比较两组孕产妇产程中疼痛的程度,产程时限及分娩结局,新生儿评分、产后焦虑评分及产后1h内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焦虑评分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时限均较对照组短(P<0.01),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1h内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状态初产妇产程中应用香熏音乐疗法,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情况,减轻分娩阵痛,缩短第一第二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保证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的效果.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原脑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结果: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分别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方面(56.41%)、语言沟通方面(46.15%)、文化风俗方面(41.03%)、出院后回访方面(28.21%)、基础护理方面(20.51%)、护理文书的书写方面(17.95%).结论:准确评估高原脑外伤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改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付建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患者,男,58岁,因间断不自主流涎半年,伴右下肢麻木、疼痛,于2016年6月21日收住我院神经外科,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左侧额叶占位性病变,胶质瘤,拟行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在术前明确向患者说明治疗的原则、手术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得到患者积极配合,于2016年7月5日在全麻下行左侧额叶胶质瘤显微镜切除术.术后诊断为:左侧额叶胶质瘤(星星细胞瘤Ⅱ级)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给予降颅压止血,保护胃黏膜、苯巴比妥预防继发性癜病等对症治疗,在术后的护理方面密切观察了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全麻清醒后血压平稳床头抬高(15~30)度,摆放引流管高度以基线为准,仰卧时以外耳道为基线,侧卧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术后第一天引流管内引流量较多,提高引流袋在双侧外耳道连线18cm,加强尿管护理,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有无尿崩症的发生;因手术部位在额叶,观察有无癫痫的发生.
作者:康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患者,女,51岁,藏族.因“胃癌术后6个月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天”来院就诊,经临床及胸腹透视检查,诊断为“肠梗阻”,给予补液、补钾、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在开始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1支(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90167),(滴速60滴/min),10分钟后,患者出现寒战、呼吸急促、四肢冰凉,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瘙痒难忍.查体:体温:37.6℃,心率:100min-1,呼吸:27min-1,血压:110mmHg/60mmHg,腹部、躯干及四肢分布大小不等的皮疹,尤以腹部为明显.询问家属患者无食物药物过敏史,诊断为“药源性不良反应”,立即停止上述药物,给予保暖、持续低流量吸氧、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5min后再次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约30分钟后患者上述症状缓解,测体温:37℃,心率:80min-1,呼吸:19min-1,血压:100mmHg/60mmHg,全身皮肤瘙痒感明显减轻,皮疹较前消退,于次日输液时皮疹已经完全消退,第7天随诊无复发.
作者:李文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电视全胸腔镜胸腺瘤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5年10月.电视胸腔镜(VATS)胸腺瘤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患者21例,同期随机抽取20例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入路行扩大胸腺切除治疗MG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二组:①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②比较二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VATS组患者较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入路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少(P<0.05);②比较两组疗效,VATS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全胸腔镜胸腺瘤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创伤小,疼痛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西宁地区电视全胸腔镜胸腺瘤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是可行的.
作者:马良泰;冶治;高哲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平均海拔3 000m以上)世居藏族结核病总体耐药、初始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状况,为改进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1 510例青南地区(玉树、果洛、黄南)藏族结核病患者耐药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2014年-2016年住院世居藏族结核病患者中总耐药率为12.2%.在耐药病例中,初始耐药率11.9%,获得性耐药率13.8%.结论:高海拔地区世居藏族结核病患者结核耐药趋势总体情况严重,初始耐药率高,防治形势严峻.
作者:戴景涛;卓玛;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好转期并癫痫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013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好转期并发癫痫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好转期并癫痫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好转.
作者:杨秀兰;王玉清;李萍;姜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盆底仿生物物理治疗对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100例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妇女,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盆底仿生物物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盆腔脏器脱垂等症状缓解率(82.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性生活满意率(78.0%)高于对照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仿生物物理对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康复技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莉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讲述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社区医院经确诊的96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观察回访患者血压、血脂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与管理前比,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血清TC、TG、LDL-C水平均较前显著下降,而血清HDL-C较前明显升高,生活质量也显著得到提升,以上差异前后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压、血脂及生活质量情况,因此值得在社区服务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顺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脂垂炎的诊断治疗,减少临床误诊.方法:结合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发现5例原发性肠脂垂炎误诊阑尾炎患者,从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肠脂垂炎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患,需及时内科治疗,如发生肠脂垂坏死,仍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结论:原发性肠脂垂炎是肠脂垂血运障碍导致的一种少见急腹症,多见于右半结肠,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于阑尾炎相混淆,导致误诊.
作者:李河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利用G显带技术,对本地区452例不育症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5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无精症96例,染色体异常16例,异常率16.7%,其中性染色体15例,常染色体1例;少精症128例,染色体异常16铡,异常率12.5%,其中性染色体13例,常染色体3例,无精症组与少精症组染色体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染色体异常32例,检出率7.07%.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遗传因素之一,对男性不育患者应常规进行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病因的诊断.
作者:刘淑敏;马晓燕;张树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患儿,男,1岁7月,汉族,体重10kg,足月顺产,第2胎第2产,出生时一般情况好,无青紫窒息史.母乳喂养至9个月,3个月抬头,6个月独坐.于入院前2天饮食不当后出现腹泻,呈黄色稀样水便,约10次/日,量少,无黏液及脓血丝,偶有间断发热,触体发烫,体温未测,于当地诊所给予口服及肌肉注射药物(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治疗2天,症状未见明显好转,2013年9月18号随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感染性腹泻伴Ⅰ°脱水”收住我科.患儿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食欲欠佳,小便量少.
作者:石福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80例青光眼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6个月后眼压(16.08±6.45)mmHg明显低于观察组(21.26±6.49) mmHg(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改善眼压,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枫芸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科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例血培养阳性新生儿临床资料,内容包括病原菌检验结果、耐药性检验结果等,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99株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例(56.8%)显著高于革兰氏阴性菌(43.2%),数据对比P<0.05;同种致病菌应用不同抗菌药物所致耐药性具有一定差异.结论:临床医生接诊疑似败血症新生儿后应尽快实施致病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实施相应治疗,有利于保障患儿疗效、预后及降低病死率.
作者:郭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室中应用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手术患者240例为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260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方案上实施下列风险护理:成立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强化专业化培训管理、充分交流与沟通、提高手术室护士法律意识、合理统配护理资源.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67%、护理投诉发生率0.42%低于对照组的6.92%、3.4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1.56±2.26)高于对照组的(84.22±3.56)(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室中应用能够效果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严兆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①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6%,且其护理满意度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生理能力、社会能力、合理用药、健康饮食和自我管理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痛护理中具有较好效果,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适合推广.
作者:樊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