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日喀则地区藏汉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我科从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2 120例来院就诊及住院病人血清进行乙肝免疫学检测并做统计,现分析如下.
作者:杨国;李春梅;黄文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以缺血再灌注制成大鼠模型,以工具药L-精氨酸(L-arg)为外源性NO的激动剂,观察内源性NO对肝脏损伤程度和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可造成肝组织损伤,MDA含量增加,内源性NO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1).以L-arg激动内源性NO,可明显减轻肝组织损伤程度,同时MDA含量降低,NO水平升高,与IR组比较(P<O.05);结论:内源性NO具有肝脏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有关.
作者:孙克勤;李素芝;刘厚东;王茂旭;姜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地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第七标段(北麓河至二道沟),平均海拔在4 800m左右,由于高寒、缺氧、低气压、风沙大、能见度低等环境因素,给过往车辆和铁路建设者带来巨大的困难.
作者:王凯军;侯安刚;丁守全;贾建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拉萨市区藏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的方法,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心电图变化规律;方法:对拉萨市区1 974名40岁以上的确诊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血压测定,同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采用明尼苏达编码的方法进行统计,对编码中常见异常指标与血压进行比较;结果:①拉萨市区藏族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中90.32%血压未控制到正常范围水平;在病人中三分之一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有心电图编码的异常,编码异常率为44.53%;较平原地区高;②高血压患者中异常编码的主要类型为T波改变及ST段的压低,有1.42%的患者出现Q波改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22%,随着高血压患者年龄的增加,异常编码率明显增高;③收缩压心电图异常明显相关;结论:西藏拉萨市区藏族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心电图异常编码率较高,异常编码率与收缩压和脉压水平有关,以T波改变和ST段压低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及收缩压升高,异常心电图编码率明显增高,必须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采取措施.
作者:黄贵文;胡学军;赵玉华;杨丽辉;蒋磊;洛桑达娃;宋嘉;扎西平措;刘晓琴;阿旺曲吉;仓决;黄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受孕障碍的技术研究和治疗结果;方法:采用超促排卵方案诱导卵泡生长发育,经阴道穿刺取卵在体外受精,对严重少、弱精者采用ICSI技术;结果:治疗41周期中移植周期39例,其中16例妊娠,妊娠率41.0%(16/39),与国内新报道相一致;结论:IVF-ET是治疗输卵管阻塞等女性不孕有效方法,ICSI在男性不育的治疗中有肯定有效,高海拔地区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提高妊娠率的关键在于先进适宜的促排卵方案、层流净化胚胎实验室及良好的胚胎操作技术,B超引导下的无创移植.
作者:张若鹏;邵华;张丽蓉;刀承兰;朱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缺齿不仅影响咀嚼功能,也可影响容貌,同时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极大的不便.由于口腔治疗学的发展,对脱位牙的治疗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作者:董旭;宋远雄;张晓雷;董小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12例,给予溶栓胶囊0.5g,每日3次,共30天,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纤维蛋白原(FG)及纤溶降解产物(FDP)含量,并与33例高原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经治疗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高原健康人(P<0.01);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纤溶抑制功能的亢进及凝血与纤溶系统的紊乱,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作者:任雨笙;符中明;冯国军;江萍;彭顺舟;王东平;任健;雷应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内科疾病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增加,由其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倍受重视,特别是心脏电活动变化.我院地处海拔约2 808m的青藏高原,为观察高海拔地区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变化特征,本文对我院1993年2月-2003年2月资料较为完整的201例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以探讨其特点.
作者:刘争建;王立志;张雪红;牛莉清;刘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2 260m,大气氧分压164kPa,平均大气压78.0kPa,空气中氧含量为平原地区的75%.我院于1997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中、晚期肺癌85例,就高海拔地区中晚期肺癌并发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萍;刘丽萍;阚(荣);本巴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受寒冷引起的表现为低体温,多器官功能损伤、皮肤硬肿的疾病[1].我院因地处3 750m高原地区,氧含量只占平原地区45%~65%,为高寒区,且因受医疗条件差、人文素质低等条件影响,致该病在我院临床多见,死亡率高.
作者:安玉芳;徐春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用超声影像诊断胆道疾病已广泛应用临床,国内外应用超声影像对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文献报道很多,但目前国内外对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健康人的胆囊研究及分析文献报道少见.
作者:吕玉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新生儿窒息在我国目前围产保健中占特殊重要的位置.我院于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分娩活产新生儿643人,其中窒息149人,占23%.重度窒息56人,占38%,中轻度窒息93人,占62%;并发吸人性肺炎84人,占56%.
作者:陈三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笔者在高海拔地区对2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观察,该麻醉对呼吸、血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延仓;俞文军;李春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高原地区头痛为发作性颅内和颅外血管功能障碍,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头部胀痛为特征,是高原特发病之一[1],多有初入高原或高原人久居平原后再次进入高原的病史.
作者:陈多培;漆远康;陈熠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