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源性一氧化氮与硫化氢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内源性一氧化氮, 硫化氢, 大鼠, 低氧性肺动脉
摘要:
高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富氧后运动对人体NO及NOS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婴幼儿腹泻病300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腹泻病是一综合征,由于婴幼儿体液免疫较成人低(发育未完善),胃液中胃酸的pH值较高,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节功能较低,加上高原缺氧对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高原地区是一种常见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本文统计300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齐国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西宁地区库存血HCV RNA、HIV RNA核酸扩增技术(NAT)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调查库存血感染HCV、HIV的危险度,正确评估西宁地区目前酶免抗体筛检方法的血液安全性.方法:使用ProcleixTM TMAHIV-1/HCV检测方法对10 086份库存血进行检测.结果:发现3份NAT检测HCV RNA和EIISA检测抗-HCV均阳性的标本,未发现NAT检测阳性,但EIA检测抗-HCV、抗-HIV阴性的标本.未发现血清抗体转换窗口期标本.结论:西宁地区目前HCV、HIV的感染危险度小于1:10 000,说明本地区目前血液检测质量是可信的,临床使用血液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贾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998年-2002年《高原医学杂志》论著文引文分析

    本文利用引文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1]对<高原医学杂志>近五年(1998年-2002年)刊载的论著文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该刊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

    作者:玛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脑血管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高原地区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2003年间1 876例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数和logistic回归等项目分析.结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和TIA的患病率分别为32.2%,4.5%,41.7%和21.6%.影响脑卒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年龄、性别、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胆固醇和冠心病、糖尿病(B=-0.660,B=0.013,B=-0.462,B=-0.011,B=-0.286, B=-0.191,B=-0426, B=-0.307),其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水平都较平原地区的值高.结论:高原地区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在主要指标方面与现有报道基本一致,但也有其高海拔的特点,Hb和Hct可能在高原脑卒中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军;王纯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某医院发表医学论文统计分析

    我院地处海拔3 685m地区,笔者对高原地区某医院1991年-2002年来发表的医学论文进行统计,重点分析1998年-2002年发表的医学论文,并介绍该院科研工作的基本作法.目的在于探讨高原环境下如何调动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激情和科研积极性,挖掘卫生技术人员的科技潜力,及时总结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促进高原医学的快速发展.

    作者:杨永勤;李素芝;田德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缺氧状态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缺氧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PGI2、TXA2、ET-1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西宁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疾病的预测及对策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海拔2 260m)围产期缺氧缺血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做到早期预防,并探讨如何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坚持恢复期治疗及早期干预康复治疗.方法:对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疾病(HID)包括脑、心肺、肾和胃肠道等主要器官受损结果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在60例HID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1例,缺氧缺血性心肺损伤12例,胃肠道功能障碍10例,肾功能不全7例.经治疗存活42例(70%),死亡19例(30.1%),放弃3例(5%).妊娠后期胎儿长期缺氧致脏器损害,较出生时各种原因所致窒息重,预后差.维持新生儿较高血糖水平,明显优于低正常水平血糖.早期高压氧治疗也是重要手段之一.结论:产科、儿科进一步合作,重视宫内监护,完善新生儿复苏设备和技术培训,是预测HID和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控制并发症的关键.在高原地区正常孕妇应改善血液粘稠度,提高子宫胎盘血流量,改善胎盘功能以利妊娠.

    作者:刘向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鼠缺氧习服后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特点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脱氢表雄甾酮对慢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性钾通道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硝苯吡啶对急进高原现场幼猪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目的:了解硝苯吡啶(Nifedipine,NF)对高原急性缺氧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右心导管法对急进高原现场急性缺氧幼猪应用NF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各时相点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急进高原现场幼猪应用NF后肺动脉压(PAP)及肺血管阻力(PVR)显著下降(各时相点分别为P<0.05~0.01),心输出量(CO)及动脉血SaO2、PaO2显著升高(P<0.05~0.001);而心率(HR)、肺动脉楔压(PAWP)、平均体动脉压(mSAP)、PH、HCO3-、PaCO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F可明显降低急进高原现场幼猪的肺动脉压(PAP),提高CO和动脉血SaO2、PaO2,有利于急性缺氧的治疗.

    作者:郑必海;李素芝;王洪斌;周小波;姚文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骨倒L形微创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心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手术安全性的提高,采用胸部下段小切口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西宁地区老年人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健康教育

    西宁地区(海拔2 260m)属中度高原,居住的老年人由于长期处于低氧环境,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使死亡率增高,因此,我科护理人员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整体护理,给予相关的健康教育,为疾病的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鼠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模型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的表达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影响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分析

    高原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具有特殊的气压及环境气候特点,如:空气稀薄、寒冷、风大、干燥和日光辐射强.一般来说,当平原地区的人员进入这种艰苦、高寒、缺氧的环境时,均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初入高原地区的新兵也不例外,对高原新兵进行心理卫生及高原病防治等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可以明显提高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高原环境的能力.本文对810名高原新兵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为高原部队的心理卫生保健提供依据.

    作者:汤红亚;欧娅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原移居者与世居者心脏改变的对比观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治疗高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高原高血压(High altitude hypertension,HAH):平原人移居高原出现血压增高,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脉压差相对缩少,血红蛋白低于180g/L,可伴有高原病的某些症状,下降至低海拔地区后,血压较快恢复正常,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病者[1].2001年2月-2002年8月我们对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中22例高原高血压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进行降压治疗,并作了详细的跟踪调查研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蓬勃;刘争建;李显全;张军;张雪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185例应激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由于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的启动,大批低海拔地区施工人员进入高海拔地区施工.而施工地点绝大多数位于海拔4 500m以上,少数也在3 000m以上的高寒气候区.高寒气候区因大气压低,氧分压低,寒冷,多变的气候环境,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急性肺水肿、脑水肿等,此类疾病因起病急,病情重,可危及生命,常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应激性溃疡病人易被高原不适所掩盖而被忽视.现将我科近两年以来在青藏铁路工程(格尔木至唐古拉山口段)延线巡诊和下转(下降到海拔3 000m以下)治疗的187例应激性溃疡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L-精氨酸治疗高原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厅

主办: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