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海拔地区中晚期肺癌并发心律失常(附69例临床分析)

田萍;刘丽萍;阚(荣);本巴吉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 中晚期肺癌, 心律失常, 青藏高原东北部, 现报告如下, 平原地区, 大气压, 氧含量, 氧分压, 空气
摘要:我院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2 260m,大气氧分压164kPa,平均大气压78.0kPa,空气中氧含量为平原地区的75%.我院于1997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中、晚期肺癌85例,就高海拔地区中晚期肺癌并发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高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地区149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原因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在我国目前围产保健中占特殊重要的位置.我院于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分娩活产新生儿643人,其中窒息149人,占23%.重度窒息56人,占38%,中轻度窒息93人,占62%;并发吸人性肺炎84人,占56%.

    作者:陈三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红花黄色素改善缺氧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 016例高原肺水肿现场救治体会

    目的:寻找现场有效救治高原肺水肿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自1956年-2002年收治的高原肺水肿住院病例;结果:氨茶碱组、速尿组、硝苯吡啶组、酚妥拉明组、654-2组、高压氧组及NO组患者症状、体征、X线平片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地塞米松组同基础治疗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相比,氨茶碱组、NO组及速尿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它治疗组;结论:综合比较各种药物、措施,现场救治HAPE临床疗效的优劣依次为:氨茶碱、NO、速尿、硝苯吡啶、酚妥拉明、高压氧等.

    作者:牟信兵;李素芝;陈有;廖国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201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分析

    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内科疾病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增加,由其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倍受重视,特别是心脏电活动变化.我院地处海拔约2 808m的青藏高原,为观察高海拔地区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变化特征,本文对我院1993年2月-2003年2月资料较为完整的201例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以探讨其特点.

    作者:刘争建;王立志;张雪红;牛莉清;刘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中晚期肺癌并发心律失常(附69例临床分析)

    我院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2 260m,大气氧分压164kPa,平均大气压78.0kPa,空气中氧含量为平原地区的75%.我院于1997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中、晚期肺癌85例,就高海拔地区中晚期肺癌并发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萍;刘丽萍;阚(荣);本巴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骨科门诊疾病谱调查

    为了探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高原环境及民族因素对高原人群骨科疾病谱的影响,我们于2002年7月31日-2003年3月26日对我院骨科普通门诊病人进行了一次骨科疾病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秀来;何娟;刘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低氧对复合培养的平滑肌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类脂包被的RNA病毒,其主要由非肠道传播.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CV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经输血、血制品或因器官移植及静脉注射毒品者共用污染针头而传播[1].

    作者:陈华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干部体检肥胖者其血脂、脂肪肝的初步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干部的肥胖与血脂、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对青海地区在职干部744人进行健康体检,根据体重指数BMI>25者为肥胖,分为肥胖组、非肥胖组,进行血脂、腹部B超的测定并分析其结果;结果:肥胖症的患病率为56.45%,高脂血症患病率为29.03%,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9.25%,发病高峰在40岁~59岁年龄组,高原地区干部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肥胖人群(P<0.01);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时脂肪肝的患病率(68.24%)显著高于非肥胖组(18.33%)(P<0.01);结论:肥胖是高血脂、脂肪肝的重要发病因素,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预防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及肝硬化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戴青湘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青海高原平均海拔3 50m,高原地区机体长期受缺氧的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如:PaO2降低、PaCO2降低,血液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并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为探索高原环境中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本文观察比较了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并发急性高原病的临床回顾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管钠肽对低氧大鼠心脏钠尿肽C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预后与其相互转型关系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银杏叶片、红景天、酪氨酸对高原人体运动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新生儿硬肿症34例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是受寒冷引起的表现为低体温,多器官功能损伤、皮肤硬肿的疾病[1].我院因地处3 750m高原地区,氧含量只占平原地区45%~65%,为高寒区,且因受医疗条件差、人文素质低等条件影响,致该病在我院临床多见,死亡率高.

    作者:安玉芳;徐春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进口食管胃吻合器在高原地区应用的初步体会

    我院地处海拔3 658m,自2001年4月-2002年12月使用进口食管胃吻合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进行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消化道重建13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亚;李素芝;王志农;黎琼;陈忠东;易映红;张胜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原冲击伤的损伤特点研究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硝苯吡啶在治疗高原肺水肿中的应用

    硝苯吡啶(Nifedipine,NF)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于6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并主要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等的治疗.

    作者:郑必海;牛清华;王洪斌;周先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12例,给予溶栓胶囊0.5g,每日3次,共30天,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纤维蛋白原(FG)及纤溶降解产物(FDP)含量,并与33例高原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经治疗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高原健康人(P<0.01);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纤溶抑制功能的亢进及凝血与纤溶系统的紊乱,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作者:任雨笙;符中明;冯国军;江萍;彭顺舟;王东平;任健;雷应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研究(附41例报告)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受孕障碍的技术研究和治疗结果;方法:采用超促排卵方案诱导卵泡生长发育,经阴道穿刺取卵在体外受精,对严重少、弱精者采用ICSI技术;结果:治疗41周期中移植周期39例,其中16例妊娠,妊娠率41.0%(16/39),与国内新报道相一致;结论:IVF-ET是治疗输卵管阻塞等女性不孕有效方法,ICSI在男性不育的治疗中有肯定有效,高海拔地区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提高妊娠率的关键在于先进适宜的促排卵方案、层流净化胚胎实验室及良好的胚胎操作技术,B超引导下的无创移植.

    作者:张若鹏;邵华;张丽蓉;刀承兰;朱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厅

主办: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